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装置 |
|||||||
申请号 | CN201510261319.4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7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申请人 | 马传芹; | 发明人 | 马传芹; 孙金凤; 张萃; 王宗华; 赵兴玲; |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康复护理装置,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康复护理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下侧设有主体 支撑 杆,主体支撑杆下侧设有轮胎 保护罩 ,轮胎保护罩下侧设有防滑 橡胶 轮胎,主体右侧设有电源 导线 出口,电源导线出口与漏电保护器通过电源导线连接,漏电保护器右侧设有安全插头,电源导线出口上侧设有电源控制板,电源控制板前侧设有电源 开关 ,主体前侧设有腿部血液循环板,腿部血液循环板前侧设有微 电流 触点。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医务人员进行术后康复护理时,省时省 力 ,科学便捷,安全高效,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 ||||||
权利要求 | 1.康复护理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 |
||||||
说明书全文 | 康复护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0002] 在对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需要用到一系列的康复护理装置,现阶段的康复护理装置功能单一,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康复护理,用到的康复护理装置自然也不同,使用现阶段的康复护理装置会比较麻烦,功能简单,费时费力,在医务人员对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不能满足医务人员的多种必要要求,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的康复护理装置。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康复护理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下侧设有主体支撑杆,主体支撑杆下侧设有轮胎保护罩,轮胎保护罩下侧设有防滑橡胶轮胎,主体右侧设有电源导线出口,电源导线出口与漏电保护器通过电源导线连接,漏电保护器右侧设有安全插头,电源导线出口上侧设有电源控制板,电源控制板前侧设有电源开关,主体前侧设有腿部血液循环板,腿部血液循环板前侧设有微电流触点,主体左侧设有连接导杆,连接导杆上侧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侧设有堵头,转动轴左侧设有连接架,连接架左侧设有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前侧设有显示器开关,液晶显示器左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前侧设有功能操控面板,功能操控面板前侧设有功能选择按键,功能操控面板下侧设有移动控制板,移动控制板前侧设有控制档位,控制档位内部设有操控杆,液晶显示器下侧设有扫描器出口,扫描器出口与伤口扫描器通过光导纤维连接,伤口扫描器下侧设有图像传送器,图像传送器下侧设有LED照明灯,主体后侧设有背部靠板,背部靠板前侧设有红外血液循环板,红外血液循环板前侧设有红外射线出口,红外血液循环板右侧设有滑道; [0005] 背部靠板后侧设有支撑腿固定板,支撑腿固定板前侧设有固定螺母,支撑腿通过子母合页与支撑腿固定板连接,支撑腿下侧设有控制调节器,控制调节器右侧设有控制开关,控制调节器下侧设有支撑腿底座,支撑腿前侧设有支撑腿固定带,支撑腿固定带左侧设有固定卡扣; [0006] 主体上侧设有手臂盛放板; [0007] 手臂盛放板后侧设有自动伸缩箱,自动伸缩箱上设有伸缩感应器,自动伸缩箱前侧设有血压测量箱,血压测量箱上侧设有超声血压测量出口,血压测量箱前侧设有超声波发射箱,超声波发射箱内部设有超声信号发射筒,超声信号发射筒后侧设有超声频率过滤器,超声频率过滤器后侧设有心率信号分析球,心率信号分析球右侧设有心率信号接收器,超声波发射箱前侧设有红外线脉搏计数箱,红外线脉搏计数箱上侧设有红外线感应出口,红外线感应出口上侧设有红外线感应器和红外扫描灯,红外线脉搏计数箱内部设有脉搏震动感应器,脉搏震动感应器下侧设有CPU控制筒,CUP控制桶右侧设有脉搏震动计数器,CPU控制筒下侧设有脉搏次数传感器,CPU控制筒左侧设有零位调整箱,红外线脉搏计数箱下侧设有红外线接收盒; [0008] 主体内部设有电动机和红外线发射箱; [0009] 红外线发射箱内部设有红外线聚集盒,红外线聚集盒下侧设有谐振腔,谐振腔右侧设有传压导杆,传压导杆右侧设有集电盒,集电盒右侧设有阴极电压板,阴极电压板左侧设有阴极电压发射端,谐振腔左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侧设有红外线滤波箱,支撑架左侧设有阳极电压板,阳极电压板右侧设有阳极电压发射端,谐振腔下侧设有分光滤波镜片,分光滤波镜片下侧设有光源产生盒,光源产生盒左侧设有变压筒。