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及制备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510920552.9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4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申请人 | 张翠华; | 发明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主要由下列 原料药 制备而成,均为 质量 份:浙贝母6-11,亚麻4-9, 水 晶花6-10,谷芽8-13,海盘车5-12,郁李仁4-10,水飞蓟7-12,石首鱼9-13,筋骨草8-14,假蒟子2-6,苏 铁 花8-11,虎尾轮6-13,粉背蕨7-11,竹叶椒5-11,野菊花8-12。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健脾开胃、理气祛湿的功效,疗效显著。 | ||||||
权利要求 | 1.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浙贝母6-11,亚麻4-9,水晶花6-10,谷芽8-13,海盘车5-12,郁李仁4-10,水飞蓟7-12,石首鱼9-13,筋骨草8-14,假蒟子2-6,苏铁花8-11,虎尾轮6-13,粉背蕨7-11,竹叶椒5-11,野菊花8-12。 |
||||||
说明书全文 | 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0002]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临床上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其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0003] 公布号CN 104758850 A(申请号201510199780.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了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它是将川芎、木香、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白芍、甘草、大黄按一定比例制成。公布号CN 104548029 A(申请号201510009621.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组份:黄芪,白芍,南沙参,白术,金铃子,青木香,大枣,茯苓,陈皮、建神曲,生姜。公布号CN 104800418 A(申请号201510230113.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九龙藤5-9、龙眼梳4-6、荜澄茄6-10、川楝子4-7、苏铁叶2-4、长节珠2-3、红藤2-4、香橼3-5、地榆2-4、马鞭草1-2、木贼草2-4、金樱子2-5、零陵香4-7、补骨脂2-5、木蝴蝶2-4、金雀根3-5、胖血藤3-6,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0004] 西药治疗胃脘痛,副作用较大,且容易反复,效果不甚显著,中医治疗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需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可靠、服用安全的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及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浙贝母6-11,亚麻4-9,水晶花6-10,谷芽8-13,海盘车5-12,郁李仁4-10,水飞蓟7-12,石首鱼9-13,筋骨草8-14,假蒟子2-6,苏铁花8-11,虎尾轮6-13,粉背蕨7-11,竹叶椒5-11,野菊花8-12。 [0007] 优选方案为,浙贝母7-10,亚麻5-8,水晶花7-9,谷芽10-11,海盘车7-10,郁李仁6-8,水飞蓟9-10,石首鱼10-12,筋骨草10-12,假蒟子3-5,苏铁花9-10,虎尾轮8-11,粉背蕨8- 10,竹叶椒7-9,野菊花9-11。 [0008] 更加优选的是,浙贝母8.5,亚麻6.5,水晶花8,谷芽10.5,海盘车8.5,郁李仁7,水飞蓟9.5,石首鱼11,筋骨草11,假蒟子4,苏铁花9.5,虎尾轮9.5,粉背蕨9,竹叶椒8,野菊花10。 [0009] 所述的方剂的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海盘车和石首鱼洗净除杂,加入淘米水浸泡20-40分钟(优选的:浸泡25-35分钟; 更加优选的:浸泡30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取出放凉,捣烂成泥; (2)将亚麻、谷芽、苏铁花和野菊花抢水洗净,文火烘干,切碎后与步骤(1)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8-16分钟(优选的:文火翻炒10-14分钟;更加优选的:文火翻炒 12分钟),关火后,喷淋盐水拌匀,闷润15分钟,取出,干燥粉碎,得到药粉; (3)取郁李仁、水飞蓟、假蒟子和竹叶椒捡净杂质,加入白酒没过原料药1cm浸泡16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5-35分钟(优选的:隔水蒸20-30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25分钟),取出,晾干; (4)将浙贝母、水晶花、筋骨草、虎尾轮和粉背蕨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醋水(醋与水的体积比为1:3)没过原料药2cm,中火煮至汤吸尽,取出晾凉; (5)将步骤(3)(4)所制原料药混合,粉碎过筛,制成药粉,并与步骤(2)所得药粉混合,灭菌封装,即得散剂。 [0010] 所述的方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粉碎过150-25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80-22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200目筛)。 [0011] 所述的方剂的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海盘车和石首鱼洗净除杂,加入淘米水浸泡20-40分钟(优选的:浸泡25-35分钟; 更加优选的:浸泡30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取出放凉,捣烂成泥; (2)将亚麻、谷芽、苏铁花和野菊花抢水洗净,文火烘干,切碎后与步骤(1)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8-16分钟(优选的:文火翻炒10-14分钟;更加优选的:文火翻炒 12分钟),关火后,喷淋盐水拌匀,闷润15分钟,取出,干燥粉碎,得到药粉; (3)取郁李仁、水飞蓟、假蒟子和竹叶椒捡净杂质,加入白酒没过原料药1cm浸泡16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5-35分钟(优选的:隔水蒸20-30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25分钟),取出,晾干; (4)将浙贝母、水晶花、筋骨草、虎尾轮和粉背蕨洗净除杂,先淋入醋水(醋与水的体积比为1:3)没过原料药1cm,中火煮至汤吸尽,取出与步骤(3)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砂锅内,加水大火煎煮22-34分钟(优选的:大火煎煮26-30分钟;更加优选的:大火煎煮28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2)(4)所得药粉和滤液混合,中火加热煮沸,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即得汤剂。 [0012] 所述的方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9倍(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5-8.5倍;更加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8倍)。 [0013] 所述的方剂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海盘车和石首鱼洗净除杂,加入淘米水浸泡20-40分钟(优选的:浸泡25-35分钟; 更加优选的:浸泡30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取出放凉,捣烂成泥; (2)将亚麻、谷芽、苏铁花和野菊花抢水洗净,文火烘干,切碎后与步骤(1)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8-16分钟(优选的:文火翻炒10-14分钟;更加优选的:文火翻炒 12分钟),关火后,喷淋盐水拌匀,闷润15分钟,取出,干燥粉碎,得到药粉; (3)取郁李仁、水飞蓟、假蒟子和竹叶椒捡净杂质,加入白酒没过原料药1cm浸泡16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5-35分钟(优选的:隔水蒸20-30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25分钟),取出,晾干; (4)将浙贝母、水晶花、筋骨草、虎尾轮和粉背蕨洗净除杂,先淋入醋水(醋与水的体积比为1:3)没过原料药1cm,中火煮至汤吸尽,取出与步骤(3)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砂锅内,加水大火煎煮22-34分钟(优选的:大火煎煮26-30分钟;更加优选的:大火煎煮28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喷雾干燥步骤(4)所得滤液,粉碎成末,并与步骤(2)所得药粉混合,得到混合药粉,将其装填入胶囊内,即得胶囊剂。 [0014] 所述的方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每粒胶囊中所含混合药粉质量为0.3-0.5g(优选的:每粒胶囊中所含混合药粉质量为0.35-0.45g;更加优选的:每粒胶囊中所含混合药粉质量为0.4g)。 [0015] 所述的方剂的煎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海盘车和石首鱼洗净除杂,加入淘米水浸泡20-40分钟(优选的:浸泡25-35分钟; 更加优选的:浸泡30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取出放凉,捣烂成泥; (2)将亚麻、谷芽、苏铁花和野菊花抢水洗净,文火烘干,切碎后与步骤(1)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8-16分钟(优选的:文火翻炒10-14分钟;更加优选的:文火翻炒 12分钟),关火后,喷淋盐水拌匀,闷润15分钟,取出,干燥粉碎,得到药粉; (3)取郁李仁、水飞蓟、假蒟子和竹叶椒捡净杂质,加入白酒没过原料药1cm浸泡16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5-35分钟(优选的:隔水蒸20-30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25分钟),取出,晾干; (4)将浙贝母、水晶花、筋骨草、虎尾轮和粉背蕨洗净除杂,先淋入醋水(醋与水的体积比为1:3)没过原料药1cm,中火煮至汤吸尽,取出与步骤(3)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砂锅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大火煎煮22-34分钟(优选的:大火煎煮26-30分钟;更加优选的:大火煎煮28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2)(4)所得药粉和滤液混合,加热浓缩至稠膏,加入辅料炼蜜,搅拌均匀,即得煎膏剂。 [0016] 所述的方剂煎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辅料炼蜜的用量为稠膏质量的0.2-0.4倍(优选的:辅料炼蜜的用量为稠膏质量的0.3倍)。 [0017]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浙贝母:基原: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0018] 亚麻:基原: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根、茎、叶。化学成份:叶、茎含黄酮甙: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光牡荆素I、Ⅱ,6-C-木糖基-8-C-葡萄糖基芹菜素,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性味:味辛;甘;性平。归经: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平肝;活血。主肝风头痛;跌打损伤;痈肿疔疮。 [0019] 水晶花:基原:为金粟兰科植物全缘金粟兰的根或全草。性味:微苦;涩;性温。归经:肝;肺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瘰疬;疮疖肿痛。 [0020] 谷芽: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稻的颖果经发芽而成。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化积;健脾开胃。主治食积停滞;胀满泄泻;脾虚少食;脚气浮肿。 [0022] 郁李仁:基原:为蔷薇科植物郁李、欧李、榆叶梅、长梗扁桃等的种仁。药性: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功用主治:润肠通便,下气利水。主治肠燥便秘,小便不利,水肿腹满,脚气。 [0023] 水飞蓟:基原:为菊科植物水飞蓟的全草及瘦果。化学成份:全草含有黄酮类及延胡索酸;种子含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脱氢水飞蓟宾、水飞蓟宁、水飞蓟亭、水飞蓟宾聚合物及肉桂酸、肉豆蔻酸、棕榈烯酸、花生酸等。性味:性寒,味苦。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主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 [0024] 石首鱼:基原: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性味:甘,平。归经:脾;胃;肝;肾经。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明目;止痢。主病后、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肾虚腰痛;水肿;视物昏花;头痛;胃痛;泻痢。 [0025] 筋骨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咽喉肿痛;肺热咯血;跌打肿痛。 [0026] 假蒟子:基原: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假蒟子的果穗。药性:辛,温。功用主治:温中,行水,止痛,利水。主治脘腹胀痛,腹泻,风湿痹痛,疝气痛,水肿。 [0027] 苏铁花:基原:为苏铁科苏铁属植物苏铁的花(大孢子叶)。药性:甘、淡,平。功用主治:理气祛湿,活血止血,益肾固精。主治胃痛,慢性肝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咳血,吐血,痛经,遗精,带下。 [0028] 虎尾轮:基原: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全草。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心;肺;肝经。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散瘀止血。主肺热咳嗽;肺痈;积聚;乳吹;脱肛;子宫脱垂;吐血;尿血;外伤出血。 [0029] 粉背蕨:基原:为中国蕨科植物粉背蕨的全草。性味:温;淡;平微涩;无毒。归经:肺;脾;肝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健脾利湿;活血止血。主咳嗽;泄泻;痢疾;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吐血;便血;白带;淋证;跌打损伤;瘰疬。 [0030] 竹叶椒: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果实。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小毒。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温中燥温;散寒止痛;驱虫止痒。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 蛔厥腹痛;龋齿牙痛;湿疹;疥癣痒疮。 [0031] 野菊花:基原:为菊科植物野菊和岩香菊的花。性味:味苦;辛;性平。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0032] 本发明提供的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不仅组方科学,且制备方法简单,产品服用方便。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1、本发明所选原料安全无毒副作用,适用范围更广泛; 2、本组方完全符合中医药原则,具有健脾开胃、理气祛湿等功效; 3、本发明所得产品治疗效果显著,见效快,可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0033]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34] 实施例1 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浙贝母6份,亚麻4份,水晶花6份,谷芽8份,海盘车5份,郁李仁4份,水飞蓟7份,石首鱼9份,筋骨草8份,假蒟子2份,苏铁花8份,虎尾轮6份,粉背蕨7份,竹叶椒5份,野菊花8份。