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094435.6 申请日 2016-02-21 公开(公告)号 CN105616712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申请人 韩立志; 发明人 韩立志;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 治疗 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丝瓜、白鲜皮、仙鹤草、半柱花、苦参、救必应、 云 实、米碎花、败毒草、鸡树条、沙七、阴香叶、黄柏、亚麻子、淮通和花椒;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相得益彰,具有凉血解毒、清热燥湿、祛 风 止痒、收敛 止血 、杀虫等功效,诸药相合药效能直达病变部位,对于治疗肛周湿疹引起的发热伴有皮疹、阴部 皮肤 潮红、鳞屑样痂皮、丹毒样外观、 瘙痒 、丘疹、斑疹等症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 副作用 、安全方便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丝瓜62-92份  白鲜皮57-85份  仙鹤草54-82份  半柱花54-82份
苦参47-75份   救必应47-75份  实45-73份   米碎花42-69份
败毒草42-69份  鸡树条40-67份  沙七40-67份   阴香叶32-52份
黄柏32-52份   亚麻子27-47份  淮通19-39份   花椒17-3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丝瓜83份   白鲜皮77份  仙鹤草73份  半柱花72份
苦参67份   救必应67份  云实63份   米碎花60份
败毒草60份  鸡树条58份  沙七58份   阴香叶45份
黄柏45份   亚麻子42份  淮通34份   花椒2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丝瓜76份   白鲜皮69份  仙鹤草66份  半柱花66份
苦参59份   救必应59份  云实57份   米碎花54份
败毒草54份  鸡树条52份  沙七52份   阴香叶41份
黄柏41份   亚麻子37份  淮通29份   花椒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丝瓜69份   白鲜皮63份  仙鹤草60份  半柱花60份
苦参53份   救必应53份  云实51份   米碎花48份
败毒草48份  鸡树条46份  沙七46份   阴香叶36份
黄柏36份   亚麻子32份  淮通24份   花椒21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丝瓜捣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白鲜皮、半柱花、救必应、云实、米碎花、沙七、阴香叶、黄柏、亚麻子和淮通放入容器中,首先加入10-15倍量蒸馏浸泡4-5小时后,加热煮沸3-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3)将仙鹤草、败毒草和花椒放入容器中,浸入10倍量体积浓度70%乙醇溶液浸泡4小时,加热提取,滤过,静置后,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2-1.15的稠膏备用;
(4)将苦参和鸡树条烘干,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5)将上述步骤(1)-步骤(4)制得的汁液、滤液、稠膏和细粉混合,制成中药颗粒,即为所述的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肛周湿疹是指局限于肛周围皮肤,少数可累及会阴部。奇痒难忍。常潮湿,皮肤浸润肥厚,可发生皲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0003] 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亦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蒂,局部可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病程长,肛门周围皮肤常增厚,颜色灰白或暗红、粗糙,以致发生皲裂、渗出、瘙痒、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
[0004] 肛周湿疹的危害,主要是瘙痒难忍。常因搔抓,形成糜烂面。继发感染,可形成脓疱局部淋巴结肿大。慢性湿疹,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病变,迁延不息。瘙痒难忍时,可影响学习,工作。肛周湿疹最大的危害,就是它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肛周湿疹,还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便秘和腹泻。肛周湿疹的病变,多局限于肛周周围皮肤。亦偶有蔓延,至臀部,阴及阴蒂,局部可出现红疹。
[0005] 临床上采用各种熟知中西药或其合剂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类对皮肤乃至全身会产生副作用,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得不偿失。临床上也不乏依然用某些中药医治各种皮肤病,但效果也不尽理想。为此,我们急需研制一种药物来帮助患者摆脱肛周湿疹带来的痛苦。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相得益彰,具有凉血解毒、清热燥湿、祛止痒、收敛止血、杀虫等功效,诸药相合药效能直达病变部位,对于治疗肛周湿疹引起的发热伴有皮疹、阴部皮肤潮红、鳞屑样痂皮、丹毒样外观、瘙痒、丘疹、斑疹等症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8] 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09] 丝瓜62-92份   白鲜皮57-85份  仙鹤草54-82份  半柱花54-82份
[0010] 苦参47-75份   救必应47-75份  实45-73份   米碎花42-69份
[0011] 败毒草42-69份  鸡树条40-67份  沙七40-67份   阴香叶32-52份
[0012] 黄柏32-52份   亚麻子27-47份  淮通19-39份   花椒17-33份。
[0013]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 丝瓜83份   白鲜皮77份  仙鹤草73份  半柱花72份
[0015] 苦参67份   救必应67份  云实63份   米碎花60份
[0016] 败毒草60份  鸡树条58份  沙七58份   阴香叶45份
[0017] 黄柏45份   亚麻子42份  淮通34份   花椒29份。
[0018]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9] 丝瓜76份   白鲜皮69份  仙鹤草66份  半柱花66份
[0020] 苦参59份   救必应59份  云实57份   米碎花54份
[0021] 败毒草54份  鸡树条52份  沙七52份   阴香叶41份
[0022] 黄柏41份   亚麻子37份  淮通29份   花椒25份。
[0023]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24] 丝瓜69份   白鲜皮63份  仙鹤草60份  半柱花60份
[0025] 苦参53份   救必应53份  云实51份   米碎花48份
[0026] 败毒草48份  鸡树条46份  沙七46份   阴香叶36份
