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试数据的轮胎异常磨损程度判断方法 |
|||||||
申请号 | CN201610105533.5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申请人 |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皓; 程万胜; 姜娉; | ||||
摘要 |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基于路试数据的轮胎异常磨损程度判断方法,分别测量花纹沟深和花纹 块 的跟趾状磨耗,计算轮胎偏磨耗以及取跟趾状磨耗的最大值的平均值,然后根据轮胎偏磨耗和轮胎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的大小,与设定发生异磨程度值进行比较,判断轮胎异常磨损程度的等级。本发明通过轮胎偏磨耗和跟趾状磨耗来判断轮胎抵抗异磨的能 力 , 精度 较高,方便快捷;通过计算过程及公式导入至EXCLE中形成模板,处理数据时仅需要填入轮胎测量数据,其抵抗异磨的程度等级均能自动生成。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路试数据的轮胎异常磨损程度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
说明书全文 | 基于路试数据的轮胎异常磨损程度判断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路试数据的轮胎异常磨损程度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0002] 随着市场对轮胎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产品的开发效率也在提高,同时评价轮胎性能的方式也多样化,其中轮胎路试是在产品上市前和市场条件最接近也是最有效的评价方式,所以轮胎路试结果的有效处理也至关重要。目前还未有详细规范的路试处理方法,并且各轮胎厂家或轮胎工程师有各自的处理方法,但是并不系统和全面。现有方法只是对轮胎主观和简单的数据测量进行判断,并没有系统的进行归纳统计并进行等级判定,所以对现行方法的异磨结果较不准确并不能客观判断。 发明内容[0003] 为了精确的评价轮胎抵抗异磨的能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路试数据的轮胎异常磨损程度判断方法。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基于路试数据的轮胎异常磨损程度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hs1-1,hs1-2,…hs1-m; [0008] hs2-1,hs2-2,…hs2-m; [0009] … [0010] hsn-1,hsn-2,…hsn-m; [0011] 2)计算轮胎偏磨耗: [0012] 当花纹沟数量m等于3时,偏磨耗 [0013] C=AVERAGE(hs1-1,hs1-3;hs2-1,hs2-3;……;hsn-1,hsn-3)-AVERAGE(hs1-2,hs2-2,……,hsn-2) [0014] 当花纹沟数量m大于3时,偏磨耗 [0015] C=AVERAGE(hs1-1,hs1-m;hs2-1,hs2-m;……;hsn-1,hsn-m)- [0016] AVERAGE(hs1-2,…hs1-(m-1);hs2-2,…hs2-(m-1);……;hsn-2,…hsn-(m-1)); [0017] 3)计算轮胎跟趾状磨耗: [0018] 在测量花纹沟深度相同的位置测量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并沿轮胎径向依次测量k个花纹块,每个花纹块沿轮胎径向取j个测量点,其中k≥m+1,j≥3,分别记做: [0019] D1-1-1,D1-1-2,…D1-1-j;D1-2-1,D1-2-2,…D1-2-j;…D1-k-1,D1-k-2,…D1-k-j; [0020] D2-1-1,D2-1-2,…D2-1-j;D2-2-1,D2-2-2,…D2-2-j;…D2-k-1,D2-k-2,…D2-k-j; [0021] … [0022] Dn-1-1,Dn-1-2,…Dn-1-j;Dn-2-1,Dn-2-2,…Dn-2-j;…Dn-k-1,Dn-k-2,…Dn-k-j; [0023] 4)取j个测量点的花纹块跟趾状磨耗的最大值,将同列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的最大值进行平均计算,得到各列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大小D1-max、D2-max、……、Dk-max,分别记做: [0024] [0025] [0026] 5)对各列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进行平均计算,得到轮胎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D=AVERAGE(D1-max,D2-max,……,Dk-max); [0027] 6)判断轮胎偏磨耗C和轮胎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D的大小,其中轮胎偏磨耗C取绝对值,设定发生异磨程度的值为X,当轮胎偏磨耗C和跟趾状磨耗D位于0≤X≤1时,为无异磨;当轮胎偏磨耗C和跟趾状磨耗D位于1 [0028] 优选地,步骤1)中,花纹沟的沟深采用深度尺测量,测量时该深度尺的悬臂搭在被测花纹沟两侧花纹块的高点位置。 [0029] 优选地,步骤2)中,如果偏磨耗C>0,则花纹磨中间,如果偏磨耗C<0,则花纹磨肩。 [0030] 优选地,步骤3)中,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采用深度尺测量,测量时该深度尺的悬臂搭在前后花纹块的高点位置。 [0031] 优选地,步骤3)中,花纹块沿轮胎径向取3个测量点,分别为花纹块两侧的拐点和花纹块的中部。 [0032]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轮胎偏磨耗和跟趾状磨耗来判断轮胎抵抗异磨的能力,精度较高,方便快捷;通过计算过程及公式导入至EXCLE中形成模板,处理数据时仅需要填入轮胎测量数据,其抵抗异磨的程度等级均能自动生成。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花纹块和花纹沟的分布情况; [0034]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测量花纹沟沟深的示意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测量花纹块跟趾状磨耗的示意图; [0036]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花纹块沿轮胎径向上3个测量点的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003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38] 如图1所示,本发明轮胎适用于驱动位花纹类型,具有纵横交错的花纹沟,并且花纹块形状为矩形或多边形。 [0039] 首先需要对花纹沟深进行测量,沿轮胎周向均分测量3个胎面位置,选取有磨耗标记的花纹沟并向轮胎径向依次测量4个花纹沟的沟深,分别记做: [0040] hs1-1,hs1-2,hs1-3,hs1-4; [0041] hs2-1,hs2-2,hs2-3,hs2-4; [0042] hs3-1,hs3-2,hs3-3,hs3-4; [0043] 然后计算轮胎偏磨耗C: [0044] 当花纹沟数量m等于3时,偏磨耗 [0045] C=AVERAGE(hs1-1,hs1-3;hs2-1,hs2-3;……;hsn-1,hsn-3)-AVERAGE(hs1-2,hs2-2,……,hsn-2) [0046] 当花纹沟数量m大于3时,偏磨耗 [0047] C=AVERAGE(hs1-1,hs1-m;hs2-1,hs2-m;……;hsn-1,hsn-m)- [0048] AVERAGE(hs1-2,…hs1-(m-1);hs2-2,…hs2-(m-1);……;hsn-2,…hsn-(m-1))。 [0049] 本实施例中花纹沟数量为4个,因此其偏磨耗 [0050] C=AVERAGE(hs1-1,hs1-4;hs2-1,hs2-4;hs3-1,hs3-4)-AVERAGE(hs1-2,hs1-3;hs2-2,hs2-3;hs3-2,hs3-3)) [0051] 由于块状花纹在滚动中花纹块先入地端与地面接触产生变形,此变形随着花纹块的滚动逐渐传递到花纹块的离地端,当离地时花纹块的变形能量从离地端释放,所以离地端的花纹块部分与地面产生相对滑移因而产生磨耗,从而产生前高后低的现象,即花纹块的异常磨损。因此在花纹沟深测量需要采用深度尺,测量时该深度尺的悬臂搭在被测花纹沟两侧花纹块的高点位置,参照图2。 [0052] 在测量花纹沟深度相同的3个位置测量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并沿轮胎径向依次测量6个花纹块,每个花纹块沿轮胎径向取3个测量点,分别为花纹块两侧的拐点和花纹块的中部,参照图4。