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挤奶设备

申请号 CN200920230884.4 申请日 2009-09-04 公开(公告)号 CN201467788U 公开(公告)日 2010-05-19
申请人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发明人 胡良龙; 胡志超; 王海鸥; 张会娟; 吴峰; 王建楠; 顾峰玮; 计福来; 谢焕雄; 钟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 挤奶 设备,属于畜牧机械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通过奶管与储 奶桶 连通的 挤奶杯 组,所述储奶桶与 真空 系统连通,还包括串接在奶管中的浮子式 阈值 传感器 、通过脉动气管与储奶桶连通的脉动器,以及脱杯 气缸 ,所述阈值传感器的 信号 输出端通过控制 电路 分别接位于奶管、脉动气管和脱杯气缸气管上的电磁 阀 ,所述脱杯气缸的 活塞 通过牵引索接挤奶杯组,所述储奶桶下方安装计量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后,通过自动脱杯,可有效避免“过挤”,从而确保奶 牛 健康和牛奶的品质与产量。同时解决了奶产量的计量问题,实现每头 奶牛 每次产奶量的自动计量与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式挤奶设备,包括通过奶管与储奶桶连通的挤奶杯组,所述储奶桶与真空系统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接在奶管中的浮子式阈值传感器、通过脉动气管与储奶桶相连的脉动器,以及脱杯气缸,所述阈值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分别接位于奶管、脉动气管和脱杯气缸气管上的奶管电磁、脉动电磁阀和气缸电磁阀,所述脱杯气缸的活塞通过牵引索接挤奶杯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挤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奶桶下部装有带显示器的计量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挤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奶杯体中内衬的中部经集乳器以及奶管、并通过奶管电磁阀和浮子式阈值传感器与储奶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挤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间室通过脉动管、并经脉动器和脉动电磁阀与储奶桶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移动式挤奶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奶设备,尤其是一种移动式挤奶设备,属于畜牧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挤奶是奶场的主要生产环节,其劳动量占奶牛场全部工作量的60%以上。机械挤奶是一种模仿犊牛自然吸奶动作,利用挤奶机系统所产生的交替真空将奶从奶牛的乳头中吸出的技术。采用机械化挤奶可减少75%的劳动量,且能减少污染、减少奶牛乳房疾病发生,有利于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和协调发展,因而挤奶机械化程度成为奶牛业发展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0003] 移动式挤奶机是一种小型挤奶设备,具有灵活方便、价格较低等优点,常用于养牛专业农户、大户、奶站和较大规模养殖场特殊奶牛(如产房)等。通常其由挤奶杯组、真空系统、脉动器、储奶桶、各类管道、移动平台、电控系统等组成。
[0004] 一个完整的机械挤奶过程大致可分为准备、预挤、正常挤、后挤等阶段。过度挤奶是指挤奶作业过程中后挤阶段奶汁已经基本停止流出时(或低于正常出奶量下限值),而挤奶动作仍继续进行的一种行为。“过挤”易导致乳头充血肿胀,易产生乳房炎,严重威胁奶牛健康和牛奶品质、产量,目前国内使用的移动式挤奶机中尚无有效的防过挤技术及措施。另外,目前国内的移动式挤奶机中尚无计量装置,无法准确得知每头牛的每次产奶量,不便于牧场饲喂等管理,也不便于个体养牛集中挤奶的奶站管理(需按每户奶牛的产奶量独立核算费用)。因此,在实际生产应用时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提出一种能自动脱杯的移动式挤奶设备,从而避免“过挤”现象,确保奶牛健康和牛奶品质与产量。
[0006]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挤奶设备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通过奶管与储奶桶连通的挤奶杯组,所述储奶桶与真空系统连通,还包括串接在奶管中的浮子式阈值传感器、通过脉动气管与储奶桶相连的脉动器,以及脱杯气缸,所述阈值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分别接位于奶管、脉动气管和脱杯气缸气管上的奶管电磁、脉动电磁阀和气缸电磁阀,所述脱杯气缸的活塞通过牵引索接挤奶杯组。
[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储奶桶下部装有带显示器的计量装置。
