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
|||||||
申请号 | CN201611001923.4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申请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发明人 | 孙新宇; 张良舜; 周晓丽; |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 治疗 糖尿病的中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 原料药 组成:葛根10-20份、黄芪10-20份、知母10-20份、车前子15-20份、人参10-20份、熟地黄10-20份、山药20-30份、玉竹10-20份、苍术10-15份、玉米须10-15份、制首乌10-15份、麦冬10-15份、五味子5-10份、红景天5-10份、桃仁5-10份、番石榴叶5-10份、绿茶10-20份、苦瓜10-20份、荔枝核10-20份、山茱萸10-20份、甘草15-25份、菟丝子10-20份。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具有清热滋阴、补中和胃、补益肝肾功效,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0002]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作用导致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代谢的紊乱,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肺燥、胃热、肾虚是糖尿病演变的重要病理过程,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0004] 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近年来已经逐步成为临床治疗的趋势,而中医药已经成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具有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肯定,这也决定了在糖尿病治疗方面,中医药治疗将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具有清热滋阴、补中和胃、补益肝肾功效,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0006]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葛根10-20份、黄芪10-20份、知母10-20份、车前子15-20份、人参10-20份、熟地黄10-20份、山药20-30份、玉竹10-20份、苍术10-15份、玉米须10-15份、制首乌10-15份、麦冬10-15份、五味子5-10份、红景天5-10份、桃仁5-10份、番石榴叶5-10份、绿茶10-20份、苦瓜10-20份、荔枝核10-20份、山茱萸10-20份、甘草15-25份、菟丝子10-20份。 [0008]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葛根10份、黄芪20份、知母10份、车前子20份、人参10份、熟地黄20份、山药20份、玉竹10份、苍术10份、玉米须15份、制首乌10份、麦冬10份、五味子10份、红景天5份、桃仁5份、番石榴叶10份、绿茶10份、苦瓜10份、荔枝核10份、山茱萸20份、甘草15份、菟丝子10份。 [0009]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葛根20份、黄芪10份、知母20份、车前子15份、人参20份、熟地黄10份、山药30份、玉竹20份、苍术15份、玉米须10份、制首乌15份、麦冬15份、五味子5份、红景天10份、桃仁10份、番石榴叶5份、绿茶20份、苦瓜20份、荔枝核20份、山茱萸10份、甘草25份、菟丝子20份。 [0010] 本发明的再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葛根15份、黄芪18份、知母15份、车前子15份、人参15份、熟地黄15份、山药25份、玉竹15份、苍术12份、玉米须12份、制首乌12份、麦冬12份、五味子6份、红景天8份、桃仁8份、番石榴叶10份、绿茶15份、苦瓜15份、荔枝核15份、山茱萸15份、甘草20份、菟丝子15份。 [0011]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采用的各味中药的性味及功效介绍如下。葛根,甘、辛,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黄芪,甘,微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知母,苦,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车前子,甘,寒,利水,清热;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熟地黄,甘,微温,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玉竹,养阴、润燥、清热、生津;苍术,味辛,苦,性温,健胃安脾;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利尿消肿,清肝利胆;制首乌,补益精血、强筋骨、补肝肾;麦冬,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宁心安神、滋补强壮,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并能强心,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况;红景天,寒、甘、涩,补气清肺、散瘀消肿;桃仁,苦、甘,平,活血祛瘀;番石榴叶,味苦、涩,性平,燥湿健脾,清热解毒;绿茶,醒脑提神,利尿解乏,缓解疲劳;苦瓜,清热解毒;荔枝核,甘、微苦,温,行气散结;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滋补健胃、补肝肾,益气血;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菟丝子,甘、温,滋补肝肾、固精缩尿。 [0012]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经以上诸药配伍,具有清热滋阴、补中和胃、补益肝肾功效,可以补元气,强心,能够扩张血管,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纠正糖代谢紊乱以消除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况,维持较好的健康和体力。经临床验证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况,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4]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葛根10份、黄芪20份、知母10份、车前子20份、人参10份、熟地黄20份、山药20份、玉竹10份、苍术10份、玉米须15份、制首乌10份、麦冬10份、五味子10份、红景天5份、桃仁5份、番石榴叶10份、绿茶10份、苦瓜10份、荔枝核10份、山茱萸20份、甘草15份、菟丝子10份。 [0015]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葛根20份、黄芪10份、知母20份、车前子15份、人参20份、熟地黄10份、山药30份、玉竹20份、苍术15份、玉米须10份、制首乌15份、麦冬15份、五味子5份、红景天10份、桃仁10份、番石榴叶5份、绿茶20份、苦瓜20份、荔枝核20份、山茱萸10份、甘草25份、菟丝子20份。 [0016] 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葛根15份、黄芪18份、知母15份、车前子15份、人参15份、熟地黄15份、山药25份、玉竹15份、苍术12份、玉米须12份、制首乌12份、麦冬12份、五味子6份、红景天8份、桃仁8份、番石榴叶10份、绿茶15份、苦瓜15份、荔枝核15份、山茱萸15份、甘草20份、菟丝子15份。 [0017] 实施例1-3提供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取葛根、黄芪、知母、车前子、人参、熟地黄、山药、玉竹、苍术、玉米须、制首乌、麦冬、五味子、红景天、桃仁、番石榴叶、绿茶、苦瓜、荔枝核、山茱萸、甘草、菟丝子,混合,加水煮提3次,水提液合并,浓缩至膏状。 [0018] 服用方法:每天三次,一次一匙,每次约20g。 [0019] 临床疗效试验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进行临床治疗,每组治疗患者人数均为100例。各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评级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0020] 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除,空腹血糖降至<7.2mmol/L,餐后2h血糖<8.3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 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降至<8.3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在10%-30%之间; 无效:经3个月以上治疗,血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0021]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各组治疗情况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 [0022]表1 各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人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实施例1药物组 100 57 41 2 实施例2药物组 100 53 47 0 实施例3药物组 100 54 45 1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糖确实,患者自觉症状好转明显。 [0023] 在临床治疗中还发现,该药物组合物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