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的中药制剂

申请号 CN201710500999.X 申请日 2017-06-27 公开(公告)号 CN107281420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申请人 合肥川迪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秦杰军; 秦川;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治疗 肺 癌的中药制剂,其是由下列种类的中药组成:清 热解 毒类中草药包括: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苦参、龙葵、 牛 草、菝葜、大蓟;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包括:八 角 莲、 水 蛭、水红花子、石见穿、地鳖虫;除痰散结类中草药包括:夏枯草、牡蛎、海藻、穿山甲;利水渗湿类中草药包括:石打穿、半边莲、扛板归、泽漆;扶正类中草药包括:龟版、核桃树皮、黄芪、人参;消肿止痛类中草药包括:蟾蜍、 铁 树叶;其它中草药:乌头、六方藤、竹菌、巴豆。本发明具有药源广、药性平和、无毒 副作用 ,疗效显著,可快速杀灭癌细胞、提高肌体免疫能 力 ,且安全可靠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癌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种类的中药组成:
热解毒类中草药包括: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苦参、龙葵、草、菝葜、大蓟;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包括:八莲、蛭、水红花子、石见穿、地鳖虫;
除痰散结类中草药包括:夏枯草、牡蛎、海藻、穿山甲;
利水渗湿类中草药包括:石打穿、半边莲、扛板归、泽漆;
扶正类中草药包括:龟版、核桃树皮、黄芪、人参;
消肿止痛类中草药包括:蟾蜍、树叶;
其它中草药:乌头、六方藤、竹菌、巴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种类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
所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50~200g,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草药60~150,所述除痰散结类中草药50~100g,所述利水渗湿类中草药40~90g,所述扶正类中草药30~80g,所述其它中草药20~5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七叶一枝花3~27g、半枝莲5~30g、白花蛇舌草5~25g、苦参6~24g、龙葵2~18g、牛草4~26g、菝葜3~25g、大蓟7~28g、八角莲5~25g、水蛭3~23g、水红花子6~28g、石见穿5~30g、地鳖虫4~25g、夏枯草5~25g、牡蛎6~30g、海藻5~28g、穿山甲8~35g、石打穿5~
28g、半边莲6~30g、扛板归3~25g、泽漆5~26g、龟版3~21g、核桃树皮6~25g、黄芪5~
28g、人参6~24g、乌头3~18g、六方藤3~15g、竹菌5~23g、巴豆2~14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还包括蛇莓、紫草、墓头回、漏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草药还包括王不留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它中草药还包括两面针、甜瓜蒂。

说明书全文

治疗癌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腺体与肺泡 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居恶 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2012年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 亡原因。而且每年以26.9%的速度递增。在恶性肿瘤中每三到四个人 死亡人群中就有一人死于肺癌。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0003] 肺癌属中医学“肺积”范畴。主要是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调、六 淫邪毒外袭及饮食、劳倦、情志内伤导致气血不和、脉络受阻、痰浊 内生,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毒聚胶结于肺形成的积。临床表现 为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气喘、胸痛、发热乏等。
[0004] 纵观现代医学,虽然突飞猛进,但是对于肺癌的治疗依然还是停 留在“手术,放、化疗”的常规治疗上。即便近年又发明了“分子靶 向治疗”和“多细胞生物免疫疗法”以及当前国际最先进的“重粒子放 疗”,但是仍然还是治得了病,救不了命。依旧不能从根本上治愈。 而且“放、化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乃至癌细胞的转移及复发 仍然在所难免。同时西医治癌症具有“杀癌一千,自损八百”的问题。
[0005] 关注国内医学界,中西医结合或纯中医中药治癌的医学情报及肺 癌的治疗现状:虽然有一定疗效,起到了一定缓解作用,但是疗效欠 佳,治率低,难以彻底治愈。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源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疗 效显著,可快速杀灭癌细胞、提高肌体免疫能力,安全可靠的治疗肺 癌的中药制剂。
