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武器“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 |
|||||||
申请号 | CN97182312.X | 申请日 | 199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4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申请人 | 依日马什公开股份公司; RUSPA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米哈伊尔·T·卡拉什尼科夫; 尤里·K·亚历山德夫; 尼古拉·A·别兹博罗多夫; 维克托·M·卡拉什尼科夫; 阿扎林·I·涅斯捷罗夫; 瓦莱里·N·帕兰尼恩; | ||||
摘要 | 本 发明 包括:一个枪身(1),其中安装一个扳机及击发装置和一个 锁 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枪栓 架(10)的制做方式使之可与枪身(1)的带梢度的支承面相互作用。后托架制做的长度使之消除枪栓架(10)退回时撞锤(20)与击发杆(9)的 接触 。杆(12)以允许有限的 角 移的方式。自动保险的阻 铁 (21)的一个平台(22)形式的手动再填弹阻铁槽。在枪托(3)内加强肋(30)形成一个附件箱(31)的阱室(32)。 | ||||||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动武器“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具有一个枪身(1), 一个含有撞锤(20)和一个自动阻铁槽(21)的自动保险阻铁的扳机及 击发装置,一个含有转动枪栓(8)的锁定装置,转动枪栓上带有的一 个击发销杆(9)位于安装在枪身(1)的导轨(7)上的枪栓架(10) 中并有一个与撞锤(20)相互作用的后托架(11),一个有一气管(6)及 一活塞(13)的排气装置,活塞的杆(12)安装在枪栓架(10)的孔中, 一个有发射与收拢位止动器的折叠枪托(3)和一个有一后瞄准器(4) 的含一弹夹仓(40)和一枪膛部分的枪管,其特征在于,枪栓架做成使 它在前向位时可与枪身(1)的倾斜表面(16)接触;枪栓架(10)的 后托架(11)的长度为使枪栓架(10)退回时防止撞锤(20)与击发销 杆(9)接触;杆(12)以允许有限的角位移的方式置于枪栓架(10) 中,而气管(6)有一个与后瞄准器(4)的缺口(18)接触的托架(17)。 |
||||||
说明书全文 | 本发明涉及手提自动火器。公知7.62毫米AK-47卡拉什尼科夫(KALASHHIKOV)冲锋枪(见 火器手册,7.62毫米AK-47 KALASHHIKOV冲锋枪,M.DOSAAF出 版社,1969)有一个枪身,一个有弹夹仓和一个枪膛部分的枪管,一个 有枪栓的枪栓架,一个扳机和一个有撞锤和自动保险的扳机及击发装 置,以及一个展开的枪托。 公知改进的带折叠枪托的7.62毫米AK-MS KALASHHIKOV冲锋 枪(见火器手册7.62毫米AKM和AKMS冲锋枪,苏联国防部军事出 版社,1971),其特点是,具有一个枪身,一个含有转动枪栓的后膛锁 定装置,击发杆位于安装在枪身导轨上的枪栓架中并有一个与击发锤相 互作用的后托架,一个扳机和一个有击发扳机和自动保险阻铁的击发装 置,一个有烟气活塞的排气装置,烟气活塞的杆安装在枪栓架的孔中, 一个折叠枪托和一个有后瞄准器的含弹夹仓和枪膛部分的枪管。 此型的缺点是可靠性低,在恶劣气候和非标准的条件下使用时枪 膛会发生故障,击发的准确性较低,操作特性不足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增加此枪的可靠性和操作特性。 