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

申请号 CN201610543966.9 申请日 2016-07-01 公开(公告)号 CN105998961A 公开(公告)日 2016-10-12
申请人 张雪春; 发明人 张雪春; 王艳; 宋相珠;
摘要 一种用于 治疗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 原料药 由蕨麻、 马 鞭草、大血藤、紫花地丁、 牛 蒡子、桑葚、肥皂荚、南天竹根、垂丝卫矛、白头翁、金雀花、重楼、三棱、龙葵、石韦、槐花、繁缕、 艾 叶、倒吊蜡烛、红毛七、萍蓬草根、蒲黄、杜仲、女贞子、当归、升麻、墨旱莲、透骨草、刘寄奴、贯众、甘草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由蕨麻、鞭草、大血藤、紫花地丁、蒡子、桑葚、肥皂荚、南天竹根、垂丝卫矛、白头翁、金雀花、重楼、三棱、龙葵、石韦、槐花、繁缕、叶、倒吊蜡烛、红毛七、萍蓬草根、蒲黄、杜仲、女贞子、当归、升麻、墨旱莲、透骨草、刘寄奴、贯众、甘草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蕨麻4-9份,马鞭草15-20份,大血藤10-15份,紫花地丁8-12份,牛蒡子2-5份,桑葚3-4份,肥皂荚5-8份,南天竹根12-15份,垂丝卫矛
10-16份,白头翁3-8份,金雀花5-12份,重楼12-17份,三棱4-6份,龙葵8-12份,石韦3-4份,槐花12-15份,繁缕5-9份,艾叶7-12份,倒吊蜡烛3-7份,红毛七11-14份,萍蓬草根9-15份,蒲黄3-6份,杜仲8-13份,女贞子3-5份,当归1-3份,升麻5-10份,墨旱莲5-10份,透骨草13-
16份,刘寄奴3-10份,贯众8-13份,甘草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蕨麻9份,马鞭草15份,大血藤15份,紫花地丁8份,牛蒡子5份,桑葚3份,肥皂荚5份,南天竹根12份,垂丝卫矛16份,白头翁3份,金雀花
12份,重楼12份,三棱6份,龙葵8份,石韦3份,槐花15份,繁缕5份,艾叶10份,倒吊蜡烛3份,红毛七14份,萍蓬草根9份,蒲黄6份,杜仲8份,女贞子5份,当归1份,升麻10份,墨旱莲5份,透骨草16份,刘寄奴10份,贯众8份,甘草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蕨麻4份,马鞭草20份,大血藤10份,紫花地丁12份,牛蒡子2份,桑葚4份,肥皂荚8份,南天竹根15份,垂丝卫矛10份,白头翁8份,金雀花
5份,重楼17份,三棱4份,龙葵10份,石韦4份,槐花13份,繁缕6份,艾叶12份,倒吊蜡烛7份,红毛七11份,萍蓬草根15份,蒲黄3份,杜仲13份,女贞子3份,当归3份,升麻5份,墨旱莲10份,透骨草13份,刘寄奴3份,贯众13份,甘草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蕨麻7份,马鞭草18份,大血藤11份,紫花地丁9份,牛蒡子4份,桑葚4份,肥皂荚7份,南天竹根13份,垂丝卫矛11份,白头翁4份,金雀花6份,重楼13份,三棱5份,龙葵12份,石韦3份,槐花12份,繁缕9份,艾叶7份,倒吊蜡烛6份,红毛七12份,萍蓬草根13份,蒲黄4份,杜仲9份,女贞子4份,当归2份,升麻6份,墨旱莲6份,透骨草14份,刘寄奴5份,贯众10份,甘草4份。
6.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组分取桑葚,洗净后浸入5倍量的80-9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备用;
(2)取所述中药组合物中所述重量组分的剩余各药材,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粉末,加药材总重量的10-12倍的,浸泡45-60分钟后,煎煮1次,煎煮时间2小时,滤过后,加药材总重量的12-13倍的水,煎煮第2次,煎煮时间3小时,滤过后,加药材总重量的14-15倍的水,煎煮第3次,煎煮时间4小时,滤过后,合并3次滤液,120目滤过,滤液加热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得浓缩液;
(4)将步骤(1)制得的稠膏与步骤(3)制得的浓缩液混合后,搅拌均匀,随后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9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为0.2兆帕,喷雾速度为10ml/s,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80目细粉;
(5)将步骤(4)制得的80目细粉加入适当辅料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也称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是指产后6周子宫仍未能恢复到非孕状态。分娩后,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缩复作用,迫使肌层内血管管腔闭或狭窄子宫肌细胞缺血或发生自溶,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胎盘剥离面亦随着子宫的缩小和新生内膜的生长而得以修复。一般在产后5~6周可恢复到非孕状态。此过程称为子宫的复旧,当以上复旧功能受到阻碍时,即导致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病因复杂,如由于部分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或盆腔感染;子宫过度后倾,后屈,影响恶露排出;多胎妊娠,过多,过大胎盘;也有因伴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使子宫复旧功能受到障碍。计划生育人流,引产后恶露不绝也属此病,属中医学的“恶露不绝”、“恶露不下”、“产后腹痛”范畴。
