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纺织;造纸 / 织造 / 一种透气透湿面料

一种透气透湿面料

申请号 CN201710207735.5 申请日 2017-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6987968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8
申请人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俐; 陈红霞; 陆鹏; 丁可敬;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透气透湿面料,该面料由 经纱 和 纬纱 交织成坯布后经染整制成;所述经纱与纬纱均为A纱与B纱按1:1的排列比进行穿经投纬;所述A纱和B纱均是采用赛络纺或赛络菲尔纺将再生 纤维 素纤维单纱与 水 溶性纤维呈螺旋状捻合而成的复合纱;所述A纱和B纱的捻度相同、捻向相反;所述染整包括烧毛、退浆、定型、印花或 染色 、柔软 整理 的工序,其中,退浆工序的 温度 为80‑100℃。本发明的不仅透气透湿性能良好,而且手感轻薄柔软、布面结构平整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气透湿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纱纬纱交织成坯布后经染整制成;
所述经纱与纬纱均为A纱与B纱按1:1的排列比进行穿经投纬;所述A纱和B纱均是采用赛络纺或赛络菲尔纺将再生纤维素纤维单纱与溶性纤维呈螺旋状捻合而成的复合纱;所述A纱和B纱的捻度相同、捻向相反;
所述染整包括烧毛、退浆、定型、印花或染色、柔软整理的工序,其中,退浆工序的温度为8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透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纱中水溶性纤维的含量百分比为1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透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纤维为水溶性维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透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纤维为水溶性纤维单纱或水溶性纤维长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透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透湿面料的组织结构选自平纹组织、斜纹组织或缎纹组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透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工序的温度为160-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透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与纬纱均为A纱、B纱和再生纤维素纤维纯纺纱按1:1:1-3的排列比进行穿经投纬。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透气透湿面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家用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透湿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夏季床品面料要求透气透湿、柔软舒适,面料透气透湿性与织物中孔隙大小的分布特征有关,具体影响因素有纤维性质、纱线结构和织物结构以及环境条件等。常用于夏季床品面料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吸湿性、透气性和亲肤性较好,但是吸收人体湿气后,纤维素纤维吸湿膨胀,纤维直径变粗导致面料透气性变差,手感发硬,且由于纤维吸湿滞后性,吸湿后分难以排出,面料粘在皮肤表面,人体感觉闷热不舒适。
[0003] 织物采用透孔组织或纱罗组织进行织造,表面可实现均匀或清晰分布的小孔,有利于改善面料通透性,透孔组织透孔经水洗或作用下孔结构容易变形稳定性差;纱罗组织透孔结构稳定,但孔径较大且质地轻薄。现有的技术采用透孔组织与退维处理来获得高透气性,比如CN104342818公开了一种透气织物,采用透孔组织使织物表面分布孔洞,采用双层组织或三层组织结构获得垂直通道。通过透孔组织、多层结构构造通道,不适用于要求布面柔软轻透、紧密结实、耐用性好的床品面料。比如CN102337621A公开了一种吸水透气性织物,采用减量加工方法使纱线表面部分纤维水解,提高毛细效应,由于气体的流通取决于织物大孔,该这种方法没有形成尺寸较大的纱线凹槽,织物透气性的提高幅度有限。

