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申请号 CN201710460490.7 申请日 2017-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7198726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申请人 青岛江河湖海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闫花英;
摘要 一种 治疗 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素馨花、赤楠根、霜红藤、白对节子叶、鸭脚木皮、南酸枣、五色梅根、佛甲草、白毛藤、蓬莱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素馨花30-50份、赤楠根20-40份、霜红藤20-40份、白对节子叶20-40份、鸭脚木皮15-25份、南酸枣15-25份、五色梅根15-25份、佛甲草9-15份、白毛藤9-15份、蓬莱草9-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素馨花40份、赤楠根30份、霜红藤30份、白对节子叶30份、鸭脚木皮20份、南酸枣20份、五色梅根20份、佛甲草12份、白毛藤12份、蓬莱草12份。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组

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步骤的加快,人们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压逐渐增加,近年来PHN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有低龄化趋势。临床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或持续性深在性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由于疼痛剧烈,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临床治疗困难。常导致患者乏力、失眠、焦虑和抑郁,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特别对年纪较大的患者来说更是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根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型、阴虚气弱型、阳气不足型。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疱疹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或疤痕,疼痛持续存在,刺痛或窜痛,拒按,入夜加重,夜寐不安,舌黯苔白,脉弦。
[0003] PHN由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但它是如何参与PHN形成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此尚未有针对PHN比较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口服用药、局部用药、神经阻滞、物理疗法及心理治疗等。临床上常用抗病毒、抗炎、止痛、抗抑郁、抗惊厥等药物,可以不同程度的缓解疼痛,但治疗时间长,睡眠改善欠佳,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疼痛可能仍然持续存在,临床疗效不理想。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素馨花、赤楠根、霜红藤、白对节子叶、鸭脚木皮、南酸枣、五色梅根、佛甲草、白毛藤、蓬莱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6] 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素馨花30-50份、赤楠根20-40份、霜红藤20-40份、白对节子叶20-40份、鸭脚木皮15-25份、南酸枣15-25份、五色梅根15-25份、佛甲草9-15份、白毛藤9-15份、蓬莱草9-15份。
[000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素馨花40份、赤楠根30份、霜红藤30份、白对节子叶30份、鸭脚木皮20份、南酸枣20份、五色梅根20份、佛甲草12份、白毛藤12份、蓬莱草12份。
[0008]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9] 素馨花:平,无毒。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
[0010] 赤楠根:甘、微苦、辛,平。归肾、脾、肝经。益肾健脾,活血消肿。主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
[0011] 霜红藤:苦、辛,平。归肝、胃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经闭,产后腹痛,胃痛,疝痛,疮痈肿痛,骨折,风疹,湿疹,带状疱疹,毒蛇咬伤。
[0012] 白对节子叶:苦、辛,平。祛风通络,除湿止痒。主治风湿痛,中风瘫痪,疮疡,风疹。
[0013] 鸭脚木皮:辛、苦,凉。清热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烫伤,无名肿毒,带状疱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0014] 南酸枣:甘、酸,平。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积,解毒。主治气滞血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
[0015] 五色梅根:苦,寒。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主治感冒发热,伤暑头痛,胃火牙痛,咽喉炎,痄腮,风湿痹痛,瘰疬痰核。
[0016] 佛甲草:甘、淡,寒。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热毒痈肿,疔疮,丹毒,缠腰火丹,烫火伤,毒蛇咬伤,黄疸,湿热泻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扁平疣。
[0017] 白毛藤:甘、苦,寒,小毒。归肝、胆、肾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痛,妇女湿热带下,小儿高热惊搐,痈肿瘰疬,湿疹瘙痒,带状疱疹。
[0018] 蓬莱草:微苦,凉。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单双喉蛾,牙疳,泄泻,痢疾,痈疽疮毒,带状疱疹,湿疹,疥癣。