[0003] 表现:是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从正常的仅持续3天,延长至7~10天,甚至更长若病因为胎盘残留,则血性恶露持续时间长,而且血量也明显增多此时恶露常浑浊或伴有臭味。
[0004] 症状:有时能见到坏死的残留胎盘组织和(或)胎膜组织随恶露一起排出。在血性恶露停止后,若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提示伴有子宫内膜炎症。病人在这段期间常有腰痛及下腹部坠胀感但也有少数病人血性恶露量极少,而主要是下腹部出现剧烈疼痛
[0005] 检查:若行双合诊检查,常发现宫颈较软,宫颈外口至少能通过1指子宫较同时期正常产褥子宫稍大稍软多数子宫呈后倾后屈位并有轻微压痛。若因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或盆腔感染所致的子宫复旧不全时子宫压痛更明显,甚至附件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0006] 子宫复旧不良是一种产后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本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同时本病亦是导致产后出血或晚期产后出血的诱因之一。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多表现为恶露淋沥不净或腹痛。现代医学认为,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为部分胎盘、胎膜残留或胎盘附着部位感染,使局部不能正常复原,影响子宫收缩而致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目前,仍以胎盘胎膜残留、宫内感染为多见。如果子宫内膜与盆腔感染,子宫后倾,子宫肌壁间肿瘤,多胎妊娠,子宫纤维组织相对增多,胎盘附着使子宫肌壁形态、结构改变,胎盘面积增大,致子宫肌收缩弱,内膜血管开放断面增多,出血量大、出血时间长。血液在宫腔内瘀,加重子宫复缩不良,增加逆行感染。目前临床上多以抗生素和宫缩剂进行治疗,抗生素、宫缩剂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且缩宫素受体达到饱和以后便失去效果,而且该治疗方法常会带来较大副作用,同时由于产后使用较大剂量催产素,使子宫强直收缩,兼之催产素半衰期短,常使子宫继发收缩不良,且产妇常出现难以忍受的宫缩痛而拒绝继续使用,且对于早孕流产者效果不佳,应用范围及效果均有限。中医治疗,最常用的口服药物有:益母草颗粒剂、产复康冲剂等,但疗效并不十分明显。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
[0008]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由蕨麻、鞭草、大血藤、紫花地丁、蒡子、桑葚、肥皂荚、南天竹根、垂丝卫矛、白头翁、金雀花、重楼、三棱、龙葵、石韦、槐花、繁缕、叶、倒吊蜡烛、红毛七、萍蓬草根、蒲黄、杜仲、女贞子、当归、升麻、墨旱莲、透骨草、刘寄奴、贯众、甘草组成。
[0010]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蕨麻4-9份,马鞭草15-20份,大血藤10-15份,紫花地丁8-12份,牛蒡子2-5份,桑葚3-4份,肥皂荚5-8份,南天竹根
12-15份,垂丝卫矛10-16份,白头翁3-8份,金雀花5-12份,重楼12-17份,三棱4-6份,龙葵8-
12份,石韦3-4份,槐花12-15份,繁缕5-9份,艾叶7-12份,倒吊蜡烛3-7份,红毛七11-14份,萍蓬草根9-15份,蒲黄3-6份,杜仲8-13份,女贞子3-5份,当归1-3份,升麻5-10份,墨旱莲5-
10份,透骨草13-16份,刘寄奴3-10份,贯众8-13份,甘草3-5份。
[0011]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蕨麻9份,马鞭草15份,大血藤15份,紫花地丁8份,牛蒡子5份,桑葚3份,肥皂荚5份,南天竹根12份,垂丝卫矛16份,白头翁3份,金雀花12份,重楼12份,三棱6份,龙葵8份,石韦3份,槐花15份,繁缕5份,艾叶10份,倒吊蜡烛3份,红毛七14份,萍蓬草根9份,蒲黄6份,杜仲8份,女贞子5份,当归1份,升麻10份,墨旱莲5份,透骨草16份,刘寄奴10份,贯众8份,甘草5份。
[0012]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蕨麻4份,马鞭草20份,大血藤10份,紫花地丁12份,牛蒡子2份,桑葚4份,肥皂荚8份,南天竹根15份,垂丝卫矛10份,白头翁8份,金雀花5份,重楼17份,三棱4份,龙葵10份,石韦4份,槐花13份,繁缕6份,艾叶12份,倒吊蜡烛7份,红毛七11份,萍蓬草根15份,蒲黄3份,杜仲13份,女贞子3份,当归3份,升麻5份,墨旱莲10份,透骨草13份,刘寄奴3份,贯众13份,甘草3份。
[0013]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蕨麻7份,马鞭草18份,大血藤11份,紫花地丁9份,牛蒡子4份,桑葚4份,肥皂荚7份,南天竹根13份,垂丝卫矛11份,白头翁4份,金雀花6份,重楼13份,三棱5份,龙葵12份,石韦3份,槐花12份,繁缕9份,艾叶7份,倒吊蜡烛6份,红毛七12份,萍蓬草根13份,蒲黄4份,杜仲9份,女贞子4份,当归2份,升麻6份,墨旱莲6份,透骨草14份,刘寄奴5份,贯众10份,甘草4份。
[001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 (1)按照重量组分取桑葚,洗净后浸入5倍量的80-9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备用;