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插头前侧设有断电开关。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液晶显示器前侧设有电源指示灯。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液晶显示器下侧设有物品悬挂勾。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腿底座下侧设有防滑垫片。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线脉搏计数箱内部设有稳压筒。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线发射箱右侧设有散热窗口。 [0016] 作为优选,所述集电盒右侧设有防尘保护网。 [0018] 图1为本发明康复护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康复护理装置的背部靠板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康复护理装置的手臂盛放板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康复护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康复护理装置的红外线发射箱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0024] 1:主体,2;主体支撑杆,3:轮胎保护罩,4:防滑橡胶轮胎,5:电源导线出口,6:漏电保护器,7:电源导线,8:安全插头,9:电源控制板,10:电源开关,11:腿部血液循环板,12:微电流触点,13:连接导杆,14:转动轴,15:堵头,16:连接架,17:液晶显示器,18:显示器开关,19:控制面板,20:功能操控面板,21:功能选择按键,22:移动控制板,23:控制档位,24:操控杆,25:扫描器出口,26:伤口扫描器,27:光导纤维,28:图像传送器,29:LED照明灯,30:背部靠板,31:红外血液循环板,32:红外射线出口,33:滑道,34:支撑腿固定板, 35:固定螺母,36:支撑腿,37:子母合页,38:控制调节器,39:控制开关,40:支撑腿底座, 41:支撑腿固定带,42:固定卡扣,43:手臂盛放板,44:自动伸缩箱,45:伸缩感应器,46:血压测量箱,47:超声血压测量出口,48:超声波发射箱,49:超声信号发射筒,50:超声频率过滤器,51:心率信号分析球,52:心率信号接收器,53:红外线脉搏计数箱,54:红外线感应出口,55:红外线感应器,56:红外扫描灯,57:脉搏震动感应器,58:CPU控制筒,59:脉搏震动计数器,60:脉搏次数传感器,61:零位调整箱,62:红外线接收盒,63:电动机,64:红外线发射箱,65:红外线聚集盒,66:谐振腔,67:传压导杆,68:集电盒,69:阴极电压板,70:阴极电压发射端,71:支撑架,72:红外线滤波箱,73:阳极电压板,74:阳极电压发射端,75:分光滤波镜片,76:光源产生盒,77:变压筒,78:断电开关,79:电源指示灯,80:物品悬挂勾,81: 防滑垫片,82:稳压筒,83:散热窗口,84:防尘保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0025]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康复护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26]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护理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下侧设有主体支撑杆2,主体支撑杆2下侧设有轮胎保护罩3,轮胎保护罩3下侧设有防滑橡胶轮胎4,主体1右侧设有电源导线出口5,电源导线出口5与漏电保护器6通过电源导线7连接,漏电保护器6右侧设有安全插头8,电源导线出口5上侧设有电源控制板9,电源控制板9前侧设有电源开关10,主体1前侧设有腿部血液循环板11,腿部血液循环板11前侧设有微电流触点12,主体1左侧设有连接导杆13,连接导杆13上