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加树枝剪

申请号 CN200920318542.8 申请日 2009-12-25 公开(公告)号 CN201630054U 公开(公告)日 2010-11-17
申请人 杭州埃法花园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鸿斌; 张军; 常虹; 黄茂才;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双重杠杆原理的双重加 力 树枝剪。它包括通过枢轴 枢接 的主刀片、副刀片,分别与主刀片、副刀片配合的上 手柄 和下手柄,副刀片上设有刀片驱动 轮齿 ,所述上手柄和下手柄的端部分别设有上轮齿和下轮齿,所述下轮齿与刀片 驱动轮 齿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摆动上手柄和/或下手柄,上轮齿和下轮齿之间的 啮合 点为力的第一个 支点 形成第一个杠杆作用,下轮齿和刀片驱动轮齿之间的啮合点为力的第二个支点形成第二个杠杆作用,双杠杆双重加力的效果,可大大减小作用在上、下手柄上的作用力,降低劳动强度;2、上轮齿和下轮齿与上、下手柄形成分体结构,方便维修更换。
权利要求

1.双重加树枝剪,包括通过枢轴(3)枢接的主刀片(1)、副刀片(2),分别与主刀片(1)、副刀片(2)配合的上手柄(4)和下手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片(2)上设有刀片驱动轮齿(8),所述上手柄(4)和下手柄(5)的端部分别设有上轮齿(6)和下轮齿(7),所述下轮齿(7)与刀片驱动轮齿(8)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轮齿(6)和下轮齿(7)与上手柄(4)和下手柄(5)为分体结构,并分别置于上手柄(4)和下手柄(5)的内腔中,所述上轮齿(6)和下轮齿(7)的后端分别延伸形成上连杆部(17)和下连杆部(9),所述上连杆部(17)和下连杆部(9)与上手柄(4)和下手柄(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部(17)和下连杆部(9)之间设有连接件A(10),所述的主刀片(1)和下连杆部(9)之间设有连接件B(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部(17)上设有钩(12),所述下手柄部(9)上设有与锁钩(12)相配合的锁定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组件包括活动的设置在下手柄(5)上的锁杆(13),与锁杆(13)相配合的手推(14),所述的手推块(14)与下手柄(5)的外壁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手柄(4)和下手柄(5)之间设有复位簧(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手柄(4)和下手柄(5)之间设有复位簧(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手柄(4)和下手柄(5)之间设有复位簧(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刀片(1)、副刀片(2)、上手柄(4)和下手柄(5)的连接处设置剪刀头(1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片(2)和刀片驱动轮齿(8)为一体结构。