[0016] (2)取所述中药组合物中所述重量组分的剩余各药材,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0017]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粉末,加药材总重量的10-12倍的水,浸泡45-60分钟后,煎煮1次,煎煮时间2小时,滤过后,加药材总重量的12-13倍的水,煎煮第2次,煎煮时间3小时,滤过后,加药材总重量的14-15倍的水,煎煮第3次,煎煮时间4小时,滤过后,合并3次滤液,120目滤过,滤液加热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得浓缩液;
[0018] (4)将步骤(1)制得的稠膏与步骤(3)制得的浓缩液混合后,搅拌均匀,随后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9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力为0.2兆帕,喷雾速度为10ml/s,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80目细粉;
[0019] (5)将步骤(4)制得的80目细粉加入适当辅料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0020]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药物中的应用。
[0021] 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其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性:
[0022] 蕨麻,性味:甘:苦;寒。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主脾虚泄泻;病后贫血;营养不良;水肿;风湿痹痛。
[0023] 马鞭草:苦,凉。入肝、脾经。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
[0024] 大血藤:味苦,性平,归肝、大肠经《,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具有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的作用,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等证。对离体蟾蜍心脏的作用按八木氏离体心脏装置,以20ml任氏液灌流,将0.1g红藤加入灌流液中(0.5%),发现对离体心脏呈轻度抑制,表现心缩力减弱,心率减慢(P0.05),心输出量减少(P0.01)。对离体家兔主动脉条的作用将离体家兔的主动脉条,结果血管开始出现明显的收缩作用,该作用可被酚妥拉明阻断,提示其收缩作用可能与a-受体有关。随后又渐出现持久的松弛作用。
[0025] 紫花地丁,性味归经:苦、辛、寒,无毒;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
[0026]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选自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0027] 桑葚:甘、酸、寒,归肝、肾经,能补益肝肾之阴,兼能凉血退热,补血养肝。
[0028] 肥皂荚,拉丁名为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是一种落叶乔木,无刺,高达5-12米;树皮灰褐色且有白色皮孔,二回偶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叶轴有槽,被面有短柔毛,几乎无叶柄。花杂性,为白色或带紫色,有长梗,向下垂。荚果长圆形,扁平或膨胀,无毛,有种子2-4颗,种子近球形而稍扁,黑色,平滑无毛。一般8月间结果。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生于海拔150-1500米山坡、山腰、杂木林中,果含有胰皂素,可洗涤丝绸,亦可入药。种子油可作油漆等工业用油,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疔疮肿毒。本发明以果实入药。
[0029] 南天竹根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根,祛风,清热,除湿,化痰。治风热头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火眼,疮疡,瘰疬。
[0030] 垂丝卫矛,性味:苦;辛;平。归经:心;大肠;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利水解毒。主风湿痹痛;痢疾;泄泻;痛经;闭经;跌打骨折;脚气;水肿;阴囊湿痒;疮疡肿毒。
[0031] 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
[0032] 金雀花,拉丁文名:Parochetus communis,为豆科、紫雀花属匍匐草本,高10-20厘米,被稀疏柔毛。根茎丝状,节上生根,有根瘤。瓣端稍尖,旁分两瓣,势如飞雀,色金黄,故名″金雀花″。生于林缘草地、山坡、路旁荒地,海拔2000-3000米。产四川、南、西藏。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非洲东部也有分布。补肾壮阳,接骨止血。用于肾虚阳痿;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骨折。本发明以全草入药。