[0008] 工作时,启动真空系统,储奶桶上部空间形成真空,将奶杯套在奶牛乳头上后,奶杯内衬交替闭合张开,开始挤奶作业。在负压(挤奶真空)吸引下,奶流经过奶管进入储奶桶。当奶流量超过预定阈值时,传感器内的浮子处于浮起状态,指示正常挤奶。挤奶后期,当奶流量小于预定阈值时,浮子开始下沉,发出脱杯信号,并开始脱杯延时计时,这时奶管上的电磁阀和脉动电磁阀关闭,挤奶动作终止,延时时间到,启动气缸电磁阀,活塞运动,通过牵引索拉动奶杯,将其从乳头上摘下。然后从计量装置上读出本次的奶产量。
[0009] 由此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后,通过自动脱杯,可有效避免“过挤”,从而确保奶牛健康和牛奶的品质与产量。同时解决了奶产量的计量问题,实现每头奶牛每次产奶量的自动计量与显示。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中奶流量阈值传感器的放大视图。
[0013]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0014] 图中零件与序号关系为:推把1,储奶桶2,浮子式阈值传感器3,浮子4,脉动电磁阀5,脉动器6,气缸电磁阀7,气缸真空管8,奶管电磁阀9,支撑杆10,真空稳压罐11,阀12,脱杯气缸13,活塞14,长奶管15,长脉动管16,牵引索17,奶杯体18,集乳器19,壁间室
20,内衬21,真空22,计量秤23,平台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实施例为一种可自动脱杯的双工位移动式挤奶设备,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挤奶杯组、真空系统、脉动器、储奶桶、阈值传感器、脱杯气缸、计量装置、移动平台、各类管道、电控系统等组成。其中,挤奶杯组的奶杯体18中具有内衬21,杯体外壳与内衬间是壁间室20,奶杯体18中内衬21的中部经集乳器19以及长奶管15、并通过奶管电磁阀9和浮子式阈值传感器3与储奶桶2连接。壁间室20通过长脉动管16、并经脉动器6和脉动电磁阀5与储奶桶2连接。真空系统由真空泵22、阀门12、真空稳压罐11及其管件组成。脱杯气缸13安置在固定于平台24上的支撑杆10上。脱杯气缸13的活塞14通过牵引索17接挤奶杯组。阈值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分别接奶管电磁阀9和气缸电磁阀7以及脉动电磁阀5。储奶桶2下部装有带显示器的计量秤23。浮子式阈值传感器3的结构参见图2,其内部装有浮子4。本实施例两套挤奶设备并联在一起,构成图3所示的双工位移动式挤奶设备。
[0016] 工作时,首先启动真空泵,产生50KPa的真空,打开手动阀门,储奶桶上部空间形成真空,将奶杯“S”形法套在奶牛乳头上,启动脉动电磁阀,脉动器6通过长脉动管16将交替变化的真空传递到壁间室20,使内衬产生闭合张开交替的挤奶动作。储奶桶的真空(负压)通过安装其上的阈值传感器3、奶管电磁阀9及长奶管15将牛奶吸至储奶桶2内。
[0017] 挤奶过程中,当奶流量超过200ml/min(阈值)时,阈值传感器3内的浮子4处于浮起状态,指示正常挤奶。在挤奶后期,当奶流量小于200ml/min时,浮子4开始下沉,发出脱杯信号,并开始脱杯延时计时,此时奶管电磁阀9关闭挤奶真空回路,脉动电磁阀5关闭脉动器6,挤奶动作终止,空气缓慢进入奶杯内衬21,使奶杯处于仅保持悬挂在乳头上的状态。延时时间1min后,气缸电磁阀7受控开启,真空进入脱杯气缸13内,活塞14在负压吸引下快速运动,张紧牵引索17,拉动奶杯,将其从乳头上摘下,并迅速收回,悬挂在支撑杆下方。如较长时间不用,可由人工将其挂在支撑杆10上。然后从计量秤上读出产奶量,并记录,挤奶过程结束。
[0018] 上述奶量阈值传感器可以采用多种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聚酸酯、聚氯乙烯、聚丙烯、ABS等工程塑料,最好采用聚碳酸酯制作。
[0019] 上述脱杯用气缸可以采用多种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硬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等工程塑料,最好采用硬聚氯乙烯制作。
[0020] 以上过程以奶流量阈值为决策控制信号,在挤奶后挤阶段时,当奶流量低于正常挤奶的下限值(脱杯阈值)时,关闭奶杯中的挤奶真空(负压),并经短暂延时后发脱杯信号,驱动脱杯装置拉动绳索脱掉套在奶牛乳房上的挤奶杯组,实现奶杯的适时自动脱落,有效避免过挤。采用称重措施解决了奶产量的计量问题,实现了每头奶牛每次产奶量的自动计量与显示。
[0021] 归纳起来,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特点:
[0022] (1)在奶路中安装了奶量阈值传感器,在挤奶后期,当奶流量小于正常挤奶阈值(200ml/min)时发出信号,根据此信号终止挤奶动作,有效防止“过挤”,减少乳房炎发生;
[0023] (2)安装了真空(负压)脱杯装置,当奶量阈值传感器发出终止挤奶动作决策命令时,延时1min后,启动脱杯动作,将奶杯自动摘下并收回,减轻了人工摘杯劳动强度,并有效避免人工摘杯过迟造成的杯体坠地等事故,保护了挤奶设备安全;
[0024] (3)在储奶桶下方安装了称重装置,能准确测知每头牛每次的产奶量,为奶牛饲喂、奶场(站)经济核算等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和便利。
[0025]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