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血液和血液制品中非典型抗体的鉴定

申请号 CN201280046051.7 申请日 2012-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3814296B 公开(公告)日 2016-04-06
申请人 基立福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克拉克·塞沃斯; 约安·霍塔;
摘要 本文描述了用于鉴定血液或血液制品 制造过程 中非典型 抗体 的方法,所述非典型抗体可在对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的 质量 控制测试中产生 假阳性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鉴定血液制品制造过程中非典型反应性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获得血液或血浆的样品;
(b)利用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测试所述样品和对照:细胞凝集、荧光显微术、免疫沉淀、免疫扩散、免疫荧光法、ELISA、流式细胞术或蛋白质印迹法,其中所述测试用于确定所述样品是否包含所述非典型反应性抗体,所述非典型反应性抗体具有与兔WBC抗原的交叉反应性;
(c)比较所述样品和对照的测试结果;
(d)确定所述样品是否包含非典型反应性抗体;和;
(e)如果所述样品包含非典型反应性抗体,则阻断为所述样品来源的血液或血浆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流式细胞术是FAC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b)中的所述测试利用细胞凝集进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b)中的所述测试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b)中的所述测试利用蛋白质印迹法进行。
6.一种用于评价血液制品制造过程中可能的假阳性热原测试结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获得血液或血液制品的样品;
(b)利用USP致热原性兔检验来检验所述样品和对照;
(c)利用以下测试所述样品和对照:荧光显微术、免疫沉淀、免疫扩散、免疫荧光法、ELISA、流式细胞术或蛋白质印迹法,其中所述测试用于确定所述样品是否包含非典型反应性抗体,所述非典型反应性抗体具有与兔WBC的交叉反应性;
(d)利用鲎阿米巴样细胞溶解物测试所述样品和对照;
(e)比较(c)和(d)二者的测试中所述样品和对照的测试结果;
(f)评价所述样品是否给出假阳性热原测试结果;和
(g)如果所述样品包含非典型反应性抗体,则阻断为所述样品来源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流式细胞术是FACS。

说明书全文

人类血液和血液制品中非典型抗体的鉴定

技术领域

[0001] 本文描述了用于鉴定血液和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中非典型抗体的方法。
[0002] 背景
[0003] 在USP热原测试中已经鉴定出导致致热反应(pyrogenic response)的天然人类抗体。一些人类供体天然地产生这些“非典型抗体”,可能是暴露于兔、啮齿类动物、或猎食此类宿主动物的寄生昆虫(即,跳蚤)导致的。非典型抗体是异常和不常见的,但对人类无害。非典型抗体可与兔白血细胞抗原交叉反应并在兔热原测试中导致致热反应。然而,致热反应是“假阳性”结果,因为其他方法诸如鲎阿米巴样细胞溶解物检验(LAL)显示,在兔检验中给出致热反应的可疑血浆样品并不包含内毒素。此外,体外热原测试(又称单核细胞活化测试)的结果指示不存在非内毒素热原。因此,人类血液或血浆中的非典型抗体导致错误的兔热原测试结果,并可导致丢弃被错误地测试为“致热的(pyrogenic)”阳性的单独或汇集的血液或血浆。