[0027] 黄柏36份   亚麻子32份  淮通24份   花椒21份。
[0028] 一种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9] (1)将丝瓜捣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30] (2)将白鲜皮、半柱花、救必应、云实、米碎花、沙七、阴香叶、黄柏、亚麻子和淮通放入容器中,首先加入10-15倍量蒸馏浸泡4-5小时后,加热煮沸3-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0031] (3)将仙鹤草、败毒草和花椒放入容器中,浸入10倍量体积浓度70%乙醇溶液浸泡4小时,加热提取,滤过,静置后,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2-1.15的稠膏备用;
[0032] (4)将苦参和鸡树条烘干,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0033] (5)步骤(1)-步骤(4)制得的汁液、滤液、稠膏和细粉混合,制成中药颗粒,即为所述的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
[0034]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35] 丝瓜:味甘,性凉;归、肝、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凉血解毒。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下血,痔疮出血,血淋,崩漏,痈疽疮疡,乳汁不通,无名肿毒,水肿。《医学入门》载:“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
[0036] 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药性论》载:“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鲜皮体外试验1:4的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37]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收敛止血,止痢,杀虫。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痈肿,跌打,创伤出血。《现代实用中药》载:“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运用于肺病咯血,肠出血,胃溃疡出血,子宫出血,齿科出血,痔血,肝脓疡等症。”
[0038] 半柱花:味微苦、辛,性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消肿止痛。主痢疾,疮疡,湿疹,皮肤瘙痒,毛虫刺伤,跌打。
[0039] 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心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滇南本草》载:“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
[0040] 救必应:味苦,性寒;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胃痛,署湿泄泻,黄疸,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疹,疮疖。《南宁市药物志》载:“清凉解毒。治痧症,内热。熬膏可涂热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救必应煎剂试管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弗氏)、伤寒、绿脓杆菌。
[0041] 云实:味辛、苦,性温;归肺、大肠经。解毒除湿,止咳化痰,杀虫。主痢疾,疟疾慢性气管炎,小儿疳积,虫积。《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载:“杀虫,除湿热。治小儿疳积,麻疹不透,妇女乳痈。”
[0042] 米碎花:味甘、淡、微涩,性凉;归肺经。清热除湿,解毒剑疮。主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疮疡肿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0043] 败毒草:味苦,性寒。解毒,燥湿止痒。主风毒疮痒,湿疹,带下。
[0044] 鸡树条:味甘、苦,性平。通经活络,解毒止痒。主腰腿疼痛,闪腰岔气,疮疖,疥癣,皮肤瘙痒。《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消肿,止痛,杀虫。”
[0045] 沙七:味苦,性凉。清肺止咳,凉血解毒,活血止痛。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便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0046] 阴香叶:味辛、微甘,性温;归脾、胃经。祛风除湿,止泻,止血。主皮肤痒疹,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腹痛,寒结肿毒及外伤出血。《岭南采药录》载:“煎水,妇人洗头,能祛风;洗身,能消散皮肤风热。”
[0047]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日华子本草》载:“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0048] 亚麻子:味甘,性平;归肝、胃、大肠经。养血祛风,润燥通便。主麻风,皮肤干燥,瘙痒,脱发,疮疡湿疹,肠燥便秘。《本经逢原》载:“亚麻性润,专于解散风热湿毒,为大麻风必用之药,故醉仙散用之。”
[0049] 淮通:味苦、辛,性寒;归心、肾、膀胱、小肠经。清热利湿,祛风止痛。主泻痢腹痛,湿热身肿,小便赤涩,尿血,风湿热痹,痈肿恶疮,湿疹,毒蛇咬伤。《云南中草药》载:“清热除湿,排脓止痛。治湿热小便不利,尿血,阴道滴虫,湿疹,荨麻疹,风湿关节痛。”[0050] 花椒:味辛,性温,小毒;归脾、肺、肝、肾、心、心包经。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神农本草经》载:“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005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2]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相得益彰,具有凉血解毒、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收敛止血、杀虫等功效,诸药相合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于治疗肛周湿疹引起的发热伴有皮疹、阴部皮肤潮红、鳞屑样痂皮、丹毒样外观、瘙痒、丘疹、斑疹等症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54] 实施例1
[0055]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6] 丝瓜90g   白鲜皮83g  仙鹤草80g  半柱花80g
[0057] 苦参73g   救必应73g  云实71g   米碎花67g
[0058] 败毒草67g  鸡树条65g  沙七65g   阴香叶50g
[0059] 黄柏50g   亚麻子45g  淮通37g   花椒31g。
