一种接骨散中药

申请号 CN201610720041.7 申请日 2016-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6215112A 公开(公告)日 2016-12-14
申请人 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建丽;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接骨散中药,该接骨散中药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 原料药 制成:黄连15-25份、黄柏5-15份、山甲15-25份、血竭15-25份、黄芪5-15份、细辛5-15份、全虫10-20份、草乌5-15份、白芥子5-15份、 冰 片1-3份、姜黄5-15份、参三七10-20份、寻骨 风 5-15份、追地风5-15份、制乳没5-15份和甘松5-15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接骨散中药,选用的各原料,均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 治疗 骨折早期、中期,能够集 散热 、凉血、消肿及止痛于一体,具有接骨续筋的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接骨散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散中药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黄连15-25份、黄柏5-15份、山甲15-25份、血竭15-25份、黄芪5-15份、细辛5-15份、全虫
10-20份、草乌5-15份、白芥子5-15份、片1-3份、姜黄5-15份、参三七10-20份、寻骨5-15份、追地风5-15份、制乳没5-15份和甘松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骨散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散中药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18-22份、黄柏8-12份、山甲18-22份、血竭18-22份、黄芪8-12份、细辛
8-12份、全虫13-17份、草乌8-12份、白芥子8-12份、冰片1.5-2.5份、姜黄8-12份、参三七13-
17份、寻骨风8-12份、追地风8-12份、制乳没8-12份和甘松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骨散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散中药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20份、黄柏10份、山甲20份、血竭20份、黄芪10份、细辛10份、全虫15份、草乌10份、白芥子10份、冰片2份、姜黄10份、参三七15份、寻骨风10份、追地风10份、制乳没10份和甘松10份。

