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

申请号 CN201721240034.3 申请日 2017-09-26 公开(公告)号 CN207670503U 公开(公告)日 2018-07-31
申请人 株式会社久保田; 发明人 辻贤一朗; 坂本茂夫; 矢崎利光; 辻俊弥;
摘要 提供一种作业机,包括油压配管,无论作业机的规格如何,该油压配管都能遍及 车身 的后部和前部而顺利地供给工作油,在将作业用的工具安装于车身的前部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地将工作油供给到该工具。作业机包括:车身;行驶装置,设于所述车身的后部; 挡泥板 ,设于所述行驶装置的上方;以及油压配管,在所述行驶装置与所述挡泥板之间,且从所述挡泥板的前部侧遍及至后部侧地延伸设置。
权利要求

1.一种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
行驶装置,设于所述车身的后部;
挡泥板,设于所述行驶装置的上方;以及
油压配管,在所述行驶装置与所述挡泥板之间,且从所述挡泥板的前部侧遍及至后部侧地延伸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油压配管包含多个油压配管,
多个所述油压配管配置为,在所述挡泥板的下方,在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油压配管的高度位置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中,包括:
第一托架,该第一托架安装于所述挡泥板,且将所述油压配管支承于所述挡泥板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中,包括:
第一托架,该第一托架安装于所述挡泥板,且将所述油压配管支承于所述挡泥板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机,其中,包括:
驾驶室,设于所述车身的上部;以及
第二托架,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的下部,将所述油压配管支承于所述挡泥板的前方且所述驾驶室的侧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其中,包括:
驾驶室,设于所述车身的上部;以及
第二托架,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的下部,将所述油压配管支承于所述挡泥板的前方且所述驾驶室的侧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其中,包括:
前轮,设于所述车身的前部;
车身框架,支承所述前轮;以及
第三托架,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且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侧方支承所述油压配管。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机,其中,包括:
前轮,设于所述车身的前部;
车身框架,支承所述前轮;以及
第三托架,安装于所述车身框架,且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侧方支承所述油压配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包括油压,该油压泵设于所述车身的后部,
所述油压配管包含排液用配管,该排液用配管使工作油返回到所述油压泵,所述第三托架具有排液支承部,该排液支承部支承所述排液用配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包括油压泵,该油压泵设于所述车身的后部,
所述油压配管包含排液用配管,该排液用配管使工作油返回到所述油压泵,所述第三托架具有排液支承部,该排液支承部支承所述排液用配管。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包括:
油压设备,设于所述车身的后部,且与所述油压配管的后部侧连接;以及配管保持架,安装于所述挡泥板,且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能够保持处于与所述油压设备的非连接状态的所述油压配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作业机,其中,
所述油压设备是控制,该控制阀控制通过所述油压配管的工作油的供给。

说明书全文

作业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拖拉机等作业机。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作业机。
[0003]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作业机(拖拉机)包括:辅助控制,用于向安装于车身后部的后装工具供给工作油;前装工具用控制阀,用于向安装于车身前部的前装工具供给工作油。辅助控制阀配置于车身的后部,前装工具用控制阀配置于车身的前部。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4137号公报