[0004] 本文描述的方法允许鉴定包含在热原检验中导致假阳性的非典型抗体的血液或血浆样品。这一方法是有利的,因为包含非典型抗体的样品可在与其他血液或血浆汇集并污染池之前被清除。因此,该方法通过阻止血液或血浆池被由于存在非典型抗体而表现“致热的”样品的不必要的污染,减少制造成本。本文描述的高通量测试方法允许鉴定可疑的假阳性样品。此类样品可在与其他样品汇集之前被丢弃并阻止池被非典型抗体污染。
[0005] 概述
[0006] 本文描述了用于鉴定血液和血液制品中非典型抗体的方法。
[0007] 本文描述的一个方面是用于鉴定血液制品制造过程中非典型反应性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获得血液或血浆的样品;(b)利用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测试所述样品和对照:细胞凝集、荧光显微术、免疫沉淀、免疫扩散、免疫荧光法、ELISA、流式细胞术、FACS或蛋白质印迹法;(c)比较所述样品和对照的测试结果;(d)确定所述样品是否包含反应性非典型抗体;和;(e)如果所述样品包含反应性非典型抗体,则阻断(interdicting)为所述样品来源的血液或血浆装置(unit)。
[0008] 本文描述的另一方面是用于鉴定血液制品制造过程中非典型反应性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获得血液或血浆的样品;(b)利用细胞凝集检验测试所述样品和对照;(c)比较所述样品和对照的测试结果;(d)确定所述样品是否包含反应性非典型抗体;和;
(e)如果所述样品包含反应性非典型抗体,则阻断为所述样品来源的血液或血浆装置。
[0009] 本文描述的另一方面是用于鉴定血液制品制造过程中非典型反应性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获得血液或血浆的样品;(b)利用流式细胞术测试所述样品和对照;(c)比较所述样品和对照的测试结果;(d)确定所述样品是否包含反应性非典型抗体;和;(e)如果所述样品包含反应性非典型抗体,则阻断为所述样品来源的血液或血浆装置。
[0010] 本文描述的另一方面是用于鉴定血液或血浆制品(plasma product)制造过程中非典型反应性抗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获得血液或血浆的样品;(b)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测试所述样品和对照;(c)比较所述样品和对照的测试结果;(d)确定所述样品是否包含反应性非典型抗体;和;(e)如果所述样品包含反应性非典型抗体,则阻断为所述样品来源的血液或血浆装置。
[0011] 本文描述的另一方面是用于评价血液制品制造过程中可能的假阳性热原测试结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获得血液或血液制品的样品;(b)利用以下测试所述样品和对照:荧光显微术、免疫沉淀、免疫扩散、免疫荧光法、ELISA、流式细胞术、FACS或蛋白质印迹法;(c)利用鲎阿米巴样细胞溶解物(LAL)或类似的检验测试所述样品和对照;(d)比较两种检验中所述样品和对照的测试结果;(e)评价所述样品是否给出假阳性热原测试结果;和(f)如果所述样品包含反应性非典型抗体,则阻断为所述样品来源的血液或血浆装置。
[0012] 附图简述
[0013] 图1:兔WBC凝集检验的显微术。将供体X和对照血浆与兔WBC一起培养,且然后利用显微术观察。用供体X血浆(A、C)或对照血浆(B、D)培养的兔白血细胞的光(A、B)和相差(C、D)显微照片。用供体X血浆观察到凝集(A、C),但用血浆对照未观察到(B、D)。
[0014] 图2:人类WBC凝集检验的显微术。将供体X和对照血浆与人类WBC一起培养,且然后利用显微术观察。用供体X血浆(A、C)或对照血浆(B、D)培养的人类白血细胞的光(A、B)和相差(C、D)显微照片。用供体X血浆(A、C)或血浆对照(B、D)未观察到凝集。