[0060] 本发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0061] (1)将丝瓜捣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62] (2)将白鲜皮、半柱花、救必应、云实、米碎花、沙七、阴香叶、黄柏、亚麻子和淮通放入容器中,首先加入10-15倍量蒸馏水浸泡4-5小时后,加热煮沸3-4小时,提取;第二次加8-10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第三次加6-8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提取液,滤过,得滤液备用;
[0063] (3)将仙鹤草、败毒草和花椒放入容器中,浸入10倍量体积浓度70%乙醇溶液浸泡4小时,加热提取,滤过,静置后,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2-1.15的稠膏备用;
[0064] (4)将苦参和鸡树条烘干,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0065] (5)步骤(1)-步骤(4)制得的汁液、滤液、稠膏和细粉混合,制成中药颗粒,即为所述的用于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
[0066]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2袋,5天为一疗程,2到4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67] 实施例2
[0068]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9] 丝瓜83g   白鲜皮77g  仙鹤草73g  半柱花72g
[0070] 苦参67g   救必应67g  云实63g   米碎花60g
[0071] 败毒草60g  鸡树条58g  沙七58g   阴香叶45g
[0072] 黄柏45g   亚麻子42g  淮通34g   花椒29g。
[0073]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74] 实施例3
[0075]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76] 丝瓜76g   白鲜皮69g  仙鹤草66g  半柱花66g
[0077] 苦参59g   救必应59g  云实57g   米碎花54g
[0078] 败毒草54g  鸡树条52g  沙七52g   阴香叶41g
[0079] 黄柏41g   亚麻子37g  淮通29g   花椒25g。
[0080]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81] 实施例4
[0082]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83] 丝瓜69g   白鲜皮63g  仙鹤草60g  半柱花60g
[0084] 苦参53g   救必应53g  云实51g   米碎花48g
[0085] 败毒草48g  鸡树条46g  沙七46g   阴香叶36g
[0086] 黄柏36g   亚麻子32g  淮通24g   花椒21g。
[0087]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88] 临床资料:
[0089] 1、病例选择:
[0090] 作为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制剂,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肛周湿疹患者30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0例,年龄17-70岁,其中男性75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45岁,病程1-7年;对照组15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7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6.8岁,病程1-5年。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91] 2、药物选择:
[0092]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每日3次,每次2袋,饭后半小时内温开水送服,5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到4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93] 对照组服用赛治,按说明书用,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94] 3、疗效判定:
[0095] (1)治愈:发热伴有皮疹、阴部皮肤潮红、鳞屑样痂皮、丹毒样外观、瘙痒、丘疹、斑疹等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0096]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0097] (3)无效:病症无变化。
[0098] 4、结果:
[0099] 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组中,治愈116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7.3%,总有效率98.7%。
[0100] 对照组中治愈35例,有效55例,无效60例,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60%。
[0101]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102] 典型病例举例:
[0103] 1、许某,男,67岁,退休工人,辽宁丹东人。患者患有痔疮2年余,后出现皮损、少数水疱糜烂、饮食不佳、倦怠无力等症状,后逐渐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检查确诊为肛周湿疹。给予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上述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痊愈,随访,未复发。
[0104] 2、李某,女,56岁,农民,山东莱芜人。患者平时喜辣食,无辣不欢,后出现睡眠差、肛门部奇痒、面黄暗淡等症状,后加剧,肛门部出现大片红疹,遂来我院就诊,检查诊断为肛周湿疹。给予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3个疗程,上述症状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上述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痊愈,随访,未复发。
[0105] 3、余某,男,41岁,司机,广东深圳人。患者在食火锅后出现肛门部坠胀不适、潮湿、瘙痒难忍等症状,遂来我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肛周湿疹。给予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上述症状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痊愈,随访,未复发。
[0106] 4、周某,女,35岁,公务员,贵州遵义人。患者肛门部周围出现皮损、瘙痒、潮湿等症状,进食辛辣后加重,在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肛周湿疹,给予药物治疗后未有好转,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