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申请人涉及专利文献:1408,涉及专利:1014件
覆盖主要的IPC大类包括:G01(349)、G06(255)、E02(234)、A01(108)、G08(63)、E01(38)、C02(38)、B01(23)、G09(18)、E03(17)
专利类型分布状况:发明公开(715)、实用新型(286)、发明申请(12)、外观设计(1)
专利不同法律状态数据分布状况:失效专利(379)、有效专利(324)、实质审查(159)、无效专利(131)、公开(21)
该领域主要的发明人有:陈晓清(58)、陈剑刚(36)、游勇(35)、吴永(25)、唐金波(25)、熊东红(24)、刘刚才(21)、李伟(21)、方一平(20)、陈华勇(20)
详细地址: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 610041
专利类型 | 专利名称 | 文献号 |
---|---|---|
发明公开 | 一种基于强水弱岩土判识隐伏型滑坡灾害的方法及系统 | CN120338295A |
发明公开 | 一种高寒山区多引发机制驱动的泥石流易发区确定方法 | CN120296582A |
发明授权 | 岩冰雪崩向泥石流的转变过程模拟方法 | CN119989829B |
发明授权 | 一种地质灾害雨量阈值确定方法 | CN115859025B |
发明公开 | 基于运动波方程的滑坡模拟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20217731A |
发明授权 | 山区小流域拦挡堆淤风险评估方法 | CN120068470B |
发明公开 | 基于多光谱影像的病虫害树木与枯死树木智能分类方法 | CN120198745A |
发明公开 | 土壤取样装置 | CN120063782A |
发明授权 | 高寒区泥石流流量的计算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 CN119720874B |
发明公开 | 岩冰雪崩向泥石流的转变过程模拟方法 | CN119989829A |
排名 | 企业名称 | 专利 |
---|---|---|
1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1165 |
2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46 |
3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6 |
4 |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 |
5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1 |
排名 | 发明人 | 专利 |
---|---|---|
1 | 陈晓清 | 58 |
2 | 陈剑刚 | 36 |
3 | 游勇 | 35 |
4 | 吴永 | 25 |
5 | 唐金波 | 25 |
6 | 熊东红 | 24 |
7 | 刘刚才 | 21 |
8 | 李伟 | 21 |
9 | 方一平 | 20 |
10 | 陈华勇 | 20 |
排名 | 企业名称 | 专利 |
---|---|---|
1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413 |
2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100 |
3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 | 75 |
4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57 |
5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 | 39 |
6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33 |
7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27 |
8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26 |
9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25 |
10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 | 23 |
排名 | 代理人 | 专利 |
---|---|---|
1 | 张帆 | 238 |
2 | 王璐瑶 | 127 |
3 | 肖国华 | 96 |
4 | 张端阳 | 95 |
5 | 舒启龙 | 52 |
6 | 曹广生 | 51 |
7 | 王红霞 | 30 |
8 | 潘育敏 | 28 |
9 | 曹少华 | 27 |
10 | 伍见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