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710652773.1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申请人 |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 发明人 | 夏瑜; | ||||
摘要 | 本 发明 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 治疗 尿频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 质量 份比如下:桂丁3~8g、炒白术15~20g、荜茇2~5g、乌药3~10g、茯苓10~16g、益智仁5~16g、肉苁蓉10~16g、山药(炒)15~35g、冬葵叶10~35g、薏苡仁9~35g、生地黄9~16g、金樱子6~15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特别是供尿频患者使用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0002] 医者认为: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既可以是生理性、精神神经性的,也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导致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炎症、异物、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其临床表现为:非炎症尿频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有时还可有发热。 [0003]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尿频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0004]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尿频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尿频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尿频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以解决尿频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尿频一证。 [0005]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桂丁3~8g、炒白术15~20g、荜茇2~5g、乌药3~10g、茯苓10~16g、益智仁5~16g、肉苁蓉10~16g、山药(炒)15~35g、冬葵叶10~35g、薏苡仁9~35g、生地黄9~16g、金樱子6~ 15g。 [0006] 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桂丁5~7g、炒白术16~18g、荜茇2.5~4.5g、乌药5~9g、茯苓11~14g、益智仁6~14g、肉苁蓉11~14g、山药(炒)16~31g、冬葵叶11~31g、薏苡仁10~31g、生地黄10~14g、金樱子7~13g。 [0007] 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桂丁6g、炒白术17g、荜茇4g、乌药8g、茯苓12g、益智仁12g、肉苁蓉12g、山药(炒)26g、冬葵叶26g、薏苡仁26g、生地黄12g、金樱子12g。 [0008] 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35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0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35 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58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0 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360ml(毫升)即可。 [0009] 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以一天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给药量180ml(毫升)/次,趁温服。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6个疗程,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0010]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桂丁,性味:辛、甘、性温,具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呃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胸疼痛、胃腹冷痛、恶心、嗳气、呃逆、呕吐、肺寒咳喘等症; 炒白术,性味: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 荜茇,性味:辛、热,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等症; 乌药,性味:辛、温,具有顺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等症;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 益智仁,性味:辛、温,具有温脾、暖肾、固气、涩精之功效,用于治疗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等症; 肉苁蓉,性味: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沥、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 山药(炒),性味:甘、平,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另具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冬葵叶,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利湿、滑肠、通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下痢、湿热黄疸、二便不通、乳汁不下、疮疖痈肿、丹毒等症; 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等症; 生地黄,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症; 金樱子,性味:酸、甘、涩、平,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0011]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尿频的原则,从依据尿频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尿频一证,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0012]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尿频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 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桂丁6g、炒白术17g、荜茇4g、乌药8g、茯苓12g、益智仁12g、肉苁蓉12g、山药(炒)26g、冬葵叶26g、薏苡仁26g、生地黄12g、金樱子12g。 [0013] 实施例2: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桂丁7g、炒白术18g、荜茇4.5g、乌药9g、茯苓14g、益智仁14g、肉苁蓉14g、山药(炒)31g、冬葵叶31g、薏苡仁31g、生地黄14g、金樱子13g。 [0014] 实施例3:一种可有效治疗尿频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桂丁8g、炒白术20g、荜茇5g、乌药10g、茯苓16g、益智仁16g、肉苁蓉16g、山药(炒)35g、冬葵叶35g、薏苡仁35g、生地黄16g、金樱子15g。 [0015] 典型病例经临床诊断治疗尿频患者共1050例,年龄为69岁以上的600例,只有450例为69岁以下。 1050例患者中痊愈的800例,有效的134例无效的116例。总有效率达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