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510987516.4 | 申请日 | 201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3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申请人 | 贺国庆; | 发明人 | 贺国庆; |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克罗恩病的中医 治疗 新方法,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山 银 花5-10克、芦根5-10克、薄荷1-5克、生甘草1-5克,太子参10-15克、苏叶5-10克、黄芩10-15克、赤芍10-15克,吴茱萸15-20克, 牛 蒡子10-15克,连翘20-25克。 | ||||||
权利要求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背景技术[0002] 克罗恩病(Crohn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发生于女阴外阴部的为多发性溃疡,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的节段性特异性病变。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表现。大部分阴道Crohn病者伴有回结肠炎或有肠切除史。 本病在同一家族中发病率高,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也不一致,在犹太人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种族,提示其发生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发现Crohn病有特异性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出现。大部分阴道Crohn病者伴有回结肠炎或有肠切除史。Crohn病外阴病灶临床可以表现为外阴肿胀、外阴压痛、会阴部溃疡、皮肤皲裂、皮赘,其他少见的症状还有双侧或单侧外阴肥大、多行性红斑、外阴脓肿、会阴瘘管或窦道形成等。约有半数以上患者还会出现月经异常。 [0003] 常见症状为发热、腹痛、腹泻和易疲劳。部分病人出现腹胀、下腹部肿块,少数病人出现肛周瘘管和窦道,瘘管可与腹腔相通。肠外损害包括关节、皮肤、肝胆等,可以表现为关节炎、脂肪肝、小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肝周脓肿,其他少见的症状还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吸收障碍综合征、舌炎、咽部溃疡等。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局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山银花5-10克、芦根5-10克、薄荷1-5克、生甘草1-5克,太子参10-15克、苏叶5-10克、黄芩10-15克、赤芍10-15克,吴茱萸15-20克,牛蒡子10-15克,连翘20-25克。 [0006]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山银花6克、芦根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吴茱萸15克,牛蒡子10克,连翘20克。 [0008] 芦根:性寒,味甘。归肺经、胃经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脾胃虚寒者忌服。 [0009]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 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 主治风热表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声哑,鼻渊,牙痛。 [0011] 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0012] 苏叶:解饥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鱼蟹毒,治蛇犬伤。 [0013] 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等症。 [0014] 赤芍: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0015] 吴茱萸:性温;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胃经。 功效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0016] 牛蒡子; 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具体实施方式[0018] 实施例1、一种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山银花5克、芦根5克、薄荷3克、生甘草1克,太子参10克、苏叶5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吴茱萸15克,牛蒡子10克,连翘20克。 [0019] 实施例2、一种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山银花7克、芦根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赤芍13克,吴茱萸17克,牛蒡子10克,连翘25克。 [0020] 实施例3、一种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山银花10克、芦根10克、薄荷3克、生甘草5克,太子参10克、苏叶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吴茱萸20克,牛蒡子10克,连翘2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