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

申请号 CN201610779699.5 申请日 2016-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6177520A 公开(公告)日 2016-12-07
申请人 王垚; 发明人 王垚;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党参降压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烧白术16g,党参11g,茯苓23g,车前子(煎包)13g,地龙13g,夏枯草13g,天麻13g,钩藤(后下)16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水 煎服,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400ml,将2次药液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温服,28天为1个 疗程 。
权利要求

1.一种一种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烧白术16g,党参11g,茯苓23g,车前子(煎包)13g,地龙13g,夏枯草13g,天麻13g,钩藤(后下)16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陈皮13g,半夏11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丹参16g,三七粉(冲)6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桃仁13g,红花13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菊花13g,枯黄芩13g夏枯草16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龟甲(先煎)13g,石决明28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配方还包括炒酸枣仁
28g,首乌藤28g。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病变,并出现连性病症。引起高血压的两大主因通常为遗传和环境因素,遗传是一种不可抗,但是环境因素需要患者注意生活和饮食习惯。市面上降压药多种多样,但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高血压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过多副作用无益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病变,并出现连锁性病症。引起高血压的两大主因通常为遗传和环境因素,遗传是一种不可抗力,但是环境因素需要患者注意生活和饮食习惯。市面上降压药多种多样,但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高血压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过多副作用无益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简易,疗效显著,能减少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无毒副作用的降压中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易,疗效显著,能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无毒副作用的降压中药。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烧白术16g,党参11g,茯苓23g,车前子(煎包)13g,地龙13g,夏枯草13g,天麻13g,钩藤(后下)16g。
[000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煎服,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400ml,将2次药液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温服,28天为1个疗程
[0007] 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制备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高血压有效率为92%。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1:一种党参降压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烧白术16g,党参11g,茯苓23g,车前子(煎包)13g,地龙13g,夏枯草13g,天麻13g,钩藤(后下)16g。
[0009] 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400ml,将2次药液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温服,28天为1个疗程。
[0010] 临床试验,治疗结果:高血压患者50例,临床控制9例占18%,显效12例占24%,有效25例占50%,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达92%。
[0011] 实施例2:如果患者有腕闷呆滞,痰湿较盛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陈皮13g,半夏11g。
[0012] 实施例3:如果患者有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丹参16g,三七粉(冲)6g。
[0013] 实施例4:如果患者有合并脑血管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桃仁13g,红花13g。
[0014] 实施例5:如果患者有头痛聋,面赤口苦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菊花13g,枯黄芩13g夏枯草16g。
[0015] 实施例6:如果患者有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龟甲(先煎)13g,石决明28g。
[0016] 实施例7:如果患者有失眠较重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炒酸枣仁28g,首乌藤28g。
[0017] 病例:郭某,男,69岁,2015年10月17日来医院就诊。于2003年体检时发现高血压,至今15年的时间,多次服用中西药物治疗,血压波动在145-180/95-105mmHg之间。现体型虚胖,自觉头重头胀,时有事物旋转,上楼气喘,心烦易怒,头重头胀加重,腕腹涨满,纳少口谈,便溏溲短,舌淡胖苔白滑,脉濡,血压170/105mmHg.证属脾虚肝乘,兼有水湿内停。治以平肝健脾降压。方用:潞党参11g,烧白术16g,茯苓23g,车前子(包煎)13g,净地龙13g,夏枯草16g,天麻13g,双钩藤(后下)16g,白菊花13g,广陈皮13g,清半夏11g,7剂。复诊,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舌苔转薄白,脉缓,血压145/92mmHg,效不更方,守方3周,嘱患者戒烟酒,平衡膳食。2周后临床症状消失,血压130/88mmHg,3个月后复查血压正常,未述不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