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 |
|||||||
申请号 | CN201610244402.5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申请人 | 苟小平; | 发明人 | 苟小平; 彭昌宁; 寇元哲; 郝云龙; 张荣通; |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其特征:液压 接口 设置在起膜齿最上方,与起膜齿连接在一起,滑套一(3)与滑套二(4)的一端通过固定 螺母 (7)固定在固定 机架 (6)上;液压接口(1)设置在液压腔(2)的上方,液压腔(2)与起膜齿(5)连接在一起,在 机动车辆 的动 力 牵引下实现行走,机动车辆的液压装置将油压传递到液压接口(1)下面的液压腔(2)里面,在液压腔(2)的油压力作用下迫使起膜齿(5)向下运动,起膜齿(5)可在滑套一(3)与滑套二(4)中上下滑动,实现仿地形的目的。 | ||||||
权利要求 | 1.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接口(1)、液压腔(2)、滑套一(3)、滑套二(4)、起膜齿(5)、固定机架(6)、固定螺母(7)、切茬刀(8)、加强筋(9);滑套一(3)与滑套二(4)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7)固定在固定机架(6)上;起膜齿下部弧形外侧设有加强筋,下部弧形内侧是切茬刀,液压接口(1)设置在液压腔(2)的上方,液压腔(2)与起膜齿(5)连接在一起。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残膜回收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 背景技术[0002] 我国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示范推广,已从当时的蔬菜、棉花发展到现在的小麦、玉米、马铃薯及甜菜等多种作物。然而, 由于塑料残膜难以降解,若不得以及时有效回收,就会对农田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带来“白色污染”。残膜所形成的“白色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土壤构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不利于机械作业。因此,国内研究了多种残膜回收机械,其中滚筒式的残膜回收机具最为集中,且弧形起膜齿的起膜效果较好。但起膜工作过程中当地面起伏不平或遇到较大根茬时,起膜齿将无法有效将膜挑起,造成漏捡现象,造成捡拾效率低;并且由于地面起伏不平或根茬大小不一,当起膜齿遇到起伏量大或较大根茬时经常发生卡死现象,导致起膜齿和安装起膜齿的横梁因承受较大阻力而产生变形,使机具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隐患提高。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起膜齿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漏捡、工作效率高、安全隐患低、结构简单的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 [0004]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接口(1)、液压腔(2)、滑套一(3)、滑套二(4)、起膜齿(5)、固定机架(6)、固定螺母(7)、切茬刀(8)、加强筋(9);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其特征是:滑套一(3)与滑套二的(4)一端通过固定螺母(7)固定在固定机架(6)上;起膜齿下部弧形外侧设有加强筋,下部弧形内侧是切茬刀。液压接口(1)设置在液压腔(2)的上方,液压腔(2)与起膜齿(5)连接在一起。 [0005] 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其特征是:一种油压仿地形切刀在机动车辆的动力牵引下实现行走,机动车辆的液压装置将油压传递到液压接口(1)下面的液压腔(2)里面,在液压腔(2)的油压力作用下迫使起膜齿(5)向下运动,起膜齿(5)可在滑套一(3)与滑套二(4)中上下滑动,实现仿地形的目的。 [000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中:1、液压接口,2、液压腔,3、滑套一,4、滑套二,5、起膜齿,6、固定机架,7、固定螺母,8、切茬刀,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0009] 如图1所示,液压接口(1)设置在起膜齿(5)最上方,滑套一(3)与滑套二(4)设置在起膜齿(5)上,在机动车的油液压力的作用下,起膜齿(5)可在滑套一(3)与滑套二(4)中上下滑动。实现仿地形的目的,滑套一(3)与滑套二(4)一端通过固定螺母(7)固定在固定机架上(6)。起膜齿(5)下部弧形外侧设有加强筋(9),下部弧形内侧设有切茬刀(8)。 [0010] 工作时在拖拉机带动下,起膜齿(5)随着整个机具向前运动,起膜齿(5)入土将膜挑起,当遇到高低不平的地面或较大根茬时,起膜齿(5)在滑套一(3)与滑套二(4)中上下滑动,拖拉机油压传递到液压腔(2),在机动车的油液压力的作用下,起膜齿(5)可在滑套一(3)与滑套二(4)中上下滑动,产生一定的仿形位移,使起膜齿(5)始终能将地膜挑起,当行驶到平坦地况时,在液压腔压力作用下使起膜齿(5)复位,从而完成一次仿形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