[0019] 中医认为,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阻滞,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或由心肝火邪湿毒凝结,损伤脉络而成;或因年老体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阴气虚弱或阳气不足,导致经络闭阻,气血凝滞不畅,产生疼痛。本发明中素馨花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君药;赤楠根益肾健脾、活血消肿,霜红藤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白对节子叶祛风通络、除湿止痒,为臣药;鸭脚木皮清热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南酸枣行气活血、养心安神,五色梅根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佛甲草清热解毒、利湿,白毛藤清热利湿、解毒消肿,蓬莱草清热解毒。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益肾健脾、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除湿止痒、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之功效,达到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目的。
[002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7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28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21] 1、一般资料
[0022] 128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64例,年龄45-78岁,病程多在1个月到3年,平均年龄56.5岁。
[0023] 2、诊断标准
[0024]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5] ①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疼痛超过1个月或既往有急性带状疱疹病史;
[0026] ②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
[0027] ③疼痛的性质为自发性刀割样、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紧束样疼痛;
[0028] ④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遗症状,如痒、紧束感、蚁行感、抽动或其他不适感。
[0029] 并有如下症状:疱疹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或疤痕,疼痛持续存在,刺痛或窜痛,拒按,入夜加重,夜寐不安,舌黯苔白,脉弦。
[0030] 纳入标准:
[0031] ①符合PHN诊断标准;
[0032] ②年龄范围在45-78岁;
[0033] ③无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或全身衰弱者,无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者、无结缔组织病、血友病及出血倾向的患者;
[0034] ④知情同意者。
[0035] 排除标准:
[0036]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
[0037] ②带状疱疹仍处于急性期,疱疹未消失者;
[0038] ③哺乳期或妊娠妇女;
[0039] ④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或全身衰减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0040] 3、治疗方法:
[0041] 3.1处方:素馨花40g、赤楠根30g、霜红藤30g、白对节子叶30g、鸭脚木皮20g、南酸枣20g、五色梅根20g、佛甲草12g、白毛藤12g、蓬莱草12g。
[0042] 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4周为1疗程
[0043] 4、治疗结果:
[0044]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0045] 治愈: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
[0046] 显效:疼痛明显改善;
[0047] 有效:疼痛好转;
[0048] 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
[0049] 4.2结果:128例患者中,治愈98例(76.6%),显效14例(10.9%),有效9例(7.0%),无效7例(5.5%),总有效率为94.5%。
[0050] 5、典型病例
[0051] 5.1陈某,男,49岁。患者自述1年前左胸至后背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粟粒水疱,并有烧灼样和针刺样疼痛,后诊断为急性带状疱疹,用抗病毒类药物及维生素治疗20余天,疱疹虽结痂,但仍感左胸至后背疼痛不减,时有剧烈的疼痛,入夜加重,彻夜难眠,舌黯苔白,脉弦。诊断为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烧灼痛基本消失,针刺痛减轻,精神佳,继续服用2个疗程,烧灼痛及针刺痛全部消失,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0052] 5.2李某,女,56岁。患者患年初开始从右肋下出现疱疹,经当地医院确诊为急性带状疱疹,2天后疱疹就蔓延至右腰部,前从胸到肚脐,至后背中线,大面积水疱。给予阿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和抗菌消炎类药物治疗1个月后结痂脱落,但疼痛未减,痛苦万分。2年来用了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均未减轻疼痛。后来我处就诊:右胸部至后背疼痛,其痛如针刺和烧灼样疼痛,日夜不休,拒按,舌黯苔白,脉弦。诊断为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刺痛和烧灼样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刺痛和烧灼样疼痛完全消失,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0053] 5.3赵某,男,68岁。患者1个月前右前额部水疱疼痛,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静滴地塞米松、聚肌胞、芬必得、维生素治疗,局部外用氯炉洗,利巴韦林等药水,半个月后水疱干枯,水疱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但局部剧痛不止,夜不能寐,纳差口干,舌黯,苔腻欠津,脉弦。诊断为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全部疼痛消失,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55] 实施例1,一种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素馨花30g、赤楠根20g、霜红藤20g、白对节子叶20g、鸭脚木皮15g、南酸枣15g、五色梅根15g、佛甲草9g、白毛藤9g、蓬莱草9g制成。
[0056] 实施例2,一种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素馨花40g、赤楠根30g、霜红藤30g、白对节子叶30g、鸭脚木皮20g、南酸枣20g、五色梅根20g、佛甲草12g、白毛藤12g、蓬莱草12g制成。
[0057] 实施例3,一种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素馨花50g、赤楠根40g、霜红藤40g、白对节子叶40g、鸭脚木皮25g、南酸枣25g、五色梅根25g、佛甲草15g、白毛藤15g、蓬莱草15g制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