测量的结果分别记做: [0053] D1-1-1,D1-1-2,D1-1-3;D1-2-1,D1-2-2,D1-2-3;D1-3-1,D1-3-2,D1-3-3; [0054] D1-4-1,D1-4-2,D1-4-3;D1-5-1,D1-5-2,D1-5-3;D1-6-1,D1-6-2,D1-6-3; [0055] D2-1-1,D2-1-2,D2-1-3;D2-2-1,D2-2-2,D2-2-3;D2-3-1,D2-3-2,D2-3-3; [0056] D2-4-1,D2-4-2,D2-4-3;D2-5-1,D2-5-2,D2-5-3;D2-6-1,D2-6-2,D2-6-3; [0057] D3-1-1,D3-1-2,D3-1-3;D3-2-1,D3-2-2,D3-2-3;D3-3-1,D3-3-2,D3-3-3; [0058] D3-4-1,D3-4-2,D3-4-3;D3-5-1,D3-5-2,D3-5-3;D3-6-1,D3-6-2,D3-6-3; [0059] 取3个测量点的花纹块跟趾状磨耗的最大值,将同列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的最大值进行平均计算,得到各列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大小D1-max、D2-max、D3-max、D4-max、D5-max、D6-max,分别记做: [0060] AVERAGE[MAX(D1-1-1,D1-1-2,D1-1-3),MAX(D2-1-1,D2-1-2,D2-1-3),MAX(D3-1-1,D3-1-2,D3-1-3)]; [0061] AVERAGE[MAX(D1-2-1,D1-2-2,D1-2-3),MAX(D2-2-1,D2-2-2,D2-2-3),MAX(D3-2-1,D3-2-2,D3-2-3)]; [0062] AVERAGE[MAX(D1-3-1,D1-3-2,D1-3-3),MAX(D2-3-1,D2-3-2,D2-3-3),MAX(D3-3-1,D3-3-2,D3-3-3)]; [0063] AVERAGE[MAX(D1-4-1,D1-4-2,D1-4-3),MAX(D2-4-1,D2-4-2,D2-4-3),MAX(D3-4-1,D3-4-2,D3-4-3)]; [0064] AVERAGE[MAX(D1-5-1,D1-5-2,D1-5-3),MAX(D2-5-1,D2-5-2,D2-5-3),MAX(D3-5-1,D3-5-2,D3-5-3)]; [0065] AVERAGE[MAX(D1-6-1,D1-6-2,D1-6-3),MAX(D2-6-1,D2-6-2,D2-6-3),MAX(D3-6-1,D3-6-2,D3-6-3)]; [0066] 对上述各列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进行平均计算,得到轮胎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0067] D=AVERAGE(D1-max,D2-max,D3-max,D4-max,D5-max,D6-max); [0068] 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采用深度尺测量,测量时该深度尺的悬臂搭在前后花纹块的高点位置,参照图3。 [0069] 异常磨损等级判定: [0070] 因每条轮胎的数据均会不同,需要对每次数据进行等级判定以便进行对比评价,异磨程度根据偏磨及跟趾状磨耗数据分为:无异磨、轻微异磨、中等异磨和严重异磨四个等级,然后判定每条轮胎的等级,并且对相同等级的轮胎方案进行计数,填入表格中,根据发生的条数评价轮胎抵抗异磨的能力,评价方式如下: [0071] 判断轮胎偏磨耗C和轮胎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D的大小,其中轮胎偏磨耗C取绝对值,设定发生异磨程度的值为X,当轮胎偏磨耗C和跟趾状磨耗D位于0≤X≤1时,为无异磨;当轮胎偏磨耗C和跟趾状磨耗D位于1 [0072] 判断每条胎“磨中间”和“磨肩”:如果C>0,则花纹磨中间,如C<0,则花纹磨肩,取∣C∣按照下表判断其所在区间并计数;判断每条胎的跟趾状磨耗:按照下表判断每条轮胎的跟趾状磨耗D所在的区间并计数 [0073] [0074] [0075] X为发生异磨程度的值。 [0076] 判定说明:依次按照严重程度比较“严重异磨”,“中等异磨”,“轻微异磨”,“无异磨”发生的比例,以最先比较出来的差异的程度为判定依据,发生比例高则此方案的这个性能差。 [0077] 案例说明: [0078] [0079] 判定方法:方案A和方案B分别10条轮胎,经过数据测量后进行处理填入上表中。 [0080] *磨中间对比:方案A发生严重异磨的比例为1/10,中等异磨的比例为1/10,轻微异磨的比例为1/10,无异磨为0/10。 [0081] 方案B发生严重异磨的比例为1/10,发生中等异磨的比例为2/10,轻微异磨的比例为0/10,无异磨为0/10。 [0082] 其中严重异磨比例相同,中等磨异磨的比例方案B发生比例较高,则方案B抵抗“磨中间”的能力差。 [0083] *磨肩对比:同理对比“磨肩”项目,方案A严重异磨比例为3/10,方案B严重异磨比例为2/10,方案A发生严重异磨的比例较高,则方案A抵抗“磨肩”的能力差。 [0084] *H&T对比:同以上对比方法相同,方案A发生严重异磨的比例为3/10,中等异磨的比例为5/10,轻微异磨的比例为2/10,无异磨为0/10。 [0085] 方案B发生严重异磨的比例为5/10,发生中等异磨的比例为2/10,轻微异磨的比例为3/10,无异磨为0/10,方案B发生严重异磨的比例较高,则方案B抵抗“H&T”的能力差。 [0086]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