说明书全文

双重加树枝剪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刀,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双重杠杆原理的双重加力树枝剪。【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剪刀通常包括通过销轴连接的两剪片、与剪片固定连接的手柄。在手柄的长度、销轴的固定位置确定的情况下,作用到剪片上的作用力为定值。当剪切园林观赏性树木的树枝时,树枝相对较粗,需要的剪切力大,剪切劳动强度大。若剪切的树枝更大时,剪起来就更为吃力,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无法剪断的现象。【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加力高枝剪,该剪刀上设置三副轮齿驱动件,形成两个杠杆效应,通过双杠杆双重加力的作用,减小剪切高枝需要的作用力,减轻劳动强度,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双重加力树枝剪,包括通过枢轴枢接的主刀片、副刀片,分别与主刀片、副刀片配合的上手柄和下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刀片上设有刀片驱动轮齿,所述上手柄和下手柄的端部分别设有上轮齿和下轮齿,所述下轮齿与刀片驱动轮齿相配合。这里提到的上手柄、下手柄、上轮齿、下轮齿中的上和下是相对概念,主刀片和副刀片中主和副都是相对的,只是为了描述方便(与图1和图2对应进行描述,方便理解)设定相应的名称用于区分两个刀片、上手柄、下手柄、上轮齿、下轮齿,下文中的上、下主、副与这里的道理相同。使用时,摆动上手柄和/或下手柄,上轮齿和下轮齿也随之转动,上轮齿和下轮齿之间的啮合点为力的第一个支点形成第一个杠杆作用,上轮齿和下轮齿的转动又带动刀片驱动轮齿转动,下轮齿和刀片驱动轮齿之间的啮合点为力的第二个支点形成第二个杠杆作用。通过双杠杆双重加力的作用,可大大减小作用在上、下手柄上的作用力,降低劳动强度,即使剪切大树枝,也可较轻松的剪断。
[0005]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上轮齿和下轮齿与上手柄和下手柄为分体结构,并分别置于上手柄和下手柄的内腔中,所述上轮齿和下轮齿的后端分别延伸形成上连杆部和下连杆部,所述上连杆部和下连杆部与上手柄和下手柄相连接。上轮齿和下轮齿与上手柄和下手柄为分体结构,若轮齿磨损或断裂后,可仅更换上轮齿和下轮齿,不需要更换手柄,减少维修更换费用
[0006] 所述的上连杆部和下连杆部之间设有连接件A,所述的主刀片和下连杆部之间设有连接件B。连接件A使上连杆部和下连杆部围绕上轮齿和下轮齿的啮合点上下摆动。连接件B使下轮齿和刀片驱动轮齿在转动过程中始终啮合。
[0007] 所述的上连杆部上设有钩,所述下手柄部上设有与锁钩相配合的锁定组件。当该剪刀不使用时,可将锁钩和锁定组件配合,使上手柄和下手柄锁住,避免剪片误剪。
[0008] 所述的锁定组件包括活动的设置在下手柄上的锁杆,与锁杆相配合的手推,所述的手推块与下手柄的外壁相配合。通过推动手柄外壁上的手推块带动锁杆运动,使锁杆进入锁钩或与锁钩脱离,达到锁定和解锁的目的。
[0009] 所述的上手柄和下手柄之间设有复位簧。在剪切时不再用手推动上下手柄分离,可在复位簧的作用下,直接分开,提高劳动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
[0010] 在所述的主刀片、副刀片、上手柄和下手柄的连接处设置剪刀头。剪刀头的设置,可以掩盖多个关键部件的链接部位,避免杂物进入连接处影响使用,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0011] 所述的副刀片和刀片驱动轮齿为一体结构。
[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摆动上手柄和/或下手柄,上轮齿和下轮齿之间的啮合点为力的第一个支点形成第一个杠杆作用,下轮齿和刀片驱动轮齿之间的啮合点为力的第二个支点形成第二个杠杆作用,双杠杆双重加力的效果,可大大减小作用在上、下手柄上的作用力,降低劳动强度;2、上轮齿和下轮齿与上、下手柄形成分体结构,方便维修更换。【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两剪片张开状态的结果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两剪片闭合状态的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7] 实施例:双重加力树枝剪,如图1-图3所示,它包括通过枢轴3枢接的主刀片1、副刀片2,分别与主刀片1、副刀片2配合的上手柄4和下手柄5,副刀片2上设有刀片驱动轮齿8,上手柄4和下手柄5的端部分别设有上轮齿6和下轮齿7,下轮齿7与刀片驱动轮齿8相配合。在主刀片1、副刀片2、上手柄4和下手柄5的连接处设置剪刀头16。副刀片2和刀片驱动轮齿8为一体结构。上手柄4和下手柄5之间设有复位簧15。复位簧15的一端抵触在下手柄内,另一对与连接上连杆部和上手柄的销轴上。
[0018] 上轮齿6和下轮齿7与上手柄4和下手柄5为分体结构,并分别置于上手柄4和下手柄5的内腔中,上轮齿6和下轮齿7的后端分别延伸形成上连杆部17和下连杆部9,上连杆部8和下连杆部9与上手柄4和下手柄5相连接。
[0019] 上连杆部17和下连杆部9之间设有连接件A10,主刀片1和下连杆部9之间设有连接件B11。
[0020] 上连杆部17上设有锁钩12,下手柄部9上设有与锁钩12相配合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活动的设置在下手柄5上的锁杆13,与锁杆13相配合的手推块14,手推块14与下手柄5的外壁相配合。
[0021] 使用时,摆动上手柄和/或下手柄,上轮齿和下轮齿也随之转动,上轮齿和下轮齿之间的啮合点为力的第一个支点形成第一个杠杆作用,上轮齿和下轮齿的转动又带动刀片驱动轮齿转动,下轮齿和刀片驱动轮齿之间的啮合点为力的第二个支点形成第二个杠杆作用。通过双杠杆双重加力的作用,可大大减小作用在上、下手柄上的作用力,降低劳动强度,即使剪切大树枝,也可较轻松的剪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