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肠道癌的中药

申请号 CN201710756678.6 申请日 2017-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7496804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申请人 苏珉; 发明人 苏珉;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治疗 胃肠道癌的中药,是由中草药吴茱萸、高良姜、关白附子、莳萝子、 酒糟 、桂皮、山肉桂、白芥、姜味草、茴香虫、南木香、吹火筒、杏叶防 风 、女菀、沙糖根、地仙桃、蔓乌头、樱桃枝、刺藦苓草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 副作用 ,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肠道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吴茱萸10-20、高良姜5-15、关白附子5-15、莳萝子5-15、酒糟10-20、桂皮5-15、山肉桂10-20、白芥5-15、姜味草5-15、茴香虫
5-15、南木香5-15、吹火筒5-15、杏叶防5-15、女菀5-15、沙糖根10-20、地仙桃10-20、蔓乌头10-20、樱桃枝5-15、刺藦苓草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肠道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吴茱萸15 g、高良姜10 g、关白附子12 g、莳萝子12 g、酒糟15 g、桂皮10 g、山肉桂15 g、白芥10 g、姜味草8 g、茴香虫8 g、南木香10 g、吹火筒12 g、杏叶防风8 g、女菀10 g、沙糖根15 g、地仙桃15 g、蔓乌头15 g、樱桃枝12 g、刺藦苓草8g。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治疗胃肠道癌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肠道癌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胃肠道癌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结肠和直肠癌等。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
[0003] 根治性手术原则为整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胃肠道癌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胃肠道癌的中药,是由中草药吴茱萸、高良姜、关白附子、莳萝子、酒糟、桂皮、山肉桂、白芥、姜味草、茴香虫、南木香、吹火筒、杏叶防、女菀、沙糖根、地仙桃、蔓乌头、樱桃枝、刺藦苓草组成。
[0006] 单剂药量为吴茱萸15 g、高良姜10 g、关白附子12 g、莳萝子12 g、酒糟15 g、桂皮10 g、山肉桂15 g、白芥10 g、姜味草8 g、茴香虫8 g、南木香10 g、吹火筒12 g、杏叶防风8 g、女菀10 g、沙糖根15 g、地仙桃15 g、蔓乌头15 g、樱桃枝12 g、刺藦苓草8g。
[0007] 配制及服用方法: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0008]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主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高良姜: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脯反胃、食滞、瘴疟、冷癖;关白附子:
祛风痰、逐寒湿、定惊痫,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头痛、癫痫、风湿痹痛、破伤风、疮疡疥癣、皮肤湿痒;莳萝子:温脾肾、开胃、散寒、行气、解鱼肉毒,主治痧秽呕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满少食;酒糟:温中、消食、散瘀、止痛,主治伤折瘀滞疼痛、冻疮、风寒湿痹;桂皮: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主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山肉桂: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肾虚阳痿、经闭、蛇咬伤;白芥:温中散寒,主治咳嗽气急、胃、腹冷痛;姜味草:温中、理气、止痛,主治吐逆、噎膈、胃痛、腹痛、寒疝疼痛;茴香虫:治胃痛、噎膈、小肠疝气;南木香:温中理气、止痛消食、舒筋活络,主治胃炎、腹胀、腹痛、风湿骨痛;吹火筒:通经、通便、利尿,主治闭经、月经不调、便结腹胀、小便不利;杏叶防风:行气温中、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胃痛、胸腹冷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肿毒、瘰疬;女菀:温化痰、和中、利尿,主治咳嗽气喘、肠鸣腹泻、痢疾、小便短涩;沙糖根:散寒通络、养血、截疟;地仙桃:温中健胃、消肿止痛,主治胃胀反酸、胃寒疼痛、吐血、跌打损伤、骨折;蔓乌头:镇痛镇静药,主治神经痛、风湿痛;樱桃枝:治寒疼、胃气疼、九种气疼;刺藦苓草:健胃、催吐、消肿、用于胃痛等症、外用治疮痈肿痛。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中草药配比:吴茱萸15 g、高良姜10 g、关白附子12 g、莳萝子12 g、酒糟15 g、桂皮10 g、山肉桂15 g、白芥10 g、姜味草8 g、茴香虫8 g、南木香10 g、吹火筒12 g、杏叶防风8 g、女菀10 g、沙糖根15 g、地仙桃15 g、蔓乌头15 g、樱桃枝12 g、刺藦苓草8g。
[0011]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