[0007]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然而,根据作业机的规格,存在难以确保用于从设于车身的前部的前装工具用控制阀朝向后方延伸设置油压配管的空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在设于驾驶座的附近的操作杆之外另外地将用于操作前装工具用控制阀的操作杆设于车身的前部。
[0009] 另外,根据作业机的规格,即使不设前装工具用控制阀,而从设于车身的后部的辅助控制阀朝向前方延伸设置前装工具用的油压配管,也还是存在难以确保油压配管的配置空间的情况。实用新型内容
[0010]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机,该作业机包括油压配管,该油压配管能够顺利地、遍及车身的后部和前部地供给工作油。
[0011]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包括:车身;行驶装置,设于所述车身的后部;挡泥板覆盖所述行驶装置的上方;以及油压配管,在所述行驶装置与所述挡泥板之间,且从所述挡泥板的前部侧遍及至后部侧地延伸设置。
[0013] 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4] 根据上述作业机,由于包括油压配管,该油压配管在所述行驶装置与所述挡泥板之间,且从所述挡泥板的前部侧遍及至后部侧地延伸设置,因此能够确保油压配管的配置空间,能够遍及车身的后部和前部而顺利地供给工作油。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表示挡泥板以及第一托架的分解立体图。
[0016] 图2是表示油压配管的支承构造的一例的侧视图。
[0017] 图3是表示油压配管的支承构造的其他的例子的侧视图。
[0018] 图4是表示挡泥板的下方的油压配管的配置的说明图。
[0019] 图5是表示第二托架以及罩相对于驾驶室的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0020] 图6是表示第三托架相对于车身框架的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0021] 图7是表示油压配管相对于第三托架的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0022] 图8是表示油压配管相对于第三托架的安装构造的立体图。
[0023] 图9是表示第四托架以及配管保持架相对于挡泥板的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0024] 图10是配管保持架以及第一连接部的立体图。
[0025] 图11是表示将油压配管保持于配管保持架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0026] 图12是表示将油压配管保持于配管保持架的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
[0027] 图13是表示将油压配管保持于配管保持架的状态的其他的例子的立体图。
[0028] 图14是作业机的侧视图。
[0029] 符号说明
[0030] 1作业机
[0031] 2车身
[0032] 3行驶装置
[0033] 31前部行驶装置(前轮)
[0034] 32后部行驶装置
[0035] 5车身框架
[0036] 8驾驶室
[0037] 9挡泥板
[0038] 10油压
[0039] 14油压设备(控制阀)
[0040] 20油压配管
[0041] 20D排液用配管
[0042] 21第一连接部
[0043] 22第二连接部
[0044] 25配管保持架
[0045] 41第一托架
[0046] 42第二托架
[0047] 43第三托架
[0048] 432b排液支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基于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0] 图14是表示作业机1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1是拖拉机。但是,作业机1并不限定于拖拉机,既可以是联合收割机、移植机等农业机械(农业车辆),也可以是装载作业机等建设机械(建设车辆)等。
[0051] 下面,将就座于作业机1的驾驶座16的驾驶员的前侧(图14的右侧)作为前方,将驾驶员的后侧(图14的左侧)作为后方,将驾驶员的左侧(图14的里侧)作为左方,将驾驶员的右侧(图14的近前侧)作为右方来说明。另外,将与作业机1的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平方向(图14的进深方向)作为宽度方向来说明。另外,将从作业机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朝着右部或左部的方向作为外方来说明。换言之,外方指的是在宽度方向从作业机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离开的方向。另外,将与外方相反的方向作为内方来说明。换言之,内方指的是在宽度方向上靠近作业机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方向。