[0015] 图3:供体X兔WBC凝集的相差和荧光显微术。将供体X和对照血浆与兔WBC一起培养,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反应,且然后利用相差或荧光显微术观察。图(A)显示用供体X血浆培养的兔WBC的相差显微照片。图(B)显示用供体X血浆培养且然后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处理的兔WBC的荧光显微照片。在凝集的细胞簇中观察到强荧光,说明来自供体X血浆的人类IgG负责细胞凝集。
[0016] 图4:兔WBC凝集检验的荧光显微术。将供体X和对照血浆与兔WBC一起培养且然后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反应。图(A)显示兔WBC的阳性荧光。图(B)显示对照血浆的结果。
[0017] 图5:兔WBC凝集检验的荧光显微术。将供体X和对照血浆与兔WBC一起培养,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反应,且然后利用荧光显微术观察。图(A)显示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培养的兔WBC的阳性荧光和凝集的细胞的40×图(底图)。这些结果说明,供体X的血浆包含与兔WBC细胞表面抗原反应性的IgG。图(B)显示用对照血浆观察的弱荧光和兔WBC的相差显微照片,未显示凝集(底图)。
[0018] 图6:人类WBC凝集检验的荧光显微术。将供体X和对照血浆与人类WBC一起培养,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反应,且然后利用荧光显微术观察。(A,供体X)和(B,对照血浆)都不具有强荧光或凝集(底图),说明供体X的血浆包含不与人类WBC细胞表面抗原反应性的IgG。
[0019] 图7:荧光流式细胞术柱状图。用供体X或对照血浆培养兔WBC,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反应,且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柱状图显示观察的相对荧光。图A和B显示两个分别的实验。供体X血浆给出最大信号,相对荧光是对照血浆的至少三倍。参见表4和5的定量结果。
[0020] 图8:荧光流式细胞术柱状图。用供体X或对照血浆培养人类WBC,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反应,且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柱状图显示观察的相对荧光。图A和B显示两个分别的实验。供体X血浆与对照血浆无显著不同。参见表6和7的定量结果。
[0021] 图9:包含致热的IGIV-C的供体X血浆分离物样品的电泳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泳道1:MW标志;泳道2:致热的IGIV-C(供体X);泳道3:无热原IGIV-C;泳道4:兔血清;
泳道5:胎血清;泳道6:血清。(A)速蓝(Instant Blue)染色的凝胶。(B)用抗人类IgG磷酸酶免疫共轭物(IgG-AP)探测的蛋白质印迹对照(无一抗)。(C)利用包含致热的IGIV-C的供体X血浆分离物作为一抗和抗人类IgG-AP的蛋白质印迹。(D)利用无热原IGIV-C作为一抗和抗人类IgG-AP的蛋白质印迹。
[0022] 图10:包含致热的IGIV-C的供体X血浆分离物样品的电泳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泳道1:MW标志;泳道2:胎牛血清;泳道3:兔血清;泳道4:1:5稀释的兔血清;泳道5:1:10稀释的兔血清;泳道6:1:50稀释的兔血清。(A)用抗人类IgG碱性磷酸酶免疫共轭物(IgG-AP)探测的蛋白质印迹对照(无一抗)。(B)利用包含致热的IGIV-C的供体X血浆分离物作为一抗和抗人类IgG-AP的蛋白质印迹。(C)利用无热原IGIV-C作为一抗和抗人类IgG-AP的蛋白质印迹。(D)速蓝染色的凝胶。
