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410810841.9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申请人 | 吕铁军; | 发明人 | 吕铁军; 齐玉玲;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治疗 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素馨花、扁藤、太白米、 水 翁叶、乌梅、水茄、丝瓜根、山楂、紫河车、蒴莲、岩椒草、亚麻子、枸杞、紫金 牛 、栀子和珍珠草;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 热解 毒、调补肝脾、消肿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对治疗肝硬化 疾病 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使肝硬化患者摆脱了痛苦,治愈后不复发,安全无毒 副作用 ,标本兼治,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000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0003]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肝硬化往往因引起并发症而死亡,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0004] 肝硬化是因组织结构紊乱而致肝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根治办法。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肝硬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即疗效差,副作用大,而目前虽然有治疗肝硬化的中药,由于配方上不尽完善,疗效也不尽如人意,治疗不彻底。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热解毒、调补肝脾、消肿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对治疗肝硬化疾病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使肝硬化患者摆脱了痛苦,治愈后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7]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08] [0009]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0] [0011]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2] [0013]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 [0015]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6] (1)将素馨花、水翁叶、水茄、丝瓜根、蒴莲、亚麻子和栀子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17] (2)将扁藤和岩椒草洗净,浸入4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0018] (3)将太白米和紫河车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19] (4)将乌梅、山楂、枸杞、紫金牛和珍珠草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20]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 [0021]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2] 素馨花:味微苦,性平;归肝经。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治肝炎、肝硬化的肝区病,胸肋不舒,心胃气痛,下痢腹痛。” [0024] 太白米:味辛、甘、苦,性微温。宽胸理气,止咳止痛。用于心胃气痛,胸闷,咳嗽,呕吐。 [0026] 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日华子本草》载:“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0027] 水茄:味辛,性微凉,有小毒。散瘀,通经消肿,止痛止咳。用于跌打瘀痛,腰肌劳损,胃痛,牙痛,闭经,久咳。《广西药植名录》:“散血,止痛。治咳血,牙痛,无名肿毒。”[0028] 丝瓜根:味甘,性平。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治偏头痛,腰痛,乳腺炎,喉风肿痛,肠风下血,痔漏。《重庆草药》载:“通经络,行血,消肿胀,下乳。” [0029] 山楂:味甘、酸,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消积,行瘀,化滞。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具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煎剂和乙醇提取物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0030] 紫河车:味甘、咸,性温;归肺、肝、肾经。补气,养血,益精。治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咯血,盗汗,遗精,阳痿,妇女血气不足,不孕或乳少。《会约医镜》载:“凡骨蒸盗汗,腰痛膝软,体瘦精枯,俱能补益。”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紫河车内含蛋白质、糖、钙、维生素、免疫因子、女性激素、助孕酮、类固醇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能促进乳腺、子宫、阴道、睾丸的发育,对甲状腺也有促进作用,对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贫血等亦有良效,研末口服或灌肠可预防麻疹或减轻症状。 [0031] 蒴莲:味甘、微苦,性凉。祛风通络,益气升提,滋补强壮,祛风湿,通经络,健脾胃,补肝肾。 [0032] 岩椒草:味辛、苦,性凉;归肺、肝、脾经。解表截疟,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疟疾,胃肠炎,跌打损伤,痈疽疮肿,烫伤。《云南中草药选》载:“清热凉血,舒筋活血,消炎。治感冒,咽喉炎,肝炎、咯血,衄血,腰痛,跌打损伤,皮下瘀血。” [0033] 亚麻子:味甘辛,性平,无毒;归肺、肝、大肠经。润燥,祛风。主治皮肤瘙痒,麻风,眩晕,便秘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亚麻子内含有的脂肪酸能够润养血祛风,具有治疗皮肤干燥起鳞屑、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疮疡湿疹以及防止毛发枯萎脱落的功效。 [0034]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枸杞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降压、降血糖以及抗脂肪肝的作用。 [0035] 紫金牛:味辛,性平。止咳化痰,祛风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小儿肺炎,肺结核,肝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通经,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外用治皮肤搔痒,漆疮。《上海常用中草药》载:“活血止痛,利尿,健胃,止血。治湿热黄疸,肝炎,急性肾炎,膀胱炎,肺结核盗汗、咯血,脱力劳伤,筋骨酸痛,月经不调,副鼻窦炎。”[0036] 栀子: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症,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汤液本草》载:“栀子利小便,实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气清而化,膀胱为津液之府,小便得此气化而出也。栀子豉汤治烦躁,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 [003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热解毒、调补肝脾、消肿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对治疗肝硬化疾病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使肝硬化患者摆脱了痛苦,治愈后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004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1] 实施例1 [0042]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43] [0044]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45] (1)将素馨花、水翁叶、水茄、丝瓜根、蒴莲、亚麻子和栀子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46] (2)将扁藤和岩椒草洗净,浸入4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0047] (3)将太白米和紫河车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48] (4)将乌梅、山楂、枸杞、紫金牛和珍珠草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49]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 [0050] 用法用量: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粒(每粒0.5g),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3~4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51] 实施例2 [0052]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3] [0054]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55] 实施例3 [0056]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7] [0058]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59] 实施例4 [0060]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1] [0062]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实施例5 [0064]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5] [0066] [0067]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8] 临床资料: [0069] 1、病例选择: [0070] 作为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选择确诊的肝硬化患者314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57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79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2.5岁,病程1~5年;对照组157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78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1.5岁,病程1~4年。 [0071]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72] 2、药物选择: [0073]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粒(每粒0.5g),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3~4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74] 对照组服用呋塞米片,口服20~40mg,每日1次,必要时6~8小时后追加20~40mg,直至出现满意利尿效果;最大剂量虽可达每日600mg,但一般应控制在100mg以内,分 2~3次服用,疗程视病情而定。 [0075] 3、疗效判定: [0076] (1)治愈:肝硬化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 [0077] (2)显效:肝硬化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 [0078] (3)有效:肝硬化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 [0079] (4)无效: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0080] 4、结果: [0081] 选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组中,治愈78例,显效46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治愈率49.7%,总有效率98.7%。 [0082] 对照组中治愈32例,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78例,治愈率20.4%,总有效率50.3%。 [0083]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84] 典型病例举例: [0085] 1、董某,男,35岁,辽宁本溪人。患者3年前发现早期肝硬化,中间曾经断断续续的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无诱因出现腹胀,两下肢轻度水肿,在当地服用过多种药物治疗,未见任何好转,经人推荐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 [0086] 2、魏某,女,41岁,吉林松原人。患者体格检查,体温37℃,P80次/分、R21次/分、BP130/85mmhg,发育良好,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差,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正常。心前区无异常搏动,两肺无喘鸣音。腹部严重隆起,有压疼感,双下肢水肿,确诊为肝硬化,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 [0087] 3、丁某,男,48岁,河北邯郸人。患者经常会乏力、尿黄,易疲劳,尿黄等,曾到多家医院就诊,体检发现患肝硬化,服用多种药服,未见任何疗效,后来我院就诊,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3个疗程后复查,HBV-DNA、HBsAg及HBeAg均阴性,肝功能正常,B超示脾大消失恢复正常。 [0088] 4、萧某,女,50岁,山东菏泽人。患者面色晦暗,肝脾肿大,舌质紫暗,脉弦涩,当地B超提示:肝细胞有轻度坏死,轻度肝纤维变,诊断为肝硬化。后来我院应诊,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面色好转,服用4个疗程后,复查,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