[0007]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其是由下列种类的中药组成:
[0009] 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包括: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苦 参、龙葵、草、菝葜、大蓟;
[0010]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包括:八莲、蛭、水红花子、石见穿、地 鳖虫;
[0011] 除痰散结类中草药包括:夏枯草、牡蛎、海藻、穿山甲;
[0012] 利水渗湿类中草药包括:石打穿、半边莲、扛板归、泽漆;
[0013] 扶正类中草药包括:龟版、核桃树皮、黄芪、人参;
[0014] 消肿止痛类中草药包括:蟾蜍、树叶;
[0015] 其它中草药:乌头、六方藤、竹菌、巴豆。
[001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是由下列种类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 所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50~200g,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草药60~150,所 述除痰散结类中草药50~100g,所述利水渗湿类中草药40~90g,所述 扶正类中草药30~80g,所述其它中草药20~50g。
[001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是由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七叶 一枝花3~27g、半枝莲5~30g、白花蛇舌草5~25g、苦参6~24g、龙葵 2~18g、牛草4~26g、菝葜3~25g、大蓟7~28g、八角莲5~25g、水蛭 3~23g、水红花子6~28g、石见穿5~30g、地鳖虫4~25g、夏枯草5~25g、 牡蛎6~30g、海藻5~28g、穿山甲8~35g、石打穿5~28g、半边莲6~30g、 扛板归3~25g、泽漆5~26g、龟版3~21g、核桃树皮6~25g、黄芪5~28g、 人参6~24g、乌头3~18g、六方藤3~15g、竹菌5~23g、巴豆2~14g。
[001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还包括蛇莓、紫草、 墓头回、漏芦。
[001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草药还包括王不留行。
[002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其它中草药还包括两面针、甜瓜蒂。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具有药源广、药性平和、 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可快速杀灭癌细胞、提高肌体免疫能力,安 全可靠;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用水煎服。 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 效率大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对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 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 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其是由下列种类的中药组成:
[0025] 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包括:七叶一枝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苦 参、龙葵、牛草、菝葜、大蓟;
[0026]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包括:八角莲、水蛭、水红花子、石见穿、地 鳖虫;
[0027] 除痰散结类中草药包括:夏枯草、牡蛎、海藻、穿山甲;
[0028] 利水渗湿类中草药包括:石打穿、半边莲、扛板归、泽漆;
[0029] 扶正类中草药包括:龟版、核桃树皮、黄芪、人参;
[0030] 消肿止痛类中草药包括:蟾蜍、铁树叶;
[0031] 其它中草药:乌头、六方藤、竹菌、巴豆。
[003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是由下列种类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 所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50~200g,所述活血化瘀类中草药60~150,所 述除痰散结类中草药50~100g,所述利水渗湿类中草药40~90g,所述 扶正类中草药30~80g,所述其它中草药20~50g。
[003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是由下列中药原料按重量计制成:七叶 一枝花3~27g、半枝莲5~30g、白花蛇舌草5~25g、苦参6~24g、龙葵 2~18g、牛草4~26g、菝葜3~25g、大蓟7~28g、八角莲5~25g、水蛭 3~23g、水红花子6~28g、石见穿5~30g、地鳖虫4~25g、夏枯草5~25g、 牡蛎6~30g、海藻5~28g、穿山甲8~35g、石打穿5~28g、半边莲6~30g、 扛板归3~25g、泽漆5~26g、龟版3~21g、核桃树皮6~25g、黄芪5~28g、 人参6~24g、乌头3~18g、六方藤3~15g、竹菌5~23g、巴豆2~14g。
