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

申请号 CN201611117354.X 申请日 2016-12-07 公开(公告)号 CN106552202A 公开(公告)日 2017-04-05
申请人 徐州顺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平顺; 吴照国;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治疗 扁平疣的药物,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外用药包括: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红景天提取物,内服药包括:小麦胚芽、花生胚芽、败酱草、秦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内服药生产过程中,小麦胚芽、花生胚芽酶解产生的小肽多肽大肽、5%的麦芽糊精、 淀粉 、酶解 纤维 素产生的低聚糖多聚糖微细 纤维素 ,乳化充分,并且包覆败酱草、秦艽微粉颗粒,直径在15微米,微胶囊化效果良易于吸收,吸收率也大幅的提高,能的低聚糖、多聚糖、微细纤维素,包覆的中药经过酶解后,连同外用的互花米草提取物和红景天提取物在治疗扁平疣取得很好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 副作用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
所述的包括外用药包括: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红景天提取物,
所述的内服药包括:小麦胚芽、花生胚芽、败酱草、秦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药按重量计算包括:200g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50g红景天提取物;
内服药包括:80-110g小麦胚芽、70-110g花生胚芽、150-230g败酱草、170-200g秦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艺为1)将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在粉碎机中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将互花米草粉末置于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浓度为60%~80%的乙醇做夹带剂; 3)调节萃取釜将萃取压控制在20~35MPa,温度控制在30~50℃,CO2流量控制在10~20L/h,萃取时间控制在1~2h,得褐色膏状互花米草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服药工艺为:
(1)将小麦胚芽、花生胚芽、败酱草、秦艽混合进行粉碎,并用1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弃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加均匀混合并通过 20 兆帕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状颗粒;
(2)将上述粉状颗粒加入1800g蒸馏水热至 70-75℃,然后加入7g的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此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70-75℃,持续时间 100 分钟,得到酶解液;迅速升温至 100℃并保持 5 分钟,然后迅速降温至 65-70℃,并依次通过三台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得到粉状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台均质机压力分别为:20MPA、40 MPA、30 MPA。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良性赘生物,由一种叫乳头瘤病毒(HPV)接触 传染引起的。病毒存在于棘层细胞中,可促使细胞增生,形成疣状损害。生于 面部和手背的疣,呈扁平丘疹,叫扁平疣;扁平疣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颜面、 手背、颈部、臂部等处的扁平丘疹,大多突然出现,为针头至绿豆大扁平丘疹, 呈皮肤色或浅褐色。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数目较多,有时沿抓痕呈线条状排 列。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微痒。病程慢性,可达数月或数年,愈后不留疤痕。 由于此病好发于青年人的面部、手背、上肢等部位,不经治疗,局部扁平丘疹 会逐渐增多,颜色加深,严重影响美观。目前,对于疣体数目少的患者,以激 光、电灼、冷冻等局部治疗,但有一定的创伤性、不安全性、留有疤痕及增加 感染机率;对疣体数目多的患者,有采用胸腺肽注射液、利巴韦林、聚肌胞等 药物治疗,治疗时间长,疗效普遍不理想,且易复发。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治疗效果好,并且无副作用,口感较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一种治疗扁平疣的药物括外用药和内服药。
[0005] 所述的包括外用药包括: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红景天提取物。所述的内服药包括:小麦胚芽、花生胚芽、败酱草、秦艽。
[0006] 所述的外用药按重量计算包括:2000g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500g红景天提取物;所述的内服药包括:80-110g小麦胚芽、70-110g花生胚芽、150-230g败酱草、170-200g秦艽。
[0007] 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艺为1)将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在粉碎机中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将互花米草粉 末置于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浓度为60%~80%的乙醇做夹带剂; 3)调节萃取釜将萃取压控制在20~35MPa,温度控制在30~50℃,CO2流量控制在10~20L/h,萃取时间控制在1~2h,得褐色膏状互花米草提取物。
[0008] 所述的内服药工艺为:(1)将小麦胚芽、花生胚芽、败酱草、秦艽混合进行粉碎,并用1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弃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加均匀混合并通过 20 兆帕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状颗粒;
(2)将上述粉状颗粒加入1800 g蒸馏水热至 70-75℃,然后加入 7 g的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此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70-75℃,持续时间 100 分钟,得到酶解液;迅速升温至 100℃并保持 5 分钟,然后迅速降温至 65-70℃,并依次通过三台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得到粉状颗粒。
