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花鲢鱼出血病的中草药制剂 |
|||||||
申请号 | CN201510933445.X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申请人 | 天津金海马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季延滨; 李涛; 侯继明; | ||||
摘要 | 本 发明 创造提供一种 治疗 花鲢鱼出血病的中草药制剂,包括黄芪20-25份、柴胡5-10份、川贝5-10份、 牛 膝10-15份、射干15-30份、大黄15-18份、熟地5-10份、当归5-10份、穿心莲10-15份、刺五加5-8份。将上述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0倍重量的 水 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煮30-50分钟,过滤取汁,然后与水进行1:10重量比混合,将病鱼置于其中进行药浴,每天1小时,连续7天即可。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中药组合物的协同作用,有效治疗花鲢鱼出血病,促进鲢鱼生长。 | ||||||
权利要求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治疗花鲢鱼出血病的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花鲢又叫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外形似鲢。侧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 [0003] 出血病主要是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种鳍条中充血。如将皮肤剥开,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时全部肉呈红色。肠道、肾、肝也有充血现象。鳃部呈淡红或苍白,鳞片完整。病鱼游动缓慢,不吃饲料。患病的有当年鱼和1龄以上的鱼,能引起金鱼大量死亡。水温在 25度。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花鲢鱼出血病的中草药制剂,尤其适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花鲢鱼肝部出血治疗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同时降低对花鲢鱼身体的损害,降低药物在体内的残留,提高成活率。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花鲢鱼出血病的中草药制剂,包括黄芪20-25份、柴胡5-10份、川贝5-10份、牛膝10-15份、射干15-30份、大黄15-18份、熟地5-10份、当归5-10份、穿心莲10-15份、刺五加5-8份。 [0006] 进一步,包括黄芪22份、柴胡7份、川贝8份、牛膝12份、射干20份、大黄16份、熟地8份、当归8份、穿心莲12份、刺五加6份。 [0007] 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经常用黄芪配伍琼珍灵芝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0008]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0009] 内蒙黄芪与东北林下参、琼珍灵芝,东阿阿胶被称为中药养生四宝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中药组合物的协同作用,有效治疗花鲢鱼出血病,同时修复肝部造血功能,促进鲢鱼生长。 [0010]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0011]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中药组合物的协同作用,有效治疗花鲢鱼出血病,促进鲢鱼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0012] 实施例一 [0013] 一种治疗花鲢鱼出血病的中草药制剂,包括黄芪25份、柴胡5份、川贝10份、牛膝10份、射干30份、大黄15份、熟地10份、当归5份、穿心莲15份、刺五加5份。 [0014] 实施例二 [0015] 一种治疗花鲢鱼出血病的中草药制剂,包括黄芪20份、柴胡10份、川贝5份、牛膝15份、射干15份、大黄18份、熟地5份、当归10份、穿心莲10份、刺五加8份。 [0016] 实施例三 [0017] 一种治疗花鲢鱼出血病的中草药制剂,包括黄芪22份、柴胡7份、川贝8份、牛膝12份、射干20份、大黄16份、熟地8份、当归8份、穿心莲12份、刺五加6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