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分析装置、样本分析方法及尿分析装置用控制系统

申请号 CN201410069053.9 申请日 2014-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4020282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申请人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发明人 福田正和; 田中政道;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尿分析装置,包括制备部件、检测部件和计算机。其中,计算机在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让制备部件混合尿样本和第一、二 试剂 分别制备第一、二测定试样,将第一、二测定试样供应给检测部件,分析检测部件从第一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 信号 ,测定尿中的红细胞,分析检测部件从第二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测定尿中的细菌;在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让制备部件混合体液样本和第一、二试剂分别制备第三、四测定试样,向检测部件供应第三、四测定试样,分析检测部件从第三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分析检测部件从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方法和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以尿测定模式和体液测定模式进行作业的尿分析装置,包括:
由样本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
检测出所述测定试样中的粒子的信号的检测部件;
以及计算机;
其中,该计算机能够在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尿样本和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一测定试样,混合尿样本和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来制备第二测定试样,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供应给所述检测部件,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尿中的红细胞,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二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尿中的细菌,在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三测定试样,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二试剂来制备第四测定试样,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三和第四测定试样,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能够对检测部件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进行分析,进一步测定不同于白细胞的有核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在所述计算机的控制下混合尿样本、所述第一试剂、以及用于染色细胞膜的第三试剂来制备所述第一测定试样;混合尿样本、所述第二试剂、以及用于染色核酸的第四试剂来制备所述第二测定试样,混合体液样本、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三试剂来制备所述第三测定试样,混合体液样本、所述第二试剂和所述第四试剂来制备所述第四测定试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能够按照第一测定条件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所述第一测定试样的作业或对所述检测部件进行的供应作业,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一测定条件的第二测定条件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所述第三测定试样的作业或对所述检测部件进行的供应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能够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第三测定试样的作业或对所述检测部件进行的供应作业,以使得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中含有的粒子的信号时的体液样本的稀释倍率高于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中含有的粒子的信号时的尿样本的稀释倍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将制备的测定试样与稀释液一起供应给所述检测部件;
所述计算机能够在所述第一测定条件下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向所述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以及第一量的稀释液,在第二测定条件下,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向所述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以及多于所述第一量的第二量的稀释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能够在所述第一测定条件下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出尿样本被稀释了的所述第一测定试样,并将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供应给所述检测部件,在所述第二测定条件下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出体液样本被稀释至高于第一测定条件的倍率的所述第三测定试样,并将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供应给所述检测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包含光照流过流动室的测定试样并进行计测的流式细胞仪;
所述计算机能够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的测定试样供应作业,以使得在所述第二测定条件下所述流动室中的试样流比所述第一测定条件更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制备部件能够在使稀释液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同时将制备的测定试样供应给稀释液所流动的所述流动室;
所述计算机能够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以使得在向所述流动室供应所述第三测定试样时,单位时间供应的测定试样的量比向所述流动室供应所述第一测定试样时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按照第三测定条件从所述第二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信号,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三测定条件的第四测定条件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能够调整检测灵敏度;
所述第三测定条件的检测灵敏度高于所述第四测定条件的检测灵敏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以第一检测灵敏度检测出所述第四测定试样的一部分中所含有的粒子的信号,以高于第一检测灵敏度的第二检测灵敏度检测出所述第四测定试样的另一部分中所含有的粒子的信号;
所述计算机能够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以所述第一检测灵敏度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以所述第二检测灵敏度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细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在包括尿测定模式和体液测定模式在内的数个作业模式中设定一种作业模式的模式设定部分。
14.一种能够以尿测定模式和体液测定模式进行作业的尿分析装置,包括:
用样本制备混合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
检测出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供应的所述混合试样中的粒子的信号的检测部件;
以及计算机;
其中,所述计算机能够在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尿样本和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一混合试样,在第一测定条件下,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和所述检测部件进行向检测部件供应第一混合试样的作业和检测粒子信号的作业,在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二混合试样,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测定条件的第二测定条件下,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和所述检测部件进行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二混合试样的作业和检测粒子的信号的作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具有供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供应的混合试样流动的流动室;
所述计算机能够在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测定条件下在流动室中形成第一流量的试样流,分析所得到的信号,测定尿中的红细胞,在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以使得在所述第二测定条件下在流动室中形成比所述第一流量少的第二流量的试样流,分析所得到的信号,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能够在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尿样本和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来制备第三混合试样,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和检测部件在第三测定条件下进行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三混合试样的作业和检测粒子的信号的作业,在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二试剂来制备第四混合试样,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和检测部件在第四测定条件下进行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四混合试样的作业和检测粒子的信号的作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能够调整检测灵敏度;
