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733354.6 申请日 2016-08-27 公开(公告)号 CN106237224A 公开(公告)日 2016-12-21
申请人 朱保群; 发明人 朱保群;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治疗 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0-20份、苍术5-10份、青皮5-9份、乌贼骨6-10份、草蔻8-12份、槟榔 8-16份、亚麻子5-11份、茵陈8-14份、北芪3-9份、羌活5-15份、独 角 芋10-18份、砂仁5-10份、苏梗6-16份、党参8-14份、芒果叶3-8份、台乌6-12份。本中药组合物通过健脾益气、清肝泄热,滋养胃阴的原理来治疗胃病,具有针对性高、治疗效果好且治疗与调理双层作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0-20份、苍术5-10份、青皮5-9份、乌贼骨6-10份、草蔻8-12份、槟榔 8-16份、亚麻子5-11份、茵陈
8-14份、北芪3-9份、羌活5-15份、独芋10-18份、砂仁5-10份、苏梗6-16份、党参8-14份、芒果叶3-8份、台乌6-1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3-16份、苍术6-8份、青皮6-8份、乌贼骨7-9份、草蔻9-11份、槟榔 10-14份、亚麻子7-9份、茵陈10-12份、北芪5-8份、羌活8-13份、独角芋12-15份、砂仁6-8份、苏梗
9-13份、党参10-12份、芒果叶4-6份、台乌7-11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4份、苍术7份、青皮7份、乌贼骨8份、草蔻10份、槟榔 12份、亚麻子8份、茵陈11份、北芪6份、羌活11份、独角芋13份、砂仁7份、苏梗12份、党参11份、芒果叶5份、台乌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剂为汤剂、胶囊剂、片剂或丸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汤剂、胶囊剂、片剂或丸剂的步骤如下:
(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2-5倍的水浸泡3-6小时,然后120℃大火煎
25-40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0-15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0-80℃,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20~1.50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1-1.3 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4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2] 【背景技术】胃病是高发性疾病,据流行病学显示:我国胃病患者占总人口的平均比例达4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无暇顾及正常的饮食习惯,生活没有规律,三餐不定、暴饮暴食、烟酒加剧等诱因使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0003] 胃病(gastropathy)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最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则为上腹部烧灼痛,特别是在两顿饭之间,早餐前或在饮用橙汁、咖啡之后发生,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胃病很难治愈,但是往往治疗一段又会复发,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0004] 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胃病主要分为三大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肠胃湿热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临床上因脾胃虚寒所致胃病的患者较多,约占60%。
[0005] 胃病多属慢性病症,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方可获得疗效或痊愈。目前治疗胃病的中成约较多,但是其治疗疗程长,药物的组成较复杂。
[0006] 目前用于治疗胃病的西药和中药均较多,但西药普遍存在副作用大(出现皮疹、低血压、恶心、呕吐、眩晕、低血糖等)、售价高、禁忌多的缺陷;中药治疗胃病的方法都是以痛至痛、以酸治酸、气虚补气、胃寒暖胃,基本都是以单病单治为主,不能全面预防胃病复发,从而导致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弊端,更进一步,现有中药对于反复发作的老胃病不能起效,甚至产生副作用。而且中药大都存在组成复杂,其中的部分原料药很难在市场上购买到、治愈率低、痊愈后容易复发、疗效不明显、疗程长。为此,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显著。
[0007]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健脾益气、清肝泄热,滋养胃阴的原理来治疗胃病,具有针对性高、治疗效果好且治疗与调理双层作用的优点。
[0008] 据中医的理论,不同证型胃病病的临床表现是:1.疼痛。导致隐痛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复杂。病因包括受寒、气滞、血瘀等,表现形式有隐痛、刺痛、绞痛。2.气胀。如果脾胃运化失职,或因寒受阻,或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气胀。3.食胀。由各种各样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肠胃蠕动过慢,都会导致食胀。4.舌淡无味。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导致脾虚,都会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5.口苦;这是肝胆受热产生的典型症状,是胆气上泛的表现。西医检查归类为胆汁反流性胃炎。6.面色。胃病患者病吏过长,面色容易萎黄、黯淡无光。
[0009]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方剂根据上述胃病病症的机理而研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0-20份、苍术5-10份、青皮5-9份、乌贼骨6-10份、草蔻8-12份、槟榔 8-16份、亚麻子5-11份、茵陈8-14份、北芪
3-9份、羌活5-15份、独芋10-18份、砂仁5-10份、苏梗6-16份、党参8-14份、芒果叶3-8份、台乌6-12份。
[0010] 优选地,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3-16份、苍术6-8份、青皮6-8份、乌贼骨7-9份、草蔻9-11份、槟榔 10-14份、亚麻子7-9份、茵陈10-12份、北芪5-8份、羌活8-13份、独角芋12-15份、砂仁6-8份、苏梗9-13份、党参10-12份、芒果叶4-6份、台乌7-11份。
[0011] 更优选地,上述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4份、苍术7份、青皮7份、乌贼骨8份、草蔻10份、槟榔 12份、亚麻子8份、茵陈11份、北芪6份、羌活11份、独角芋13份、砂仁7份、苏梗12份、党参11份、芒果叶5份、台乌9份。
[0012] 上述胶囊剂、片剂、丸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2-5倍的水浸泡3-6小时,然后120℃大火煎
25-40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0-15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0-80℃,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20~1.50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1-1.3 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4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0013] 本发明用药方法及用量:成人每次口服5 份,每日两次,早晚用开水送服,饭前饭后均可服用。初次胃病服药一至两周即可康复,老胃病、各种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应按疗程服用,每月一疗程,服药一至四个月,胃病基本康复,但彻底治愈还需坚持服药进行保养,保养期每日一次,胃表面愈合,生出胃膜,胃病彻底治愈不再复发。