[0052] 如图14所示,作业机1包括车身2和行驶装置3。
[0053] 车身2具有发动机4、车身框架5、离合器壳体6、变速箱7。车身框架5在车身2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发动机4搭载于车身框架5并配置于车身2的前部。离合器壳体6连接设置于发动机4的后部。变速箱7连结于离合器壳体6的后部并向后方延伸。变速箱7收容有变速器、后轮差动装置等。
[0054] 行驶装置3具有设于车身2的前部的前部行驶装置31、设于车身2的后部的后部行驶装置32。前部行驶装置31支承于车身框架5。后部行驶装置32支承于从变速箱7突出地设置的后轮差动装置的轴。
[0055] 前部行驶装置31具有配置于车身2的右前部的右前轮31R、配置于车身2的左前部的左前轮(未图示)。后部行驶装置32具有配置于车身2的右后部的右后轮32R、配置于车身2的左后部的左后轮(未图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行驶装置3的前部行驶装置31和后部行驶装置32双方是车轮式行驶装置。但是,行驶装置3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后部行驶装置32设为履带式行驶装置。
[0056] 在后部行驶装置32的上方设有挡泥板9。挡泥板9覆盖后部行驶装置32的上方。挡泥板9具有覆盖右侧的后部行驶装置32(右后轮32R)的上方的右挡泥板9R、和覆盖左侧的后部行驶装置32(左后轮)的上方的左挡泥板(未图示)。如图1所示,挡泥板9具有上板部91、外板部92、内板部93。上板部91是覆盖后部行驶装置32(后轮)的上方的部分,以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转变的方式弯曲。外板部92从上板部91的外方缘部弯折并向下方延伸。内板部93从上板部91的内方缘部弯折并向下方延伸。
[0057] 在车身2的上部设有驾驶室8。在驾驶室8的内部设有驾驶座16、操纵装置(方向盘) 17以及操作杆(图示略)。操作杆设于驾驶座16的附近,操作后述的控制阀(油压设备) 14。
右挡泥板9R设于驾驶室8的右方。左挡泥板设于驾驶室8的左方。
[0058] 如图14所示,驾驶室8具有前支柱81、后支柱82、中间支柱83、上框架84以及下框架85。前支柱81分别竖直地设于驾驶室8的右前部以及左前部。后支柱82分别竖直地设于驾驶室8的右后部以及左后部。中间支柱83竖直地设于前支柱81与后支柱82之间。在前支柱81与中间支柱83之间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有板18。上框架84连结前支柱 81的上部、后支柱
82的上部、中间支柱83的上部。下框架85具有下前部件86、下后部件87、挡泥板支承件88。下前部件86配置于挡泥板9的前方,从前支柱81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下后部件87配置于挡泥板9的上方,从后支柱82的下端部向前方延伸。挡泥板支承件88连结下前部件86和下后部件
87,支承挡泥板9。
[0059] 车身2的前部设有平衡15。另外,车身2的前部能够安装前装工具。能够安装在车身2的前方进行作业的前装工具(例如,用来处理草木等的清扫器等)。前装工具包括通过工作油的供给来驱动的油压致动器
[0060] 在车身2的后部设有三连杆机构11。三连杆机构11经由提升臂12而与油压气缸13 连接。在三连杆机构11能够安装未图示的作业装置(旋转式耕地机等)。该作业装置通过油压气缸13的伸缩而升降。
[0061] 在车身2的后部设有油压泵10以及控制阀(油压设备)14。油压泵10配置于变速箱 7内的后部。控制阀14是将多个阀一体化后的阀单元。控制阀14与油压泵10连接。控制阀14基于操作杆的操作来控制工作油从油压泵10向所述作业装置以及前装工具的供给。
[0062] 在控制阀14连接有油压配管20的后部侧(后端部)。油压配管20使从油压泵10经由控制阀14而供给到前装工具的工作油流通。
[0063]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油压配管20包含多根配管。由于构成油压配管20的配管包含向前装工具输送工作油的配管(输送配管)、使工作油从前装工具返回的配管(返回配管),因此至少需要两根,但只要是两根以上,根数就不受限定,根据前装工具的规格等来设定根数。图2表示油压配管20为两根情况的例子,图3表示油压配管20为十一根情况的例子。但是,在图3中,在油压配管20在进深方向上重叠的部分中,存在不能看见全部的油压配管20的部分。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油压配管20包含五根输送配管和五根返回配管,还包括使工作油返回到油压泵10的一根排液用配管20D。
[0064] 油压配管20具有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以及管材23。
[0065] 管材23由供工作油流通的软管以及导管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管材23包含后部软管23A、导管23B、前部软管23C。后部软管23A以及前部软管23C由橡胶等质地柔软的材料(柔软性材料)构成。导管23B由金属等硬质材料(刚性材料)构成。导管23B连接后部软管23A和前部软管23C。导管23B在后部软管23A与前部软管23C之间弯折为大致沿着挡泥板9的弯曲形状的形状(大致圆弧状)。