所述计算机能够在设定了尿测定模式时,在所述第三测定条件下将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灵敏度调整为第一灵敏度,在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在所述第四测定条件下将所述检测灵敏度调整为低于所述第一灵敏度的第二灵敏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尿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能够分析所述第三混合试样的粒子的信号并检测出细菌,分析所述第四混合试样的粒子的信号并检测出细菌以外的有核细胞。
19.一种使用自动化尿分析装置的体液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尿分析装置混合体液样本与所述第一试剂;
用尿分析装置混合体液样本与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
用尿分析装置在体液样本与所述第一试剂的混合物中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
用尿分析装置在体液样本与所述第二试剂的混合物中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
其中,所述第一试剂是供尿分析装置测定尿中的红细胞用的试剂,所述第二试剂是供尿分析装置测定尿中的细菌用的试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尿分析装置具有流式细胞仪。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尿分析装置在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时使流式细胞仪单位时间测定的试样量比测定尿中的红细胞时少。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试剂比第一试剂pH值低。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二试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第一试剂不含表面活性剂或者是含有比第二试剂的浓度低的表面活性剂。
24.一种尿分析装置用控制系统,其中该尿分析装置具有用样本和试剂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以及用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测定试样生成测定数据的检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能够在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尿样本和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一测定试样,混合尿样本和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来制备第二测定试样,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供应给检测部件,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一测定试样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测定尿中的红细胞,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二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尿中的细菌,在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三测定试样,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四试剂来制备第四测定试样,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三和第四测定试样,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

说明书全文

尿分析装置、样本分析方法及尿分析装置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混合样本与试剂制备的测定试样进行测定来分析样本的尿分析装置、样本分析方法及尿分析装置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对采自生物的血液或尿等样本中所含有的成份进行分析的样本分析在临床检查领域被广泛采用,近年来自动分析样本的样本分析装置得到应用。
[0003] 美国专利第8501482号公开了一种测定尿中所含有的有形成份的尿中有形成份分析装置。美国专利第8501482号公开的尿中有形成份分析装置将所吸移的尿样本分为二等份,一等份中混入稀释液和第一染色试剂,制备用于测定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较大的尿中有形成份的测定试样,通过对此测定试样进行光学测定来分析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另一等份中混入稀释液和第二染色试剂,制备用于测定其他比尿中有形成份小的细菌的测定试样,光学测定此测定试样来分析细菌。
[0004] 美国专利第8440140号公开了一种能够测定体液的血液分析装置。
[0005] 在许多医疗机构中,根据样本种类的不同设置有用于检查尿和大便等的普通检查室、用于检查血液的血液检查室等多个检查室。存在于生物体腔内的体腔液(以下称“体液”)大多在用于检查尿的普通检查室检查。然而,过去的尿分析装置只能分析尿。因此,要分析体液就必须在普通检查室内设置体液专用分析装置,或使用其他检查室中的体液分析装置。
[0006] 本发明有鉴于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尿和体液两者进行分析的尿样本分析装置、样本分析方法及尿分析装置用控制系统。
[0007] 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一形态的尿分析装置是一种能够以尿测定模式和体液测定模式进行作业的尿分析装置,其具有:
由样本(sample)制备测定试样(measurement specimen)的试样制备部件、
检测出所述测定试样中的粒子的信号的检测部件、
以及计算机;
其中,该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为如下:
当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尿样本和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一测定试样,混合尿样本和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来制备第二测定试样,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供应给所述检测部件,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尿中的红细胞,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二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尿中的细菌;且
当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三测定试样,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二试剂来制备第四测定试样,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三和第四测定试样,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
[0008] 采用此结构,能够在尿测定模式下用第一试剂测定尿中的红细胞,在体液测定模式下能够采用与所述尿测定模式通用的第一试剂高效地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此外,还能够在尿测定模式下用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测定尿中的细菌,在体液测定模式下能够采用与所述尿测定模式通用的第二试剂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有时体液含有的红细胞比尿多,但在体液测定模式下,用第二试剂使体液中可能含有的比尿多的红细胞溶血,这样就能不受大量红细胞的影响,准确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因此,本发明的尿分析装置能够用通用的试剂分别测定尿和体液中所含有的成份,因此能够高效、精确地分析尿和体液。
[0009] 所述计算机的程序还可以如下设计:对检测部件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进行分析,进一步测定不同于白细胞的有核细胞。
[0010]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在所述计算机的控制下混合尿样本、所述第一试剂、以及用于染色细胞膜的第三试剂来制备所述第一测定试样,混合尿样本、所述第二试剂、以及用于染色核酸的第四试剂来制备所述第二测定试样,混合体液样本、所述第一试剂和所述第三试剂来制备所述第三测定试样,混合体液样本、所述第二试剂和所述第四试剂来制备所述第四测定试样。
[0011] 所述计算机的程序还可以如下设计:按照第一测定条件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所述第一测定试样的作业或对所述检测部件进行的供应作业,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一测定条件的第二测定条件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所述第三测定试样的作业或对所述检测部件进行的供应作业。以此就能够在尿测定模式和体液测定模式下以不同条件进行测定。因此,在尿测定模式下,设定适合由尿样本制备的第一测定试样的第一测定条件,由此就能精确地测定尿中的红细胞。在体液测定模式下,设定适合由体液样本制备的第二测定试样的第二测定条件,由此就能精确地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
[0012]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计算机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第三测定试样的作业或对所述检测部件进行的供应作业,以使得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中含有的粒子的信号时的体液样本的稀释倍率高于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中含有的粒子的信号时的尿样本的稀释倍率。
[0013]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将制备的测定试样与稀释液一起供应给所述检测部件,所述计算机在所述第一测定条件下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向所述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以及第一量的稀释液,在第二测定条件下,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向所述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以及多于所述第一量的第二量的稀释液。
[0014]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计算机在所述第一测定条件下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出尿样本被稀释了的所述第一测定试样,并将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供应给所述检测部件,在所述第二测定条件下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出体液样本被稀释至高于第一测定条件的倍率的所述第三测定试样,并将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供应给所述检测部件。