[0023] 图11:供体X的血浆与大鼠WBC交叉反应:大鼠WBC凝集检验的荧光显微术。用供体X或对照血浆培养大鼠WBC,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反应,且然后利用荧光显微术观察。图(A)显示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类IgG培养的大鼠WBC的阳性荧光和凝集,和凝集的细胞的40×图(底图)。这些结果说明,供体X的血浆包含与大鼠WBC细胞表面抗原反应性的IgG。图(B)显示用对照血浆观察的弱荧光和大鼠WBC的40×图,未显示凝集(底图)。
[0024] 详述
[0025] 本文描述了用于鉴定血液和血液制品中非典型抗体的方法。在本文称为“供体X”的个体捐赠与其他装置汇集的血浆,用于制造生物治疗蛋白制品。在加工期间,利用USP致热原性兔检验来检验汇集的血浆的致热原性。意外地,汇集的血浆在USP兔测试中被测试为致热阳性的。进一步的检验追踪致热因素到供体X的血浆。鲎阿米巴样细胞溶解物(LAL)检验显示,供体X血浆未被细菌内毒素污染。相反,本文描述的检验证明,供体X的血浆包含负责致热反应的非典型抗体。具体地,光和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供体X血浆使得兔和大鼠WBC而非人类WBC凝集。兔WBC交叉反应性是对供体X特异性的,因为来自供体X的父母、同胞和子女的血浆不反应。荧光流式细胞术实验显示,供体X血浆包含与兔WBC细胞表面抗原反应性的IgG抗体且蛋白质印迹实验证实该IgG与兔血清的反应性。总之,这些结果说明,供体X可能已经被暴露于可具有与兔WBC的诱导的体液免疫交叉反应性的啮齿类动物或啮齿类动物的虫媒。如此,来自一些个体的血浆在USP兔热原测试可被测试为阳性,不是因为它们被细菌污染,而是因为它们包含与兔WBC抗原交叉反应性的非典型抗体。实施例
[0026] 实施例1
[0027] 美国药典(USP)热原检验
[0028] 现有的美国药典§151概述了热原检验。测试包括在静脉注射测试溶液后测量兔体温的升高。这一检验旨在确定产物(product)以在不多于10分钟的时间段内静脉注射不超过10mL/kg的剂量是否可被测试兔耐受。最初注射三只兔。如果任何兔显示单独的体温升高≥0.5℃,则利用五只另外的兔继续测试。如果八只兔中的三只或更多显示单独的体温升高≥0.5℃和/或八个单独的体温升高的总和超过3.3℃,则认为所检查的材料是致热的。
[0029] 将供体X血浆或无任何供体X血浆的汇集样品的样品1:100稀释到10mL氯化钠溶液(0.9%NaCl)中,并注射到三只健康成年兔的静脉中。在注射10分钟内直肠测量兔的体温。体温数据显示在表1中。无供体X的血浆样品在任何兔中都不引起体温增加。与之相比,当测试供体X血浆时,测量到1.1–1.2℃之间的体温增加。因为3只兔的总体温增加是3.4℃,认为供体X血浆是致热的,且不需要扩展测试到另外5只兔。
[0030] 利用蛋白A柱捕获包含0%或10%供体X血浆的池中的免疫球蛋白并测试致热原性。无供体X的血浆样品未引起体温增加,但包含供体X血浆的样品是高度致热的。这些结果说明,兔中的致热反应可与供体X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关联。
[0031]
[0032] 实施例2
[0033] 利用供体X血浆进行一系列实验以更好地理解其致热原性的性质。
[0034] 白血细胞凝集和显微术实验
[0035] 进行凝集实验以评价供体X血浆与兔或人类白血细胞(WBC)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利用 (Sigma-Aldrich)从兔和人类全血收获WBC并悬浮在补充BSA的标准缓冲盐中。然后在96孔微量培养板中用供体X和对照血浆培养兔和人类WBC。培养和洗涤后,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人类IgG,并培养微量培养板,洗涤,并用显微镜检查。利用可见光和相差显微术检查每个孔的凝集,且然后利用荧光显微术观察(结果在随后的部分讨论)。