上述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海盘车和石首鱼洗净除杂,加入淘米水浸泡30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取出放凉,捣烂成泥; (2)将亚麻、谷芽、苏铁花和野菊花抢水洗净,文火烘干,切碎后与步骤(1)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12分钟,关火后,喷淋盐水拌匀,闷润15分钟,取出,干燥粉碎,得到药粉; (3)取郁李仁、水飞蓟、假蒟子和竹叶椒捡净杂质,加入白酒没过原料药1cm浸泡16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5分钟,取出,晾干; (4)将浙贝母、水晶花、筋骨草、虎尾轮和粉背蕨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醋水(醋与水的体积比为1:3)没过原料药2cm,中火煮至汤吸尽,取出晾凉; (5)将步骤(3)(4)所制原料药混合,粉碎过200目筛,制成药粉,并与步骤(2)所得药粉混合,灭菌封装,即得散剂。 [0035] 实施例2 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浙贝母11份,亚麻9份,水晶花10份,谷芽13份,海盘车12份,郁李仁10份,水飞蓟12份,石首鱼13份,筋骨草14份,假蒟子6份,苏铁花11份,虎尾轮13份,粉背蕨11份,竹叶椒11份,野菊花12份。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海盘车和石首鱼洗净除杂,加入淘米水浸泡30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取出放凉,捣烂成泥; (2)将亚麻、谷芽、苏铁花和野菊花抢水洗净,文火烘干,切碎后与步骤(1)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12分钟,关火后,喷淋盐水拌匀,闷润15分钟,取出,干燥粉碎,得到药粉; (3)取郁李仁、水飞蓟、假蒟子和竹叶椒捡净杂质,加入白酒没过原料药1cm浸泡16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5分钟,取出,晾干; (4)将浙贝母、水晶花、筋骨草、虎尾轮和粉背蕨洗净除杂,先淋入醋水(醋与水的体积比为1:3)没过原料药1cm,中火煮至汤吸尽,取出与步骤(3)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砂锅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8倍的水大火煎煮28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2)(4)所得药粉和滤液混合,中火加热煮沸,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即得汤剂。 [0036] 典型病例:xxx,女,28岁。主诉:胃痛难忍,食欲下降;病史:患者一周前因公出差,饮食不规律,加上睡眠质量差,三天前突感胃部疼痛,开始后疼痛较轻,因担心影响工作,便未加治疗,夜间患者疼痛难忍,面色苍白,伴有恶心呕吐,遂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炎。 [0037]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汤剂,每天2次,每次200-250ml,温热服用,七天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两天后,疼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坚持服用两个疗程后,患者不适症基本消除,复查身体正常,患者痊愈。 [0038] 实施例3 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浙贝母7份,亚麻5份,水晶花7份,谷芽10份,海盘车7份,郁李仁6份,水飞蓟9份,石首鱼10份,筋骨草10份,假蒟子3份,苏铁花9份,虎尾轮8份,粉背蕨8份,竹叶椒7份,野菊花9份。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海盘车和石首鱼洗净除杂,加入淘米水浸泡30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取出放凉,捣烂成泥; (2)将亚麻、谷芽、苏铁花和野菊花抢水洗净,文火烘干,切碎后与步骤(1)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12分钟,关火后,喷淋盐水拌匀,闷润15分钟,取出,干燥粉碎,得到药粉; (3)取郁李仁、水飞蓟、假蒟子和竹叶椒捡净杂质,加入白酒没过原料药1cm浸泡16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5分钟,取出,晾干; (4)将浙贝母、水晶花、筋骨草、虎尾轮和粉背蕨洗净除杂,先淋入醋水(醋与水的体积比为1:3)没过原料药1cm,中火煮至汤吸尽,取出与步骤(3)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砂锅内,加水大火煎煮28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喷雾干燥步骤(4)所得滤液,粉碎成末,并与步骤(2)所得药粉混合,得到混合药粉,将其装填入胶囊内,即得胶囊剂(每粒胶囊中所含混合药粉质量为0.4g)。 [0039] 典型病例:xxx,男,36岁。病史:患者经常性出现胃痛,每逢劳累过度或饮食不规律,便出现胀痛现象,并伴有食欲不振、泛酸嗳气等,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患者曾服用不少西药,症状有所改善,但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十分痛苦。 [0040] 经人推荐服用本实施例所得胶囊剂,采用每天2次,每次2-3粒,用温开水冲服,七天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个疗程后,胃痛现象明显缓解,不适症逐渐消除,坚持服用两个疗程后,患者自感食欲增加,精神好转,无其他不适,停药后一年内,病情无复发。 [0041] 实施例4 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浙贝母10份,亚麻8份,水晶花9份,谷芽11份,海盘车10份,郁李仁8份,水飞蓟10份,石首鱼 12份,筋骨草12份,假蒟子5份,苏铁花10份,虎尾轮11份,粉背蕨10份,竹叶椒9份,野菊花11份。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煎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海盘车和石首鱼洗净除杂,加入淘米水浸泡30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取出放凉,捣烂成泥; (2)将亚麻、谷芽、苏铁花和野菊花抢水洗净,文火烘干,切碎后与步骤(1)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12分钟,关火后,喷淋盐水拌匀,闷润15分钟,取出,干燥粉碎,得到药粉; (3)取郁李仁、水飞蓟、假蒟子和竹叶椒捡净杂质,加入白酒没过原料药1cm浸泡16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5分钟,取出,晾干; (4)将浙贝母、水晶花、筋骨草、虎尾轮和粉背蕨洗净除杂,先淋入醋水(醋与水的体积比为1:3)没过原料药1cm,中火煮至汤吸尽,取出与步骤(3)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砂锅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大火煎煮28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2)(4)所得药粉和滤液混合,加热浓缩至稠膏,加入稠膏质量0.3倍的辅料炼蜜,搅拌均匀,即得煎膏剂。 [0042] 典型病例:xxx,女,18岁。病史:患者平时不爱吃早饭,饮食较不规律,且经常熬夜,身体稍有不适,便出现胃部胀痛、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症状,入院检查时,患者面色暗黄,胃口不佳,大便稀薄,小便稍黄,脉沉细,确诊为慢性胃炎。 [0043]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煎膏剂,采用每天2次,每次6-8g,用温开水冲服,七天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五天后,不适症逐渐缓解,食欲增强,疼痛减轻,坚持服用两个疗程后,患者身体素质增强,体重有所增加,精神好转,继续巩固三天后,患者不适症全部消除,随访半年内,病情无复发。 [0044] 实施例5 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浙贝母8.5份,亚麻6.5份,水晶花8份,谷芽10.5份,海盘车8.5份,郁李仁7份,水飞蓟9.5份,石首鱼11份,筋骨草11份,假蒟子4份,苏铁花9.5份,虎尾轮9.5份,粉背蕨9份,竹叶椒8份,野菊花10份。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海盘车和石首鱼洗净除杂,加入淘米水浸泡30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至熟透,取出放凉,捣烂成泥; (2)将亚麻、谷芽、苏铁花和野菊花抢水洗净,文火烘干,切碎后与步骤(1)所制原料药混合,置于炒锅内,文火翻炒12分钟,关火后,喷淋盐水拌匀,闷润15分钟,取出,干燥粉碎,得到药粉; (3)取郁李仁、水飞蓟、假蒟子和竹叶椒捡净杂质,加入白酒没过原料药1cm浸泡16分钟,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5分钟,取出,晾干; (4)将浙贝母、水晶花、筋骨草、虎尾轮和粉背蕨洗净除杂,置于砂锅内,加入醋水(醋与水的体积比为1:3)没过原料药2cm,中火煮至汤吸尽,取出晾凉; (5)将步骤(3)(4)所制原料药混合,粉碎过200目筛,制成药粉,并与步骤(2)所得药粉混合,灭菌封装,即得散剂。 [0045]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主治胃脘痛的健脾和胃方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选取人群:2014年6月-2015年4月,依据就诊病历,筛选在四所医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 282例,年龄12-64岁,平均年龄34.6±1.5岁,病程7天-3个月,其中男性患者143例,女性患者139例。诊断依据: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3、发病特点: 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0046] 试验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3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每次3-4g,一天两次,温开水冲服,七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他常规药物(胃脘舒颗粒、舒肝和胃丸、健脾养胃颗粒等)。服药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 [0047]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疗效标准,(1)治愈:胃脘痛痊愈,每遇冷或劳累亦不发作,空腹不痛,食后不胀,面色、精神形态、大便均正常;(2)显效:胃脘部胀痛自觉消失,空腹不痛,食后不胀,面色、精神形态、大便均改善;(3)有效:胃脘部胀痛偶作,遇冷甚或过度劳累则发,面色、精神形态、大便一般;(4)无效:胃痛隐隐,面色、精神形态、大便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0048] 临床结果:经三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