[0015]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检测部件包含光照流过流动室的测定试样并进行计测的流式细胞仪,所述计算机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的测定试样供应作业,以使得在所述第二测定条件下所述流动室中的试样流比所述第一测定条件更细。采取此种结构,第二测定试样的试样流会比第一测定试样的试样流更细,在第二测定试样流过流动室时能够防止红细胞同时通过。即使体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也能够精确地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
[0016]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试样制备部件能够在使稀释液在所述流动室流动的同时将制备的测定试样供应给稀释液所流动的所述流动室,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以使得在向所述流动室供应所述第三测定试样时,单位时间供应的测定试样的量比向所述流动室供应所述第一测定试样时少。
[0017]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检测部件按照第三测定条件从所述第二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信号,按照不同于所述第三测定条件的第四测定条件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信号。以此就能以不同的测定条件分别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和尿中的细菌。因此,在体液测定模式下,设定适合由体液样本制备的第四测定试样的第四测定条件,由此就能精确测定白细胞。在尿测定模式下,设定适合由尿样本制备的第二测定试样的第三测定条件,由此就能精确测定细菌。
[0018]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检测部件能够调整检测灵敏度,所述第三测定条件的检测灵敏度高于所述第四测定条件的检测灵敏度。如细菌和白细胞那样,当测定对象粒子大小差异很大时,有时虽然能精确测定其中一种粒子(比如细菌),但以同样测定条件使用同一检测部件的话,将无法精确测定另一种粒子(比如白细胞)。采取上述结构,尿样本中的细菌和体液样本中的白细胞均能得到精确测定。
[0019]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检测部件以第一检测灵敏度检测出所述第四测定试样的一部分中所含有的粒子的信号,以高于第一检测灵敏度的第二检测灵敏度检测出所述第四测定试样的另一部分中所含有的粒子的信号,所述计算机的程序如下设计: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以所述第一检测灵敏度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以所述第二检测灵敏度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细菌。
[0020] 还可以如下设计:尿分析装置还具有用于在包括尿测定模式和体液测定模式在内的复数个作业模式中设定一种作业模式的模式设定部分。
[0021] 本发明第二形态的尿样本分析装置是一种能够以尿测定模式和体液测定模式进行作业的尿分析装置,其具有:能够用样本制备混合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
检测出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供应的所述混合试样中的粒子的信号的检测部件、
以及计算机;
其中,该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为如下:
当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尿样本和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一混合试样,在第一测定条件下,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和所述检测部件进行向检测部件供应第一混合试样的作业和检测粒子信号的作业,
当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二混合试样,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测定条件的第二测定条件下,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和所述检测部件进行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二混合试样的作业和检测粒子的信号的作业。
[0022] 采用此结构,在尿测定模式下,设定适合尿样本的第一测定条件,由此就能精确测定第一混合试样。在体液测定模式下,设定适合体液样本的第二测定条件,由此就能精确测定第二混合试样。因此,能够高效、精确地分别分析尿和体液。
[0023] 还可以如下设计:所述检测部件具有供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供应的混合试样流动的流动室,所述计算机的程序如下设计:当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测定条件下在流动室中形成第一流量的试样流,分析所得到的信号,测定尿中红细胞;当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控制所述试样制备部件,以使得在所述第二测定条件下在流动室中形成比所述第一流量少的第二流量的试样流,分析所得到的信号,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有时体液中含有的红细胞比尿更多,但采用上述结构后,第二混合试样的试样流比第一混合试样的试样流的流量少,在第二混合试样流过流动室时能够防止红细胞同时通过,即使体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也能够精确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
[0024] 所述计算机的程序还可以如下设计:当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尿样本和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来制备第三混合试样,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和检测部件在第三测定条件下进行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三混合试样的作业和检测粒子的信号的作业,当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二试剂来制备第四混合试样,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和检测部件在第四测定条件下进行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四混合试样的作业和检测粒子的信号的作业。
[0025] 所述检测部件能够调整检测灵敏度,所述计算机的程序如下设计:当设定了尿测定模式时,在所述第三测定条件下将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灵敏度调整为第一灵敏度,当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在所述第四测定条件下将所述检测灵敏度调整为低于所述第一灵敏度的第二灵敏度。当尿中的测定对象粒子与体液中的测定对象粒子的大小差异较大时,有时虽然能精确测定其中一种粒子(比如尿中细菌),但如果以同样测定条件使用同一检测部件的话,将无法精确测定另一种粒子(比如体液中的白细胞等有核细胞)。采取上述结构,尿中的粒子和体液中的粒子均能够得到精确测定。
[0026] 所述计算机的程序还可以如下设计:分析所述第三混合试样的粒子的信号并检测出细菌,分析所述第四混合试样的粒子的信号并检测出细菌以外的有核细胞。
[0027] 本发明第三形态涉及一种使用自动化尿分析装置的体液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尿分析装置混合体液样本与所述第一试剂,
用尿分析装置混合体液样本与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
用尿分析装置在体液样本与所述第一试剂的混合物中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
用尿分析装置在体液样本与所述第二试剂的混合物中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
其中,
所述第一试剂是供尿分析装置测定尿中的红细胞用的试剂,所述第二试剂是供尿分析装置测定尿中的细菌用的试剂。
[0028] 以此,在尿分析装置中,能够将测定尿中的红细胞或白细胞的第一试剂用于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第一试剂能够通用。另外,在尿分析装置中还能将测定尿中的细菌的第二试剂用于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第二试剂能够通用。有时体液含有的红细胞比尿更多,但用第二试剂使体液中的含量可能多于尿的红细胞溶血,由此不会受到大量的红细胞的影响,能够正确地测定体液中所含白细胞。
[0029] 还可以如下设计:尿分析装置具有流式细胞仪。
[0030] 还可以如下设计:尿分析装置在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时使流式细胞仪单位时间测定的试样量比测定尿中的红细胞时少。
[0031] 还可以如下设计:第二试剂比第一试剂pH值低。
[0032] 还可以如下设计:第二试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第一试剂不含表面活性剂或者是含有比第二试剂的浓度低的表面活性剂。
[0033] 本发明第四形态涉及一种尿分析装置用控制系统,其中该尿分析装置具有用样本和试剂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以及用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测定试样生成测定数据的检测部件,该控制系统的程序如下设计:当设定为尿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尿样本和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一测定试样,混合尿样本和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来制备第二测定试样,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供应给检测部件,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一测定试样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测定尿中的红细胞,
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二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尿中的细菌,当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时,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一试剂来制备第三测定试样,混合体液样本和所述第四试剂,制备第四测定试样,向检测部件供应所述第三和第四测定试样,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三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分析所述检测部件从所述第四测定试样中的粒子检测出的信号并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
[0034] 发明效果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对尿和体液两者进行分析的尿样本分析装置、样本分析方法、以及尿分析装置用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实施方式中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斜视图;图2为试样制备部件和FCM部件的简要功能结构图;