[0033] 重楼: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入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本草纲目》载:“蛇虫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重台、三层,因其叶状也。”
[0034] 三棱:味辛;涩;凉。入肝。脾经。治症瘕,积聚,胁肋胀痛,食积胀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蒙药治肺热咳嗽,气喘痰多,肝热,脉热,痨热骨蒸,“宝日”病,骨折。
[0035] 龙葵: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以全草入药。性味:寒,苦、微甘;有小毒。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0036] 石韦:味辛,性平。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0037] 槐花:性凉、味苦;能清热、凉血、止血;治肠风便血、痈疽疮毒。
[0038] 繁缕:味甘、酸,性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催乳。用于肠炎,痢疾,肝炎,阑尾炎,产后瘀血腹痛,子宫收缩痛,牙痛,头发早白,乳汁不下,乳腺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本草图经》载:“揩齿宣露,干作未有益。”
[0039] 艾叶,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0040] 倒吊蜡烛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根或茎枝。拉丁名:Wrightia pubescens R.Br.,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祛风通络;化痰散结;利湿。主风湿痹痛;腰膝疼痛;跌打损伤;瘰疬;慢性支气管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本发明以根入药。其余中药为药典品种。
[0041] 红毛七为小檗科植物红毛七Caulopyhllum robustum的根及根茎。因其须根多而细呈紫红色,故得此名。红毛七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横走,上面密生许多紫红色须根。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用于月经不调,胃腹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0042] 萍蓬草根,性味:甘;性平。归经:脾;胃;肝;肾经。功能主治:健脾益肺;活血调经。主脾虚食入难消;阴虚咳嗽;盗汗;血瘀月经不调;痛经及跌打损伤。
[0043] 蒲黄,性味:甘,平。归经: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0044]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0045]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本草正》:“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
[0046]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0047]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0048] 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肾、肝经。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0049] 透骨草:别名:凤仙草、金凤花、洒金花、芰芰草、小桃红、指甲草。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为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发芽嫩枝含吲垛-3-乙腈,茎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槲皮素-3-葡萄糖甙、缔纹天竺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5-葡萄糖甙,叶含1,2,4-三羟基-4-葡萄糖甙与山柰酚及山柰酚-3-阿拉伯糖甙。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0050] 刘寄奴,味辛、苦,性平;归肺、脾经。具有清暑利湿,活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效。
[0051] 贯众,苦,凉。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0052]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治疗食少、脾胃虚弱、腹痛便溏、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和烈性。
[0053] 中医认为,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多为产后气血两亏就会导致子宫收缩无力,形成复旧不良。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马鞭草、大血藤、紫花地丁、牛蒡子、肥皂荚、白头翁、重楼、三棱、龙葵、槐花、繁缕、刘寄奴、贯众、蒲黄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为君药;南天竹根、垂丝卫矛、当归、透骨草、石韦、艾叶、倒吊蜡烛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散寒止痛、利水通淋,为臣药;桑葚、蕨麻、金雀花、红毛七、萍蓬草根、杜仲、女贞子、墨旱莲补益肝肾、健脾胃、理气止痛、强筋骨,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的功效,缓解药物毒性和烈性,为使药。全方相互配伍,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
