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710884230.2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申请人 | 四川兴聚焦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罗兴贵; | ||||
摘要 | 本 发明 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 治疗 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 质量 份比如下:盘龙参150~600g、草地早熟禾100~180g、翻白草50~180g、撑篙竹60~180g、麦斛100~300g、白茅根100~350g、黄芪100~350g、蜢臂兰60~180g、地梢瓜250~600g、硬飘拂草100~180g、知母60~150g、大山玄参100~250g、龙骨莲250~450g、小叶眼树莲90~180g、葛根80~180g、还阳草根150~350g、五色梅根150~350g、甘草30~100g、玉竹60~150g、大黄茎50~150g、沙参100~250g等,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特别是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0002]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0004] B.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0005]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0006]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胃热炽盛型糖尿病。 [0007]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盘龙参150~600g、草地早熟禾100~180g、翻白草50~180g、撑篙竹60~180g、麦斛100~300g、白茅根100~350g、黄芪100~350g、蜢臂兰60~180g、地梢瓜250~600g、硬飘拂草 100~180g、知母60~150g、大山玄参100~250g、龙骨莲250~450g、小叶眼树莲90~180g、葛根80~180g、还阳草根150~350g、五色梅根150~350g、甘草30~100g、玉竹60~150g、大黄茎50~150g、沙参100~250g、禾叶毛兰50~180g、太子参100~350g、海韭菜100~250g、鬼箭羽80~180g,辅料:可溶性淀粉适量。 [0008]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盘龙参180~520g、草地早熟禾115~150g、翻白草58~150g、撑篙竹70~150g、麦斛115~260g、白茅根115~310g、黄芪115~310g、蜢臂兰70~150g、地梢瓜280~520g、硬飘拂草 115~150g、知母70~130g、大山玄参115~220g、龙骨莲280~400g、小叶眼树莲100~150g、葛根90~150g、还阳草根180~310g、五色梅根180~310g、甘草38~90g、玉竹70~130g、大黄茎58~130g、沙参115~220g、禾叶毛兰58~150g、太子参115~310g、海韭菜115~220g、鬼箭羽90~150g,辅料:可溶性淀粉适量。 [0009]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盘龙参450g、草地早熟禾130g、翻白草130g、撑篙竹130g、麦斛230g、白茅根280g、黄芪 280g、蜢臂兰130g、地梢瓜450g、硬飘拂草130g、知母115g、大山玄参200g、龙骨莲350g、小叶眼树莲130g、葛根130g、还阳草根280g、五色梅根280g、甘草80g、玉竹115g、大黄茎115g、沙参200g、禾叶毛兰130g、太子参280g、海韭菜200g、鬼箭羽130g,辅料:可溶性淀粉适量。 [0010]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除黄芪、大山玄参、太子参和沙参(共粉碎成细粉)外,将上述其它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6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8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60 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60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50 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C.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上述研磨好的细粉过100目筛后,即得极细末药粉①;在极细末药粉中加入适量的可溶性淀粉,混合、灭菌后,灌装成胶囊,即得胶囊剂②,③进而抛光、消毒,分装密封即可。 [0011]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3g(5粒)/次,温开水送服(孕妇忌服),3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4个疗程后,经检查:血糖得到延缓或控制,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0012]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盘龙参,性味:甘、淡、平,具有滋阴益气、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病后体虚、神经衰弱、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小儿夏季热、糖尿病、白带,外用治毒蛇咬伤; 草地早熟禾,具有降血糖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 翻白草,性味:甘、微苦、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白带,外用治创伤和痈疖肿毒; 撑篙竹,性味:甘、苦、凉,具有清热、除烦、止呕、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呕吐、小儿惊厥、吐血、衄血等症; 麦斛,性味:甘、淡、凉,具有滋阴清热、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咳嗽、肺结核咯血、热病烦渴、扁桃体炎; 白茅根,性味:甘、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黄芪,性味:甘、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 蜢臂兰,性味: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津、烦渴、盗汗、肺结核、瘰疬、疮疡肿毒; 地梢瓜,性味:甘、平,具有益气、通乳之功效,用于治疗体虚乳汁不下,外用治瘊子; 硬飘拂草,性味: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阴润燥、补虚益损之功效,用于治疗久病或热后、肺肾亏虚、阴虚内热而致的头晕乏力、消疲盗汗以及肺失润降之咳嗽少痰之症; 知母,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等症; 大山玄参,性味:苦、咸、凉,具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发斑、骨蒸痨热、夜寝不安、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津伤便秘; 龙骨莲,性味:性凉、味甘微苦,用于治疗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效; 小叶眼树莲,性味:味微苦、性凉,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高热伤津、口渴欲饮、目赤肿痛; 葛根,性味: 甘、辛、平,具有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等症; 还阳草根,性味:味微甘、性凉,具有补气益血、健脾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潮热、产后乳汁少、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小儿疳积; 五色梅根,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伤暑头痛、胃火牙痛、咽喉炎、痄腮、风湿痹痛、瘰疬痰核;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症症; 玉竹,性味:甘、微寒,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大黄茎,性味:苦、酸、性寒,具有泻火、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 沙参,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禾叶毛兰,性味:甘、淡、寒,具有益胃、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胃酸缺乏; 太子参,性味:甘、微苦、平,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海韭菜,性味:甘、平,具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潮热、胃热烦渴、口干舌燥; 鬼箭羽,性味:苦、寒,具有破血、通经、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虫积腹痛。 [0013]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原则,从依据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0014]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盘龙参450g、草地早熟禾130g、翻白草130g、撑篙竹130g、麦斛230g、白茅根280g、黄芪 280g、蜢臂兰130g、地梢瓜450g、硬飘拂草130g、知母115g、大山玄参200g、龙骨莲350g、小叶眼树莲130g、葛根130g、还阳草根280g、五色梅根280g、甘草80g、玉竹115g、大黄茎115g、沙参200g、禾叶毛兰130g、太子参280g、海韭菜200g、鬼箭羽130g,辅料:可溶性淀粉适量。 [0015] 实施例2: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盘龙参520g、草地早熟禾150g、翻白草150g、撑篙竹150g、麦斛260g、白茅根310g、黄芪 310g、蜢臂兰150g、地梢瓜520g、硬飘拂草150g、知母130g、大山玄参220g、龙骨莲400g、小叶眼树莲150g、葛根150g、还阳草根310g、五色梅根310g、甘草90g、玉竹130g、大黄茎130g、沙参220g、禾叶毛兰150g、太子参310g、海韭菜220g、鬼箭羽150g,辅料:可溶性淀粉适量。 [0016] 实施例3:一种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盘龙参600g、草地早熟禾180g、翻白草180g、撑篙竹180g、麦斛300g、白茅根350g、黄芪 350g、蜢臂兰180g、地梢瓜600g、硬飘拂草180g、知母150g、大山玄参250g、龙骨莲450g、小叶眼树莲180g、葛根180g、还阳草根350g、五色梅根350g、甘草100g、玉竹150g、大黄茎150g、沙参250g、禾叶毛兰180g、太子参350g、海韭菜250g、鬼箭羽180g,辅料:可溶性淀粉适量。 [0017] 典型病例经临床诊断治疗胃热炽盛型糖尿病患者共1280例,年龄为56岁以上的950例,只有330例为56岁以下。1280例患者中血糖得到延缓或控制的979例,有效的135例,无效的166例。总有效率达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