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蒸汽的发生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地热耦合熔盐储能换热站系统 CN202410256474.6 2024-03-06 CN117968427A 2024-05-03 曹勇; 安欣; 张海龙; 杨明强; 吴猛; 殷鹏; 孙鹏; 杨文强; 赵亮; 李杰; 高伟; 高肇春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耦合熔盐储能换热站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熔盐换热系统、采暖换热系统和地热换热系统;熔盐换热系统,用于将电能通过熔盐转化为蒸汽热能,通过电能加热熔盐,通过熔盐储能换热后产生加热采暖换热站热网的蒸汽;采暖换热系统,用于加热热网循环水,通过蒸汽‑水换热、水‑水换热以及地热换热把热网循环水回水加热后供出至用户侧;地热换热系统,用于将地热水循环加热热网循环水回水或供水,从而达到地热能采暖供热的目的。本发明使用电网晚间低峰电加热熔盐,熔盐储能后再进行利用,能够一定程度解决新能源发电低峰期消纳问题,是一种清洁、可靠的采暖方式。
82 一种排污疏放的监控方法、系统及装置 CN202311657578.X 2023-12-05 CN117968057A 2024-05-03 喻国辉; 刘川; 李广伟; 袁少荣; 黄保龙
发明涉及排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排污疏放的监控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开始排污疏放水的指令信息时,启动开关阀门操作,其中,指令信息包括第一指令信息与第二指令信息;根据指令信息控制调节阀门的执行操作,进行排污疏放水,其中,阀门的执行操作包括开关状态、步序以及开度,开关阀门与调节阀门属于阀门。当需要停止排污疏放水时,智能检测到排污疏放水温度或TDS值为关闭数据时,自动关闭阀门,杜绝阀门长期开启造成的蒸汽损失;避免了给供应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83 一种锅炉结构以及船用蒸汽锅炉 CN202410020127.3 2024-01-07 CN117968047A 2024-05-03 杨何伍; 葛涛; 陈宗恒; 万芃; 冼伟伦; 何其林; 刘家麟
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结构以及船用蒸汽锅炉,包括炉体,炉体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冷却腔、加热腔、蒸发腔,冷却腔的上端开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导流孔,炉体的上端设置有与蒸发腔连通的出气管,冷却腔的下端连通有进管,进水管连通有第一水;加热腔内水平设置有燃烧炉胆,炉体的外侧安装有燃烧器;蒸发腔内设置有多根沿燃烧炉胆设置的高温烟管,冷却腔内设置有多根呈沿燃烧炉胆设置的冷却烟管,炉体远离燃烧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气烟道,炉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导气烟道,炉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却烟管自由端的排气烟道。本发明能够进一步吸收烟气的热能,提高热效率,并且能够直接使用海水最为锅炉的水源使用,同时能够产生过热蒸汽。
84 一种带余热利用装置的锅炉 CN202410015656.4 2024-01-05 CN117968046A 2024-05-03 陈建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余热利用装置的锅炉,属于锅炉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呈空心圆柱状,所述箱体内侧设置有燃烧组件,所述燃烧组件包括与箱体内表面固定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箱体前端外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底板上侧。可以实现通过设置燃烧组件,通过蒸发管内壁与分相接触对水分进行加热蒸发,而后通过对高温水蒸气进行传输实现能量的传递,通过设置若干组环形分布的蒸发管对水分进行蒸发加热,能够大大提高水与蒸发管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采用降膜蒸发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水分蒸发的效率,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锅炉的能量利用效率。
85 一种基于空气酒精燃烧的蒸汽快速产生装置 CN202210900563.0 2022-07-28 CN115307119B 2024-05-03 李民民; 周献齐; 于军; 何小军; 赵曙; 王宏亮; 李志勋; 寇鑫; 吴飞飞; 任钰; 华程; 宋家豪; 刘丽宁; 汪林; 李亮; 张鹏; 王广涛; 赵占胜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气酒精燃烧的蒸汽快速产生装置,以解决目前水蒸汽生成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无法适应野外工作、撬装移动、集成化应用场景需求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头部包括侧面上有空气入口及酒精入口的第一圆筒,其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与中隔板之间形成空气环腔,中隔板和下隔板之间形成酒精环腔;喷嘴贯穿中隔板和下隔板,且沿周向均匀设置;喷嘴为双通道喷嘴;身部包括内筒和设置在内筒外侧的身部上法兰、外筒和身部下法兰;身部上法兰、外筒和身部下法兰与内筒之间形成水流通道,内筒的内部形成燃烧室,内筒的下部侧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软化水喷孔。
