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治疗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618336.8 申请日 2017-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7441284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申请人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夏瑜;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 治疗 耳 聋耳鸣及视物昏花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 质量 份比如下:黄荆子5~18g、仙鹤草6~15g、蔓荆子5~10g、 牛 蒡子6~15g、白蒺藜5~9g、路路通3~10g、葛根10~16g、升麻3~10g、三七3~10g、石菖蒲3~10g、磨盘草30~65g、面根藤10~35g、响铃草25~55g、川芎3~12g、孔雀草15~28g、宽唇神香草3~10g、香附5~12g、蒲公英9~18g、人参3~12g、当归6~16g、柴胡3~15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有效治疗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荆子5~18g、仙鹤草6~15g、蔓荆子5~10g、蒡子6~15g、白蒺藜5~9g、路路通3~
10g、葛根10~16g、升麻3~10g、三七3~10g、石菖蒲3~10g、磨盘草30~65g、面根藤10~
35g、响铃草25~55g、川芎3~12g、孔雀草15~28g、宽唇神香草3~10g、香附5~12g、蒲公英
9~18g、人参3~12g、当归6~16g、柴胡3~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荆子6~16g、仙鹤草7~13g、蔓荆子6~9g、牛蒡子7~13g、白蒺藜6~8g、路路通5~
9g、葛根11~14g、升麻5~9g、三七4~9g、石菖蒲5~9g、磨盘草35~56g、面根藤12~31g、响铃草30~48g、川芎5~11g、孔雀草16~25g、宽唇神香草5~9g、香附6~11g、蒲公英10~
16g、人参5~11g、当归7~14g、柴胡5~13g。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荆子14g、仙鹤草12g、蔓荆子8g、牛蒡子12g、白蒺藜7g、路路通8g、葛根12g、升麻8g、三七8g、石菖蒲8g、磨盘草50g、面根藤26g、响铃草42g、川芎10g、孔雀草22g、宽唇神香草8g、香附10g、蒲公英14g、人参10g、当归13g、柴胡12g。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有效治疗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特别是供耳聋耳鸣患者使用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据文献显示:耳聋耳鸣可发生于青少年、壮年以及老年人群中。耳鸣随年龄增高而增多,4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可达75~81%。耳聋可见于传感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和混合型。西医认为:耳聋耳鸣的病因主要是神经因素、药物因素、突发性、细菌病毒感染、情志因素、爆响、爆震等引起。中医则认为:多由热、肝火、痰火、肾虚、脾虚和淤血所致。
[0003]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耳聋耳鸣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耳聋耳鸣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耳聋耳鸣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耳聋耳鸣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以解决耳聋耳鸣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耳聋耳鸣。
[0005]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荆子5~18g、仙鹤草6~15g、蔓荆子5~10g、蒡子6~15g、白蒺藜5~9g、路路通3~
10g、葛根10~16g、升麻3~10g、三七3~10g、石菖蒲3~10g、磨盘草30~65g、面根藤10~
35g、响铃草25~55g、川芎3~12g、孔雀草15~28g、宽唇神香草3~10g、香附5~12g、蒲公英
9~18g、人参3~12g、当归6~16g、柴胡3~15g。
[0006] 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荆子6~16g、仙鹤草7~13g、蔓荆子6~9g、牛蒡子7~13g、白蒺藜6~8g、路路通5~
9g、葛根11~14g、升麻5~9g、三七4~9g、石菖蒲5~9g、磨盘草35~56g、面根藤12~31g、响铃草30~48g、川芎5~11g、孔雀草16~25g、宽唇神香草5~9g、香附6~11g、蒲公英10~
16g、人参5~11g、当归7~14g、柴胡5~13g。
[0007] 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荆子14g、仙鹤草12g、蔓荆子8g、牛蒡子12g、白蒺藜7g、路路通8g、葛根12g、升麻8g、三七8g、石菖蒲8g、磨盘草50g、面根藤26g、响铃草42g、川芎10g、孔雀草22g、宽唇神香草8g、香附10g、蒲公英14g、人参10g、当归13g、柴胡12g。
[0008] 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中浸泡5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0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55 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56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45 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380ml(毫升)即可。
[0009] 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分二天服用,睡觉前趁温服,给药量190ml /次,睡觉前一小时服。3个月为一疗程,服药1~2个疗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痊愈。
[0010]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黄荆子,性味:辛苦、温,具有祛风、除痰、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风痹、疟疾、胃痛、疝气、痔漏等症;
仙鹤草,性味:苦、涩、平,具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蔓荆子,性味:辛、苦、微寒,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等症;
牛蒡子,性味:辛、苦、寒,具有疏散风热、宣透疹、解毒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白蒺藜,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路路通,性味:味苦、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水、下乳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节麻木、四肢拘挛、水肿、小便不利、气血壅滞、乳汁不通、风疹瘙痒;
葛根,性味:甘、辛、平,具有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升麻,性味:辛、微甘、微寒,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石菖蒲,性味:辛、苦、温,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功效,用于治疗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磨盘草,性味:味甘、淡、性凉,具有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消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泄泻、中耳炎、耳鸣、耳聋、咽炎、腮腺炎、尿路感染、疮痈肿毒、跌打损伤;
面根藤,性味:甘微苦、性平,具有健脾、利湿、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吐乳、疳积、五淋、带下、月经不调等症;
响铃草,性味:苦微酸、寒,具有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之功效,用于治疗久咳痰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等症;
川芎,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癥瘕肿、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孔雀草,性味:苦、平,具有清热利湿、止咳、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痢疾、咳嗽、百日咳、牙痛、风火眼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等症;
宽唇神香草,性味:味辛、性凉,具有清热解表、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症;
香附,性味:味辛、微寒,无毒,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人参,性味:味苦、微苦、性微温,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短之功效,用于治疗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萎、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久虚不复、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当归,性味:味甘、辛、苦、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症。
[0011]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耳聋耳鸣的原则,从依据耳聋耳鸣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耳聋耳鸣,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耳聋耳鸣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
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荆子14g、仙鹤草12g、蔓荆子8g、牛蒡子12g、白蒺藜7g、路路通8g、葛根12g、升麻8g、三七8g、石菖蒲8g、磨盘草50g、面根藤26g、响铃草42g、川芎10g、孔雀草22g、宽唇神香草8g、香附10g、蒲公英14g、人参10g、当归13g、柴胡12g。
[0013] 实施例2: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荆子16g、仙鹤草13g、蔓荆子9g、牛蒡子13g、白蒺藜8g、路路通9g、葛根14g、升麻9g、三七9g、石菖蒲9g、磨盘草56g、面根藤31g、响铃草48g、川芎11g、孔雀草25g、宽唇神香草9g、香附11g、蒲公英16g、人参11g、当归14g、柴胡13g。
[0014] 实施例3: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荆子18g、仙鹤草15g、蔓荆子10g、牛蒡子15g、白蒺藜9g、路路通10g、葛根16g、升麻
10g、三七10g、石菖蒲10g、磨盘草65g、面根藤35g、响铃草55g、川芎12g、孔雀草28g、宽唇神香草10g、香附12g、蒲公英18g、人参12g、当归16g、柴胡15g。
[0015] 典型病例经临床诊断治疗耳聋耳鸣患者共1260例,年龄为47岁以上的830例,只有430例为47岁以下。1260例患者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痊愈的860例,有效的299例,无效的101例。总有效率达92%。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