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

申请号 CN201710728066.6 申请日 2017-08-10 公开(公告)号 CN107496732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申请人 姚富江; 发明人 姚富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 治疗 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丹参10-25g、白术10-20g、黄芪20-30g、白茅根10-25g、车前子15-25g、茯苓25-35g、杜仲15-25g、地骨皮12-18g、泽泻15-30g、夏枯草15-30g、枣仁10-18g、龟板8-20g、地龙干12-20g、天麻10-20g,本发明药物无毒 副作用 ,疗效好,各药物之间协同作用,有行 水 消肿、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使气血各有所归,且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丹参10-25g、白术10-20g、黄芪20-30g、白茅根10-25g、车前子
15-25g、茯苓25-35g、杜仲15-25g、地骨皮12-18g、泽泻15-30g、夏枯草15-30g、枣仁10-18g、龟板8-20g、地龙干12-20g、天麻10-2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丹参12g、白术15g、黄芪24g、白茅根20g、车前子20g、茯苓25g、杜仲18g、地骨皮15g、泽泻20g、夏枯草20g、枣仁12g、龟板10g、地龙干
18g、天麻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丹参20g、白术18g、黄芪28g、白茅根25g、车前子18g、茯苓28g、杜仲20g、地骨皮18g、泽泻30g、夏枯草28g、枣仁15g、龟板12g、地龙干
16g、天麻18g。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肾炎是一组原发于肾小球的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不同,病理机制各异,临床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冗长,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壮年,且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虽然一小部分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成,但大部分的慢性肾炎其发病原因不清楚。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现有的西医对于肾衰竭的治疗主要是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殖、减轻肾脏硬化。并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合并症为主要目的。但是现有的西医治疗普遍对于肾衰竭的治愈率很低,而且价格昂贵,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
[000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丹参10-25g、白术10-20g、黄芪20-30g、白茅根10-25g、车前子15-25g、茯苓25-35g、杜仲15-25g、地骨皮12-18g、泽泻15-30g、夏枯草15-30g、枣仁10-18g、龟板8-20g、地龙干12-20g、天麻10-20g。
[0005] 各中草药的药理:
[0006]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0007]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08] 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0009] 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0010] 车前子:有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的功效。
[0011] 茯苓: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水肿尿涩,茯苓皮、椒目等症状。
[0012] 杜仲: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0013]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
[0014] 泽泻: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0015] 夏枯草: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乳痈肿痛等症状。
[0016] 枣仁: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的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
[0017] 龟板:益肾健骨,养血补心。主治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内动。肾虚骨痿,囟不合。
[0018] 地龙干:具有清热熄风、平肝降压、洛络通痹、清肺平喘、利尿通淋,主治:高热神昏、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肺热咳喘、热结尿闭、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症等。
[0019] 天麻: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0020] 将上述中药放入煎药锅,先将冷水浸过药面,约半小时再加水少许,煎沸后再煎10分钟左右,头煎取汁一碗,接着加水煎熬二煎,取汁大半碗,把头煎、二煎药汁一同灌入热水瓶内,分2次顿服,连服二个月为一疗程
[0021] 本发明的药物按照中医组方和制备原则对中药精心研制,通过中药制剂中各组分的药用价值,在作用上相辅相成,有协同作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中药具有健脾益肾,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2、本发明成本低廉、且其制备方法简单;3、本发明治疗效果好、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中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4、整体而言,本发明采用纯中草药作为原料,可有效治疗慢性肾炎,经过对数百患者的临床治疗,治愈率达到91%以上,有效率达96%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一种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丹参12g、白术15g、黄芪24g、白茅根20g、车前子20g、茯苓25g、杜仲18g、地骨皮15g、泽泻20g、夏枯草20g、枣仁12g、龟板10g、地龙干18g、天麻15g,按上述配比放入煎药锅中,先将冷水浸过药面,约半小时再加水少许,煎沸后再煎10分钟左右,头煎取汁一碗,接着加水煎熬二煎,取汁大半碗,把头煎、二煎药汁一同灌入热水瓶内,分2次顿服。
[0025] 实施例2
[0026] 一种治疗阴虚阳亢症状的慢性肾炎中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丹参20g、白术18g、黄芪28g、白茅根25g、车前子18g、茯苓28g、杜仲20g、地骨皮18g、泽泻30g、夏枯草28g、枣仁15g、龟板12g、地龙干16g、天麻18g,先将冷水浸过药面,约半小时再加水少许,煎沸后再煎10分钟左右,头煎取汁一碗,接着加水煎熬二煎,取汁大半碗,把头煎、二煎药汁一同灌入热水瓶内,分2次顿服。
[0027] 疗效判断标准:
[0028] 临床治愈:水肿、尿少、瘀血、高血压等症状全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0029] 显效:水肿、尿少、瘀血、高血压等症状显著减轻,各项实验室正常或仅一项稍高于正常值;
[0030] 有效:水肿、尿少、瘀血、高血压等症状改善,血清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稳定,尿常规在正常范围值;
[0031] 无效:症状、体征未见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或转手术治疗。
[0032] 临床治疗:病例随机选择自2012年~2014年共400例,其中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55岁;所有病者均有腹痛、发热,腹痛位于右上腹部或剑突下并伴有恶心、呕吐、瘀血、水肿;临床治疗使用实施例1中的200例中,治愈185例,显著5例,有效4例,无效6例;使用对比例1中的200例中,治愈152例,显著15例,有效8例,无效25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