图3为FCM部件的结构示图;
图4为实施方式中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6为实施方式中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测定模式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7为信息处理单元的显示界面的一例示图;
图8为测定模式切换确认对话框示图;
图9为在尿测定模式下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样本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10为尿测定试样制备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11为尿中有形成份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12为尿中细菌的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13为尿样本的分析结果界面示图;
图14为体液测定模式下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样本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15为体液测定试样制备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16为体液中的红细胞的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17A为以与测定尿中有形成份时相同的条件形成BF-RBC的鞘流时的示意图;
图17B为在体液中红细胞测定用条件下形成BF-RBC鞘流时的示意图;
图18为BF-RBC的单位时间的送出量与计数值的关系图;
图19为体液中有核细胞及细菌的测定处理步骤流程图;
图20为体液样本的分析结果界面示图;
图21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4的测定单元一侧的流程图的变更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0037] 〈尿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本实施方式将说明分析尿或体液中的有形成份的尿样本分析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尿样本分析装置能够以尿测定模式和体液测定模式进行作业。在设定为尿测定模式的情况下,样本分析装置将尿样本取入内部,分析尿中有形成份(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不包含细菌的有形成份)及尿中的细菌。在设定为体液测定模式的情况下,样本分析装置将体液样本取入内部,分析体液样本中的有形成份(红细胞、白细胞、大型细胞等)。 在此,所谓的“体液”不包含血液、尿及淋巴液,而是指生物体腔内存在的体腔液,例如骨髓液、脑脊髓液(CSF)、胸、腹水、心包积液、关节液、滑液、眼房液和房水等都在此列。
[0038] 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的外观斜视图。在图1中,尿样本分析装置100具有测定单元10和信息处理单元13。测定单元10具有用于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2、用于移送样本架3的架台4、用于从测定试样中检测出有形成份的信息的FCM部件5、以及电路部件14。机壳的侧面通过臂15安装有支撑台16,其上面设置有信息处理单元13。信息处理单元13与测定单元10的电路部件14进行了连接且能够进行数据通信。
[0039] 图2为试样制备部件2和FCM(流式细胞仪)部件5的简要功能构成图。样本分配部件1具有吸管17和注射。样本分配部件1通过吸管17吸移试管T中的样本(尿或体液),并将其分装到试样制备部件2中。试样制备部件2具有反应槽2u和反应槽2b。样本分配部件1分别向反应槽2u和反应槽2b分配定量的等量样本(aliquot,下同)。
[0040] 在反应槽2u,分配的等量样本与充当稀释液的第一试剂19u和含有染料的第三试剂18u混合。样本中的有形成份被第三试剂18u中所含有的色素染色。在尿测定模式下,在此反应槽2u制备的试样被用作分析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较大的尿中有形成份的测定试样。在下面,将用于测定尿中有形成份的测定试样称为“U-SED”。在体液测定模式下,在反应槽2u制备的试样被用作分析体液中的红细胞的测定试样。在下面,将用于分析体液中的红细胞的测定试样称为“BF-RBC”。
[0041] 另一方面,在反应槽2b中,分配的等量样本与充当稀释液的第二试剂19b和含有染料的第四试剂18b混合。如后所述,第二试剂19b具有溶血作用。样本中的有形成份被第四试剂18b所含有的色素染色。在尿测定模式下,在此反应槽2b制备的试样被用作分析尿中的细菌的测定试样。以下将用于测定尿中的细菌的测定试样称为“U-BAC”。在体液测定模式下,在反应槽2b制备的试样成为分析体液中的有核细胞(白细胞和大型细胞)及细菌的测定试样。在下面,将用于分析体液中的有核成份的测定试样称为“BF-WBC”。另外,在此所说的“大型细胞”指的是从体腔内膜或内脏腹膜剥落的细胞中比白细胞大的细胞,具体而言指间皮细胞、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等。
[0042] 从反应槽2u向FCM部件5的鞘流室51延伸设置管,在反应槽2u制备的测定试样能够供应给鞘流室51。反应槽2u的出口处设有电磁21a。从反应槽2b处开始也延伸设置有管,此管连接着从反应槽2u处延伸出来的管的途中处。以此,在反应槽2b制备的测定试样能够供应到鞘流室51。反应槽2b的出口处设有电磁阀21b。
[0043] 从反应槽2u、2b延伸至鞘流室51的管在鞘流室51前面分叉,其分叉部分连接到注射泵20a。注射泵20a与分叉点之间设有电磁阀21c。
[0044] 在从反应槽2u、2b处分别延伸出来的管的连接点到所述分叉点的中途处,管还有分叉,该分叉部分连接到注射泵20b。向注射泵20b延伸的管的分叉点与所述连接点之间设有电磁阀21d。
[0045] 试样制备部件2中设有用于收纳鞘液的鞘液收纳部件22,此鞘液收纳部件22通过管连接到鞘流室51。鞘液收纳部件22连接着压缩器22a,驱动压缩器22a,则压缩空气供应到鞘液收纳部件22,鞘液从鞘液收纳部件22供向鞘流室51。
[0046] 关于在反应槽2u、2b中分别制备的两种悬浊液(测定试样),反应槽2u的悬浊液(尿测定模式下为U-SED。体液测定模式下为BF-RBC)先导入到FCM部件5,在鞘流室51形成由鞘液包被的细流,并用激光对其进行照射。此后同样,反应槽2b的悬浊液(尿测定模式下为U-BAC。体液测定模式下为BF-WBC)导入到FCM部件5,在鞘流室51形成细流,并用激光对其进行照射。在后述微型计算机11(控制部件)的控制下,使电磁阀21a、21b、21c、21d及无图示的驱动部件等运作,由此自动进行上述这种作业。
[0047] 图3为FCM部件5的结构示图。图中,聚光透镜52将激光光源53发出的激光聚集于鞘流室51,聚光透镜54将测定试样中的有形成份发出的前向散射光聚集于前向散射光受光部件(FSC受光部件)55。另一聚光透镜56将所述有形成份发出的侧向散射光和荧光聚集于分色镜57。分色镜57将侧向散射光反射到侧向散射光受光部件(SSC受光部件)58,让荧光透过且射向荧光受光部件(FL受光部件)59。这些光信号反映了测定试样中的有形成份的特征。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分别输出前向散射光信号(FSC)、侧向散射光信号(SSC)和荧光信号(FL)。这些输出内容由无图示的前置放大器增幅后,供后面的处理使用。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分别能够通过切换驱动电压来在低灵敏度输出和高灵敏度输出之间切换。
此灵敏度切换作业由后述微型计算机11进行。FSC受光部件55使用的是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同样,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使用的是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等。此外,FL受光部件输出的荧光信号(FL)被无图示的前置放大器增幅后传送至分开的两个信号通道。两个信号通道分别连接着增幅电路50。输入至其中的一个信号通道的FL被增幅电路50增幅至高灵敏度。在下文中,将该通道称为High-CH,将High-CH增幅后的FL称为第一荧光信号(FLH)。输入至另一个信号通道的FL被增幅电路50增幅至低灵敏度。
在下文中,将该通道称为Low-CH,将Low-CH增幅后的FL称为第二荧光信号(FLL)。
[0048] 图4为尿样本分析装置100的结构框图。图中,测定单元10具有所述样本分配部件1、试样制备部件2和FCM部件5、用于使此FCM部件5的输出信号(由前置放大器增幅后的输出信号)増幅的增幅电路50、用于对增幅电路50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滤波电路6、用于将滤波电路6的输出信号(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7、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一定的波形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8、连接着数字信号处理电路8的存储器9、与试样制备部件2、增幅电路50及数字信号处理电路8连接的微型计算机11、以及与微型计算机11连接的LAN适配器12。信息处理单元13通过此LAN适配器12与测定单元10用LAN线连接,用此信息处理单元13对在测定单元10取得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FCM部件5、增幅电路50、滤波电路6、A/D转换器7、数字信号处理电路8和存储器9构成了测定测定试样并生成测定数据的检测部件10a。
[0049] 试样制备部件2的注射泵20b能够调节单位时间的测定试样的推出量。通过调节单位时间的测定试样的推出量就能调节注射泵20b供应的测定试样的单位时间的流量。此注射泵20b由微型计算机11控制。
[0050] 增幅电路50能够设定增益。微型计算机11通过设定增幅电路50的增益就能够调节增幅电路50的灵敏度。
[0051] 微型计算机11连接着存储装置11a。此存储装置由闪存存储器构成。微型计算机11执行的测定单元10的控制程序及该控制程序所使用的数据被存储着。微型计算机11通过执行此控制程序来使测定单元10进行后述作业。
[0052] 下面再次参照图2详细说明第一~第四试剂。第一试剂19u是以缓冲剂为主要成份的试剂,且其中含有渗透压补偿剂,以使得在不使红细胞溶血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稳定的荧光信号,将其调整为100~600mOsm/kg,以使渗透压适于分类测定。第一试剂19u对尿中的红细胞不具有溶血作用。
[0053] 第二试剂19b与第一试剂19u不同,具有溶血作用。这是为了提高后述第四试剂18b在细菌细胞膜中的通过性,更快地进行染色。同时也是为了使粘液丝、红细胞碎片等夹杂物质收缩。为了使第二试剂19b具有溶血作用,第二试剂19b含有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使用的是阴离子、非离子、阳离子等各种表面活性剂,但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宜。通过表面活性剂能够给细菌的细胞膜造成损伤,由此就能用第四试剂18b所含有的色素高效地染色细菌的核酸。由此就能通过短时间的染色处理对细菌进行测定。
[0054]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第二试剂19b也可以不通过表面活性剂来获得溶血作用,而是通过调整为酸性或低pH值来获得溶血作用。所谓低pH值指pH低于第一试剂19u。当第一试剂19u为中性或弱酸性~弱性范围内时,第二试剂19b为酸性或强酸性。第一试剂19u的pH为6.0~8.0时,第二试剂19b的pH为比其低的pH,最好为2.0~6.0。
[0055] 第二试剂19b可以既含有表面活性剂又调整为低pH。
[0056]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将第二试剂19b的渗透压调整为低于第一试剂19u的值,由此获得溶血作用。
[0057] 第一试剂19u不含有表面活性剂。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第一试剂19u也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但要对其种类和浓度进行调整以使得红细胞不会溶血。因此,第一试剂19u最好不含与第二试剂19b相同的表面活性剂,或者是含有相同的表面活性剂但是浓度上低于第二试剂19b。
