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

申请号 CN201610726972.8 申请日 2016-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6266944A 公开(公告)日 2017-01-04
申请人 黄琴; 发明人 黄琴;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 治疗 小儿黄疸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青黛2-4份,紫草8-10份,通草2-4份,丹参12-18份,金钱草8-10份,茜草8-10份,穿肠草5-7份,茵陈12-18份,车前子5-7份,甘草2-4份,栀子5-7份,黄柏5-7份,郁金5-7份,麦芽8-10份。本发明用于治疗由湿热内蕴、气滞血瘀引起的小儿黄疸的药物,选取14种天然中药科学配伍,配方简单,各 原料药 协同作用起到清热利湿、调气活血的效果,见效快,标本兼治,无毒 副作用 ,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有效率达到93.4%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其特征是: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青黛2-4份,紫草8-10份,通草2-4份,丹参12-18份,金钱草8-10份,茜草8-10份,穿肠草
5-7份,茵陈12-18份,车前子5-7份,甘草2-4份,栀子5-7份,黄柏5-7份,郁金5-7份,麦芽8-
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青黛3份,紫草9份,通草3份,丹参16份,金钱草9份,茜草9份,穿肠草6份,茵陈15份,车前子6份,甘草3份,栀子6份,黄柏6份,郁金6份,麦芽9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5-6倍的乙醇浸渍4-6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80-
100份,备用;
(2)在步骤(1)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和山梨酸,搅匀、静置22-30h,过滤,得滤液,备用;
(3)另用蔗糖,加水煮沸35-45min,过滤,备用;
(4)将步骤(2)和(3)的滤液混合置于容器内,加水,冷却后装瓶、密封后进行灭菌处理,制成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乙醇的浓度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水的加入量为700-1000份,山梨酸钾的加入量为0.8-1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的蔗糖的量为80-100份,水的量为120-150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水的加入量为800-1000份。

说明书全文

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0003]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肝细胞内转运胆红素先天性缺陷引起。本病征黄疸发生时,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其原因是非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微粒体形成结合胆红素后,在肝细胞内转运和向毛细胆管排泄发生先天性缺陷,致使胆红素不能到达胆管而反流入血中,导致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增加,并形成胆红素尿。以慢性间歇性黄疸为主,肝压痛或触痛,有轻度肝大,剧烈活动,感染后黄疸加深,实验室检查见血清胆红素增高和肝脏功能损害。
[0004] 现在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效果较慢,其副作用大,会引起其他疾病。而目前的一些中药的治疗效率也不甚理想,且疗效不显著。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
[0006]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08] 青黛2-4份,紫草8-10份,通草2-4份,丹参12-18份,金钱草8-10份,茜草8-10份,穿肠草5-7份,茵陈12-18份,车前子5-7份,甘草2-4份,栀子5-7份,黄柏5-7份,郁金5-7份,麦芽8-10份。
[0009] 上述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各原料的最佳重量份配比为:
[0010] 青黛3份,紫草9份,通草3份,丹参16份,金钱草9份,茜草9份,穿肠草6份,茵陈15份,车前子6份,甘草3份,栀子6份,黄柏6份,郁金6份,麦芽9份。
[0011] 所述的原料药材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0012]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3]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5-6倍浓度为50-60%的乙醇浸渍4-6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80-100份,备用;
[0014] (2)在步骤(1)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700-1000份和0.8-1份山梨酸,搅匀、静置22-30h,过滤,得滤液,备用;
[0015] (3)另用80-100份蔗糖,加120-150份水煮沸35-45min,过滤,备用;
[0016] (4)将步骤(2)和(3)的滤液混合置于容器内,加800-1000份水,冷却后装瓶、密封后进行灭菌处理,制成产品。
[0017]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如下:
[0018] 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功效。主要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疮,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等。
[0019]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0020] 通草: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0021]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0022] 金钱草: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0023] 茜草: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0024] 茵陈: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0025] 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0026]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7]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0028] 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0029]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0030] 本发明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选取14种天然中药科学配伍,配方简单,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清热利湿、调气活血的效果,见效快,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2] 实施例1
[0033]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34] 青黛2kg,紫草8kg,通草2kg,丹参12kg,金钱草8kg,茜草8kg,穿肠草5kg,茵陈12kg,车前子5kg,甘草2kg,栀子5kg,黄柏5kg,郁金5kg,麦芽8kg。
[0035]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6]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5倍浓度为50%的乙醇浸渍4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80kg,备用;
[0037] (2)在步骤(1)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700kg水和0.8kg山梨酸钾,搅匀、静置22h,过滤,得滤液,备用;
[0038] (3)另用80kg蔗糖,加120kg水煮沸35min,过滤,备用;
[0039] (4)将步骤(2)和(3)的滤液混合置于容器内,加800kg水,冷却后装瓶、密封后进行灭菌处理,制成产品。
[0040] 实施例2
[0041]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42] 青黛3kg,紫草9kg,通草3kg,丹参16kg,金钱草9g,茜草9kg,穿肠草6kg,茵陈15kg,车前子6kg,甘草3kg,栀子6kg,黄柏6kg,郁金6kg,麦芽9kg。
[0043]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44]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5倍浓度为55%的乙醇浸渍5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90kg,备用;
[0045] (2)在步骤(1)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850kg水和0.9kg山梨酸钾,搅匀、静置26h,过滤,得滤液,备用;
[0046] (3)另用90kg蔗糖,加135kg水煮沸40min,过滤,备用;
[0047] (4)将步骤(2)和(3)的滤液混合置于容器内,加900kg水,冷却后装瓶、密封后进行灭菌处理,制成产品。
[0048] 实施例3
[0049]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黄疸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50] 青黛4kg,紫草10kg,通草4kg,丹参18kg,金钱草10kg,茜草10kg,穿肠草7kg,茵陈18kg,车前子7kg,甘草4kg,栀子7kg,黄柏7kg,郁金7kg,麦芽10kg。
[0051]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52]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将全部原料药粉碎成粗粉,一起混合置于容器中,加入原料量6倍浓度为60%的乙醇浸渍6天后,过滤去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浓缩液100kg,备用;
[0053] (2)在步骤(1)制得的浓缩液中加入1000kg水和1kg山梨酸钾,搅匀、静置30h,过滤,得滤液,备用;
[0054] (3)另用100kg蔗糖,加150kg水煮沸45min,过滤,备用;
[0055] (4)将步骤(2)和(3)的滤液混合置于容器内,加1000kg水,冷却后装瓶、密封后进行灭菌处理,制成产品。
[0056]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中药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患者中的300例,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年龄1-4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为100例,分别为实验组1-3组。
[0057] 实验组1-3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3的药物,每日3次,每次内服3g,4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其中显效275例,有效280例,治愈270例,无效20例,治愈率90%,有效率93.4%。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