为解决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武器“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 具有一个枪身,一个含有撞锤和一个自动阻铁槽的自动保险阻铁的扳机 及击发装置,一个含有转动枪栓的锁定装置,转动枪栓上带有的一个击 发销杆位于安装在枪身的导轨上的枪栓架中并有一个与撞锤相互作用 的后托架,一个有一气管及一活塞的排气装置,活塞的杆安装在枪栓架 的孔中,一个有发射与收拢位止动器的折叠枪托和一个有一后瞄准器的 含一弹夹仓和一枪膛部分的枪管,其特征在于,枪栓架做成使它在前向 位时可与枪身的倾斜表面接触;枪栓架的后托架的长度为使枪栓架退回 时防止撞锤与击发销杆接触;杆以允许有限的角位移的方式置于枪栓架 中,而气管有一个与后瞄准器的缺口接触的托架。 更好,烟气活塞的杆借助于带间隙的螺纹插入枪栓架的孔中。 最好,自动保险的阻铁装备一个平台形式的手动再填弹阻铁槽, 此平台在一个位于与枪栓架的通道一段距离处的阻铁上,提供枪栓架 与撞锤的接触;阻铁的自动阻铁槽的平台做在离枪栓架的通道一段距 离处,提供枪栓架和撞锤之间的间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枪托内加强肋形成一个附件箱的阱室,此 阱室由一个弹簧加载的转盖盖着,后者以可使按钮和收拢位止动器相 互作用的方式安装。 另外,气管对于后瞄准器在枪口端的方向上用弹簧加载。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枪管从枪膛阳堂线到沟槽底过渡的枪膛部分 做成两个耦联半径和一个垂直于经过孔轴线和阳堂线中心的平面的切 线形式。在阳堂线的锥形斜坡和来复线部分之间的枪管中,有一个附 加的锥形段,其长度LL(=4…6)L,此处L是弹夹盒的支承锥形和阳堂 线(42)的锥形坡度长度之和。 本自动武器的特征组合显著地提高了其可靠性和操作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示于下列附图中: 图1为冲锋枪的全貌; 图2示图1中的A,枪栓架在前部与枪身的托架接触; 图3为排气装置; 图4为图3的Ⅳ-Ⅳ视向剖视图; 图5为与后发射托架接触的撞锤; 图6为在自动阻铁的手动再填弹的阻铁槽中的撞锤; 图7为在自动阻铁的自动阻铁槽中的撞锤; 图8为带有枪身的塑料枪托(剖视); 图9枪托,为图8的Ⅸ-Ⅸ剖视; 图10枪托,为图8的Ⅹ-Ⅹ剖视; 图11枪托,为图8的D-D剖视; 图12枪管(剖视); 图13枪中的来福线侧视图,图12中的ⅩⅢ-ⅩⅢ剖视; 图14中的Q处;及 图15图13中的M处。 本自动武器(图1)有一个枪身1,枪管2连接其前,而塑料折叠 枪托连接其后。在枪管上安装一个后瞄准器4和一个气室5;在其间放 置一个气管6。在枪身(图4)中,在导轨7上安装一个后膛锁定装置 (图3),后者含有一个转动枪栓8,一个击发销杆9位于枪栓架10 中。枪栓架有一个后托架11;在枪栓架的孔中,借助一个有间隙的螺 丝固定有一个带一活塞13的杆12。在侧面,枪栓架有一个倾斜支承平 台14(图2),在枪身上制成一个有一往复倾斜平台16。气管在背下 方有一个托架17,它装配进后瞄准器4的槽18中,并由弹簧19向枪 口端的方向弹性加载。在枪身内置有一个扳机及击发装置(图6),此 装置含有一个撞锤20和一个有一阻铁21的保险,其特征为手动再填 弹阻铁槽为一个平台22的形式,而一个自动阻铁槽为一个平台23的 形式(图7)。借助于一个轴24把枪托3固定在枪身1的一个铰链上。 枪身有一个空心的塑料壳25,一个枪托板26,一个按钮27,此按钮有 一个与装填位置的止动器29相接触的托架28。