[0066] 第一连接部21以及第二连接部22由联接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1 由外联接器构成,第二连接部22由内联接器构成。第一连接部21设于油压配管20的后端部,与控制阀14连接。第二连接部22设于油压配管20的前端部,能够与油压配管(未图示)连接,该油压配管与前装工具连接。
[0067] 如图14所示,油压配管20在行驶装置3与挡泥板9之间,且从挡泥板9的前部侧遍及至后部侧地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压配管20在后部行驶装置32的右后轮32R 与挡泥板9R之间,且从右挡泥板9R的前部侧遍及至后部侧地延伸设置。但是,油压配管 20也可以在左后轮与左挡泥板之间,且从左挡泥板的前部侧遍及至后部侧地延伸设置。
[0068] 如图2,图3以及图14所示,油压配管20由多个托架支承。多个托架包含第一托架 41、第二托架42、第三托架43以及第四托架44。
[0069] 如图1、图14所示,第一托架41安装于挡泥板9。详细来说,第一托架41安装于挡泥板9的外板部9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托架41安装于右挡泥板9R,但也可以安装于左挡泥板。在将第一托架41安装于左挡泥板的情况下,油压配管20配置于左侧的后部行驶装置32(左后轮)与左挡泥板之间。
[0070]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托架41具有多个托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第一托架41具有三个托架(后托架41A、前托架41B、中间托架41C)。后托架41A安装于挡泥板 9的后部。前托架41B安装于挡泥板9的前部。中间托架41C安装于挡泥板9的中间部(后托架41A与前托架41B之间)。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托架41的数量为三个,但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0071] 第一托架41(后托架41A、前托架41B、中间托架41C)支承油压配管20的导管23B。第一托架41具有基板411、夹子412、固定部件413。基板411利用螺栓等而安装于挡泥板9的外板部92的内方侧的面。基板411的形状并不做特别的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基板411形成为具有一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的大致等腰三形。该基板411以长边面朝向挡泥板9的上板部91侧的方式而安装于外板部92。夹子412由从一方侧保持导管 23B的外周面的第一保持部件412A、和从另一方侧保持导管23B的外周面的第二保持部件 412B构成。导管23B被第一保持部件412A和第二保持部件412B夹住外周面而保持。固定部件413将夹子412固定于基板411。由此,油压配管(导管23B)保持于固定于基板411 的夹子412。
[0072] 如图14所示,后托架41A安装于在侧视图中弯曲为大致圆弧状的挡泥板9的最高的部分(下后部件87的下方)。前托架41B安装于挡泥板9的弯曲方向的前端部附近。中间托架41C安装于挡泥板9的弯曲方向上的后托架41A与前托架41B的大致中间位置(驾驶室8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的下方)。
[0073] 第一托架41将多个油压配管20(导管23B)支承于挡泥板9的下方。支承于第一托架41的多个油压配管20配置为在车身2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油压配管20的高度位置不同。具体而言,位于车身2的宽度方向的外方的油压配管20的高度位置设定为比位于车身2的宽度方向的内方的油压配管20的高度位置高。
[0074] 图4表示图3的IV-IV部分的油压配管20的配置。在如图4所示的例子中,五根油压配管201~205在车身2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另外,在上下方向上排列有两根油压配管。在图4的情况中,配置于车身2的宽度方向的最内侧的油压配管201配置于最低的位置,配置于最外侧的油压配管205位于最高的位置,油压配管202~204随着朝向车身2的宽度方向的外侧而逐级位于更高的位置,配置于最外侧的油压配管205位于最高的位置。另外,优选的是,高度不同且相邻的油压配管20之间利用高低差而设有间隙。
[0075] 这样一来,配置成,在挡泥板9的下方,在车身2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油压配管20 的高度位置不同,由此,即使被行驶装置3溅起的沙土等附于油压配管20上,也能够利用内侧的油压配管与外侧的油压配管的高低差(倾斜)来使该沙土落下。另外,能够利用相邻的油压配管之间的间隙使沙土落下。由此,沙土难以堆积于油压配管20的上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油压配管20的配置方式,能够防止沙土堆积于油压配管20上,并且能够将多个油压配管20配置于挡泥板9与行驶装置3之间的狭小的空间。
