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及其使用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710537597.7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8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申请人 | 广东宜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赵亚欣; 黎国滨;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 治疗 肾病的 热疗 床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热疗床包括床体,由多种中药组分炒制后铺设在床体的床板上构成的药物层以及 覆盖 在药物层上的透气性隔离层。通过让用户平躺在炒制后发热的药物层上进行热疗,能够疏通气血 经络 ,打开寒湿外出通道,排寒湿、行气血、补肾阳、调五脏,从而快速缓解肾虚的各种症状,从 机体 内部调动细胞活性,达到补益肾脏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将传统中医的裹药治疗和现代设备相结合,在热疗过程中实现细胞的活化,即激活人体 皮下组织 细胞,增强了免疫 力 ,进而对人体产生皮脑效应,实现提高身体含 氧 量,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平衡身体酸 碱 度,同时还能改善微关节 疼痛 ,真正做到了有病治病,未病养身。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其中,包括: |
||||||
说明书全文 | 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0002]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形成尿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具有内分泌功能,通过产生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1,25-(OH)2D3等,参与调节血压、红细胞生成和钙的代谢。中医认为,肾脏是先天之本,阳气之根。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现代科学证明,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肾虚发生时,肾脏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亦会发生阻塞,肾络呈现不通。所以对于肾虚的治疗应防治结合。 [0003] 裹药疗愈,一项古老而神奇的疗法,历史悠久,最早用于临床自先秦就有记载,《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背(灸;温热的意思),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用灸背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皇帝内经》记载:“大风汗出、热意喜穴”,说的就是用药物温热穴位的保健方法。直至清代,方法逐渐趋于成熟。清宫医案里记载:光绪34年,光绪皇帝经常腰痛无力,太医院的御医用蕲艾加以多种中草药物粉碎揉搓后,将药物再用绫绢包裹制成六寸宽的腰带,给光绪皇帝系在腰间来治疗腰胯疼痛,此类方法效果奇妙,用之疼痛即减,腰部活动轻松自如,以补汤药之不及。光绪帝用后大赞“裹药”腰带奇效无比,之后,宫内御医将此法广泛用于多种病症,并取得相应疗效。“裹药”方法在此时期已进成熟,各医家广泛应用并成为外治法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外治法也迎来了新的研究热潮,裹药在民间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了治病、防病的常用方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4] 目前,无论中医或者西医对于肾病的治疗一般采用内服药,然而,内服药对于患者的肠胃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对身体的各项机能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将传统中医的裹药治疗和现代设备相结合,实现内病外治,补益肝肾。 [0007]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的中药组合物,配合热疗床的使用,能够疏通气血经络,打开寒湿外出通道,排寒湿、行气血、补肾阳、调五脏,从而快速缓解肾病的各种症状,从机体内部调动细胞活性,达到补益肝肾的效果。 [0008]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包括: [0009] 床体,其设置有床板; [0010] 药物层,其布置在所述床板上; [0011] 透气性隔离层,其覆盖在所述药物层上部; [0012] 其中,所述药物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炒制后铺设构成:肉桂10-20、淫羊藿10-20、芡实20-30、杜仲15-25、肉苁蓉15-25、菟丝子20-30、白术35-45、熟地25-35、玉竹15- 25、枸杞子25-35、仙灵脾10-20、灵芝15-25、桑叶10-20、菖根5-15、白蒺藜15-25、黄芩25- 35、黄连15-25、地骨皮10-20、大黄10-20、泽泻15-25、茵陈20-30、桔梗15-25、昆布10-20、三七10-20、玉米须15-25、魔芋25-35、决明子15-25、首乌15-25、金樱子15-25、郁金15-25、生地10-20、柴胡10-20、升麻5-15、槐花5-15、丹参15-25、明党参15-25、黄精10-20、女贞子15- 25、麻仁10-20以及苏子5-15。 [0013]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中,所述床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板。 [0014]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中,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一端开口,并扣合在所述床板上方。 [0015]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中,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的两端开口,并扣合在所述床板上方,以在床板上形成船舱式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罩体一端开口,且以开口朝向所述床板头部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床板的尾部; [0016] 此外,所述床板的两侧沿所述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罩体的两边缘分别嵌入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第一罩体能沿所述床体长度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滑动;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罩体位于第一罩体的内部;在第二位置第一罩体的一端与第二罩体的开口处的边缘相卡接,以将所述床板的长度的4/5覆盖,形成理疗时的舱体。 [0017]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中,所述第二罩体位于床尾的一侧开设有孔径可调的透气孔。 [0018]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中,所述床板的上表面以及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面向所述床板的一面均设置有远红外灯,床体或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连接于远红外灯和加热板。 [0019] 一种热疗床中用于治疗肾病的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20] 肉桂10-20、淫羊藿10-20、芡实20-30、杜仲15-25、肉苁蓉15-25、菟丝子20-30、白术35-45、熟地25-35、玉竹15-25、枸杞子25-35、仙灵脾10-20、灵芝15-25、桑叶10-20、菖根5-15、白蒺藜15-25、黄芩25-35、黄连15-25、地骨皮10-20、大黄10-20、泽泻15-25、茵陈20- 30、桔梗15-25、昆布10-20、三七10-20、玉米须15-25、魔芋25-35、决明子15-25、首乌15-25、金樱子15-25、郁金15-25、生地10-20、柴胡10-20、升麻5-15、槐花5-15、丹参15-25、明党参 15-25、黄精10-20、女贞子15-25、麻仁10-20以及苏子5-15。 [0021]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治疗肾病的中药组合物中,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22] 肉桂15、淫羊藿15、芡实25、杜仲20、肉苁蓉20、菟丝子25、白术40、熟地30、玉竹20、枸杞子30、仙灵脾15、灵芝20、桑叶15、菖根10、白蒺藜20、黄芩30、黄连20、地骨皮15、大黄15、泽泻20、茵陈25、桔梗20、昆布15、三七15、玉米须20、魔芋30、决明子20、首乌20、金樱子 20、郁金20、生地15、柴胡15、升麻10、槐花10、丹参20、明党参20、黄精15、女贞子20、麻仁15以及苏子10。 [0023] 优选的是,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24] 步骤1、将构成所述药物层的组分进行炒制发热; [0025] 步骤2、将炒制后的组分铺设在床板上; [0026] 步骤3、将透气性隔离层覆盖或包裹在所述药物层上,患者平躺于床板上,并使所述药物层位于人体背部下方,将所述第一罩体设置于第二位置,开启所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床板上的远红外灯,以及所述加热板,以使药物层的药物成分经背部穴位渗透至人体内。 [0027]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8] 本发明以中医内病外治原理,以及独特的中药验方为基础,选用具有通筋活络、祛风除湿、益肾壮阳等作用的几十味名贵中药材,采用遵古炮制工艺制成药物层,通过与现代工艺制成的热疗床相结合,使君臣佐使展示最大化的功效。患者平躺在药物层上,在热疗床的辅助作用下,通过温热效应使细胞活化,进而产生皮脑效应,这时渗透力极强的药离子汇集于人体背部腧穴,能够经由毛孔摄入人体,深入腠理、筋骨,直接吸收,达到生清降浊,调达血气,滋养脏腑,养护、修复受损神经,促进肾脏排毒的神奇效果。实现了对肾虚体质调理、肾病治疗作用一体化的治养结合的方法。通过激发人体的自然自愈抗病免疫能力并和各种绿色保健自然疗法结合,以达到“不吃药”也能够治疗寒症的神奇功效。同时,在热疗效应促使人体细胞活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含氧量,并增强免疫力,改善体内微循环,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并加强腰部肌肉以及周围韧带活力,对腰椎具有保护作用,实现有效的治疗肾病,使得本发明所述的热疗床不仅能够补益肾脏,还具有上述多种调理保健的功效,真正实现了有病治病,未病养生的效果。 [0030]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0032]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3]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包括:床体1,其设置有床板2;药物层3,其布置在所述床板2上;透气性隔离层4,其覆盖在所述药物层3上部。 [0034] 其中,所述药物层3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炒制后铺设构成:肉桂10-20、淫羊藿10-20、芡实20-30、杜仲15-25、肉苁蓉15-25、菟丝子20-30、白术35-45、熟地25-35、玉竹15- 25、枸杞子25-35、仙灵脾10-20、灵芝15-25、桑叶10-20、菖根5-15、白蒺藜15-25、黄芩25- 35、黄连15-25、地骨皮10-20、大黄10-20、泽泻15-25、茵陈20-30、桔梗15-25、昆布10-20、三七10-20、玉米须15-25、魔芋25-35、决明子15-25、首乌15-25、金樱子15-25、郁金15-25、生地10-20、柴胡10-20、升麻5-15、槐花5-15、丹参15-25、明党参15-25、黄精10-20、女贞子15- 25、麻仁10-20以及苏子5-15。 [0035] 在上述方案中,本发明采用在热疗床中加入特殊配置的药物层,在使用前将组成药物层的组分炒热后加入药物层中,使用者平躺于热疗床上,利用药物本身的热量使得中药成本由人体背部的多个穴位渗透至人体内,尤其是其中的腧穴能够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因而使药力和热力相结合,从而疏通气血经络,打开人体寒湿外出的通道,通过排汗的方式,使得体内寒湿迅速排出,通经活络发汗而不伤脾胃,迅速取得内服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通过内病外治实现了无毒副作用,稳定可靠,肝肾不受损,皮肤吃药,不伤肠胃,避免了口服药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另外,仅需将组成药物层的各组分炒热后加入药物层内即可使用,操作方便、简单易学、省时、省力、省人、省心。通过在药物层上设置透气性隔离层,既不妨碍药物成本渗入人体,又能防止药渣沾到用户身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36] 其中,组成所述药物层的各组分的具体药理为:肉桂:止痛,助阳;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白术:健脾养胃,助消化;熟地: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玉竹: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仙灵脾: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键骨;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桑叶:清肝养肝,疏散风热,清肺明目;菖根:镇痛,降压,降血糖;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黄芩: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昆布: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玉米须:泄热通淋,平肝利胆;魔芋: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化痰软坚;决明子:清肝明目,通便;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金樱子:固精缩尿,降血脂,止咳平喘;郁金:行气破瘀,通经络;生地: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柴胡: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明党参: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女贞子: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麻仁:补中益气;以及苏子: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通过将上述中药合理配伍制成药物层,使得药物层在加热状态下药物成本渗入人体内,能够补益肝肾,健脾养胃,同时舒筋活络,补气养血,有效的缓解肾病症状,并对肾炎、肾衰、尿毒症等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对肾脏起到保养得效果。 [0037]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床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板。 [0038]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床板的上表面设置加热板,使得加热板可对药物层内的药物进行持续的加热,通过药力和热力的结合,达到疏通气血经络,打开寒湿外出通道的目的,从而实现排寒湿、行气血、补肾阳、调五脏的热疗效果,并在热疗后使人全身温暖,心情舒畅,气血充足,快速打通全身经络,固肾壮阳,益肾延年。 [0039]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一端开口,并扣合在所述床板2上方。 [0040]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床板上设置扣合在床板上的罩体,使得用户在躺于床板上时,上部具有罩体的遮盖,一方面提高了所述热疗床的保温效果,另一方面加强了热疗的效果。 [0041]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罩体包括第一罩体5和第二罩体6,所述第一罩体5的两端开口,并扣合在所述床板2上方,以在床板2上形成船舱式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罩体6一端开口,且以开口朝向所述床板2头部的方向扣合在所述床板2的尾部;此外,所述床板2的两侧沿所述床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7,所述第一罩体5的两边缘分别嵌入所述凹槽7内,以使所述第一罩体5能沿所述床体1长度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滑动;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罩体6位于第一罩体5的内部;在第二位置第一罩体5的一端与第二罩体6的开口处的边缘相卡接,以将所述床板2的长度的4/5覆盖,形成理疗时的舱体。 [0042]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罩体分为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且第一罩体可在床板上滑动,使得在药物层铺设,以及用户躺于床板上前,将第一罩体滑动至第二罩体的外部,方便药物层的铺设和用户的躺入,进而在用户躺入后,将第一罩体滑动至第二位置,使得用户除头部外均位于舱体内部,便于药物层的温度保持,以提高用户的热疗效果,且避免在热疗过程中用户受到凉风侵袭,引起不适。 [0043]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罩体6位于床尾的一侧开设有孔径可调的透气孔。 [0044]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二罩体的一侧开设透气孔,可以提高所述热疗床的透气性,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且通过将透气孔设置为孔径可调,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或者外界环境温度,对透气孔的大小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0045]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床板2的上表面以及第一罩体5和第二罩体6面向所述床板2的一面均设置有远红外灯,床体1或第一罩体5或第二罩体6上设置有控制面板8,所述控制面板8分别连接于远红外灯和加热板。 [0046]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床板以及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上均设置远红外灯,利用远红外灯发出的远红外线,能够使得分子同频共振,吸收能量,进而形成热效应,使得用户肌体深层温度上升,微血管扩张,加快了血液循环,速效温通网络神经、穴道、皮肤、毛孔、经络、血管,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进入人体内,实现了排除瘀血、瘀毒,即修护了组织器官,还原机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增强了免疫力,实现了温中散寒,从根本上改善用户的肾虚状况,提高身体活力,补益肝肾。通过在床体或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上设置控制面板,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方便的控制所述远红外灯和加热板,且所述控制面板可以通过线路与远红外灯和加热板连接,同时还可以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与所述远红外灯和加热板进行连接。 [0047]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床板2上设置有多个与人体背部穴位位置相配合的直径为10-15cm的圆形凹坑,所述凹坑的底面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连接有十字形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可沿所述导轨滑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按摩头,且所述按摩头内设置有热磁发生器;所述伸缩杆、转轴和按摩头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8相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面板8;另外,所述加热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凹坑位置对应的通孔,以使所述按摩头能由所述加热板伸出,并凸出于所述床板2表面。 [0048]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床板上设置凹坑,并在凹坑内设置按摩头,可借由控制面板控制按摩头,使得在需要对背部穴位进行按摩时将按摩头伸出加热板外,对使用者背部进行按摩,同时,因设置凹坑的直径在10-15cm,且按摩头设置在十字形导轨上,使得可以根据用户的身高和体重对按摩头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利于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使得按摩头能够对背部穴位进行精准的按摩,并在背部穴位的刺激下,使得药物层的药物得到用户更好的吸收,以利于提高所述热疗床的疗效。另外,通过在按摩头内设置热磁发生器,能够在按摩的同时对用户进行热磁理疗,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热疗床的保健理疗功效。 [0049] 一种热疗床中用于治疗肾病的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肉桂10-20、淫羊藿10-20、芡实20-30、杜仲15-25、肉苁蓉15-25、菟丝子20-30、白术35-45、熟地25- 35、玉竹15-25、枸杞子25-35、仙灵脾10-20、灵芝15-25、桑叶10-20、菖根5-15、白蒺藜15- 25、黄芩25-35、黄连15-25、地骨皮10-20、大黄10-20、泽泻15-25、茵陈20-30、桔梗15-25、昆布10-20、三七10-20、玉米须15-25、魔芋25-35、决明子15-25、首乌15-25、金樱子15-25、郁金15-25、生地10-20、柴胡10-20、升麻5-15、槐花5-15、丹参15-25、明党参15-25、黄精10- 20、女贞子15-25、麻仁10-20以及苏子5-15。 [0050]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上述中药进行合理配伍制成的中药组合物,能够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有效缓解畏寒体冷,头晕耳鸣,腰肢酸痛等肾虚的症状,达到了通筋活络,达到滋肾阴、益肾气、填肾经的效果。 [0051] 一种用于治疗肾病的热疗床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52] 步骤1、将构成所述药物层的组分进行炒制发热。 [0053] 步骤2、将炒制后的组分铺设在床板上。 [0054] 步骤3、将透气性隔离层覆盖或包裹在所述药物层上,患者平躺于床板上,并使所述药物层位于人体背部下方,将所述第一罩体设置于第二位置,开启所述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床板上的远红外灯,以及所述加热板,以使药物层的药物成分经背部穴位渗透至人体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