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

申请号 CN201610974954.1 申请日 2016-11-03 公开(公告)号 CN106377708A 公开(公告)日 2017-02-08
申请人 威海裕隆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明杰;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来说就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其 处方 组成包括黄芪、西洋参、大腹皮、白术、肉苁蓉、桑椹、麸炒枳实、姜厚朴、松子仁、黑芝麻、当归、首乌、枸杞子、麦冬、桂枝、巴戟天、槟榔、炒鸡内金、陈皮、炒麦芽和焦山楂。本发明药物安全可靠,无 副作用 ,诸药合参,共煎共溶,药性相互消长,共具有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25-35g、西洋参4-8g、大腹皮25-35g、白术15-25g、肉苁蓉25-35g、桑椹15-25g、麸炒枳实9-15g、姜厚朴4-
8g、松子仁25-35g、黑芝麻40-50g、当归25-35g、首乌15-25g、枸杞子15-25g、麦冬15-25g、桂枝9-15g、巴戟天8-12g、槟榔25-35g、炒鸡内金8-10g、陈皮15-25g、炒麦芽15-25g和焦山楂
15-2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30g、西洋参6g、大腹皮30g、白术20g、肉苁蓉30g、桑椹20g、麸炒枳实12g、姜厚朴6g、松子仁30g、黑芝麻45g、当归30g、首乌20g、枸杞子20g、麦冬20g、桂枝12g、巴戟天10g、槟榔
30g、炒鸡内金9g、陈皮20g、炒麦芽20g和焦山楂2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35g、西洋参8g、大腹皮35g、白术25g、肉苁蓉35g、桑椹25g、麸炒枳实15g、姜厚朴8g、松子仁35g、黑芝麻50g、当归35g、首乌25g、枸杞子25g、麦冬25g、桂枝15g、巴戟天12g、槟榔
35g、炒鸡内金10g、陈皮25g、炒麦芽25g和焦山楂2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25g、西洋参4g、大腹皮25g、白术15g、肉苁蓉25g、桑椹15g、麸炒枳实9g、姜厚朴4g、松子仁25g、黑芝麻40g、当归25g、首乌15g、枸杞子15g、麦冬15g、桂枝9g、巴戟天8g、槟榔
25g、炒鸡内金8g、陈皮15g、炒麦芽15g和焦山楂15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备料,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25-35g、西洋参4-8g、大腹皮25-
35g、白术15-25g、肉苁蓉25-35g、桑椹15-25g、麸炒枳实9-15g、姜厚朴4-8g、松子仁25-35g、黑芝麻40-50g、当归25-35g、首乌15-25g、枸杞子15-25g、麦冬15-25g、桂枝9-15g、巴戟天8-
12g、槟榔25-35g、炒鸡内金8-10g、陈皮15-25g、炒麦芽15-25g和焦山楂15-25g;
(2)粉碎,其中各原料药用药用粉碎机粉碎,粉碎成140目待用;
(3)煎煮,将粉碎成140目的原料药加入其总量10倍的浸泡2小时后,第一次煎煮2小时,过80目筛获取煎液200ml;第二次将第一次煎煮的筛上物加入其总量5倍的水煎煮1小时,也过80目筛获取煎液100ml;然后将二次煎煮的煎液充分搅拌混合,获取煎液300ml,装入密封容器中保存备用即为一副成品药。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专利属于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来说就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肠胃功能也日益衰退,老年人的便秘现象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顽疾。有人通过采用泻剂(如大黄、番泻叶或者果导片等)治疗便秘,也有人采用灌肠这样一种机械治疗便秘的方法来应对,但长期服用泻下之剂必然加重老人的气血亏虚症状,形成恶性循环,而采用润滑剂或者排除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势必会影响肠道对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吸收,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以上方法均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明显,不能从根本上治愈。也有人试图采用一些中药组合物来改善老人的便秘症状,但大多数都只是局限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气血亏虚的现状,老人气血亏虚应当进补,长期服用泻药只会加重老人气血亏虚的症状,损伤老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年迈体弱、因气血亏虚而导致长期被顽固性便秘所困扰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种补气、补血、润肠,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0004]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专利产品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处方组成包括黄芪、西洋参、大腹皮、白术、肉苁蓉、桑椹、麸炒枳实、姜厚朴、松子仁、火麻仁、苦杏仁、黑芝麻、当归、首乌、枸杞子、麦冬、桂枝、巴戟天、槟榔、炒鸡内金、陈皮、炒麦芽和焦山楂。