[0076] 排列于车身2的宽度方向上的油压配管20的数量根据油压配管20的总数来设定。例如,如图2所示的例子那样,在油压配管20的总数为两根情况下,排列于车身2的宽度方向上的油压配管20的数量为两根。该情况下,两根油压配管20的位于外方的这一方的油压配管的高度位置设定为比位于内方的另一方的油压配管20的高度位置高。
[0077] 如图1所示,在第一托架41安装到挡泥板9时,夹子412配置于内方侧,基板411 配置于外方侧。由此,能够有效地保护油压配管20。
[0078] 如图14所示,第二托架42安装于驾驶室8的下方。第二托架42将油压配管20支承于挡泥板9的前方,支承于驾驶室8的侧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方)且下方。
[0079]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第二托架42具有安装部421和支承部422。安装部421 安装于驾驶室8的下框架85的下前部件86的下部。支承部422从安装部421的外方的侧面向外方且下方延伸,位于比驾驶室8的下框架85靠下方的位置。支承部422是平板状,配置为一方的面朝向前方且另一方的面朝向后方。支承部422具有多个贯通孔422a。贯通孔422a的数量根据油压配管20的根数来设定。如图2,图3所示,在贯通孔422a安装有连接部件423。连接部件423连接导管23B的前端部和前部软管23C的后端部。由此,油压配管20在导管23B与前部软管23C的连接部分被第二托架42支承。由于支承部422位于比驾驶室8的下框架85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被第二托架42支承的油压配管20配置于比驾驶室8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在作业者上下驾驶室8时,油压配管20不会妨碍上下。
[0080] 如图3、图5以及图14所示,第二托架42的侧方(右方)被罩24覆盖。罩24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侧部241、和从侧部241的前端向内方延伸的前部242。侧部241利用螺栓28而安装于第二托架42的安装部421。前部242利用螺栓29并经由安装板34而安装于横部件89,该横部件89从驾驶室8的右侧的前支柱81的下端部向内方延伸。罩 24从挡泥板9的前下部遍及至驾驶室8的前下部的范围,覆盖油压配管20的侧方(右方)。由此,在作业者上下驾驶室8时等时候,能够防止与油压配管20的导管23B以及前部软管23C接触
[0081] 如图6,图14所示,第三托架43安装于车身框架5。第三托架43配置于第二托架42 的前方且前部行驶装置31的后方。第三托架43在车身框架5的侧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方)支承油压配管20。车身框架5具有右侧板51、左侧板52、前板53、连结体54。右侧板51配置于车身2的右部,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左侧板52配置于车身2的左部,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前板53连结右侧板51的前部和左侧板52的前部。连结体54连结右侧板51的前后方向中途部和左侧板52的前后方向中途部。
[0082] 如图6所示,第三托架43具有安装部431和支承部432。安装部431利用螺栓33而安装于车身框架5的右侧板51的后部。支承部432从安装部431的后端部向外方且上方延伸。支承部432是平板状,并以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向前方转变的方式倾斜。通过倾斜,支承部432的一方的面朝向前上方,另一方的面朝向后下方。支承部432具有多个贯通孔432a。贯通孔432a的数量根据油压配管20的根数来设定。如图7,图8所示,在贯通孔432a支承油压配管
20的第二连接部22。具体而言,接头30插入于贯通孔432a而支承,该接头30连接构成第二连接部22的联接器和前部软管23C。由此,油压配管20的前端部(第二连接部22)被第三托架43支承。
[0083] 第三托架43的支承部432也可以具有排液支承部432b,该排液支承部432b支承使工作油返回到油压泵10的排液用配管20D。在如图6~图8所示的例子中,设于支承部432 的多个贯通孔432a中的一个构成排液支承部432b。在图8中,表示有联接器201D,该联接器201D与支承于排液支承部432的排液用配管20D连接。当在前装工具中使用油压泵 10时,排液用配管20D的联接器201D与该油压泵10连接。
[0084] 如图9、图14所示,第四托架44安装于挡泥板9的后部。第四托架44在第一托架 41的后托架41A的后方支承油压配管20。
[0085] 如图9所示,第四托架44具有安装部441和支承部442。安装部441与后述的配管保持架25一起安装于挡泥板9的外板部92。支承部442是平板状,以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向前方转变的方式倾斜。通过倾斜,支承部442的一方的面朝向前上方,另一方的面朝向后下方。支承部442具有多个贯通孔442a。贯通孔442a的数量根据油压配管20的根数来设定。如图2、图3所示,在贯通孔442a安装连接部件443。连接部件443连接导管23B 的后端部和后部软管23A的后端部。由此,油压配管20在导管23B与后部软管23A的连接部分被第四托架44支承。
