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
|||||||
申请号 | CN201510962772.8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1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申请人 | 济南舜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英; | ||||
摘要 | 本 发明 属于中医药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 治疗 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该种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竹叶、华木、甜根子、鲜支、地黄瓜、龙虎叶、凫茈、蕤核、蕨萁莲、草蔻、滑石和离南。该口服液具有治疗普通手足口病起效快,效果好,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且用药方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竹叶、华木、甜根子、鲜支、地黄瓜、龙虎叶、凫茈、蕤核、蕨萁莲、草蔻、滑石和离南。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000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及臀部等水疱疹和发热的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合并肺水肿、心肌炎和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该病传染性强,病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是近年来临床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今年来发病时间提前,发病特点不一致,不典型,转为重症、死亡的患者的比例较高,发病率等均有上升趋势。 [0003] 手足口病分普通型手足口病例和重症手足口病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例只表现手足口或臀部皮疹,当然也有部分患儿只在某一个或两个部分可见皮疹,还有部分病例开始时不见皮疹,只有发烧,过2-3天才起皮疹。 [0004] 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处理。中医学认为,手足口病属于“温病”范畴,普通型全身症状不重,由时行疫毒经口鼻而入,湿热邪毒发于手足,熏于口咽,透于肌肤,发为疱疹。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化湿透邪。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该口服液具有治疗普通手足口病起效快,效果好,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且用药方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竹叶、华木、甜根子、鲜支、地黄瓜、龙虎叶、凫茈、蕤核、蕨萁莲、草蔻、滑石和离南。 [0007] 所述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叶8-20份、华木18-33份、甜根子15-23份、鲜支12-23份、地黄瓜10-18份、龙虎叶26-31份、凫茈11-19份、蕤核9-15份、蕨萁莲26-35份、草蔻8-14份、滑石6-15份和离南7-19份。 [0008] 所述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叶12-16份、华木23-28份、甜根子18-20份、鲜支14-21份、地黄瓜13-17份、龙虎叶27-30份、凫茈13-17份、蕤核11-14份、蕨萁莲27-32份、草蔻10-12份、滑石8-11份和离南8-17份。 [0009] 所述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叶14份、华木26份、甜根子19份、鲜支28份、地黄瓜15份、龙虎叶28份、凫茈15份、蕤核13份、蕨萁莲29份、草蔻11份、滑石9份和离南15份。 [0010] 所述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叶10份、华木20份、甜根子16份、鲜支12份、地黄瓜10份、龙虎叶26份、凫茈11份、蕤核9份、蕨萁莲26份、草蔻8份、滑石6份和离南7份。 [0011] 所述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叶18份、华木30份、甜根子21份、鲜支23份、地黄瓜18份、龙虎叶31份、凫茈19份、蕤核15份、蕨萁莲35份、草蔻14份、滑石15份和离南19份。 [0012] 所述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叶12份、华木23份、甜根子18份、鲜支14份、地黄瓜13份、龙虎叶27份、凫茈13份、蕤核11份、蕨萁莲27份、草蔻10份、滑石8份和离南8份。 [0013] 所述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叶16份、华木28份、甜根子20份、鲜支21份、地黄瓜17份、龙虎叶30份、凫茈17份、蕤核14份、蕨萁莲32份、草蔻12份、滑石11份和离南17份。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竹叶、华木、甜根子、鲜支、地黄瓜、龙虎叶;凫茈、蕤核、蕨萁莲;草蔻、滑石、离南。 [0015] 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胆、胃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功效。 [0016] 华木: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功效。 [0017] 甜根子: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0018] 鲜支: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 [0019] 地黄瓜:味苦、辛,性寒,无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 [0020] 龙虎叶:味甘,微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散瘀消肿、生津止渴之功效。 [0021] 凫茈:味甘,性寒、无毒。归肺经;心经。具有清热止渴,利湿化痰之功效。 [0022] 蕤核:味甘;性寒;无毒。归肝;心;脾;肺经。具有祛风散热;养肝明目;安神之功效。 [0023] 蕨萁莲:味苦;甘;性寒。归肺经;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明目之功效。 [0024] 草蔻:味辛,性热。归肺经、脾经、胃经。具有散寒燥湿,化湿消痞,行气温中之功效。 [0025] 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膀胱、肺、胃经。具有清热收湿之功效。 [0026] 离南:味甘;淡;性微寒。归入肺、胃经。具有清势利水之功效。 [0027] 方中竹叶、华木、甜根子、鲜支、地黄瓜、龙虎叶清热解毒;凫茈、蕤核、蕨萁莲疏风散热;草蔻、滑石、离南化湿透邪。以上药物所含有效成分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抗菌、抗炎作用以及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0028]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理论为外感湿热疫毒,当疫毒之邪伤及肺、心、脾时,使肺之卫气和脾之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出现上述临床特征,遂以本方清热解毒、化湿凉血为治疗。 [0029] 1资料与方法 [0030] 1.1一般资料将2011年4月-2012年5月符合手足口病普通型诊断标准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8个月~6.7岁,平均2.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4天,平均2.7天。治疗组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龄9个月~6.8岁,平均2.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天,平均2.6天。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0031]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退热、多饮水等对症、支持治疗,血象升高提示细菌感染者予以适当抗生素治疗,口腔疱疹明显者予以冰硼散吹敷口腔。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10~15mg/k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采用的本发明口服液由以下原料组成:竹叶、华木、甜根子、鲜支、地黄瓜、龙虎叶、凫茈、蕤核、蕨萁莲、草蔻、滑石和离南组成。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等酌定。每日1剂,水煎100~150ml,分3~4次口服。 两组疗程均1周。观察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 [0032] 1.3观察指标 [0033] 观察两组的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 [0034] 2结果 [0035] 2.1疗效标准治愈: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口腔溃疡愈合。有效:体温正常,皮疹减少,口腔溃疡部分减少。无效:体温高于正常,皮疹及口腔溃疡无变化。 [0036]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0037]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0038]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8 13 10 25 47.9% 治疗组 48 40 8 0 100% [0039] 2.3两组患儿退热、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比较见表2。 [0040] 表2两组患儿退热、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比较 [0041] [0042] 2.4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0043] 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退热、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0044] 综上所述,该复方制剂具有治疗普通手足口病起效快,效果好,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且用药方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0045]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46] 实施例1 [0047] 所述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叶14份、华木26份、甜根子19份、鲜支28份、地黄瓜15份、龙虎叶28份、凫茈15份、蕤核13份、蕨萁莲29份、草蔻11份、滑石9份和离南15份。 [0048] 实施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