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

申请号 CN201610426455.9 申请日 2016-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6039206A 公开(公告)日 2016-10-26
申请人 黄春梅; 发明人 黄春梅;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莱菔子6‑8、陈皮4‑5、片姜黄8‑10、 马 钱子3‑4、 锁 阳4‑5、虎杖6‑8、全蝎2‑3、苦杏仁6‑8、紫荆皮3‑4、益母草10‑12、王不留行1‑3、决明子15‑20、小蓟2‑4、蔓荆子3‑4、柴胡2‑4、半枝莲4‑5、白花蛇舌草1‑3、炒枳实4‑5、喜树皮2‑3、肥皂荚2‑4;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有效的了克服现有药物所具有的患者服用量大、口感不佳、 生物 利用度低等缺点,同时,本发明诸药合用具有活血祛瘀、清热凉血、 止血 消炎、祛 风 除湿、消肿止痛、散结通络之效,能够有效 治疗 跌打损伤、肩周炎、风湿关节炎等造成的 疼痛 和肢体麻木病症。
权利要求

1.一种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莱菔子6-8、陈皮4-
5、片姜黄8-10、钱子3-4、阳4-5、虎杖6-8、全蝎2-3、苦杏仁6-8、紫荆皮3-4、益母草10-
12、王不留行1-3、决明子15-20、小蓟2-4、蔓荆子3-4、柴胡2-4、半枝莲4-5、白花蛇舌草1-3、炒枳实4-5、喜树皮2-3、肥皂荚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莱菔子7、陈皮4.5、片姜黄9、马钱子3.5、锁阳4.5、虎杖7、全蝎2.5、苦杏仁7、紫荆皮3.5、益母草11、王不留行2、决明子18、小蓟3、蔓荆子3.5、柴胡3、半枝莲4.5、白花蛇舌草2、炒枳实
4.5、喜树皮2.5、肥皂荚3。

说明书全文

一种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跌打损伤是临床较常见损伤,中医治疗跌打损伤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多因外作用,或自身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用力过猛而造成的。中医把凡因外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筋骨伤损、瘀血肿痛、气血不和、经络不通以至脏器受损等,统称为跌打损伤;其主要病理为淤血壅滞,血闭气阻,故以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选用药酒时,也应注重辨证论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多数人采用外用骨痛老偏方,外用中成药有治伤酊、吊筋药等,内服中成药有南白药、三七伤药片、三七片、七厘散、跌打丸等。
[0003]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
[0005]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莱菔子6-8、陈皮4-5、片姜黄8-10、钱子3-4、阳4-5、虎杖6-8、全蝎2-3、苦杏仁6-8、紫荆皮3-4、益母草10-12、王不留行1-3、决明子15-20、小蓟2-4、蔓荆子3-4、柴胡2-4、半枝莲4-5、白花蛇舌草1-3、炒枳实4-5、喜树皮
2-3、肥皂荚2-4。
[0006] 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莱菔子7、陈皮4.5、片姜黄9、马钱子3.5、锁阳4.5、虎杖7、全蝎2.5、苦杏仁7、紫荆皮3.5、益母草11、王不留行2、决明子18、小蓟3、蔓荆子3.5、柴胡3、半枝莲4.5、白花蛇舌草2、炒枳实4.5、喜树皮2.5、肥皂荚3。
[0007]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3-4个疗程即可痊愈。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的了克服现有药物所具有的患者服用量大、口感不佳、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同时,本发明诸药合用具有活血祛瘀、清热凉血、止血消炎、祛除湿、消肿止痛、散结通络之效,能够有效治疗跌打损伤、肩周炎、风湿关节炎等造成的疼痛和肢体麻木病症。
[0009]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1:祛瘀止痛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莱菔子7、陈皮4.5、片姜黄9、马钱子3.5、锁阳4.5、虎杖7、全蝎2.5、苦杏仁7、紫荆皮3.5、益母草11、王不留行2、决明子18、小蓟3、蔓荆子3.5、柴胡3、半枝莲4.5、白花蛇舌草2、炒枳实4.5、喜树皮2.5、肥皂荚3。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