发明内容

[0004]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透湿面料,该面料不仅透气透湿性能良好,而且手感轻薄柔软、布面结构平整稳定。
[0005] 技术方案:一种透气透湿面料,由经纱纬纱交织成坯布后经染整制成;
[0006] 所述经纱与纬纱均为A纱与B纱按1:1的排列比进行穿经投纬;所述A纱和B纱均是采用赛络纺或赛络菲尔纺将再生纤维素纤维单纱与水溶性纤维呈螺旋状捻合而成的复合纱;所述A纱和B纱的捻度相同、捻向相反;
[0007] 所述染整包括烧毛、退浆、定型、印花或染色、柔软整理的工序,其中,退浆工序的温度为80-100℃。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纱中水溶性纤维的含量百分比为15-50%。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纤维为水溶性维纶。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纤维为水溶性纤维单纱或水溶性纤维长丝。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透湿面料的组织结构选自平纹组织、斜纹组织或缎纹组织。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工序的温度为160-180℃。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经纱与纬纱均为A纱、B纱和再生纤维素纤维纯纺纱按1:1:1-3的排列比进行穿经投纬。
[0014] 有益效果:1、水溶性纤维配置在纱线中,经过退维处理,可使纱线呈现特殊的异形结构,表面呈一道螺旋状清晰匀布的沟槽,有利于气体流通、湿气传输;
[0015] 2、螺旋方向相反的两种异形纱线在面料表面构成类似圆形的贯通微孔,微孔平行于面料的厚度方向,提高了面料导湿速度和透气效果;
[0016] 3、可保持面料紧密性、有身骨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气透湿性能使空气通过微孔进行交互流通。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实施例1中A纱或B纱经染整后的结构示意图,1为再生纤维素单纱、2为沟槽;
[0018] 图2为实施例1的面料结构示意图,3为B纱(S捻)、4为A纱(Z捻)、5为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0020] 水溶性纤维是一种能在水中溶解或者遇水缓慢水解成水溶性分子(或化合物)的纤维。水溶性纤维有聚乙烯醇纤维(维纶)、海藻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等。
[0021] 退维处理:将维纶在温度大于80℃的水溶液中进行溶解。
[0022] 本发明提供的透气透湿性面料,由A纱和B纱按排列比1:1进行穿经投纬织造成坯布后再经染整制成;所述A纱和B纱均是采用赛络纺或赛络菲尔纺将再生纤维素纤维单纱与水溶性纤维呈螺旋状捻合而成的混纺纱;所述A纱和B纱的捻度相同、捻向相反;
[0023] 所述染整包括烧毛、退浆、定型、印花或染色、柔软整理的工序,其中,退浆工序的温度为80-100℃。
[0024] 采用再生纤维素纤维单纱与水溶性纤维单纱或长丝复合,通过赛络纺纱和赛络菲尔纺纱工艺,使单纱与单纱、长丝相互包缠,形成双股复合纱。赛络纺和赛络菲尔纺技术使单纱与单纱、长丝两种组分直接合股加捻,一根结构较为疏松的单纱条经合股加捻作用,在成纱中呈现腰圆形,与另一根单纱或长丝紧密地缠绕在一起,另一根单纱或长丝位于成纱外侧,形成结构紧密、表面光洁的近圆形截面。两组分基本上绕纱线轴线呈螺旋线形态相互纠缠,成纱中2根单纱具有同向的捻回,单纱的捻度小于成纱的捻度,股线中2根单纱以螺旋状相互捻合在一起,相互之间较为分明,互不相混。水溶性纤维配置在赛络纺或赛络菲尔纱线中,经过退维处理,可使新纱线呈现特殊的异形结构,表面呈一道条螺旋状清晰匀布的沟槽,如图1所示,有利于空气在新纱沟槽上进行交换流通。具体地,沟槽体积占原纱线总体积的15~50%。
[0025] 为了使退维后面料的结构稳固,采用Z捻的含水溶性纤维的赛络纺原纱或赛络菲尔纺纱原纱(A纱)与S捻的含水溶性纤维的赛络纺原纱或赛络菲尔纺纱原纱(B纱)以排列比为1:1进行配置织造,织物经退维处理后,2根异形新纱的退捻方向相反,扭转力相抵,故2根新纱的退捻数较少,充分保留了新纱及其表面沟槽的形态,也有效防止织物布面退捻皱缩的问题。如图2所示,2根沟槽旋转方向相反的新纱在面料表面构成类似圆形的贯通微孔,径向尺寸至少可达到原纱直径的1/5,不仅增加了空气透过率,而且使人体湿气从织物的一侧快速渗透并蒸发至另一侧外界空气中,起到更好的透气和导湿效果。经纱与纬纱均为A纱与B纱按照1:1排列,也可以是,经纱或纬纱均为A纱、B纱与再生纤维素纯纺纱按照1:1:1~3排列,这样,构成的微孔尺寸变小、分布变少,微孔的占有面积也就变小,使面料透气性降低,但是退维后面料的沟槽结构相对更稳固。因此排列比可根据实际具体要求进行设计。