86 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系统 CN202210672138.0 2022-06-15 CN115076669B 2024-05-03 张福滨; 刘忠成; 王艳婷; 何大海; 程罡
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高温高硫烟气的余热锅炉综合系统,所述综合系统包括预脱硫单元、给调控单元和防腐蚀单元,所述预脱硫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前端的高硫烟道内;所述给水调控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尾部;所述防腐蚀单元设置在余热锅炉外侧;所述预脱硫单元包括第一喷射反应区、第二喷射反应区、补充绝热脱硫反应区和喷器;所述喷钙器分别通过第一喷射通道和第二喷射通道将化学制剂投入在第一喷射反应单元、第二喷射反应单元内去除烟气中二化硫;所述给水调控单元的水温集控模DCS通过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信号完成水控模块对余热锅炉给水的控制;本发明确保余热锅炉在石油焦品质变化导致煅烧炉烟气成分变化时,锅炉依然能够继续运行下去,减少停炉次数。
87 一种蒸汽一体机 CN201911163872.9 2019-11-25 CN110715285B 2024-05-03 庞开春; 林坚强
发明提供一种蒸汽一体机,包括下机体、上机体、烟道、余热收集通道、助燃进风管、进料器、自动点火器;下机体由燃烧炉、箱一、预热腔一、水箱二、预热腔二、蒸汽速热发生器构成;燃烧炉由炉体、排灰腔、预热腔三、预热腔四、助燃风管构成;水箱一、预热腔一、水箱二、预热腔二由内至外依次环设在炉体外侧;上机体由加热筒、蒸汽导出管、蒸汽加热管、热风导出管以及由内至外依次环设在加热筒外侧的热风管一、热风管二、热风管三、热风管四、热风管五构成。本发明将蒸汽锅炉热风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反复开停机,所导致的能源损失浪费严重的情况发生,且热效率高,能源利用率大,热损失小,燃烧效率好,节省燃料
88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疏回收系统 CN201910650082.7 2019-07-18 CN110374700B 2024-05-03 朱瑾; 付焕兴; 范勇刚; 刘玉坤; 陈昌山; 吕代富; 朱晓琬; 李毅; 江剑; 吴东梅; 张加蓉; 吴明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疏回收系统,包括疏水扩容器、疏水接收集管、排水母管、放水管路、减温水管路、排蒸汽管路、溢流管路、排水管路、排污单元和凝汽器;疏水扩容器分别连接减温水管路、排蒸汽管路、疏水接收集管、溢流管路、排水母管;疏水扩容器通过排水母管、疏水回收管与凝汽器的热井连接;溢流管路连接排污单元,排水母管连接放水管路,放水管路与排污单元连接;疏水接收集管连接疏水管;疏水回收管连接排水管路,排水管路连接至污水回收处理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启动、运行过程存在的工质浪费、“热污染”、乱排乱放问题,节约了资源,提高电厂的经济性,产生了明显的环保社会效益。
89 一种火管锅炉循环冷却补水系统 CN201810661491.2 2018-06-25 CN108592007B 2024-05-03 蔡正龙; 周春光; 张庆麟; 严圣军; 陈竹; 李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管锅炉循环冷却补水系统,中心管竖直设置在反应罐内并且中心管上端设置有控制,盐箱通过吸盐管道与中心管上端连接,自来水进水管道的一端与中心管上端连接,循环冷却水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与中心管上端连接,中心管的下端设置有布水器,反应罐侧面下端开有反应罐排污口,反应罐侧面中间部位通过管道与变频正反转一端连接,变频正反转泵的另一端与树脂储存罐以及储水罐连接,储水罐一侧下端开有储水罐排污口,储水灌另一侧下端通过管道与补水泵一端连接,补水泵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循环冷却水水箱连接。本发明能够自动对火管锅炉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补水。
90 一种利用燃气轮机烟气旁路加热熔盐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 CN202410007299.7 2024-01-03 CN117948629A 2024-04-30 郑莆燕; 罗添; 赵航; 张相鹏; 程佳豪; 沈仁虎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燃气轮机烟气旁路加热熔盐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包括:低负荷调峰回路、停机调峰回路;低负荷调峰回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燃气轮机模、熔盐蓄热模块,燃气轮机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燃烧室、透平、燃气轮机发电机,熔盐蓄热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温熔盐罐、低温熔盐、烟盐换热器、高温熔盐罐,燃气轮机模块和烟盐换热器连接;停机调峰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高温熔盐罐、高温熔盐泵、盐换热器、低温熔盐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增加了熔盐蓄热模块,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保持热电联产的优势;在低负荷调峰时燃气轮机模块排烟用于供热和熔盐蓄热,而停机调峰时用熔盐放热供热,能够灵活调峰。