[0055] 实施例1:
[0056]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蕨麻9份,马鞭草15份,大血藤15份,紫花地丁8份,牛蒡子5份,桑葚3份,肥皂荚5份,南天竹根12份,垂丝卫矛16份,白头翁3份,金雀花12份,重楼12份,三棱6份,龙葵8份,石韦3份,槐花
15份,繁缕5份,艾叶10份,倒吊蜡烛3份,红毛七14份,萍蓬草根9份,蒲黄6份,杜仲8份,女贞子5份,当归1份,升麻10份,墨旱莲5份,透骨草16份,刘寄奴10份,贯众8份,甘草5份。
[0057]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0058] (1)按照重量组分取桑葚,洗净后浸入5倍量的80-9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备用;
[0059] (2)取所述中药组合物中所述重量组分的剩余各药材,混合均匀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0060]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粉末,加药材总重量的10-12倍的水,浸泡45-60分钟后,煎煮1次,煎煮时间2小时,滤过后,加药材总重量的12-13倍的水,煎煮第2次,煎煮时间3小时,滤过后,加药材总重量的14-15倍的水,煎煮第3次,煎煮时间4小时,滤过后,合并3次滤液,120目滤过,滤液加热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得浓缩液;
[0061] (4)将步骤(1)制得的稠膏与步骤(3)制得的浓缩液混合后,搅拌均匀,随后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9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力为0.2兆帕,喷雾速度为10ml/s,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80目细粉;
[0062] (5)将步骤(4)制得的80目细粉加入适当辅料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0063] 实施例2:
[0064]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蕨麻4份,马鞭草20份,大血藤10份,紫花地丁12份,牛蒡子2份,桑葚4份,肥皂荚8份,南天竹根15份,垂丝卫矛10份,白头翁8份,金雀花5份,重楼17份,三棱4份,龙葵10份,石韦4份,槐花
13份,繁缕6份,艾叶12份,倒吊蜡烛7份,红毛七11份,萍蓬草根15份,蒲黄3份,杜仲13份,女贞子3份,当归3份,升麻5份,墨旱莲10份,透骨草13份,刘寄奴3份,贯众13份,甘草3份。
[006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66] 实施例3:
[0067]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药组合物,取下列中药原料药蕨麻7份,马鞭草18份,大血藤11份,紫花地丁9份,牛蒡子4份,桑葚4份,肥皂荚7份,南天竹根13份,垂丝卫矛11份,白头翁4份,金雀花6份,重楼13份,三棱5份,龙葵12份,石韦3份,槐花12份,繁缕9份,艾叶7份,倒吊蜡烛6份,红毛七12份,萍蓬草根13份,蒲黄4份,杜仲9份,女贞子
4份,当归2份,升麻6份,墨旱莲6份,透骨草14份,刘寄奴5份,贯众10份,甘草4份。
[006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69] 临床论证:
[0070] 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2014年10月-2015年9月,随机抽取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共277例,年龄22~33岁,足月妊娠,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产后大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40例,平均年龄(27.1±1.7)岁;对照组137例,平均年龄(26.6±1.8)岁。两组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0071] 诊断标准:
[0072]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规划教材《(妇产科学)》拟定。产后子宫于第1天宫底平脐,以后应每天下降1-2cm,凡下降不足1cm,或产后恶露增多,或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可诊断为子宫复旧不良。
[0073] 治疗方法:
[0074]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之颗粒剂,分两次早晚服用,每次2-3粒。
[0075] 对照组:缩宫素10U,肌注,6h或12h一次;或10-20u加入液体中静脉注射。
[0076] 两组均以1周为观察治疗时间,观察子宫复旧情况以评定疗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