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

申请号 CN201410645641.2 申请日 2014-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4398755A 公开(公告)日 2015-03-11
申请人 张鹏; 发明人 张鹏; 王婷;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药物,特别公开了一种 治疗 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殊之处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银 柴胡9-12、防 风 9-12、荆芥9-12、白鲜皮9-12、蒲公英20-30、紫花地丁20-30、黄芩9-12、栀子9-12、黄柏9-12、黄连3-6、乌梢蛇9-12、蜈蚣3-6、蒺藜9-12、赤芍15-20、丹参15-20、金银花20-30、板蓝根15-20、重楼9-12、甘草10-15。本发明通过疏风清热、清肝除湿、解毒通络、活血行滞,达到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其疗效显著,提高了病人的 生活 质量 。本发明的中药,疗效好,见效快,无 副作用 ,有效率达97.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柴胡9-12、防9-12、荆芥9-12、白鲜皮9-12、蒲公英20-30、紫花地丁20-30、黄芩9-12、栀子9-12、黄柏9-12、黄连3-6、乌梢蛇9-12、蜈蚣3-6、蒺藜9-12、赤芍15-20、丹参15-20、金银花20-30、板蓝根15-20、重楼9-12、甘草10-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银柴胡10、防风10、荆芥10、白鲜皮10、蒲公英25、紫花地丁25、黄芩10、栀子10、黄柏10、黄连5、乌梢蛇
10、蜈蚣5、蒺藜10、赤芍16、丹参18、金银花25、板蓝根18、重楼10、甘草12。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的“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范畴,由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以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带状疱疹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但多见于成年人,90%见于50岁以上的人,老年患者常疼痛难忍、绵延时间长甚者数年之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而致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搏结而致发病。
[0003] 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西医基本以抗病毒、止痛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疗法为主,副作用大,需长期服药,易产生耐受性,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且缺乏专针对带状疱疹的中成药。传统中医由于具有强调整体观念、协调阴阳、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认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专门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它对于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安全方便,副作用小。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柴胡9-12、防9-12、荆芥9-12、白鲜皮9-12、蒲公英20-30、紫花地丁20-30、黄芩9-12、栀子9-12、黄柏9-12、黄连3-6、乌梢蛇9-12、蜈蚣3-6、蒺藜9-12、赤芍15-20、丹参15-20、金银花20-30、板蓝根15-20、重楼9-12、甘草10-15。
[0006]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优选为: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银柴胡10、防风10、荆芥10、白鲜皮10、蒲公英25、紫花地丁25、黄芩10、栀子10、黄柏10、黄连5、乌梢蛇10、蜈蚣5、蒺藜10、赤芍16、丹参18、金银花25、板蓝根18、重楼10、甘草12。
[0007] 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如下:将上述中药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煎煮水份超过中药2-3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50分钟,过滤倒出药液即可。分早晚,一日两次。
[0008]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优选为: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银柴胡10g、防风
10g、荆芥10g、白鲜皮10g、蒲公英25g、紫花地丁25g、黄芩10g、栀子10g、黄柏10g、黄连5g、乌梢蛇10g、蜈蚣5g、蒺藜10g、赤芍16g、丹参18g、金银花25g、板蓝根18g、重楼10g、甘草
12g。
[0009] 称取以上对应组的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日1剂,早晚分服。
[0010] 临床观察:一般资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