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肠术后湿敷剂的制备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610024904.7 | 申请日 | 2014-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申请人 | 李磊; | 发明人 | 李磊;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肛肠术后湿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雀榕叶10~30份、肿节 风 6~12份、石斛3~10份、葛仙米6~12份、桔梗3~10份、前胡6~12份、冬瓜子6~12份、 啤酒 花6~12份、乌梅6~12份、青葙子1~5份、木瓜3~10份、白 马 骨10~25份混合加 水 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得。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缓解术后 疼痛 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
权利要求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肛肠术后湿敷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近年来研究表明,肛肠疾病术后疼痛除与手术创伤相关外,还与“术后疼痛高敏状态”高度相关。该种状态始发因素多样,通过局部MDA受体高表达,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高敏反应等影响痛阈。所谓痛阈(pain threshold)是指引起人体知觉性痛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0003] “术后疼痛高敏状态”与损伤性疼痛无关,前者为特殊情况下的痛阈降低,后者则多为广泛分布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中的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对多种不同性质的伤害性刺激(化学、机械、灼热等)产生的良性反应,伤害性感受器的冲动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痛觉感应。故而该种情况在术后使用镇痛药物,往往会掩盖病情,且不利于局部恢复。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肛肠术后湿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雀榕叶10~30份、肿节风6~12份、石斛3~10份、葛仙米6~12份、桔梗3~10份、前胡6~12份、冬瓜子6~12份、啤酒花6~12份、乌梅6~12份、青葙子1~5份、木瓜3~10份、白马骨10~25份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得。 [0007]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苦、辛、平。归心、肝经。功可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 [0008] 石斛,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 、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 . 、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 或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 的新鲜或干燥茎。性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功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0009] 葛仙米,为藻类蓝藻纲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植物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性味淡,寒。归肝、心经。功可清热,收敛,益气,明目。 [0010]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平。归肺经。功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0011]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 Maxim.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微寒。归肺经。功可散风清热,降气化痰。 [0013] 啤酒花,为桑科葎草属植物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的未成熟绿色果穗。味苦;性微凉。归肝;胃经。功可健胃消食;利尿消肿;抗痨消炎。 [0014]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可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0015] 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可清肝,明目,退翳。 [0016]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酸,温。归肝、脾经。功可平肝舒筋,和胃化湿。 [0017] 白马骨,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白马骨Serissa serissoides (DC.)Druce或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 (Thunb.)Thunb.的全草株。性味苦辛;凉;无毒。归肝;脾经。功可祛风;利湿;清热;解毒。 [0018] 组方原理:肛肠疾病术后 “术后疼痛高敏状态”,与NMDA受体高表达,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相关。该种高敏状态与损伤性疼痛无关,前者为特殊情况下的痛阈降低,后者则多为广泛分布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中的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对多种不同性质的伤害性刺激(化学、机械、灼热等)产生的良性反应,伤害性感受器的冲动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痛觉感应。故而该种情况在术后使用镇痛药物,往往会掩盖病情,且不利于局部恢复。发明人临床研究发现,肛肠疾病术后 “术后疼痛高敏状态”与经络之中的风毒痰火有关,风毒痰火灼伤络脉,造成疼痛高敏状态。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组方独特:方中取雀榕叶、肿节风为君,所述的雀榕叶与肿节风配合,针对肛肠疾病术后经络之中的风毒痰火;大鼠神经根结扎实验证实:10mg/kg雀榕叶与肿节风的水提液具有可以降低术后NMDA受体表达; 2、肛门为谷道出口,津液平衡对于谷道至关重要,为防火燥津伤,故取石斛滋阴生津清热,葛仙米清热益气; 3、方中取木瓜舒筋,啤酒花缓急,白马骨解毒,从经络角度来缓解这种术后高敏状态,啤酒花提取物可以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具有平滑肌肌松弛作用; 3、取一味乌梅敛涩反佐,防止术后辛而走散,且乌梅收敛而药性平稳,不会造成局部脉络不行而影响恢复; 4、取桔梗、前胡、冬瓜子去经络之痰; 5、方中并没有采取镇痛、活血药物,其原因在于去除痰火风毒,自然疼痛缓解,如再用镇痛药物则不利于局部恢复; 6、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0020]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2] 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是:将雀榕叶、肿节风、石斛、葛仙米、桔梗、前胡、冬瓜子、啤酒花、乌梅、青葙子、木瓜、白马骨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分成两份早晚使用。 [0023] 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配比:雀榕叶10份、肿节风6份、石斛3份、葛仙米6份、桔梗3份、前胡6份、冬瓜子6份、啤酒花6份、乌梅6份、青葙子1份、木瓜3份、白马骨10份。 [0024] 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配比:雀榕叶20份、肿节风10份、石斛6份、葛仙米10份、桔梗6份、前胡10份、冬瓜子10份、啤酒花10份、乌梅10份、青葙子2份、木瓜6份、白马骨20份。 [0025] 实施例4,原料药重量配比:雀榕叶30份、肿节风12份、石斛10份、葛仙米12份、桔梗10份、前胡12份、冬瓜子12份、啤酒花12份、乌梅12份、青葙子5份、木瓜10份、白马骨25份。 [0026] 实施例2~4的中药可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1)将雀榕叶、冬瓜子、肿节风、青葙子、桔梗粗粉分别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收集后混合备用,药渣留用; (2)葛仙米、白马骨、石斛、前胡、乌梅、啤酒花、木瓜,以及步骤1中所得药渣混匀加10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静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4倍药液的95%的乙醇,静置15分钟,然后以3000rpm/min离心20分钟,取清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出初料; (3)将步骤1中所得挥发油喷入步骤3所得初料中,粉碎过100目筛,分装而成。 [0027] 分装好的药包外观为细长纱布袋。 [0028] 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有效达到缓解术后疼痛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 [0029] 1 对象与方法。 [0030] 1.1 对象:2011年6月~2013年10月肛肠手术120例,男84例,女36例;年龄18~64岁,平均28.5岁。其中痔56例,肛裂并发痔39例,肛瘘25例。手术方式有混合痔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外痔切除术,肛裂切除、内括约肌侧切术,肛瘘切除术,肛瘘低位切除、高位挂线术等。按病人手术日期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人。经统计学处理,在年龄、性别、病种、手术术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0031] 1.2方法。 [0032]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术后常规肛门填充生理盐水纱布(外包裹单层油纱),湿敷组以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汤剂浸润纱布(外包裹单层油纱)填充,药包组以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得药包(外包裹单层油纱)填充,换药均为1日1次。 [0033] 1.2.2疼痛强度:由患者本人判断,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PIS),记录0~2为无疼痛,3~5为轻度疼痛,6~7为中度疼痛,8~10为重度疼痛。 [0034] 1.2.3疼痛视觉类比量表(VAS)记分:有医生进行计分求值。 [0035] 1.2.4安全性监测指标在患者服药前详细询问有无眩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气短、嗜睡、皮疹、周身乏力等症状。并进行血压、脉搏、呼吸和瞳孔检查,同时服药前及用药后7d检测肝功、肾功、血常规及尿常规。 [0036] 1.2.5观察手术后因疼痛而索要镇痛剂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