[0034]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清热解毒类中草药还包括蛇莓、紫草、 墓头回、漏芦。
[003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活血化瘀类中草药还包括王不留行。
[0036]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其它中草药还包括两面针、甜瓜蒂。
[0037] 制备及应用方法:
[0038] 按上述实施例的配方,将本处方药物烘培干燥后混合制成粉剂, 然后用全自动卷烟机将以上药粉制成带有过滤嘴的纸卷即可,每支药 含药量为1.3克。
[0039] 应用方法:每日四次(晨起后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1支。
[0040] 用药禁忌:1、忌食烟、酒、辛辣食品,忌食猪、牛、羊肉及高 脂肪食物。2、限盐食(每日2-3克盐),可食白肉鱼类及豆类蛋白。
[0041] 经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效果实例报告:
[0042] 病历甲,男,39岁。
[0043] 病史:患者于2008年11月初感觉胸部隐痛,咳嗽,咯痰带血丝, 夜间尤甚,伴食欲不振,全身倦怠乏力,形体日渐消瘦等。2008年 12月10日在当地肿瘤医院做胸部X光摄片,肺部CT及病理科检 查确诊为“左肺未分化腺癌”而住院治疗。经多个周期放、化疗治疗效 果欠佳。因病人拒绝手术治疗而自动退院。经人介绍,于2009年7 月12日开始用本发明“药烟”治疗。嘱其每天7时晨起后吸用药烟, 每日四次,每次吸一支,每隔四小时一次,点燃后经口鼻缓慢充分吸 入,然后经鼻喷出烟雾,经以上治疗一周后,咳嗽有所减轻,治疗三 周后,咳血丝痰量明显减少,胸痛亦有所减轻。继续治疗六周后,以 上胸痛、咳嗽、咳血丝痰之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有增,倦怠乏力有所 好转。病人对治疗增强信心,继续以上治疗四个月后,所有症状全部 消失,精神状态好,食欲、睡眠佳,二便正常,体重有增。
[0044] 病例乙,男,58岁。
[0045] 病史:于2009年12月中旬感觉右背及肩胛部疼痛,伴咳嗽,痰 多,咯白色泡沫样粘液痰,时有发热。在当地社区医院静脉滴注消炎 药抗感染治疗10天,症状无改善。继而出现咯痰带血丝,胸闷,易 出汗,全身乏力,食欲减退。之后就医省医院,经初步检查诊为肺癌。 转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经全面检查确定诊断“纵膈障肿瘤”,病理诊断 为“右肺腺癌”。因属非手术适应症,而给予反复多次放、化疗。因 治疗效果不显,之后曾多次辗转于北京、山东、广州三地权威肿瘤医 院治疗近三年。终因疗效欠佳,病情逐渐进展、恶化,于2012年8 月16日再次入住当地肿瘤医院。经检查颈部淋巴结、肝脏、胰脏均 发现有癌细胞扩散及转移病灶。并出现大量胸水量在1000ml以上, 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急、喘憋、痰粘稠不易咯出。持续发热(体温在 37.8℃~38.3℃)并出现腹胀、腹泻伴稀便,自汗、不能进食、难以入 眠、身体明显消瘦,衰弱无力,病人极为痛苦,经治医生束手无策, 只能给予静脉滴注和下胃管输入营养液的支持疗法维持生命。病情危 重,医生无奈只有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肺癌晚期,多个脏器广泛转 移,并正式下达病危通知书,至此自动退院。病人于2012年8月31 日始应用本发明之药烟治疗,每次一支,每日四次,每隔四小时一次, 用药一周后,咳嗽略有减轻,痰较粘稠仍不易咯出,气急、喘憋稍有 改善。继续治疗二周后,热退,体温降至37.3℃,气急、喘憋明显减 轻,治疗至四周后,病情明显好转,肿大颈部淋巴结缩小变软,轻微 咳嗽,痰液稀薄容易咯出,痰中偶带血丝,腹胀减轻,但仍有腹泻稀 便。开始有食欲,可进食粥浆类流质食物,经胸部X线摄片及B超 检查,确定胸水全部自行消退。病情趋于稳定,向好的方面转化,嘱 病人继续以上治疗至六周,在一次咳嗽排痰中,咯出一条长约8cm, 宽约0.2cm的条状分泌物,因分泌物较坚韧,咯出一半后被动抽出, 此后呼吸均匀正常,既往肩背痛及咳、痰、喘、憋一系列呼吸道症状 均消失,颈部肿大淋巴结消失,腹胀,腹泻亦逐渐好转,食欲、体重 有增,体力也逐渐恢复,自汗、倦怠乏力等伴随症状均消失。可进半 流质及软食,病人对治疗信心倍增。
[0046] 病例丙,女,60岁。
[0047] 病史:于2010年2月3日,因刺激性咳嗽伴血丝痰,胸部闷痛, 气喘,发热住肿瘤医院。经肺CT及病理检验确诊为“右肺中分化鳞 状细胞癌”合并肺感染。因病人精神恐惧,拒绝手术及放、化疗治疗。 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置,10天后感染控制,自动退院。出院后曾求治 于中医中药治疗近半年,病情无明显改善。经人介绍前来医治,2010 年7月28日初诊,病人症见:面色苍白无华,易出汗,声息低微, 咳嗽,时见痰血,胸闷,气促,发热(37.8℃),神疲乏力,消瘦, 纳差,苔白,脉沉缓。于2010年7月30日始用本发明药烟治疗,每 天晨起后吸用,每日四次,每隔四小时,每次吸1支。吸用10天后 症见好转,咳嗽减轻,但痰中仍带血丝,胸闷、气促略见好转。用药 一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偶有轻咳,血丝痰消失,胸闷、气促明显好 转,体温恢复正常(37℃以下),饮食有增,体力有所恢复。治疗三 个月后,所有症状均消失,气喘平息,呼吸正常,纳增体壮,精神、 睡眠佳,二便正常。再行巩固治疗三个月,半年后,经肿瘤医院复查, 肺CT及痰癌细胞检查,癌细胞病灶均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
[0048]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 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 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