[0026] 在本发明面料的实际制造中,水溶性纤维的配比需结合纱线线密度、经纬密及纺纱难易程度等因素来考虑。如果含量过低,经退维处理后的纱线构成的微孔尺寸相对较小,起不到透气透湿性的作用,但含量过高,纱线结构不稳定,也不利于保持微孔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水溶性纤维的含量优选为20%-30%,最高不能超过50%。
[0027] 在本发明面料的实际制造中,A纱与B纱优选为仅捻向相反,其余参数一致的纱线进行组合织造,包括纤维素纤维与水溶性纤维两组分含量、纱线线密度、捻度等参数。当纱线中水溶性纤维退出时,纱线中部分退捻,而A纱与B纱的退捻作用力相同,退捻方向相反,可相互抵消、相互平衡。
[0028] 本发明提供的透气透湿性面料,纤维原料采用高吸湿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确保面料柔软亲肤性的同时,也解决了再生纤维素纤维吸湿后径向膨胀导致面料透气性差、手感发硬的问题。人体大量湿气通过平行于面料厚度方向的贯通微孔进行扩散,导湿性好,少量被纤维吸湿消耗,面料吸湿量少,故面料能够持续干爽透气,适合夏季使用。
[0029] 本发明所用的组织在满足床品面料的紧密结实、悬垂、具有身骨等特点的基础上,可选择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中的任意一种。对于平纹组织来说,其经纬纱交织频繁,经纬纱的排列紧密程度相同,如图2所示,当1个组织循环内4根经纬纱的沟槽口在非交叠处相对应时,所得的微孔径向尺寸最大;当1个组织循环内1根经纱或纬纱的沟槽口在非交叠处平行于面料时,所得的微孔径向尺寸最小。对于斜纹和缎纹来说,经密大于纬密,纬纱与纬纱之间的间隙较大,当两根经纱的沟槽口在非交叠处相对应时,即可构成贯通的微孔,不同径向尺寸的微孔同平纹组织的构成方式一样。因此,纬密低于经密的缎纹组织可获得更多的贯通微孔,而平纹组织本身存在纱线间的孔隙较其他组织多,也可获得较多的贯通微孔。
[003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水溶性维纶纤维在退浆过程中溶解,退浆工艺温度为80-100℃。
[003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定型目的为了保证经退维处理后的面料形状稳定性,布面不产生皱缩,需经过160℃-180℃的高温定型处理。
[0032] 实施例1
[0033] 纺纱:A纱为莱赛尔单纱与水溶性维纶长丝S捻的45s赛络菲尔纺纱线,水溶性维纶占比为24%,B纱为莱赛尔单纱与水溶性维纶长丝Z捻的45s赛络菲尔纺纱线,水溶性维纶占比为24%。经纬纱的排列规律为A纱:B纱=1:1,织物组织采用平纹组织。
[0034] 织造:坯布规格为105英寸/(莱赛尔/维纶 76/24 S捻 45s+莱赛尔/维纶 76/24 Z捻45s)×(莱赛尔/维纶 76/24 S捻45s+莱赛尔/维纶 76/24 Z捻45s)/182×120[0035] 染整工艺:面料经退浆后,将水溶性纤维溶解后,纱线表面呈现一道螺旋状清晰匀布的沟槽,构成的面料表面纱线紧密排列且不重叠,均匀分布。
[0036] 面料表面均匀分布平行于厚度方向的贯通微孔,微孔截面形似圆形,径向尺寸约为可达到原纱线直径的0.48,异形纱线的表面存在一道螺旋状清晰匀布的沟槽,沟槽体积约占原纱线总体积的24%。
[0037] 实施例2
[0038] 纺纱:A纱为Modal单纱与水溶性维纶单纱S捻的21s赛络纺纱线,水溶性维纶单纱占比为50%,B纱为Modal莫代尔单纱与水溶性维纶单纱Z捻的21s赛络纺纱线,水溶性维纶占比为50%,纯纺纱为Modal的21s赛络纺。经纬纱的排列规律为A纱:B纱:纯纺纱=1:1:3,织物组织采用缎纹组织。
[0039] 织造:坯布规格为105英寸/(Modal/维纶 50/50 S捻 21s+Modal/维纶 50/50 Z捻21s+Modal 40s)×(Modal/维纶 50/50 S捻 21s+Modal/维纶 50/50 Z捻21s+Modal 40s)/
133×72
[0040] 染整工艺:面料经退浆后,将水溶性纤维溶解后,纱线表面呈现一道螺旋状清晰匀布的沟槽,构成的面料表面纱线紧密排列且不重叠,均匀分布。
[0041] 面料表面间隔3根经纬纱分布平行于厚度方向的贯通微孔,微孔截面形似圆形,径向尺寸约等于原纱线直径,异形纱线的表面存在一道螺旋状清晰匀布的沟槽,沟槽体积约占原纱线总体积的50%。
[0042] 对照例1:坯布规格为105英寸/莱赛尔60s×莱赛尔60s/182×120。
[0043] 将上述面料进行透气透湿及手感性能检测,结果如下:
[0044]  透气率mm/s 透湿值g/(m2·d) 回弹性 柔软度 爽滑度
实施例1 422.5 8.62×103 47.5 82.2 81.2
实施例2 414.2 8.46×103 45.2 77.6 79.1
对照例1 322.2 7.22×103 48.1 81.5 80.9
[0045] 由上表可知,经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得的面料透气透湿性能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