[0058] 第三试剂18u是用于测定尿中有形成份(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等)的染色试剂。第三试剂18u所含有的染料选择对膜进行染色的染料,以便对没有核酸的有形成份也进行染色。为了达到防止红细胞溶血的目的和获得稳定的荧光强度的目的,第三试剂18u最好含有渗透压补偿剂,将第三试剂18u调整为100~600mOsm/kg,以使渗透压适于分类测定。尿中有形成份的细胞膜和细胞核(膜)被第三试剂18u染色。含有对膜进行染色的色素的染色试剂使用的是缩合苯衍生物,比如可以使用花青(cyanine)类色素。第三试剂18u不仅染色细胞膜,还对核膜进行染色。使用第三试剂18u时,在白细胞和上皮等有核细胞中,细胞质(细胞膜)的染色强度和核(核膜)的染色强度重合,染色强度高于无核酸的尿中有形成份。以此就能将白细胞和上皮等有核细胞与红细胞等无核酸尿中有形成份区别开。第三试剂可以使用美国5891733号公报所公开的试剂。在此,美国5891733号公报作为参考引入本说明书。第三试剂18u与第一试剂19u一起与尿或样本混合。
[0059] 第四试剂18b是一种即使样本含有与细菌同样大小的夹杂物质也能对细菌精确进行测定的染色试剂。第四试剂18b在欧洲申请公开第1136563号公报中有详细说明。第四试剂18b所含有的染料最好使用染色核酸的染料。含有对核进行染色的色素的染色试剂比如可以使用美国专利第7309581号所记载的花青(cyanine)类色素。第四试剂18b与第二试剂19b一起与尿或样本混合。欧洲申请公开第1136563号公报和美国专利第7309581号均作为参考出现在本说明书中。
[0060] 因此,最好第三试剂18u含有对膜进行染色的色素,而第四试剂18b含有进行核酸染色的色素。尿中有形成份中含有如红细胞那样的无核成份,所以第三试剂18u含有对膜进行染色的色素,能够检测出包括这种无核物质在内的尿中有形成份。第四试剂18b含有进行核酸染色的色素,由此能够有效地染色细菌的核酸,即使细菌的尺寸很小也能精确地对该细菌进行测定。
[0061] 第三试剂18u可以使用UFII SEARCH-SED(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制)。第三试剂18u装在试剂容器内,试剂容器放置在装置中,由此就能向反应槽2u供应第三试剂18u。第一试剂19u可以使用UFII Pack-SED(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制)。第一试剂19u装在试剂容器内,试剂容器放置在装置中,由此就能向反应槽2u供应第一试剂19u。上述第一试剂19u和第三试剂18u在体液测定模式下也用于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
[0062] 第四试剂18b可以使用UFII SEARCH-BAC(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制)。第四试剂18b装在试剂容器内,试剂容器放置在装置中,由此就能向反应槽2b供应第四试剂18b。第二试剂19b可以使用UFII Pack-BAC(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制)。第二试剂19b装在试剂容器内,试剂容器放置在装置中,由此就能向反应槽2b供应第二试剂19b。上述第二试剂19b和第四试剂18b在体液测定模式下也用于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大型细胞及细菌。UFII Pack-BAC的pH值调整为低于UFII Pack-SED的值,由此即可具有溶血作用。
[0063] 在体液测定模式下,使用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19b测定白细胞、大型细胞及细菌。尿中红细胞的浓度为每1μL不过数个~数百个,超过一千个的样本很少。而在体液中,红细胞浓度每1μL超过数万个的样本不少。在含有大量红细胞的体液样本中测定白细胞和大型细胞时,所含有的大量红细胞将会阻碍白细胞和大型细胞的准确测定。通过使用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19b,体液中所含有的红细胞溶血,由此就能不受红细胞妨碍精确地测定白细胞和大型细胞。另外,通过具有溶血作用的第二试剂19b破坏白细胞、大型细胞及细菌等细胞的细胞膜,提高色素的透过性。以此就能高效地进行染色。
[0064] 第二试剂19b具有溶血作用,因此,对用第二试剂19b制备的U-BAC进行的测定作业最好在U-SED之后进行。当第二试剂19b含有表面活性剂时,尤以此顺序为宜。当第二等量样本(细菌测定用尿样本的等量样本)与表面活性剂混合时,因U-BAC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因此,如果在U-BAC之后测定U-SED,万一发生残留污染的话,表面活性剂将混入U-SED中,破坏红细胞等的膜,有可能影响尿中有形成份的测定。采取此结构能够防止表面活性剂混入U-SED。
[0065] 第三试剂18u和第四试剂18b吸收波长的峰值最好在激光光源53的发光波长附近。将第三试剂18u和第四试剂18b的吸收波长的峰值选定在激光光源53的发光波长附近,由此就能对染色后的尿中有形成份及细菌进行光学测定。
[006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尿测定模式下,用一个尿样本分别制备出U-SED来充当用于测定尿中有形成份的第一测定试样,制备出U-BAC来充当用于测定细菌的第二测定试样,用U-SED测定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在内的尿中有形成份,用U-BAC测定细菌。以此,能够在一个分析装置中分别测定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在内的尿中有形成份和细菌。与用于测定红细胞和白细胞等的测定试样U-SED分开来另行制备用于测定细菌的测定试样U-BAC,由此就能精确地测定尿中大量存在的细菌。另一方面,在体液测定模式下,用一个体液样本分别制备BF-RBC来充当用于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的第三测定试样,制备BF-WBC来充当用于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大型细胞及细菌的第四测定试样,用BF-RBC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用BF-WBC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大型细胞及细菌。制备使红细胞溶血的BF-WBC,由此,即使体液中含有比尿多的红细胞时,也能够不受红细胞影响地准确测定白细胞。体液中的细菌浓度比尿低,在测定体液时,即使使用同一种测定试样一起测定细菌和白细胞、大型细胞,也能够确保一定测定精度。以此就能用一台分析装置精确、高效地分别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大型细胞及细菌。
[0067] 在尿测定模式下测定尿中有形成份时、以及在体液测定模式下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时,共用第一试剂19u和第三试剂18u。在尿测定模式下测定细菌时和在体液测定模式下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大型细胞及细菌时,共用第二试剂19b和第四试剂18b。而且,在尿测定模式下测定尿中有形成份时和在体液测定模式下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时,使用通用的反应槽2u。在尿测定模式下测定细菌时和在体液测定模式下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大型细胞及细菌时,使用通用的反应槽2b。如此,在尿测定模式和体液测定模式中共用试剂和反应槽,可以防止因分别设置尿测定专用装置结构和体液检测专用装置结构而导致的复杂化。
[0068] 将一台检测部件在尿中有形成份测定、尿中细菌测定、体液中红细胞测定及体液中有核细胞和细菌测定中共用,能够简化装置结构,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0069] 图5为信息处理单元13的结构框图。信息处理单元13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其具有主机400、输入部件408和显示部件409。主机400具有CPU401、ROM402、RAM403、硬盘404、读取装置405、输入输出接口406、图像输出接口407和通信接口410。
[0070] CPU401执行存储在ROM402中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403中的计算机程序。RAM403用于读取存储在ROM402和硬盘404中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RAM403还作为CPU401的工作空间使用。
[0071] 硬盘404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供CPU40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需要的的数据。即,硬盘404安装有分析测定单元10传过来的测定数据并输出分析结果的计算机程序。
[0072] 读取装置405由CD驱动器或DVD驱动器等构成,能够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及数据。输入输出接口406连接着由键盘鼠标构成的输入部件408,用户用输入部件408向信息处理单元13输入数据。图像输出接口407连接着由液晶显示屏构成的显示部件409,将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影象信号输出到显示部件409。显示部件409按照输入的影像信号显示图像。信息处理单元13通过通信接口410连接着测定单元10,且能够通过通信接口410与测定单元10传输数据。
[0073] 〈尿样本分析装置的作业〉下面就本实施方式中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作业进行说明。
[0074] (测定模式的设定)图6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测定模式设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尿样本分析装置100启动时,分别在测定单元10的微型计算机11和信息处理单元13的CPU401中进行初始化处理。在CPU401的初始化处理中,向测定单元10发送用于将测定模式设定为尿测定模式的设定数据(步骤S101)。测定单元10收到设定数据(步骤S102)后,微型计算机11将尿测定模式用的设定值存入微型计算机11的内置存储器中。以此设定尿测定模式(步骤S103)。因此,尿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测定模式被默认设定为尿测定模式。
[0075] 如此,尿样本分析装置100在启动初始状态下设为尿测定模式。上述尿测定模式用设定值包含尿中有形成份测定中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及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设定值、增幅电路50的增益设定值、注射泵20b的单位时间推出量设定值以及测定时间的设定值,除此之外还包括细菌测定中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及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设定值、增幅电路50的增益设定值、注射泵20b的单位时间推出量的设定值以及测定时间的设定值。
[0076] 用户操作信息处理单元13的输入部件408就能切换测定模式。图7为信息处理单元13的显示界面的一例示图。信息处理单元13的显示部件409显示菜单界面D1。在菜单界面D1中排列着复数个图标,通过操作输入部件408就能选择各图标。显示在菜单界面D1的图标包括用于切换测定模式的图标C1。用户要变更测定模式时双击此图标C1,以此选择该图标C1。
[0077] 选择了图标C1后,显示部件409显示测定模式切换确认对话框。图8为测定模式切换确认对话框的示图。如图8所示,该对话框D2包含要求确认是否切换测定模式的信息、OK按钮C21和取消按钮C22。操作输入部件408就能分别选择OK按钮C21和取消按钮C22。用户要切换测定模式时,选择OK按钮C21,中止切换测定模式时,选择取消按钮C22。OK按钮C21被选择后,向CPU401下达测定模式的切换指示,关闭测定模式切换确认对话框D2。另一方面,取消按钮C22被选择后,不向CPU401下达测定模式切换指示,关闭测定模式切换确认对话框D2。
