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984085.6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6913784A 公开(公告)日 2017-07-04
申请人 贺国庆; 发明人 贺国庆;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头晕的中医 治疗 新方法,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羌夏枯草15-20克,荷叶20-25克,竹叶15-20克,公英20-25克,当归15-20克,生半夏10-15克,黄芪20-25克,五味子15-20克,肉桂20-25克,菊花15-20克。
权利要求

1.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夏枯草
15-20克,荷叶20-25克,竹叶15-20克,公英20-25克,当归15-20克,生半夏10-15克,黄芪20-
25克,五味子15-20克,肉桂20-25克,菊花15-20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夏枯草16克,荷叶20克,竹叶15克,公英25克,当归20克,生半夏15克,黄芪20克,五味子15克,肉桂20克,菊花16克。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症、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衰竭、低血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抑郁症早期也常有头晕。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夏枯草15-20克,荷叶20-25克,竹叶15-20克,公英20-25克,当归15-20克,生半夏10-15克,黄芪20-25克,五味子15-20克,肉桂20-25克,菊花15-20克。
[0005]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夏枯草16克,荷叶20克,竹叶15克,公英25克,当归20克,生半夏15克,黄芪20克,五味子15克,肉桂20克,菊花16克。
[0006]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
[0007] 荷叶:清暑利湿,升发滑阳,止血。治暑湿泄泻,眩晕,气浮肿,雷头,吐血,衄血,崩漏,便血,产后血晕。
[0008]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0009] 公英: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
[0010]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0011] 生半夏:辛性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0012]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五味子:敛,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0013]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0014]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 对眩晕、头痛、鸣有防治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夏枯草15克,荷叶20克,竹叶15克,公英20克,当归15克,生半夏10克,黄芪20克,五味子15克,肉桂20克,菊花15克。
[0016] 实施例2、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夏枯草17克,荷叶23克,竹叶17克,公英23克,当归17克,生半夏13克,黄芪23克,五味子17克,肉桂23克,菊花18克。
[0017] 实施例3、一种头晕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夏枯草20克,荷叶25克,竹叶20克,公英25克,当归20克,生半夏15克,黄芪25克,五味子20克,肉桂25克,菊花20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