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

申请号 CN201610603720.6 申请日 2016-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6075359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邵泓剀; 发明人 邵泓剀; 邵文珠;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治疗 真菌 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荆芥5‑10克,防 风 2‑6克,红花4‑8克,地骨皮4‑8克,五加皮8‑15克,大枫子4‑8克,皂荚2‑10克,明矾1‑5克,紫苏子2‑8克,生姜3‑4克,苦参5‑9克,紫花地丁1‑4克,川乌2‑4克,枳实3‑8克,米醋0.5‑2千克;本发明为祖传秘方、百年老方,纯中药组分,疗效确切,适应于由真菌引起的脚臭,脚气,本发明要求计量精准,使用期间不可虽意加长或缩短治疗时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本发明使用3天后基本痊愈,后两天进行巩固,不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治愈率达96%。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荆芥
5-10克,防2-6克,红花4-8克,地骨皮4-8克,五加皮8-15克,大枫子4-8克,皂荚2-10克,明矾1-5克,紫苏子2-8克,生姜3-4克,苦参5-9克,紫花地丁1-4克,川乌2-4克,枳实3-8克,米醋0.5-2千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荆芥8克,防风4克,红花6克,地骨皮6克,五加皮12克,大枫子6克,皂荚5克,明矾3克,紫苏子5克,生姜3克,苦参6克,紫花地丁3克,川乌3克,枳实6克,米醋1千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配制方法如下: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荆芥,防风,红花,地骨皮,五加皮,大枫子,皂荚,明矾,紫苏子,生姜,苦参,紫花地丁,川乌,枳实研磨成细粉后混合均匀,用纱布将混合均匀后的细粉包裹后,放入米醋内浸泡,浸泡24小时后,即可进行泡脚,泡脚20分钟后拿出,自然晾干,每天泡脚一次,连续5天。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脚气的发病率非常高,据不完全统计,通常群体的发病率在南方为80-90%,北方为60-70%,并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脚汗多、脚臭、脚痒难忍、红色湿润、脱屑等,极为严重者还会有脚趾间浸渍糜烂的症状。脚气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传染性极强、易反复、不美观,严重者还会引发淋巴管炎、脓疱疮、丹毒等疾病,且脚气不易治愈,总是反反复复的发作。目前,治疗脚气的西物大多属于激素类药物,患者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同时这些药物只能暂时止痒,造成疾病好转的假象,并未将病菌杀死,再次遇到病菌时极易形成脚气复发,从而造成病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治疗费用,并且这类药物价格昂贵。现有的治疗真菌型脚气病的中药存在总有效率低、疗程长、治愈率低、易反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疗效快、治愈率高的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
[0004] 一种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荆芥5-10克,防2-6克,红花4-8克,地骨皮4-8克,五加皮8-15克,大枫子4-8克,皂荚2-10克,明矾1-5克,紫苏子2-8克,生姜3-4克,苦参5-9克,紫花地丁1-4克,川乌2-4克,枳实3-8克,米醋0.5-2千克。
[0005] 优选的,所述治疗真菌型脚气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组成:荆芥8克,防风4克,红花6克,地骨皮6克,五加皮12克,大枫子6克,皂荚5克,明矾3克,紫苏子5克,生姜3克,苦参6克,紫花地丁3克,川乌3克,枳实6克,米醋1千克。
[0006] 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如下: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荆芥,防风,红花,地骨皮,五加皮,大枫子,皂荚,明矾,紫苏子,生姜,苦参,紫花地丁,川乌,枳实研磨成细粉后混合均匀,用纱布将混合均匀后的细粉包裹后,放入米醋内浸泡,浸泡24小时后,即可进行泡脚,泡脚20分钟后拿出,自然晾干,每天泡脚一次,连续5天。
[0007] 注意事项:1.本发明内含有毒物质,不可品尝;
2.使用本发明期间,需穿着新袜子和新,以切断菌源;
3.使用期间不可随意加长或缩短治疗时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使用本发明浸泡脚后,不得用冲洗、不得擦干;
5.用药后若出现红肿,痛痒加重,立刻停药,用清水冲洗几遍即可。
[0008] 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荆芥: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归经:、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
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0009] 防风:性味:辛、甘,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0010] 红花: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0011] 地骨皮:性味:甘,寒;归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0012] 五加皮: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水肿,脚气。
[0013] 大枫子:性味:辛,热,有毒;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攻毒杀虫,主治麻风,外用治梅疮,疥癣,手背皲裂等症。
[0014] 皂荚:性味:辛;咸;温;有毒;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
[0015] 明矾:性味:性味:性寒、味酸涩;功能主治:具有抗菌、收敛作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
[0016] 紫苏子:性味:辛,温;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0017] 生姜:性味:辛,微温;归经: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0018] 苦参:性味:苦;寒;归经:归肝;脾;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便;杀虫。主急性菌痢;大便秘结;蛔虫症。
[0019] 紫花地丁:性味:味苦、辛、寒;归经:归心、肺经;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0020] 川乌:性味:辛;苦;热;归经:归心;肝;脾;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
[0021] 枳实:性味:苦、辛、酸,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为祖传秘方、百年老方,纯中药组分,疗效确切,适应于由真菌引起的脚臭,脚气,本发明要求计量精准,使用期间不可虽意加长或缩短治疗时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本发明使用3天后基本痊愈,后两天进行巩固,不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治愈率达96%。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1取荆芥5克,防风2克,红花4克,地骨皮4克,五加皮8克,大枫子4克,皂荚2克,明矾1克,紫苏子2克,生姜3克,苦参5克,紫花地丁1克,川乌2克,枳实3克研磨成细粉后混合均匀,用纱布将混合均匀后的细粉包裹后,放入0.5千克米醋内浸泡,浸泡24小时后,即可进行泡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