[0036] 在包含供体X血浆和兔WBC的测试孔中观察到显著凝集(图1A和1C),但在包含供体X血浆和人类WBC的测试孔中则未观察到(图2A和2C)。在包含对照血浆和兔WBC(图1B和1D)或对照血浆和人类WBC(图2B和2D)的孔中未观察到凝集。这些结果在许多检验中再现并说明,供体X IgG结合兔WBC,但不结合人类WBC。参见图2。
[0037] 在多个凝集实验期间,在包含兔WBC和供体X血浆的样品中观察到细胞毒性,但在包含对照血浆和兔WBC的孔中,或在包含人类WBC与供体X或对照血浆的任何孔中则都未观察到细胞毒性。供体X血浆对兔WBC毒性的观察结果说明供体X免疫球蛋白与这些细胞的特异性结合。参见图1–3。
[0038] 荧光显微术实验
[0039] 与上述凝集和光显微术研究平行地进行荧光显微术实验,并将结果展示在表2中。用供体X血浆培养的样品中兔WBC是强荧光的(图4A和5A),与之相比用对照血浆(图4B)或仅用荧光标记的抗人类IgG培养的样品具有相对弱程度的荧光。参见图4和5。这些发现说明,对兔WBC观察的荧光是对供体X中存在的IgG特异性的。对用供体X和对照血浆二者(图6)或仅用荧光标记的抗人类IgG(未加入供体X或对照血浆)培养的人类WBC观察到弱程度的荧光。图6B。这些发现说明,用人类WBC观察的荧光代表非特异性结合,独立于供体X或对照IgG的存在。
[0040]
[0041] 实施例3
[0042] 流式细胞术实验
[0043] 为了定量抗体结合和通过显微术观察的荧光,进行了流式细胞术研究。在这些实验中,将兔和人类WBC用供体X和对照血浆培养,并在洗涤后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人类IgG且一起培养。洗涤细胞样品,重悬在标准缓冲盐水中至从大约3×106到5×106细胞/mL范围内的浓度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
[0044] 图7包含柱状图叠加,显示用供体X或对照血浆培养的两个不同兔WBC样品的相对荧光强度。两个另外的样品,即未染色的兔WBC(细胞对照)和仅用荧光标记的抗人类-IgG处理的兔WBC,被包括作为检验对照。用供体X血浆培养的兔WBC样品的中值荧光在实验1中是3264且在实验2中是922,且显著高于用对照血浆培养兔WBC后观察到的中值荧光(实验1和2的中值荧光分别是499和175)。参见表3和4。如此,即使在用供体X和对照血浆培养的兔WBC之间存在一些重叠,在荧光强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结果与以上讨论的显微术研究结果良好相关,其中WBC与供体X血浆反应并比用对照血浆培养的WBC产生显著较强的荧光。
[0045]
[0046]
[0047] 用人类WBC重复流式细胞术实验,并将结果显示在图8与表5和6中。用供体X血浆和对照血浆培养的人类WBC具有类似的柱状图,说明荧光强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与以上讨论的显微术研究结果相关联,其中用供体X和对照血浆处理的人类WBC产生类似程度的荧光。仅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人类-IgG染色的人类WBC样品也显示与供体X和对照血浆样品显著的重叠,且如此指示被二抗非特异性结合的显著程度。
[0048]
[0049]
[0050] 简言之,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血浆相比供体X免疫球蛋白(即,IgG)与兔WBC的显著结合,和与人类WBC的最小结合。
[0051] 实施例4
[0052] 补充的兔热原测试
[0053] 为了评价供体X免疫球蛋白的可能的遗传关联和其对兔致热原性的影响,对由供体X的亲属捐赠的血清进行USP热原检验。还测试了供体X血清的样品作为对照。由于之前的研究证明供体X血浆以1:100的稀释产生显著的致热反应,所有测试样品在兔热原测试之前在无菌标准盐水(0.9%NaCl,USP,注射用)中1:100稀释。还在LAL检验中使用每种样品的小份来检查内毒素污染作为致热反应的来源。热原和LAL结果展示在表7中。