[0078] CPU401判断是否收到测定模式切换指示(步骤S104),若无测定模式切换指示(步骤S104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104的处理直至收到该指示。反之,如果在上述判断中收到测定模式切换指示(步骤S104为是),向测定单元10发送用于切换测定模式的设定数据(步骤S105)。即,当现在的测定模式为尿测定模式时,向测定单元10发送用于设定体液测定模式的设定数据,当现在的测定模式为体液测定模式时,向测定单元10发送用于设定尿测定模式的设定数据。步骤S105的处理之后,CPU401使处理返回步骤S104。
[0079] 测定单元10收到设定数据(步骤S106)后,微型计算机11将新的测定模式用模式设定值存入微型计算机11的内置存储器中。即,要设定体液测定模式时,将体液测定模式用模式设定值存入内置存储器中,要设定尿测定模式时,将尿测定模式用设定值存入内置存储器。以此设定新的测定模式(步骤S107)。步骤S107的处理结束后,微型计算机11使处理返回步骤S106。
[0080] 上述体液测定模式用设定值包括测定体液中红细胞时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设定值、增幅电路50的增益设定值、注射泵20b的单位时间推出量的设定值以及测定时间的设定值,除此之外还包括测定体液中有核细胞和细菌时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设定值、增幅电路50的增益设定值、注射泵20b的单位时间推出量设定值以及测定时间的设定值。
[0081] (尿测定模式下的样本测定作业)下面就尿样本分析装置100在尿测定模式下的样本测定作业进行说明。图9为尿测定模式下的尿样本分析装置100的样本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首先,从信息处理单元13的输入部件408输入实施测定的指示(步骤S201)。收到此指示后,CPU401向测定单元10发送用于指示开始测定的指示数据(步骤S202)。测定单元10收到指示数据(步骤S203)后,微型计算机11实施尿测定试样制备处理(步骤S204)、尿中有形成份测定处理(步骤S205)和细菌测定处理(步骤S206)。
[0082] 图10为尿测定试样制备处理的步骤流程图。在尿测定试样制备处理中,首先,微型计算机11控制样本分配部件1,让吸管17从试管T吸移一定量的尿样本,并将一定量的尿样本分别分装到反应槽2u和反应槽2b(步骤S301、S302)。
[0083] 与所述尿样本一起定量分装一定量的第一试剂19u和第三试剂18u至反应槽2u(步骤S303及步骤S304)。另一方面,同样地,与所述尿样本一起定量分装一定量的第二试剂19b和第四试剂18b至反应槽2b(步骤S305及步骤S306)。反应槽2u和反应槽2b分别被无图示的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在此状态下用螺旋桨状的搅拌器(无图示)搅拌试样(步骤S307)。以此在反应槽2u制备U-SED,在反应槽2b制备U-BAC。步骤S307的处理结束后,微型计算机11使处理返回主程序。
[0084] 另外,在步骤S303分装到反应槽2u的第一试剂19u没有溶血作用,因此红细胞、白细胞等的细胞膜不会被破坏。而在步骤S305分装到反应槽2b的第二试剂19b有溶血作用,由此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能够高效地染色细菌的核酸。
[0085] 图11为尿中有形成份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在尿中有形成份测定处理中,首先,微型计算机11用尿中有形成份测定用第一设定值设定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及增幅电路50的增益(步骤S401)。然后,微型计算机11从压缩器22a向鞘液收纳部件22供应压缩空气,向鞘流室51输送鞘液(步骤S402)。在如此源源不断地向鞘流室51输送鞘液的状态下,U-SED从反应槽2u供应到鞘流室51(步骤S403)。
[0086] 详细说明步骤S403的处理。首先,电磁阀21a打开,电磁阀21b关闭,电磁阀21c、21d打开。在此状态下,注射泵20a驱动,注射泵20a吸移反应槽2u的U-SED。以此,在包括电磁阀21c和电磁阀21d之间的范围内,U-SED填充在管内。再关闭电磁阀21c、21d,驱动注射泵20b,填充在电磁阀21c和电磁阀21d之间的U-SED被推出至鞘流室51。此时,注射泵20b按尿中有形成份测定用单位时间的推出量进行驱动。
[0087] 上述处理之后,鞘液和U-SED同时供应到鞘流室51,在所述鞘流室51形成被鞘液包被且被鞘液稀释了的U-SED试样流(鞘流)。向如此形成的鞘流照射激光光源53的激光光束(步骤S404),由此产生尿中有形成份的前向散射光、荧光及侧向散射光。前向散射光、荧光及侧向散射光分别由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步骤S405)。步骤S405中测定U-SED的时间为预先决定的尿中有形成份测定用时间。
[0088] 与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的受光水平相应的电信号被作为前向散射光信号(FSC)、第一荧光信号(FLH)、第二荧光信号(FLL)及侧向散射光信号(SSC)输出。这些输出信号由增幅电路50进行增幅。此时,按照根据步骤S401设定的尿中有形成份测定用第一设定值而设定的灵敏度,从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分别输出信号,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的输出信号按照通过第一设定值设定的增幅率被增幅电路50增幅。第一设定值中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设定值均为低灵敏度。在设定了第一设定值的状态下增幅电路50输出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第一荧光信号(FLH)、第二荧光信号(FLL)及侧向散射光信号(SSC)分别称为FSC-1、FLH-1、FLL-1、SSC-1。在下文中,在设定了第x设定值的状态下增幅电路50输出的信号分别称为FSC-x、FLH-x、FLL-x、SSC-x。
[0089] 增幅后的所述前向散射光信号(FSC)、荧光信号(FL)及侧向散射光信号(SSC)由滤波电路6进行滤波处理后,由A/D转换器7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8对其施以一定的信号处理,然后将其作为测定数据存入存储器9(步骤S406)。上述处理完成后,微型计算机11使处理返回主程序。
[0090] 图12为细菌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在细菌测定处理中,首先,微型计算机11以细菌测定用第二设定值设定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及增幅电路50的增益(步骤S411)。然后,微型计算机11从压缩器22a向鞘液收纳部件22供应压缩空气,以此向鞘流室51输送鞘液(步骤S412)。在如此源源不断地向鞘流室51输送鞘液的状态下,U-BAC从反应槽2b供应到鞘流室51(步骤S413)。
[0091] 详细说明步骤S413的处理。首先,电磁阀21a关闭,电磁阀21b打开,电磁阀21c、21d打开。在此状态下,注射泵20a驱动,注射泵20a吸移反应槽2b的U-BAC。以此,在包括电磁阀21c和电磁阀21d之间的范围内,U-BAC填充于管内。再关闭电磁阀21c、21d,驱动注射泵20b,填充在电磁阀21c和电磁阀21d之间的U-BAC被推向鞘流室51。此时,注射泵20b按照细菌测定用单位时间的推出量进行驱动。
[0092] 上述处理之后,鞘液和U-BAC同时供应到鞘流室51,在所述鞘流室51形成被鞘液包被的U-BAC试样流。向如此形成的鞘流照射激光光源53发出的激光光束(步骤S414),由此产生细菌的前向散射光、荧光及侧向散射光。前向散射光、荧光及侧向散射光分别由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步骤S415)。在步骤S415进行U-BAC测定的时间为预先决定的细菌测定用时间。
[0093] 与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的受光水平相应的电信号被作为前向散射光信号(FSC)、第一荧光信号(FLH)、第二荧光信号(FLL)及侧向散射光信号(SSC)输出。这些输出信号由增幅电路50进行增幅。此时,按照根据在步骤S411设定的细菌测定用第二设定值而定的灵敏度,分别从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输出信号,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的输出信号按照以第二设定值设定的增幅率被增幅电路50增幅。第二设定值中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设定值均高于第一设定值的灵敏度。
[0094] 增幅后的所述前向散射光信号(FSC)、第一荧光信号(FLH)、第二荧光信号(FLL)及侧向散射光信号(SSC)由滤波电路6进行滤波处理后,由A/D转换器7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8对其施以一定的信号处理,并将其作为测定数据存入存储器9(步骤S416)。上述处理完成后,微型计算机11使处理返回主程序。
[0095] 在上述细菌测定处理之后,微型计算机11将尿中有形成份测定处理和细菌测定处理生成的测定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单元13(步骤S207),处理结束。
[0096] 信息处理单元13收到测定数据(步骤S208)后,CPU401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步骤S209),生成尿样本的分析结果,并将该分析结果存入硬盘404。
[0097] 在步骤S209的分析处理中,根据U-SED测定数据分类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上皮细胞(EC)和管型(CAST)等,并求出各自的计数值。具体而言,根据前向散射光信号(FSC-1)的强度和第一荧光信号(FLH-1)的荧光强度从其他粒子中分出红细胞(RBC)并进行计数。根据前向散射光(FSC-1)的强度和第二荧光信号(FLL-1)的荧光强度从其他粒子中分出白细胞(WBC)并进行计数。根据第二荧光信号(FLL-1)的第一脉冲幅度(FLLW)和第二脉冲幅度(FLLW2)分出上皮细胞(EC)和管型(CAST)并进行计数。生成用于绘制U-SED的测定结果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1)的强度和第一荧光信号(FLH-1)的荧光强度中的第一散点图(scattergram)的绘图数据。同样地,生成用于绘制前向散射光(FSC-1)的强度和第二荧光信号(FLL-1)的荧光强度中的第二散点图(scattergram)的绘图数据。同样,生成用于绘制第二荧光信号(FLL-1)的第一脉冲幅度(FLLW)和第二脉冲幅度(FLLW2)中的第三散点图的绘图数据。第一脉冲幅度(FLLW)和第二脉冲幅度(FLLW2)是将第二荧光信号(FLL-1)的脉冲幅度按不同荧光强度阈值分别抽取得到的。
[0098] 在步骤S209的分析处理中,根据U-BAC测定数据检测出细菌(BACT)等,求出其计数值。具体而言,根据前向散射光(FSC-2)的强度和第一荧光信号(FLH-2)的强度从其他粒子中分出细菌(BACT)并进行计数。此外,生成用于绘制U-BAC的测定结果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2)的强度和第一荧光信号(FLH-2)的强度中的第四散点图的绘图数据接着,CPU401在显示部件409显示如上获得的分析结果(步骤S210),结束处理。
[0099] 图13为尿样本的分析结果界面示图。如图所示,尿样本分析结果界面D3包括显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细菌的计数值的计数值显示部件R31、第一散点图R32、作为红细胞的分类结果的前向散射光强度直方图R33、第二散点图R34、作为白细胞的分类结果的前向散射光强度直方图R35、第三散点图R36和第四散点图R37。
[0100] (体液测定模式下的样本测定作业)下面就尿样本分析装置100在体液测定模式下的样本测定作业进行说明。图14为体液测定模式下尿样本分析装置100进行样本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首先,从信息处理单元
13的输入部件408输入实施测定的指示(步骤S501)。收到此指示后,CPU401向测定单元
10发送用于指示开始测定的指示数据(步骤S502)。测定单元10收到指示数据(步骤S503)后,微型计算机11实施体液测定试样制备处理(步骤S504)、红细胞测定处理(步骤S505)和有核细胞及细菌测定处理(步骤S506)。