[0005] 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25-35g、西洋参4-8g、大腹皮25-35g、白术15-25g、肉苁蓉25-35g、桑椹15-25g、麸炒枳实9-15g、姜厚朴4-8g、松子仁25-35g、黑芝麻40-50g、当归25-35g、首乌15-25g、枸杞子15-25g、麦冬15-25g、桂枝9-15g、巴戟天8-12g、槟榔25-35g、炒鸡内金8-10g、陈皮15-25g、炒麦芽15-25g和焦山楂15-25g。
[0006]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适合标准体重,初次使用的患者(称为1号处方),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30g、西洋参6g、大腹皮30g、白术20g、肉苁蓉30g、桑椹20g、麸炒枳实12g、姜厚朴6g、松子仁30g、黑芝麻45g、当归30g、首乌20g、枸杞子20g、麦冬20g、桂枝12g、巴戟天10g、槟榔30g、炒鸡内金9g、陈皮20g、炒麦芽20g和焦山楂20g。
[0007]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适合体重偏重,病情严重,使用1号处方后疗效不太显著的患者(称为2号处方),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35g、西洋参8g、大腹皮35g、白术25g、肉苁蓉35g、桑椹25g、麸炒枳实15g、姜厚朴8g、松子仁35g、黑芝麻50g、当归35g、首乌25g、枸杞子25g、麦冬25g、桂枝15g、巴戟天12g、槟榔35g、炒鸡内金10g、陈皮25g、炒麦芽25g和焦山楂25g。
[0008]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适合体重偏轻,病情较轻,使用1号处方后一日排便多次的患者(称为3号处方),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25g、西洋参4g、大腹皮25g、白术15g、肉苁蓉25g、桑椹15g、麸炒枳实9g、姜厚朴4g、松子仁25g、黑芝麻40g、当归25g、首乌15g、枸杞子15g、麦冬15g、桂枝9g、巴戟天8g、槟榔25g、炒鸡内金8g、陈皮15g、炒麦芽15g和焦山楂15g。
[0009] 本发明专利产品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0] (1)备料。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25-35g、西洋参4-8g、大腹皮25-35g、白术15-25g、肉苁蓉25-35g、桑椹15-25g、麸炒枳实9-15g、姜厚朴4-8g、松子仁25-
35g、黑芝麻40-50g、当归25-35g、首乌15-25g、枸杞子15-25g、麦冬15-25g、桂枝9-15g、巴戟天8-12g、槟榔25-35g、炒鸡内金8-10g、陈皮15-25g、炒麦芽15-25g和焦山楂15-25g。
[0011] (2)粉碎。其中各原料药用药用粉碎机粉碎,粉碎成140目待用。
[0012] (3)煎煮。将粉碎成140目的原料药加入其总量10倍的浸泡2小时后,第一次煎煮2小时,过80目筛获取煎液200ml;第二次将第一次煎煮的筛上物加入其总量5倍的水煎煮1小时,也过80目筛获取煎液100ml;然后将二次煎煮的煎液充分搅拌混合,获取煎液300ml,装入密封容器中保存备用即为一副成品药。
[0013] 服用说明:一日两次,早饭前半小时服用一半,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另一半,加热后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标准体重,初次使用的患者,建议选用1号处方;体重偏重,病情严重,使用1号处方后疗效不太显著的患者,建议选用2号处方;体重偏轻,病情较轻,使用1号处方后一日排便多次的患者,建议选用3号处方。
[0014]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采用的中药材均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药材,以下药理分析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肉苁蓉:【性味与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功能与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肠燥便秘。
[0015] 松子仁:【性味与归经】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润肠通便,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0016] 大腹皮:【性味与归经】生大腹皮甘,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生大腹皮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0017] 熟大腹皮:【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0018] 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鸣,须发早白。
[0019] 火麻仁:【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0020] 黄芪:【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脾经。【功能与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0021] 西洋参:【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