[0054]
[0055] 来自供体X的血清在三只测试兔的两只中产生显著的体温增加,具有总体温增加为1.9℃。这一反应与此前用供体X血浆的测试一致。来自供体X的亲属,包括父母、同胞和子女的血清没有产生显著的体温增加。所有样品的鲎阿米巴样细胞溶解物试验(LAL)结果都是阴性的,说明外源性内毒素没有促成兔致热反应。
[0056] 实施例5
[0057] 红血细胞凝集研究
[0058] 在一系列凝集实验中用兔红血细胞测试供体X血浆来确定供体X血浆是否包含对兔RBC上的抗原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供体X血浆免疫球蛋白与兔RBC之间的不相容性可能潜在地导致溶血和致热原性。对于这些研究,针对兔RBC的悬液滴定供体X和对照血浆。在三个时间点观察悬液:(1)立即;(2)在37℃培养30-分钟后;和(3)加入抗人类-球蛋白血清后。
[0059] 供体X和对照血浆二者在所有时间点均产生兔RBC的强凝集,且对供体X和阳性对照观察到等价的滴度。低稀释的供体X和阳性对照二者均观察到溶血。
[0060] 供体X和对照血浆中存在的抗A、和/或抗B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可能与具有与人类A和B抗原类似表位的兔RBC抗原潜在地交叉反应。因此,用人类A和/或B RBC预吸附供体X和对照血浆以去除交叉反应的抗A和抗B抗体。然后如上所述地对兔RBC测试预吸附的血浆。供体X和对照血浆二者均产生强凝集,与最初结果相似。在供体X与对照血浆之间未观察到反应性的差异。这些结果显示供体X血浆中具有与兔RBC上抗原/表位宽的交叉反应性的抗体的存在。此外,这些结果说明,RBC介导的过程不负责兔中的致热反应。
[0061] 利用RBC抗体-鉴定板还测试了供体X血浆中针对人类RBC抗原的抗体。所有板的细胞均获得阴性结果,证实供体X血浆不包含临床上重要的同种异体抗体。
[0062] 对供体X RBC还进行了抗原表型分型,包括针对RBC抗原的属于Rh、Kell、Duffy、Kidd、Lewis、MNS、P和Lutheran血型系统的分型。供体XRBC为常见的RBC表型,且不存在异常结果。
[0063] 实施例6
[0064] 检验包含供体X血浆的下游血浆制品以鉴定负责产生致热反应的因素。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验从包含供体X血浆的血浆池产生的包含10%辛酸酯/色谱纯化的静脉用人类免疫球蛋白球蛋白(Human Immunoglobulin Globulin,Intravenous)(例如,IGIV-C10%,即, ,Grifols Therapeutics Inc.,以前的TalecrisBiotherapeutics,Inc.)。
[0065] 蛋白质印迹法
[0066] 将从包含供体X的血浆池产生的“致热的”IGIV-C、从无供体X血浆池产生的无热原IGIV-C、兔血清、胎牛血清和马血清的样品在四个4–20%还原性SDS-PAGE凝胶上运行。用速蓝染色一个凝胶(图9A)而将其他三个转移到PVDF膜(图9B–D)。将一个膜仅与共轭至碱性磷酸酶的抗人类IgG反应(图9B)。将其余的膜与致热的IGIV-C或无热原IGIV-C反应,且然后与抗人类IgG碱性磷酸酶共轭物反应(图9C–D)。泳道1:MW标志;泳道2:致热的IGIV-C(供体X);泳道3:无热原IGIV-C;泳道4:兔血清;泳道5:胎牛血清;泳道6:
马血清。
[0067] 速蓝-染色的凝胶显示,可比的量的兔血清、胎牛血清和马血清被上样到凝胶上。图9A中的泳道4–6。仅用抗人类IgG染色的膜显示,二抗(抗人类IgG)是特异性的,且仅与人类IgG(致热的和无热原IGIV-C)反应。图9B中的泳道2和3。与致热的IGIV-C和抗人类IgG碱性磷酸酶共轭物反应的膜显示,致热的IGIV-C与兔血清强烈反应且与胎牛血清和马血清弱反应。图9C中的泳道4–6。与无热原IGIV-C和抗人类IgG碱性磷酸酶共轭物反应的膜显示,无热原IGIV-C与包括兔血清的三种测试血清弱反应。图9D中的泳道