侧设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上侧设有堵头15,转动轴14左侧设有连接架16,连接架16左侧设有液晶显示器17,液晶显示器17前侧设有显示器开关18,液晶显示器17左侧设有控制面板19,控制面板19前侧设有功能操控面板20,功能操控面板20前侧设有功能选择按键21,功能操控面板20下侧设有移动控制板22,移动控制板22前侧设有控制档位23,控制档位23内部设有操控杆24,液晶显示器17下侧设有扫描器出口25,扫描器出口25与伤口扫描器26通过光导纤维27连接,伤口扫描器25下侧设有图像传送器28,图像传送器28下侧设有LED照明灯29,主体1后侧设有背部靠板30,背部靠板30前侧设有红外血液循环板31,红外血液循环板31前侧设有红外射线出口32,红外血液循环板31右侧设有滑道33。 [0027] 如图2所示,背部靠板30后侧设有支撑腿固定板34,支撑腿固定板34前侧设有固定螺母35,支撑腿36通过子母合页37与支撑腿固定板34连接,支撑腿36下侧设有控制调节器38,控制调节器38右侧设有控制开关39,控制调节器38下侧设有支撑腿底座40,支撑腿36前侧设有支撑腿固定带41,支撑腿固定带41左侧设有固定卡扣42。 [0028] 如图1所示,主体1上侧设有手臂盛放板43。 [0029] 如图3所示,手臂盛放板43后侧设有自动伸缩箱44,自动伸缩箱44上设有伸缩感应器45,自动伸缩箱45前侧设有血压测量箱46,血压测量箱46上侧设有超声血压测量出口47,血压测量箱46前侧设有超声波发射箱48,超声波发射箱48内部设有超声信号发射筒49,超声信号发射筒49后侧设有超声频率过滤器50,超声频率过滤器50后侧设有心率信号分析球51,心率信号分析球51右侧设有心率信号接收器52,超声波发射箱48前侧设有红外线脉搏计数箱53,红外线脉搏计数箱53上侧设有红外线感应出口54,红外线感应出口54上侧设有红外线感应器55和红外扫描灯56,红外线脉搏计数箱53内部设有脉搏震动感应器57,脉搏震动感应器57下侧设有CPU控制筒58,CUP控制桶58右侧设有脉搏震动计数器59,CPU控制筒58下侧设有脉搏次数传感器60,CPU控制筒58左侧设有零位调整箱61,红外线脉搏计数箱53下侧设有红外线接收盒62。 [0030] 如图4所示,主体1内部设有电动机63和红外线发射箱64。 [0031] 如图5所示,红外线发射箱64内部设有红外线聚集盒65,红外线聚集盒65下侧设有谐振腔66,谐振腔66右侧设有传压导杆67,传压导杆67右侧设有集电盒68,集电盒68右侧设有阴极电压板69,阴极电压板69左侧设有阴极电压发射端70,谐振腔66左侧设有支撑架71,支撑架71下侧设有红外线滤波箱72,支撑架71左侧设有阳极电压板73,阳极电压板73右侧设有阳极电压发射端74,谐振腔66下侧设有分光滤波镜片75,分光滤波镜片75下侧设有光源产生盒76,光源产生盒76左侧设有变压筒77。 [003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打开电源开关10,让术后患者坐在主体1上,通过滑道33可以对背部靠板30进行调节,也可以将背部靠板30后侧的支撑腿36撑开,先将固定卡口42打开,然后将支撑腿放下,然后打开显示器开关18,通过伤口扫描器26对患者术口伤口进行扫描,通过液晶显示器17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 [0033] 通过功能选择按键21进行功能选择,通过手臂盛放板43上的超声血压测量出口47对血压进行测量,根据超声传声原理测量血压值,再通过红外线脉搏计数箱53对脉搏次数进行测量,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感应手腕处脉搏的震动,通过CPU控制筒58将感应的数据传输到脉搏震动计数器59上,最后通过液晶显示器17观察到血压值和脉搏次数,对于局部淤血的患者还可以通过红外血液循环板31和微电流触点12对患者全身血液进行促进循环。 [0034] 所述安全插头8前侧设有断电开关78。这样设置,可以增大安全系数,保证不会出现短路。 [0035] 所述液晶显示器17前侧设有电源指示灯79。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观察指示灯观察仪器是否工作,保证仪器正常运行。 [0036] 所述液晶显示器17下侧设有物品悬挂勾80。这样设置,可以将光导纤维27挂在此处,保证不会出现乱放现象。 [0037] 所述支撑腿底座40下侧设有防滑垫片81。这样设置,可以增大摩擦,保证患者的安全。 [0038] 所述红外线脉搏计数箱53内部设有稳压筒82。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电压稳定,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0040] 所述集电盒68右侧设有防尘保护网84。这样设置,可以防止粉尘进入到集电盒68内,保证安全并且清洁卫生。 [00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