[0101] 图15为体液测定试样制备处理的步骤流程图。在体液测定试样制备处理中,首先,微型计算机11控制样本分配部件1,让吸管17从试管T吸移一定量的体液样本,并将一定量体液样本分别分装到反应槽2u和反应槽2b(步骤S601、S602)。
[0102] 与所述体液样本一起定量分装一定量的第一试剂19u和第三试剂18u至反应槽2u(步骤S603及步骤S604)。另一方面,同样地,与所述体液样本一起定量分装一定量的第二试剂19b和第四试剂18b至反应槽2b(步骤S605及步骤S606)。反应槽2u和反应槽2b分别由无图示的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在此状态下用螺旋桨状的搅拌器(无图示)搅拌试样(步骤S607)。以此,在反应槽2u制备红细胞测定用BF-RBC,在反应槽2b制备有核细胞和细菌测定用BF-WBC。步骤S607的处理结束后,微型计算机11使处理返回主程序。
[0103] 另外,在步骤S601、S603和S604供应到反应槽2u的体液样本的量、第一试剂19u的量、第三试剂18u的量分别等于在步骤S301、S303和S304向反应槽2u供应的尿样本的量、第一试剂19u的量及第三试剂18u的量。在步骤S602、S605和S606供应到反应槽2b的体液样本的量、第二试剂19b的量、第四试剂18b的量分别等于在步骤S302、S305和S306向反应槽2b供应的尿样本的量、第二试剂19b的量及第四试剂18b的量。即,BF-RBC以与U-SED相同的条件(样本量与染色液、稀释液的种类及其量)制备,BF-WBC以与U-BAC相同的条件(样本量与染色液、稀释液的种类及其量)制备。
[0104] 图16为红细胞测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在红细胞测定处理中,首先,微型计算机11用红细胞测定用第三设定值设定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及增幅电路50的增益(步骤S701)。然后,微型计算机11从压缩器22a向鞘液收纳部件22供应压缩空气,以此向鞘流室51输送鞘液(步骤S702)。在如此源源不断地向鞘流室51输送鞘液的状态下,BF-RBC从反应槽2u供应到鞘流室51(步骤S703)。
[0105] 步骤S703的处理与步骤S403的处理相比,注射泵20b的单位时间推出量不同。即,在步骤S703的处理中,当驱动注射泵20b,填充在电磁阀21c和电磁阀21d之间的BF-RBC被推出至鞘流室51时,注射泵20b按照红细胞测定用单位时间的推出量进行驱动。
此红细胞测定用单位时间的推出量为尿中有形成份测定用单位时间的推出量的八分之一。
[0106] 图17A为在与测定U-SED时相同的条件下形成BF-RBC鞘流时的示意图,图17B为在体液中红细胞测定用条件下形成BF-RBC鞘流时的示意图。与尿相比,大多体液中红细胞浓度较高,因此,以与测定尿中有形成份时相同的条件(单位时间的推出量)形成BF-RBC鞘流的话,会有复数个红细胞同时通过激光感应带,由此将无法正确进行计数(参照图17A)。与此相反,减少单位时间的送出量,则试样流的流径变小,红细胞只能逐个通过激光,能够防止错误计数(参照图17B)。
[0107] 图18为BF-RBC的单位时间的送出量与计数值的关系图。图中,G0表示理论值,G1表示以与测定U-SED时相同的单位时间送出量送出BF-RBC时的计数值,G2表示以测定尿中有形成份时的八分之一的单位时间送出量送出BF-RBC时的计数值。纵轴表示实测计数值,横轴表示理论值。如图所示,以与测定U-SED时相同的单位时间送出量送出BF-RBC时,在浓度达到7万个/μL左右前实测值与理论值是相对应的,但在7万个/μL左右达到峰值,再往上就减少了。这是因为,如图17A所示,红细胞浓度越高,出现红细胞同时通过的情况的频率就越高。与此相对,以测定U-SED时的八分之一的单位时间送出量送出BF-RBC时,直到很高浓度处,实测值与理论值都是相对应的,由此可知,能够正确计数。
[0108] 步骤S703的处理中的其他作业与步骤S403的处理中所述作业相同,在此省略相关说明。
[0109] 半导体激光器53发出的激光光束照射到鞘流上(步骤S704),由此产生红细胞的前向散射光、荧光和侧向散射光。前向散射光、荧光和侧向散射光分别由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接受并被转换为电信号(步骤S705)。在步骤S705对BF-RBC进行测定的时间是预先决定的红细胞测定用时间。此BF-RBC测定时间与U-SED的测定时间相同。
[0110] 与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的受光水平相应的电信号被作为前向散射光信号(FSC)、第一荧光信号(FLH)、第二荧光信号(FLL)和侧向散射光信号(SSC)输出。这些输出信号通过增幅电路50进行增幅。此时,按照根据在步骤S701设定的红细胞测定用第三设定值而定的灵敏度,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分别输出信号,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的输出信号以按第三设定值而定的增幅率由增幅电路50进行增幅。另外,第三设定值中FSC受光部件55和SSC受光部件58、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设定值均为低灵敏度,与第一设定值中的灵敏度设定值相同。第三设定值中的增幅电路50的增益设定值与第一设定值中增幅电路50的增益设定值相同。因此,在设定了第三设定值的状态下,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荧光分别按照与设定了第一设定值时相同的条件进行增幅,并且从增幅电路50输出信号。
[0111] 增幅后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荧光信号(FL)和侧向散射光信号(SSC)由滤波电路6施以滤波处理后,由A/D转换器7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8施以一定的信号处理,并将其作为测定数据存入存储器9(步骤S706)。完成以上处理后,微型计算机11使处理返回主程序。
[0112] 图19为有核细胞及细菌的测定处理步骤流程图。在有核细胞和细菌测定处理中,首先,微型计算机11以有核细胞测定用第四设定值设定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及增幅电路50的增益(步骤S711)。然后,微型计算机11从压缩器22a向鞘液收纳部件22供应压缩空气,以此向鞘流室51输送鞘液(步骤S712)。在如此源源不断地向鞘流室51输送鞘液的状态下,BF-WBC从反应槽2b供应到鞘流室51(步骤S713)。
[0113] 步骤S713的处理与步骤S413的处理相同,故省略相关说明。在步骤S713,以与尿中细菌测定用的注射泵20b的单位时间送出量相同的设定值驱动注射泵20b。
[0114] 通过步骤S713的处理,在鞘流室51形成被鞘液包被的BF-WBC试样流。向如此形成的鞘流照射激光光源53发出的激光光束(步骤S714),由此从BF-WBC产生前向散射光、荧光及侧向散射光。前向散射光、荧光及侧向散射光分别由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步骤S715)。在步骤S715对BF-WBC进行测定的时间为预先决定的体液中有核细胞测定用时间。此测定时间比尿中细菌测定用测定时间长。白细胞在体液中的浓度极低,每1μL仅有数个,因此如果使用与尿中细菌测定用测定时间相同的测定时间的话,BF-WBC的分析容量过少,有可能无法检测出足够分析用的白细胞。因此,使体液中有核细胞测定用测定时间长于尿中细菌测定用测定时间,以此就能增加BF-WBC的分析容量,精确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
[0115] 与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的受光水平相应的电信号被作为前向散射光信号(FSC)、第一荧光信号(FLH)、第二荧光信号(FLL)及侧向散射光信号(SSC)输出。这些输出信号由增幅电路50进行增幅。此时,按照根据在步骤S711设定的有核细胞测定用第四设定值而定的灵敏度,分别从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输出信号,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的输出信号以通过第四设定值设定的增幅率被增幅电路50增幅。第四设定值中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设定值均为低灵敏度。以此第四设定值设定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是以尿中细菌测定用第二设定值设定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的几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更具体而言,在设定了第四设定值的状态下的体液中有核细胞测定用的前向散射光信号灵敏度是在设定了第二设定值的状态下的灵敏度的几十分之一,与设定了第一设定值的状态下的灵敏度相同。此外,设定了第四设定值的状态下的体液中有核细胞测定用的荧光信号灵敏度是设定了第二设定值的状态下的灵敏度的几分之一,与设定了第一设定值的状态下的灵敏度相同。这是因为,白细胞和大型细胞比细菌的尺寸大,散射光强度、荧光强度都比测定细菌时高。即,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比测定尿中细菌时低,这样就能达到适合白细胞和大型细胞的灵敏度,从而能够精确地检测出体液中的白细胞和大型细胞。
[0116] 增幅后的所述前向散射光信号(FSC)、荧光信号(FL)及侧向散射光信号(SSC)由滤波电路6施以滤波处理后,由A/D转换器7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8施以一定的信号处理,并将其作为测定数据存入存储器9(步骤S716)。
[0117] 从供应BF-WBC开始,在经过了预先决定的体液中有核细胞测定用测定时间后,将鞘液和BF-WBC供给鞘流室51,在形成试样流的状态下,微型计算机11以体液中的细菌测定用第五设定值设定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及增幅电路50的增益(步骤S717)。从BF-WBC产生的前向散射光、荧光及侧向散射光分别由FSC受光部件55、FL受光部件59和SSC受光部件58接收,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步骤S718)。第五设定值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设定值均为高灵敏度。以此第五设定值设定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等于以尿中细菌测定用第二设定值设定的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以此就能根据体液中细菌的特性对其进行精确检测。测定数据存入存储器(步骤S719)。
[0118] 以上处理完成后,微型计算机11使处理返回主程序。
[0119] 在上述有核细胞和细菌测定处理之后,微型计算机11将红细胞测定处理及有核细胞和细菌测定处理生成的测定数据传送至信息处理单元13(步骤S507),结束处理。
[0120] 信息处理单元13收到测定数据(步骤S508)后,CPU401进行测定数据的分析处理(步骤S509),生成体液样本的分析结果,将该分析结果存入硬盘404。
[0121] 在步骤S509的分析处理中,根据BF-RBC的测定数据检测出红细胞(RBC),求出其计数值。具体而言,根据前向散射光信号(FSC-3)的强度和第一荧光信号(FLH-3)的荧光强度,从其他粒子中区分红细胞(RBC)并对其进行计数。根据与尿中红细胞检测中所使用的参数相同的前向散射光强度和荧光强度检测出体液中的红细胞。此外,生成用于绘制BF-RBC测定结果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3)的强度和第一荧光信号(FLH-3)的荧光强度中的第五散点图的绘图数据。
[0122] 在步骤S509的分析处理中,根据BF-WBC的测定数据检测出有核细胞(TNC)和细菌(BACT),有核细胞(TNC)分类为白细胞(WBC)和大型细胞(LC),分别求出其计数值。具体而言,根据前向散射光信号(FSC-4)的强度和第一荧光强度(FLH-4)从其他粒子中区分有核细胞(TNC)并对其进行计数。根据前向散射光信号(FSC-5)的强度和第一荧光信号(FLH-5)的荧光强度从其他粒子中区分出细菌并对其进行计数。还生成用于绘制BF-WBC测定结果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4)的强度和第一荧光信号(FLH-4)的荧光强度中的第六散点图的绘图数据。生成用于绘制BF-WBC测定结果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5)的强度和第一荧光信号(FLH-5)的荧光强度中的第七散点图的绘图数据。
