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足癣的中医药物配方 |
|||||||
申请号 | CN201611197335.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申请人 | 杜翔宇; | 发明人 | 杜翔宇; | ||||
摘要 | 一种 治疗 足癣的中医药物配方,其特点是组分为:丁香、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黄柏、地榆;组分重量: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制作服用:上药 水 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它解决了现有药物不能根治的问题,适应于治疗足癣使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足癣的中医药物配方,其特征是组分为:丁香、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黄柏、地榆;组分重量: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治疗足癣的中医药物配方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足癣的中医药物配方。背景技术足癣是侵犯表皮、毛皮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种类型:1.水泡型:多发生于足弓及趾的两侧,为成群或分散的小水泡,破溃或吸收后有少量鳞屑,随着水泡的增多,可以发生相互融合成半环状或不规则之脱屑性斑片,反复发作皮肤粗厚。2.脱屑型:多发生于趾缝间、足跟两侧及足底,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脱屑、破裂等。3.糜烂型:多发生于趾缝间,表皮侵渍发白,有渗液,如将表皮除去后,露出红色创面,伴有剧烈疼痛。现在治疗常用咪康唑或酮康唑霜剂涂于患处,每天2~3次。皮损糜烂者,可用癣根净或2%龙胆紫液外涂。但由于真菌感染在皮肤深部,这种治疗方法难以根治。 发明内容[0002]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药物治疗足癣的种种问题,发明一种利用中药治疗足癣的配制方法。 [000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足癣的中医药物配方,包括组分为:丁香、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黄柏、地榆;组分重量: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 制作服用: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0004] 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治疗足癣的目的。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0005] 取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