[0086]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托架41~第四托架44设于作业机1的右侧,但也可以设于左侧。但是,第一托架41~第四托架44全部设于作业机1的宽度方向的同侧(右侧或左侧)。由此,在作业机1的宽度方向的同侧(右侧或左侧),能够将油压配管20从后方向前方延伸设置并利用第一托架41~第四托架44进行支承。
[0087] 在利用第一托架41~第四托架44支承有油压配管20的状态下,油压配管20中的导管23B被第一托架41支承而配置在挡泥板9与行驶装置3之间的空间。导管23B具有比软管(后部软管23A,前部软管23C)高的刚性,因此可防止在相邻的第一托架41之间(后托架41A与中间托架41C之间,前托架41B与中间托架41C之间),因向下方弯曲(下垂) 而与行驶装置2接触。另外,在比第四托架44靠后方的位置以及比第三托架43靠前方的位置,配置弯曲性比导管23B优异的软管(后部软管23A、前部软管23C)。由此,在连接后部软管23A和第一连接部21时,以及,连接前部软管23C和第二连接部22时,能够利用软管的弯曲性而容易地进行连接。
[0088] 另外,油压配管20的导管23B在从挡泥板9的后部沿着挡泥板9的弯曲而延伸到前方之后,越过挡泥板9并延伸到更前方。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沿着挡泥板9部分(被第一托架41支承的部分),即使在越到挡泥板9的前方的部分(未被第一托架41支承的部分),也使用具有高的刚性的导管23B。因此,在越到挡泥板9的前方的部分(未被第一托架41 支承的部分),能够防止油压配管20下垂而接触地面等不良情况。
[0089] 另外,油压配管20的导管23B的后端部(被第四托架44支承的部分)位于比挡泥板 9的最高的部分靠后方的位置。由此,成为导管23B延伸设置至挡泥板9的后端部附近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油压配管20下垂而接触行驶装置2等不良情况。
[0090] 如图9、图12以及图13所示,配管保持架25安装于挡泥板9的后部。如图9、图10 所示,配管保持架25具有第一安装部251、第二安装部252、保持部253。第一安装部251 安装于挡泥板9的外板部92。在第二安装部252安装有第四托架44的安装部441。保持部253具有多个保持杆253a、连结部253b。多个保持杆253a在上下方向上空开间隔地互相平行地配置,从外方朝向内方延伸。连结部253b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连结多个保持杆 253a的基端侧(外方侧)。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保持杆253a之间,形成有保持槽253c。保持槽253c的数量考虑油压配管20的数量而设定。通过连结部253b而使保持槽253c的外方侧开放,且内方侧封闭。由此,如图11~图13所示,能够将油压配管20的后端侧(第一连接部21侧)从外方侧插入保持槽253c并保持(卡定)。具体而言,能够将接头26插入保持槽253c并保持(卡定),该接头26连接构成第一连接部2的联接器和后部软管23A。另外,在最上部与最下部的保持杆253a的顶端侧(外方侧),设有具有贯通孔的突出部253d。如图12所示,将防脱用的棒体27通过插入于设于突出部253d的贯通孔,由此,通过棒体27将保持槽253c的外方侧封闭。由此,能够防止油压配管20从保持槽253c脱落。
[0091] 如图12、图13所示,在配管保持架25的保持部253,保持多个油压配管20的未与控制阀(油压设备)14连接的油压配管20。油压配管20为了向前装工具供给工作油而与控制阀14连接,但在存在不会在前装工具中使用的油压配管的情况,该油压配管与控制阀14的连接被解除。解除了与该控制阀14的连接(处于非连接状态)的油压配管20保持于配管保持架
25的保持部253。由此,能够防止解除了与控制阀14的连接的油压配管 20下垂等而与行驶装置2接触。
[0092] 根据上述的作业机1,油压配管20在行驶装置2与挡泥板9之间,且从挡泥板9的前部侧遍及至后部侧地延伸设置,由此,即使不使油压配管20以从后部遍及至前部的方式通到车身2的内部,也能够简单地通过油压配管20将工作油从车身2的后部供给到前部。另外,利用挡泥板9来支承油压配管20,因而能够稳定地支承油压配管20,还能够利用挡泥板9来保护油压配管20的一部分或全部。
[0093] 另外,由于能够将油压配管20从设于车身2的后部的控制阀14延伸设置到前方,因而无需在车身2的前部另外设置前装工具用的控制阀,就能够有效地灵活利用空间。
[0094] 组合了上述实施方式的油压配管20和第一托架41~第四托架44的构造体(参照图2 以及图3)也能够作为能够附加安装于作业机1的工具箱而使用。在该情况下,在将工具安装到车身2的前部时,该工具箱能够附加安装于作业机1而使用。
[009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的点应当认为是例示,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是上述的说明,而是由要求保护的范围表示,包含与要求保护的范围均等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