[0123] 上述白细胞(WBC)和大型细胞(LC)的分类如下进行。在上述步骤S715获得的BF-WBC测定数据中,荧光强度和前向散射光强度的低值区域中会出现红细胞血影(被破坏的红细胞)、细菌和结晶等,除去这些区域以外的其他部分则会出现白细胞和大型细胞的团(有核细胞的团)。因此,除去荧光强度和前向散射光强度的低值区域,提取有核细胞的团的数据。用提取的数据中所含有的前向散射光信号的脉冲幅度绘制直方图后,分成两个团。这是因为,白细胞和大型细胞尺寸不同(白细胞小一些),前向散射光信号的脉冲幅度正确地反映了细胞的大小。因此,在步骤S509的分析处理中,根据提取的数据中所含有的前向散射光信号的脉冲幅度分类白细胞和大型细胞。
[0124] 接下来,CPU401将如上获得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显示部件409(步骤S510),结束处理。
[0125] 图20为体液样本的分析结果界面示图。如图所示,体液样本分析结果界面D4包括用于显示红细胞、白细胞及有核细胞和细菌的计数值的第一计数值显示部件R41、用于显示大型细胞的计数值的第二计数值显示部件R42、第五散点图R43、作为红细胞的检测结果的前向散射光强度的直方图R44、第六散点图R45、作为有核细胞的检测结果的前向散射光强度的脉冲幅度的直方图R46、第七散点图R47。
[0126] (其他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尿测定模式下从U-SED测定红细胞、白细胞等尿中有形成份,从U-BAC测定细菌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在尿测定模式下制备的两种测定试样也可以不区分为沉渣用测定试样和细菌用测定试样。例如,也可以一个测定试样用于测定有核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另一个测定试样用于测定无核细胞(红细胞、管型等)。
[0127] 更详细来说,在其他实施方式的尿样本分析装置中,还可以如下设置:在尿测定模式下,用不具有溶血作用的试剂(第一试剂)、以及用于染色细胞膜及蛋白的染色色素(第三试剂)制备对尿中有形成份的细胞膜和蛋白进行染色的第一测定试样,用该第一测定试样测定无核有形成份(红细胞、管型等),此外,用表面活性剂或低pH的稀释液等具有溶血作用的试剂(第二试剂)和用于染色核酸的染色色素(第四试剂)制备用于染色有核细胞的核酸的第二测定试样,用该第二测定试样测定尿中的有核有形成份。此时,在体液测定模式下,用测定所述尿中无核有形成份时使用的第一和第三试剂制备出至少染色体液中的红细胞细胞膜的第三测定试样,用该第三测定试样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此外,使用测定所述尿中有核有形成份时使用的第二和第四试剂,制备染色体液中的有核细胞的核酸的第四测定试样,用该第四测定试样至少测定体液中的白细胞。
[0128] 图21为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尿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129] 尿样本分析装置1的主要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0130] 该装置具有无核成份用稀释液——即第一试剂19u、有核成份用稀释液——即第二试剂19b、无核成份用染色试剂——即第三试剂18u、有核成份用染色试剂——即第四试剂18b。
[0131] 第一试剂19u是以缓冲剂为主要成份的试剂,且其中含有渗透压补偿剂,以使得在不使红细胞溶血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稳定的荧光信号,将其调整为100~600mOsm/kg,以使渗透压适于分类测定。第一试剂19u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不具有溶血作用。
[0132] 第二试剂19b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溶血作用。具体而言,第二试剂19b含有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以此,通过损伤细胞膜来促使后述第四试剂18b通过膜并使红细胞溶血,使红细胞碎片等夹杂物质收缩。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除了含有表面活性剂以外,第二试剂19b也可以通过调整pH或渗透压来获得溶血作用。
[0133] 第三试剂18u是对尿中无核酸粒子的红细胞、管型、粘液丝、结晶等进行测定时使用的染色液,其中含有对细胞膜和蛋白质进行染色的染色色素。其中,染色色素选择对膜进行染色的色素,以便对没有核酸的有形成份进行染色。上述对有形成份进行染色的色素最好使用花青(cyanine)类色素、苯乙烯类色素、吖啶类色素中对红细胞形态没有影响的色素。用于染色无核有形成份的色素宜选择脂溶性花青色素,尤其以吲哚碳花青色素、代碳花青(oxacarbocyanine)色素等为宜。
[0134] 第四试剂18b是一种对尿中具有核酸的细胞——即白细胞、上皮细胞、真菌、细菌等进行测定时使用的染色液,其中含有对核酸进行特异性染色的染色色素。具体来说,第四试剂18b中含有与用于特异性地染色核酸的嵌入剂或小沟结合的色素。所述嵌入剂如有花青(cyanine)类、吖啶类、菲啶类等公知的色素。
[0135] 在尿测定模式下,在反应槽2u中混合尿样本、第一试剂19u和第三试剂18u。由此,制备出具有细胞膜或蛋白质的尿中有形成份被染色至与其自身结构及特性相应的程度、且保持了尿中红细胞的形态的第一测定试样。制备的第一测定试样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运送到FCM部件5,对尿中的红细胞和管型等无核细胞进行检测。
[0136] 在尿测定模式下,在反应槽2b中混合尿样本、第二试剂19b和第四试剂18b。由此,制备出具有核酸的尿中有形成份被染色至与其自身结构及特性相应的程度、且红细胞溶血的第二测定试样。制备的第二测定试样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运送到FCM部件5,对尿中的白细胞、上皮细胞、真菌、细菌等有核细胞进行检测。
[0137] 在体液测定模式下,在反应槽2u中混合体液样本、第一试剂19u和第三试剂18u。由此,制备出具有细胞膜或蛋白质的体液中的有形成份被染色至与其自身结构及特性相应的程度、且保持了体液中的红细胞的形态的第三测定试样。制备的第三测定试样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运送到FCM部件5,对体液中的红细胞进行检测。
[0138] 在体液测定模式下,在反应槽2b中混合体液样本、第二试剂19b和第四试剂18b。由此,制备出具有核酸的体液中的有形成份被染色至与其自身结构及特性相应的程度、且红细胞溶血的第四测定试样。制备的第四测定试样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运送到FCM部件
5,对体液中的白细胞和细菌等有核细胞进行检测。
[0139]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通过使用了流动室与受光元件的流式细胞技术光学测定尿或体液中所含有的有形成份,但不限于此。比如,也可以向流动室施加电压,检测出有形成份通过时的电压变化,以此来测定尿或体液中所含有的有形成份。此时,不必对有形成份进行染色,所以可以不使用染色试剂。另外,在流式细胞技术中也可以使用散射光和吸光度等荧光以外的光学信息。此时也无需对有形成份进行染色,所以也可以不使用染色试剂。
[014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染色试剂与稀释液是不同液体,但两者也可以是一种液体。
[014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单位时间送出至流动室的测定试样的送出量在测定尿中有形成份时和测定体液中红细胞时是不同的,但不限于此。两者也可以相同。比如,可以如下设置:使得供应至反应槽2u的稀释液(第一试剂)的量多于尿测定模式,由此使得BF-RBC中的样本稀释倍率高于U-SED的样本稀释倍率,使U-SED和BF-RBC中单位时间送出至流动室的送出量一致。也可以使稀释倍率和单位时间送出量两者在测定尿中有形成份时和测定体液中的红细胞时均有不同。在此种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复数个红细胞在流动室中同时通过。
[014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FSC受光部件55、SSC受光部件58和FL受光部件59的灵敏度及增幅电路50的增益在测定尿中细菌时和测定体液中的有核细胞时是不同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让连接着FCM部件5的各受光元件的前置放大器的增益在测定尿中细菌时和测定体液中的有核细胞时不同。此时,增幅电路50的增益在测定尿中细菌时和测定体液中有核细胞时也可以不变。也可以在测定尿中细菌时和测定体液中的有核细胞时让所述前置放大器和增幅电路50两者的增益都有所不同。还可以在测定尿中细菌时和测定体液中的有核细胞时只切换各受光元件的灵敏度,而前置放大器和增幅电路50的增益保持固定不变。如此也能根据测定模式更改前向散射光信号、侧向散射光信号及荧光信号的灵敏度。
[014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就能够分析尿样本和体液样本的结构作了阐述,但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是能够测定血液样本全血样本)而非体液样本的结构。血液样本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因此,测定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等有核细胞时,在对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的基础上再进行测定,这样就能正确测定有核细胞。
[014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体液测定模式下的样本吸移量也可以与尿测定模式下的样本吸移量不同。因为采集体液样本比采集尿样本更加困难,所以体液测定模式下的样本吸移量最好少于尿测定模式下的样本吸移量。
[0145]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体液测定模式下通过与尿测定模式下的第一测定试样相同的要领制备了第三测定试样,所以制备出了与第一测定试样同等量的第三测定试样。但是分析所需要的第三测定试样的量少于第一测定试样,所以第三测定试样的制备量也可以少于第一测定试样的制备量。更具体来说,制备的第三试样的量只要能够满足第三测定试样的分析容量(流动室光学检测的试样的量)即可。注射泵单位时间挤出第三测定试样的量是第一测定试样的1/8,而测定时间则与第一测定试样相同,所以第三测定试样的分析容量是第一测定试样的1/8。因此,在体液测定模式下,可以将样本分配部件1分装至反应槽2u的体液样本的量和试样制备部件2供应给反应槽2u的第一和第三试剂的量分别设为1/8。由此就能控制宝贵的体液样本的吸移量,降低试剂的消耗量。
[0146] 在体液测定模式下制备较少的第三测定试样时,也可以制备更多的第四测定试样,延长第四测定试样的测定时间。增加第四测定试样的制备量,由此就能将样本吸移量控制在较少的值且能够提高浓度较低的白细胞的计数精度。此时,样本分配部件1向反应槽2u分装的体液样本的量较少,而向反应槽2b分装的体液样本的量则较多。
[0147] 此外,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第四测定试样的测定时间能够与第三测定试样的测定结果相应地进行变化。图22是图14的测定单元一侧的流程图的变形例。在S505进行了红细胞测定处理后,微型计算机11判断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8输入的粒子的数据个数是否在一定阈值以上(步骤S5051)。如果数据个数在阈值以上,则说明红细胞数多,体液中很可能混入了血液。此时,体液样本的白细胞的浓度也有可能比较高,因此,无需延长第四测定试样的测定时间就能测定诊断所需要的数目的白细胞。在此,如果粒子的数据个数在阈值以上,则处理进入S5061,缩短测定时间,进行第四测定试样中的有核细胞、细菌的测定处理(步骤S5061)。此时的测定时间可以等于尿测定模式下第二测定试样的测定时间,也可以是其1~3倍。
[0148] 反之,如果数据个数小于阈值,则说明白细胞浓度低,以长于S5061的测定时间的时间进行第四测定试样的有核细胞、细菌测定处理(步骤S506)。具体而言,此时可以设为尿测定模式下第二测定试样的测定时间的6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