[0009] 所述的三台均质机压力分别为:20MPA、40 MPA、30 MPA。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包括了外用药和内服药来就解决扁平疣的问题。
[0011] 内服药生产过程中,小麦胚芽、花生胚芽酶解产生的小肽多肽大肽、5%的麦芽糊精、淀粉、酶解纤维素产生的低聚糖多聚糖微细纤维素,乳化充分,并且包覆败酱草、秦艽微粉颗粒,直径在 15 微米,微胶囊化效果良易于吸收,吸收率也大幅的提高,能的低聚糖、多聚糖、微细纤维素,包覆的中药经过酶解后,连同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红景天提取物使用既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又可以增强疣体局部皮肤的免疫功能, 从而达到协同抗病毒、加快疣体消退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副作用,并且治疗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本发明所述的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在与本发明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和调整,都应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13] 实施例1外用药:
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艺为1)将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在粉碎机中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将互花米草粉末置于超临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浓度为60%~80%的乙醇做夹带剂; 3)调节萃取釜将萃取压力控制在20~35MPa,温度控制在30~50℃,CO2流量控制在10~20L/h,萃取时间控制在1~2h,得褐色膏状互花米草提取物。
[0014] 红景天提取物制作工艺为: 红景天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的清膏,加乙醇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所得浸膏加水溶解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回收乙酸乙酯后得稠膏,用水溶解后上大孔树脂吸附,用乙醇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液,回收乙醇后的浓缩物为红景天提取物。
[0015] 将200g的互花米草提取物与50g的红景天提取物混合。
[0016] 将80g小麦胚芽、70g花生胚芽、150g败酱草、170g秦艽混合进行粉碎,并用 10 目的筛网进行过筛,弃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加水均匀混合并通过 20 兆帕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状颗粒;(2)将上述粉状颗粒加入 1800g蒸馏水热至 75℃,然后加入7g的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此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70℃,
持续时间100分钟,得到酶解液;迅速升温至100℃并保持 5 分钟,然后迅速降温至 65℃,并依次通过三台均质机进行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得到粉状颗粒,所述的三台均质机压力分别为:20MPA、40 MPA、30 MPA。
[0017] 实施例2与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内服药的配方,所述的内服药包括: 110g小麦胚芽、100g花生胚芽、180g败酱草、170g秦艽、80g鱼腥草、90g藜芦、90g五加皮。
[0018] 对比例1:将80g小麦胚芽、70g花生胚芽、150g败酱草、170g秦艽混合并按照传统中药熬制方法熬制。
[0019] 对比试验对象125扁平疣患者者,病例入选标准: 经临床确诊的扁平疣患者,年龄≥5岁, 性别不限, 病程≤2年, 疣体分布于面部, 皮损数≤50个, 主要表现为面部散在分布的浅褐色或肤色粟米至绿豆大小扁平丘疹, 部分可见同形反应。
[0020] 随机分为 5组, 观察组25例,男性 14例,女性 11 例,年龄 14 ~41 岁;对比1组 25例, 男性 15例,女性 10 例,年龄 16 ~39岁;
对比2组 25例, 男性 14例,女性 11 例,年龄 15 ~42岁;
对比3组 25例, 男性 15例,女性 10 例,年龄 16 ~41岁;
对比4组 25例, 男性 14例,女性 11 例,年龄 15 ~43岁;
5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0021]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实施例1中的内服药一天两次,一次放30g冲剂,并且涂抹外用药在皮疹上。
[0022] 对比1组:服用对比例1中的熬制中药,每天两次。
[0023] 对比2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在皮疹上。
[0024] 对比3组,涂抹红景天提取物在皮疹上。
[0025] 对比4组,服用对比例1中的熬制中药,每天两次,涂抹互花米草提取物在皮疹上。
[0026]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四级标准判定疗效。 痊愈: 皮疹完全消退, 正常肤色或留下浅褐色斑; 显效: 皮疹消退 >70%; 好转: 皮疹消退 30% ~ 70%; 无效 : 皮疹消退 <30%或无变化。 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复发率以总有效的病人 1个月后再发皮损个数来计算。
[0027]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P S S13. 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计算。 治疗前数据进行描述和均衡性比较, 可比性比较, P<0. 05为有显著性差异。
[0028]组别 痊愈 显效 好转 总有效数 复发
观察组 14 5 3 19 2
对比1组 0 2 2 2 2
对比2组 6 2 4 8 4
对比3组 0 4 4 4 3
对比4组 1 3 5 4 2
治疗效果,观察组相对于对比例1、2、3、4组P<0. 01具有显著差异。
[0029] 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1.2天,对比1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9.7天,对比2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3.4天,对比3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6.9天,对比4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4.8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