[0022] 白术:【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23] 桑椹:【性味与归经】甘、酸,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0024] 枳实:【性味与归经】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0025] 厚朴:【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0026] 苦杏仁:【性味与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
[0027] 黑芝麻:【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大肠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0028] 当归:【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29] 首乌:【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
[0030] 枸杞子:【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0031] 麦冬:【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0032] 桂枝:【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0033] 巴戟天:【性味与归经】甘、辛,微温。归肾、肝经。【功能与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0034] 焦槟榔:【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0035] 鸡内金:【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0036] 陈皮:【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37] 麦芽:【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0038] 山楂:【性味与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0039]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0] 1.本发明专利所使用的中草药均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药材,药物安全可靠。
[0041] 2.本发明专利无泻剂(如大黄、番泻叶或者果导片等)成分,无副作用。
[0042] 3.本发明专利以肉苁蓉、黄芪、西洋参、白术、当归、松子仁、火麻仁、桑椹、厚朴、麦冬、桂枝、麦芽、大腹皮、枳实、苦杏仁、黑芝麻、首乌、枸杞子、巴戟天、焦槟榔、鸡内金、陈皮和山楂,诸药合参,共煎共溶,药性相互消长,共具有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对于治疗老年患者因气血两虚而致的顽固性便秘疗效显著。
[0043] 本发明专利经临床治疗100例患者,年龄在60-86岁之间。按一日两次,早饭前半小时服用一半,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另一半,加热后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标准体重,初次使用的患者,选用1号处方;体重偏重,病情严重,使用1号处方后疗效不太显著的患者,选用2号处方;体重偏轻,病情较轻,使用1号处方后一日排便多次的患者,选用3号处方。经服用1-2个疗程,痊愈率达78%,好转率达15%,症状无明显改善率达7%,总有效率达93%;服用3-4个疗程,痊愈率达86%,好转率达12%,症状无明显改善率达2%,总有效率达98%;服用5-6个疗程,痊愈率达94%,好转率达6%,症状无明显改善者无,总有效率达100%。
[0044]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排便顺畅,至少每天排便一次,偶尔两天排便一次,便软,化验正常。
[0045] 好转:排便顺畅,1-2天排便一次,有时2-3天排便一次,便软,化验正常。
[0046]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0047] 经临床应用,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0048] 病例1,患者李某,男,81岁,习惯性便秘多年,常年靠服用泻药和采用灌肠器来排便,
[0049] 有时粪便干结如羊粪蛋阻塞在肛处,令患者痛苦不堪,需要带肛指套将阻塞在肛门处干结的粪便抠出后,才可以排便,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经诊断为气血亏虚。按1号处方服用本专利产品两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但在停药后出现反复,遵医嘱按1号处方又服用了四个疗程后,大便通畅,以往的症状痊愈。半年后随访排便正常。
[0050] 病例2,患者李某某,女,78岁,有5年便秘史,喜食油腻食品,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有时虽有便意,但临厕仍很费力,常致腹部胀满,便血。常年依赖泻药。经诊断为气血亏虚。按1号处方服用本专利产品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好转,遵医嘱按2号处方又服用了两个疗程后,大便通畅,以往的症状痊愈。半年后随访排便正常。