4–6。总之,这些结果说明,致热的IGIV-C与兔血清强烈反应,而无热原IGIV-C则不与兔血清强烈反应。
[0068] 将胎牛血清和多种浓度兔血清的样品在四个4–20%SDS-PAGE凝胶上运行。将三个凝胶转移到PVDF膜(图10A–C),并用速蓝染色一个凝胶(图10D)。将一个膜仅与共轭至碱性磷酸酶的抗人类IgG反应(图10A)。将其余的膜与致热的IGIV-C或与无热原IGIV-C反应,且然后与抗人类IgG碱性磷酸酶免疫共轭物反应(图10B–C)。泳道1:MW标志;泳道2:胎牛血清;泳道3:兔血清;泳道4:1:5稀释的兔血清;泳道5:1:10稀释的兔血清;泳道6:1:50稀释的兔血清。
[0069] 当仅用抗人类IgG探测膜时,蛋白质印迹是阴性的。图10A。然而,当致热的IGIV-C用作一抗时,其与未稀释的兔血清和1:5及1:10稀释的兔血清特异性反应。参见图10B中的泳道3–5。1:50稀释的兔血清不是反应性的(泳道6)。当无热原IGIV-C用作一抗时,仅检测到未稀释的兔血清。图10C中的泳道4。速蓝-染色的凝胶显示上样到凝胶的胎牛血清和兔血清的相对量。图10D中的泳道2–3。总之,这些结果说明,致热的IGIV-C包含比无热原IGIV-C~10倍多的针对兔血清的抗体。
[0070] 实施例7
[0071] 大鼠WBC荧光显微术和凝集
[0072]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利用 从全血分离大鼠WBC。如以上实施例2所述的,将大鼠WBC与供体X血浆反应。供体X血浆产生大鼠WBC明显的凝集和荧光。参见图
11。
[0073] 实施例8
[0074] 结果的概述
[0075] 显微术(图1–6)和流式细胞术实验(图7–8)的结果说明,供体X IgG容易结合于兔WBC。抗体结合通过凝集和荧光强度二者证实。尽管对照血浆与兔WBC产生一些荧光,荧光的程度显著小于用供体X观察到的荧光。对照血浆在任何实验中都不导致兔WBC凝集,而供体X血浆一致地产生凝集。供体X血浆(IgG)在任何实验中都不产生人类WBC凝集,说明供体X IgG不结合人类WBC。
[0076] 供体X IgG与兔WBC的结合是兔WBC活化和内源(白细胞)热原释放的可能触发器,这导致观察到的发热反应。
[0077] 对供体X的直系亲属(即,父母、同胞和子女)进行的兔热原检验一致为阴性。表7。这些结果说明,供体X IgG有关兔体温反应的独特特性,不是基于显性等位基因的,而是对供体X抗体特异性的。
[0078] 用兔RBC的实验证明,供体X和对照血浆二者都包含对兔RBC上的抗原具有宽的交叉反应性的抗体。供体X和对照血浆对兔RBC产生非常相似的反应,说明RBC介导的过程不负责兔中的致热反应。
[0079] 蛋白质印迹法实验显示,致热的IGIV-C(包含供体X血浆分离物)与兔血清强烈反应,而无热原IGIV-C则不与兔血清强烈反应。这说明,致热的IGIV-C中来自供体X的非典型IgG的存在,在USP热原测试中负责引发致热反应。此外,蛋白质印迹法实验显示,致热的IGIV-C包含比无热原IGIV-C~10倍多的针对兔血清的抗体。这指示来自导致致热反应的供体X非典型抗体的可能的随机效应
[0080] 用大鼠白血细胞的实验显示,供体X血浆能够与大鼠WBC交叉反应并引起大鼠WBC凝集。这些结果说明,直接暴露于大鼠或通过啮齿类动物的虫媒(例如跳蚤)的间接暴露,可能导致“非典型”IgG-免疫球蛋白免疫性,具有与大鼠和兔细胞二者的交叉反应性。
[0081] 实施例9
[0082] 高通量检验
[0083] 高通量ELISA、荧光、或蛋白质印迹实验将通过如下进行:在96孔、192孔或384孔板或膜中培养测试样品,洗涤、封闭、并利用酶-或荧光团-免疫共轭物探测样品,且然后经由荧光测定法、发光法、密度测定法、比色法、或UV/可见光吸光度、及其他检测方法分析结果。这种高通量检验允许在加工之前、期间、和之后在线分析血液或血浆样品或产物,并可去除反应性样品,诸如包含可在检验中产生假阳性热原结果的非典型免疫球蛋白的样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