[0014]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中药原料具体的功效如下: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味甘,平,无毒。甘,平微寒。入肝、胃经。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0015]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 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摘去须根。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0016] 青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0017]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0018] 草寇,拉丁文名:Alpinia hainanensis K. Schum. 别名:海南山姜、小草蔻、土砂仁、假砂仁。姜科、山姜属植物,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叶片带形,长22-50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并有一旋卷的尾状尖头,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无柄或因叶片基部渐狭而成一假柄;燥温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间断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有开胃等作用,也常用做调料。辛,温。归脾、胃经。用于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0019]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
[0020] 亚麻子,拉丁文名:Linseed,seed of Flax,味甘,性平。归大肠经、胃经、肝经。养血祛风,润燥通便。
[0021] 茵陈,别名至、田耐里、因尘、先、绵茵陈、绒蒿、白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
[0022] 北芪,拉丁文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即黄芪,又名黄耆、膜荚黄耆、一人挺、黄芪、木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故名北芪,是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豆科、黄耆属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常用中药之一,北芪为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我国吉林省长白山区各县地。春秋两季采挖,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治疗气虚表卫不固所致自汗,气虚外感诸症。脾气虚证,虚弱倦怠,泄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诸症。
[0023] 羌活,拉丁文名:Notopterygium incisum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根颈部有枯萎叶鞘。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纵直细条纹,带紫色。中药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
[0024] 独角芋,多年生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母芋每节都有一个脑芽,但以中下部节位的腋芽活动最强,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称为“子芋”,再从子芋发生“孙芋”,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曾孙或玄孙芋等。苦辛,温,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痛,治风湿疼痛,跌打肿痛。
[0025] 砂仁,拉丁文名: Amomum villosum Lour,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效。
[0026] 苏梗是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茎。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紫苏、左旋柠檬稀及少量a-蒎烯等。苏叶煎剂有缓和的解热作用;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
[0027] 党参,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台乌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茎缠绕,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叶柄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花冠上位,阔钟状,裂片正三角形,花药长形,种子多数,卵形,7-10月开花结果。
[0028] 芒果叶,拉丁文名:Mangifera indica L,味微酸,性平。主治消积滞、疏风止咳。
[0029] 台乌是乌药的道地简称,是乌药中的上品。历代本草典籍中记载:“乌药,以产天台者为胜,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天台乌药色白、质嫩、气芳香,品质居全国之最,而天台乌药的历史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从周至今,跨越了二千多年的历史时空,是中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05年,天台乌药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实施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6年天台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乌药之乡”称号。具顺气、开郁、散寒、止痛功效,能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
[003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组方科学合理,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可以彻底治疗急慢性胃炎、胃痛、胃脘腹胀痛、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本中药组合物治疗胃病的药理为:
以来进行清热解毒,以排除胃部郁积的邪毒;以党参、槟榔 、蒲公英来进行消炎止痛、消肿止痛,并减轻胃部不舒服的症状;以芒果叶、北芪、茵陈、草蔻、苍术、青皮理气健脾、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从而排除体内浊气,使内环境通畅;以苏梗、亚麻子、砂仁制酸收湿敛疮,促进溃疡面的愈合;以台乌、独角芋止血生肌,从而修复胃黏膜;16味药共同作用,相辅相成,方中既有寒凉之品,也有温性之药,寒温并用,既可治疗寒热错杂之症,又相互佐制,避免再伤胃气,本组方配伍得当,诸药共奏抗炎、镇痛、排除邪毒、修复胃粘膜的功效。达到标本兼治,全面施药,彻底治愈各种胃病全愈不再复发。
[0031]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0-20份、苍术5-10份、青皮5-9份、乌贼骨6-10份、草蔻8-12份、槟榔 8-16份、亚麻子5-11份、茵陈
8-14份、北芪3-9份、羌活5-15份、独角芋10-18份、砂仁5-10份、苏梗6-16份、党参8-14份、芒果叶3-8份、台乌6-12份。多味中药相辅相成,通过健脾益气、清肝泄热,滋养胃阴的原理来治疗胃病,进而可以从根本上准确、快速地治愈胃病问题。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32] 实施例1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0份、苍术5份、青皮
5份、乌贼骨6份、草蔻8份、槟榔 8份、亚麻子5份、茵陈8份、北芪3份、羌活5份、独角芋10份、砂仁5份、苏梗6份、党参8份、芒果叶3份、台乌6份。