[0051] 病例3,患者冯某,女,65岁,体型瘦小,有4年便秘史,常年依赖泻药。经诊断为气血亏虚。按1号处方服用本专利产品两天后,一日排便多次,遵医嘱按3号处方又服用了两个疗程后,大便通畅,以往的症状痊愈。半年后随访排便正常。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就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专利的限定。
[0053] 实施例1
[0054]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适合标准体重,初次使用的患者(称为1号处方),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30g、西洋参6g、大腹皮30g、白术20g、肉苁蓉30g、桑椹20g、麸炒枳实12g、姜厚朴6g、松子仁30g、火麻仁20g、苦杏仁20g、黑芝麻45g、当归30g、首乌20g、枸杞子20g、麦冬20g、桂枝12g、巴戟天10g、槟榔30g、炒鸡内金9g、陈皮20g、炒麦芽20g和焦山楂20g。
[0055] 其制备方法如下:
[0056] (1)备料。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30g、西洋参6g、大腹皮30g、白术20g、肉苁蓉30g、桑椹20g、麸炒枳实12g、姜厚朴6g、松子仁30g、火麻仁20g、苦杏仁20g、黑芝麻45g、当归30g、首乌20g、枸杞子20g、麦冬20g、桂枝12g、巴戟天10g、槟榔30g、炒鸡内金9g、陈皮20g、炒麦芽20g和焦山楂20g。
[0057] (2)粉碎。其中各原料药用药用粉碎机粉碎,粉碎成140目待用。
[0058] (3)煎煮。将粉碎成140目的原料药加入其总量10倍的水浸泡2小时后,第一次煎煮2小时,过80目筛取煎液;第二次将第一次煎煮的筛上物加入其总量5倍的水煎煮1小时,也过80目筛取煎液;然后将二次煎煮的煎液充分搅拌混合,装入密封容器中保存备用即为一副成品药。
[0059] 服用说明:一日两次,早饭前半小时服用一半,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另一半,加热后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
[0060] 实施例2
[0061]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适合体重偏重,病情严重,使用1号处方后疗效不太显著的患者(称为2号处方),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35g、西洋参8g、大腹皮35g、白术25g、肉苁蓉35g、桑椹25g、麸炒枳实15g、姜厚朴8g、松子仁35g、火麻仁25g、苦杏仁25g、黑芝麻50g、当归35g、首乌25g、枸杞子25g、麦冬25g、桂枝15g、巴戟天12g、
[0062] 槟榔35g、炒鸡内金10g、陈皮25g、炒麦芽25g和焦山楂25g。
[0063] 其制备方法如下:
[0064] (1)备料。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35g、西洋参8g、大腹皮35g、白术25g、肉苁蓉35g、桑椹25g、麸炒枳实15g、姜厚朴8g、松子仁35g、火麻仁25g、苦杏仁25g、黑芝麻50g、当归35g、首乌25g、枸杞子25g、麦冬25g、桂枝15g、巴戟天12g、槟榔35g、炒鸡内金10g、陈皮25g、炒麦芽25g和焦山楂25g。
[0065] (2)粉碎。其中各原料药用药用粉碎机粉碎,粉碎成140目待用。
[0066] (3)煎煮。将粉碎成140目的原料药加入其总量10倍的水浸泡2小时后,第一次煎煮2小时,过80目筛取煎液;第二次将第一次煎煮的筛上物加入其总量5倍的水煎煮1小时,也过80目筛取煎液;然后将二次煎煮的煎液充分搅拌混合,装入密封容器中保存备用即为一副成品药。
[0067] 服用说明:一日两次,早饭前半小时服用一半,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另一半,加热后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
[0068] 实施例3
[0069]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适合体重偏轻,病情较轻,使用1号处方后一日排便多次的患者(称为3号处方),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25g、西洋参4g、大腹皮25g、白术15g、肉苁蓉25g、桑椹15g、麸炒枳实9g、姜厚朴4g、松子仁25g、火麻仁15g、苦杏仁15g、黑芝麻40g、当归25g、首乌15g、枸杞子15g、麦冬15g、桂枝9g、巴戟天8g、槟榔25g、炒鸡内金8g、陈皮15g、炒麦芽15g和焦山楂15g。
[0070] 其制备方法如下:
[0071] (1)备料。其中各原料药按以下重量份配伍而成:黄芪25g、西洋参4g、大腹皮25g、白术15g、肉苁蓉25g、桑椹15g、麸炒枳实9g、姜厚朴4g、松子仁25g、火麻仁15g、苦杏仁15g、黑芝麻40g、当归25g、首乌15g、枸杞子15g、麦冬15g、桂枝9g、巴戟天8g、槟榔25g、炒鸡内金8g、陈皮15g、炒麦芽15g和焦山楂15g。
[0072] (2)粉碎。其中各原料药用药用粉碎机粉碎,粉碎成140目待用。
[0073] (3)煎煮。将粉碎成140目的原料药加入其总量10倍的水浸泡2小时后,第一次煎煮2小时,过80目筛取煎液;第二次将第一次煎煮的筛上物加入其总量5倍的水煎煮1小时,也过80目筛取煎液;然后将二次煎煮的煎液充分搅拌混合,装入密封容器中保存备用即为一副成品药。
[0074] 服用说明:一日两次,早饭前半小时服用一半,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另一半,加热后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
[0075] 以上对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