说明书全文

一种接骨散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骨散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骨折,主要是由于外伤引起的,是常见的疾患。骨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严重的骨折会造成终身残疾。传统的医学在临床上治疗骨折一般采用石膏夹板固定骨折部位;有的还需要手术复位。治疗时间都比较长,有“伤筋动骨一百天”的描述,佐证了治疗骨折的难度。同时,用中药治疗骨折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手段,为此各家企业也发明了许多相关的药品;如:骨折宁、正骨、跌打损伤膏等等,这些药物有一些效果,但其痊愈需要的时间较长,有的药品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过敏且成本较高。
[0003] 针对上述现象,专利CN 100462093 C 提供了一种接骨散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儿茶、红花、血竭、赤芍、当归、丹皮、川芎、香附、乳香、没药、乌药、茯苓、甘草、朱砂、琥珀、本香和丁香制备而成,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的功效;用于对各种骨伤骨折、肿痛淤血的治疗。该接骨散中药为内服,且每天需服用两次,一般需要三周的治疗,同时服用量相对较多,进而治疗成本相对较高。
[0004] 因此,研发一种治疗时间短、成本低且治疗效果好的接骨散中药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时间短、成本低且治疗效果好的接骨散中药。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骨散中药,其创新点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15-25份、黄柏5-15份、山甲15-25份、血竭15-25份、黄芪5-15份、细辛5-15份、全虫10-20份、草乌5-15份、白芥子5-15份、片1-3份、姜黄5-15份、参三七10-20份、寻骨5-15份、追地风5-15份、制乳没5-15份和甘松5-15份。
[0007] 进一步地,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18-22份、黄柏8-12份、山甲18-22份、血竭18-22份、黄芪8-12份、细辛8-12份、全虫13-17份、草乌8-12份、白芥子8-12份、冰片1.5-2.5份、姜黄8-12份、参三七13-17份、寻骨风8-12份、追地风8-12份、制乳没8-
12份和甘松8-12份。
[0008] 进一步地,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连20份、黄柏10份、山甲20份、血竭20份、黄芪10份、细辛10份、全虫15份、草乌10份、白芥子10份、冰片2份、姜黄10份、参三七15份、寻骨风10份、追地风10份、制乳没10份和甘松10份。
[0009] 根据中医配伍原则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选用上述16味中药材为本发明原料药,其中每味药的药理作用如下:黄连,异名:味连、川连、鸡爪连。性味:苦、寒、无毒。归经:入心、脾、胃、肝、胆、大肠。功效: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疽,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道流脓。
[0010] 黄柏,异名:檗木、檗皮、黄檗。性味:苦、寒。归经:肾经、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主治: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0011] 山甲,异名:山甲片、甲片。性味:咸、微寒。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消肿化脓,散淤通络,通经,下乳,活血镇痛。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经闭,乳汁不通,止血,症痂积聚。
[0012] 血竭,异名:麒麟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性味:甘、咸、平。归经:入心、肝、脾经。功效: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
[0013]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经;具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乏,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汗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
[0014] 细辛,异名:华细辛、盆草细辛。性味:辛,温。归经:入心、肝、脾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主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0015] 全虫,异名:钳蝎、全蝎、蝎子。性味:辛,平。归经: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治:祛风,止痉,解毒,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等。
[0016] 草乌,异名:断肠草。性味:辛,热。归经:入肝、脾、肺经。功效: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主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0017] 白芥子,异名:辣菜子。性味:辛,温。归经:入肺经。功效: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治: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阴疽肿毒;治乳痈、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0018] 冰片,异名:龙脑、龙脑香、脑子、片脑、冰片脑、梅花脑、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性味:辛苦,凉。归经:入心、肺经。功效: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主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0019] 姜黄,异名:郁金、宝鼎香、毫命、黄姜。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脾、肝经。功效: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
[0020] 参三七,异名:金不换,田七。性味:性温、味甘、微苦。归经:入肝、胃经。功效:止血散瘀、益气生律、消肿定痛。主治:用于治疗吐皿、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产后血晕、跌打肿痛、痈肿等症。
[0021] 寻骨风,异名:穿地筋、毛风草、猫耳朵草、毛香、黄才香、猴耳草、白毛藤、烟袋锅、绵毛兜铃。性味:辛、苦、平。归经:入肝、胃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脘腹疼痛,跌打伤痛,外伤出血,乳痈及多种化脓性感染、腹痛,疟疾。
[0022] 追地风,异名:桐叶、藤利、筋藤、地枫、皮钻、地风。性味:微辛、涩。归经:归膀胱经、肾经。功效: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
[0023] 制乳没,是制乳香和制没药两位中药。 性味:辛、苦,温。归经:归心,肝,脾经。功效:调气活血,定痛,追毒。主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0024] 甘松,异名:甘香松、香松。性味:味辛,甘,性温。归经:归脾,胃经。功效:理气止痛,醒脾健胃。主治:脘腹胀痛,不思饮食,牙痛,脚气。
[0025] 本发明接骨散中药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比例取16味原料药,然后将制乳没烘干去油,待冷却后加冰片、血竭、三甲及参三七研磨,再取烘干的黄连、黄芪、黄柏、细辛、全虫、草乌、白芥子、姜黄、寻骨风、追地风、五加皮及甘松研磨,最后将研磨后的各味原料药混合,并用120网筛过滤成细末,再装坛密封备用。
[0026] 本发明的接骨散中药的用法是:取出需要量的接骨散中药,用蜂蜜或医用凡士林调成糊状,然后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每4-5天一换,且本药物孕妇慎用。
[002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的接骨散中药,选用的各原料,均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骨折早期、中期,能够集散热、凉血、消肿及止痛于一体,具有接骨续筋的功效;
(2)通过临床应用,计算出接骨时间:正常情况下6天为一疗程,儿童3-5天,成人4-6天,粉碎性骨折8-10天;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哪个部位骨折,必须60-90天才可以恢复愈合,使用该药,在骨折对位对线良好的情况下只需20-40天可完全愈合;大大缩短治疗时间,突破了古人所说:100天治疗骨折的规律,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为表明本发明中接骨散中药对骨折的治疗效果,用本发明的接骨散中药对100名骨折患者做治疗试验,取得显著疗效的占52%,基本有效的占43%,无效的占4%,总有效率达9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29] 实施例1取黄连15g、黄柏5g、山甲15g、血竭15g、黄芪5g、细辛5g、全虫10g、草乌5g、白芥子5g、冰片1g、姜黄5g、参三七10g、寻骨风5g、追地风5g、制乳没5g和甘松5g,烘干,混合均匀后经粉碎机研为细粉,混匀即制得药粉,装入瓶内,备用。
[0030] 实施例2取黄连25g、黄柏15g、山甲25g、血竭25g、黄芪15g、细辛15g、全虫20g、草乌15g、白芥子
15g、冰片3g、姜黄15g、参三七20g、寻骨风15g、追地风15g、制乳没15g和甘松15g,烘干,混合均匀后经粉碎机研为细粉,混匀即制得药粉,装入瓶内,备用。
[0031] 实施例3取黄连18g、黄柏8g、山甲18g、血竭18g、黄芪8g、细辛8g、全虫13g、草乌8g、白芥子8g、冰片1.5g、姜黄8g、参三七13g、寻骨风8g、追地风8g、制乳没8g和甘松8g,烘干,混合均匀后经粉碎机研为细粉,混匀即制得药粉,装入瓶内,备用。
[0032] 实施例4取黄连22g、黄柏12g、山甲22g、血竭22g、黄芪12g、细辛12g、全虫17g、草乌12g、白芥子
12g、冰片2.5g、姜黄12g、参三七17g、寻骨风12g、追地风12g、制乳没12g和甘松12g,烘干,混合均匀后经粉碎机研为细粉,混匀即制得药粉,装入瓶内,备用。
[0033] 实施例5取黄连20g、黄柏10g、山甲20g、血竭20g、黄芪10g、细辛10g、全虫15g、草乌10g、白芥子
10g、冰片2g、姜黄10g、参三七15g、寻骨风10g、追地风10g、制乳没10g和甘松10g,烘干,混合均匀后经粉碎机研为细粉,混匀即制得药粉,装入瓶内,备用。
[0034] 实施例1~5的接骨散中药,临床应用时,取出需要量的接骨散中药,用蜂蜜或医用凡士林调成糊状,然后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每4-5天一换。
[0035] 应用例1颜某某,男,8岁,金湖人,患者右脚骨头坏死,经多家医院治疗近3个月,不但没好转,反而脚骨头继续坏死,患者后来到我院采用接骨散中药进行治疗,取出需要量的接骨散中药,用蜂蜜或医用凡士林调成糊状,然后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每4天一换,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右脚骨头坏死处有了明显的改善,二个半月后复查,坏死部分大量骨痂形成,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0036] 应用例2孔某某,男,6岁,广西人,患儿从五层楼上掉下,造成右脚前颈骨折,经多家医院二次手术固定治疗,均未有明显临床骨痂形成,患者后来到我院采用接骨散中药进行治疗,取出需要量的接骨散中药,用蜂蜜或医用凡士林调成糊状,然后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每4天一换,四十天后进行复查,复查显示骨折局部大量骨痂形成,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0037] 应用例3张某某,男,18岁,如东人,患者左脚骨折术后八个月,骨折局部无明显生长,固不愿接受再次手术治疗,患者后来到我院采用接骨散中药进行治疗,取出需要量的接骨散中药,用蜂蜜或医用凡士林调成糊状,然后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每5天一换,四十五天后进行复查,复查显示骨折局部明显骨痂形成,而弃柺行走。
[003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