在枪托内做成加强肋 30,它们形成附件盒32的阱室31。此盒由弹簧33弹性加载并抵靠在 转动盖34和下托架35上(图11),此托架与按钮27的往复托架36 接触。枪托的外表面上的侧凹陷37(图9)做成座的形式,以容纳固 定在枪身1上的夜视瞄准尺38。枪身的后部放置一个弹簧加载的Γ字 形的、枪托击发位置的止动器。 枪管2(图12)包含一个弹夹仓40,弹夹仓40有一个支承锥筒 41和一个枪膛部分,此部分含有一个阳堂线锥形坡42和一个附加的锥 形区43以及一个圆柱形部分44。附加的锥形区的长度为LL=(4…6) (LS+LC)此处LS为支承锥形的长度而LC为阳堂线锥形坡的长度。 枪管的枪膛部分为一个有来复线和阳堂线的轮廓(图13和14)。 其间的过渡有半径为R1的“ab”部分,半径为R2的“bc”部分和与半 径R2相切的“cd”部分,它正交于穿经阳堂线的孔轴和中心平面S; DL为阳堂线的直径而DR是枪膛的直径。 此自动武器以下述方式工作。为给枪膛填弹,必须向后拉枪栓架 10并突然释放之。向后拉枪栓架时,其后托架11扳上与自动保险的阻 铁21的手动阻铁槽相咬合的撞击锤20,接合于与枪栓架通道一段距离 处而造成撞锤20和枪栓架之间的冲突。抠动扳机时产生射击,枪药气 体经带杆12的活塞13推动枪栓架并把它向后抛。枪栓架在向后运动 时再次扳上撞锤;撞锤转动并接合位于与枪栓架通道一段距离处的阻 铁槽23,在撞锤与枪栓架之间形成一个间隙L。因此在枪栓架反弹时, 它自由地经过撞锤而不与之接触,从而提供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在撞 锤被后托架11扳上时,由于一个按特选长度设置的间隙“i”(图5), 它不会与击发销杆6接触,而击发销杆在清除空弹夹适当的时间之前 不把弹夹从弹夹盒座中推出。 当枪栓架10取前位时,其倾角β的支承平台14(图2)撞击枪身托 架15的往复倾斜平台16。在此过程中,枪栓架向左移并把压向枪身的 左导轨7、枪栓架的杆12的活塞13进入气室5,并占据螺丝连接中的 间隙,同时枪栓架以适当的角度转动以补偿气室安装在枪身上的误差, 并消除枪栓架的弯斜。 在射击的过程中,由槽18中的锚定件17固定并且由后瞄准器4 的弹簧19弹性加载的气管6不作任何惯性运动。 在射击的过程中,子弹在初始运动中切入枪膛的阳堂线;附加的锥 形区43促进子弹平稳而且更均匀地切入,减少子弹对阳堂线的压强。 所有这些促进子弹按阳堂线的形状平稳地变形,并增加枪管的服役寿 命。从阳堂线到半径R1和R2形成的枪膛线“abc”的曲线过渡面,和沿 切线段“cd”使得子弹壳能更好地填充枪膛,从而防止枪药气泄漏并增 加子弹出口速度的稳定性。 塑料枪托3可以从击发位置折叠到收拢位置,反之亦然。为把枪托 从发射位置放到收拢位置,应当按压从枪托板26的孔突出的按钮27; 按钮27移入枪托盒25的空腔中,并通过其托架28推动收拢位止动器 29,并把此止动器从与枪手托板26的侧壁的啮合中释放出来。此后, 应绕轴24转动枪托并把它推向射击位置。要把枪托置于收拢位置,应 压射击位置止动器39并把枪托绕轴24转动,置之于收拢位。结果,收 拢位止动器29与枪托板26的侧缘啮合,并通过其齿把枪托固定在收拢 位。在枪托折叠时,夜视瞄准尺放进枪托外表面上的袋37内。为取出 附件盒32。应以手指用力按压枪托板26的盖34;此盖会转动并开放枪 托板26中的孔。由于弹簧33此时会从由加强肋在枪托盒25的空腔中 形成的孔中退出。受弹性加载的盖34会转回原位置;为此,与按钮27 的托架36相互作用的盖的下托架35会把按钮移向后向的位置。 此本发明完全地解决了特定技术问题:增加了可靠性和操作性能, 并会广泛地普及于现生产的新形KALASHNIKOV冲锋枪的结构 (AK101,AK102,AK103,AK104,AK105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