[0033]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2倍的水浸泡3小时,然后120℃大火煎25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0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0℃,胶囊、丸剂的密度为1.2的稠膏,片剂的密度为1.1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0034]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20份、苍术10份、青皮9份、乌贼骨10份、草蔻12份、槟榔 16份、亚麻子11份、茵陈14份、北芪9份、羌活15份、独角芋18份、砂仁10份、苏梗16份、党参14份、芒果叶8份、台乌12份。
[0035]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5倍的水浸泡6小时,然后120℃大火煎40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5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80℃,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5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4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0036] 实施例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3份、苍术6份、青皮
6份、乌贼骨7份、草蔻9份、槟榔 10份、亚麻子7份、茵陈10份、北芪5份、羌活8份、独角芋12-
15份、砂仁6-8份、苏梗9-13份、党参10份、芒果叶4份、台乌71份。
[0037]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9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3倍的水浸泡4小时,然后120℃大火煎30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2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5℃,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2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5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0038] 实施例4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6份、苍术8份、青皮
8份、乌贼骨9份、草蔻11份、槟榔 14份、亚麻子9份、茵陈12份、北芪8份、羌活13份、独角芋15份、砂仁8份、苏梗13份、党参12份、芒果叶6份、台乌11份。
[0039]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9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3倍的水浸泡5小时,然后120℃大火煎35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4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8℃,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4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0040] 实施例5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蒲公英14份、苍术7份、青皮
7份、乌贼骨8份、草蔻10份、槟榔 12份、亚麻子8份、茵陈11份、北芪6份、羌活11份、独角芋13份、砂仁7份、苏梗12份、党参11份、芒果叶5份、台乌9份。
[0041]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本胶囊剂、片剂、丸剂:(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药;
(2)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沥干,备用;
(3)将称取好的配方药物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90目筛,得到混合药粉;
(4)将步骤(3)中的混合药粉,加入原料重量3.5倍的水浸泡4.5小时,然后120℃大火煎
35分钟,再改用小火煎煮13分钟,冷却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浓缩至在75℃,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
(6)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3.5份淀粉与步骤(5)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0042]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实际疗效,对本发明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现将临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观察对象:在2014年3月-12月,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共治疗64例患者,男35例,年龄18-70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女29例,年龄20-65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5年。
[0043] (2)诊断标准:脘腹胁胀,口干口苦,舌苔白,恶心想吐,大便干燥,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
[0044] ((3)治疗方法:成人每次口服5 份,每日两次,早晚用开水送服,饭前饭后均可服用。初次胃病服药一至两周即可康复,老胃病、各种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应按疗程服用,每月一疗程,服药一至四个月,胃病基本康复,但彻底治愈还需坚持服药进行保养,保养期每日一次,胃表面愈合,生出胃膜,胃病彻底治愈不再复发。
[0045] (4)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0046] 显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心情舒畅,精神很好。
[0047] 有效:体征及症状有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
[0048] 无效:体征无改变,症状如前。
[0049] (5)治疗结果:64例病例中,经2-3个疗程治疗,其中治愈25,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 98.3%,疗程最短30天,最长120天。
[0050] 典型病例:张某,男,患胃病20年,胃部疼痛,痛处固定且拒按,疼痛发作时有针刺的感觉,曾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3个疗程症状有改变,4个疗程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且后期坚持服药。
[0051] 李某,29岁,公司职员,近来工作不顺心,易怒,饮酒后出现胃脘部烧灼样疼痛,心口嘈杂,口泛酸水,进食后烧心感觉更加明显,口干口苦,喜欢吃凉的食物,喝冷饮。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2个疗程症状有改变,3个疗程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且后期坚持服药。
[0052] 杨某,女,44岁,生活规律不正常,胃脘疼痛反复发作3年多,经常隐隐作痛,咽干喜饮,大便干燥,形体消瘦,曾在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2疗程症状有所好转,4个疗程明显改善。
[0053] 何某,33岁,公司员工,性格内向,喜欢生闷气,近两个月来反复出现胃胀,胃痛,食欲减退,频频打嗝,容易烦燥,月经不调。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1个疗程症状有改变,2个疗程症状显著改变。
[0054] 于某,29岁,和同学一起吃饭后,突然感到恶心不适,随即呕吐,胃胀满疼痛,打饱嗝有酸臭味,进食则疼痛加重,吐后痛减。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1个疗程痊愈。
[0055]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