91 一种基于炉膛热负荷调整的降低再热器减温量方法 CN202410056987.2 2024-01-15 CN117948589A 2024-04-30 火鸿宾; 胡继承; 孟培; 孙国儒; 金东明; 赵鹏; 王小华; 俞胜捷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炉膛热负荷调整的降低再热器减温量方法,包括:在高度方向,开大主燃区燃烧器层二次开度,降低燃尽风门开度,以增加主燃区风量,加强主燃区燃烧热负荷,降低火焰中心,减少再热器吸热量;在宽度方向,通过左右侧燃尽风门开度差异化调整降低左右侧汽温偏差,以减小汽温偏高一侧的再热减温水量;在宽度方向,通过燃烧器拉杆、燃尽风水平摆调整,进一步平衡宽度方向热负荷分布,减少因局部管壁超温被动开大的再热减温水量。本发明从燃烧热负荷这个根本因素出发,综合优化炉膛高度和宽度方向热负荷分布,为对冲燃烧锅炉的再热减温水量控制提供参考,能有效降低再热减温水量。
92 一种火电调峰系统 CN202211022210.1 2022-08-23 CN115371027B 2024-04-30 王亮; 张涵; 陈海生; 林曦鹏; 李文; 左志涛
发明涉及火发电调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调峰系统,通过第一释热换热器、第二释热换热器、第三释热换热器和第四释热换热器,分多级进逐级释热放能,提升用电高峰期火电调峰系统的顶负荷能力。通过设置第一辅助支路、第二辅助支路和第三辅助支路来调整进入到第二释热换热器、第三释热换热器和第四释热换热器中熔盐的流量,来控制不同释热换热器出口端的熔盐温度,使得通过释热换热器升温后的蒸汽能够与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蒸汽或水的温度相匹配,在保持释能调峰过程中锅炉本体输出能量稳定的同时,提升火力发电调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削峰填谷的能力。
93 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CN201810717573.4 2018-07-03 CN108895858B 2024-04-30 宁玉琴; 孙少鹏; 朱斌帅; 曹荣; 邓华; 王晓霞; 胡月
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定排扩容器的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主要用于定排扩容器乏汽余热回收。本发明中三号管道的一端与定排扩容器的出口连通,三号管道的另一端与六号管道的一端连通,六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七号管道的一端均与四号管道连通,原排放安装在三号管道上,排放阀安装在六号管道上,排空阀安装在七号管道上,四号管道的一端与三号管道连通,四号管道的另一端和五号管道的一端均与汽液混合器的入口连通,汽侧闸阀和汽侧止回阀均安装在四号管道上,侧闸阀和水侧电动调节阀均安装在五号管道上,汽液混合器的出口与集液分离罐的入口连通。定排乏汽余热回收可以有效回收余热和乏汽,到能节能、节水的目的。
94 矿渣余热回收节能装置 CN201810654204.5 2018-06-22 CN108775570B 2024-04-30 张振; 彭燕娥
发明涉及一种矿渣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多级沉降罐和若干套换热单元,多级沉降罐进料端与废水输送管路连通,换热单元为并联设置,各套废水换热器热媒入口与多级沉降罐出料端并列连通、热媒出口与补水预热换热器热媒入口连通,各套补水预热换热器冷媒入口与补水管路连通、冷媒出口与闪蒸罐连通,各套闪蒸罐与废水换热器的冷媒流程之间通过循环连通形成循环闭合的液体流道,各套闪蒸罐的蒸汽出口与一级蒸汽压缩机连通,各套闪蒸罐通过真空泵抽真空,各套一级蒸汽压缩机与多级蒸汽压缩机串连对输出蒸汽进行连续压缩。本发明实现对矿渣废水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并产出高品相的蒸汽,具有成本低、节能、减排的特点。
95 路板组件、水路组件和蒸汽发生器 CN201810516895.2 2018-05-25 CN108464731B 2024-04-30 周飞; 李品俊; 李杰; 龙剑
发明公开了一种路板组件、水路组件和蒸汽发生器,水路板组件包括:水路板(22)和拆装接头盖(23),其中,水路板设有并用接水口、外接进水口和外接排水口,并用接水口与外接进水口之间连接有板内进水水路,板内进水水路中设有进水串接入口和进水泵串接出口,并用接水口与外接排水口之间连接有板内抽水水路,板内抽水水路中设有抽水泵串接入口和抽水泵串接出口;拆装接头盖可拆卸地套装在外接进水口和外接排水口外并设有分别连通外接进水口和外接排水口的外接水口。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水路板组件不仅包括了具有有效缩短水路的水路板,还包括了可作为选用的具有拆卸功能的拆装接头盖,灵活性和通用性更高。
96 基于热能梯次利用的矿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2311639929.4 2023-11-30 CN117937528A 2024-04-26 王琨; 王宁; 成晓君; 张磊; 闫耀双; 倪广魁; 魏延彬; 罗健; 郭帅; 杨祥; 张富饶; 李燕; 吴峰; 张云海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热能梯次利用的矿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工作方法,涉及铁矿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技术领域,包括电能侧、热能侧以及高温相变储热模;所述电能侧和热能侧之间通过交直流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进行耦合,实现电热转换,所述热能侧连接高温相变储热模块,所述热能侧向铁矿场热负荷供能,同时通过高温相变储热模块存储多余热能,所述高温相变储热模块利用高温余热转化为二次能源驱动负载工作,负载工作后散发的低温余热再向钢铁矿场相应热负荷提供热能,实现热电转换及热能的梯次利用。本公开通过配备高温相变储热,实现热能的梯次利用,同时通过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实现热电转换,建立有效的热电耦合关系,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97 一种保健品加工冷凝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2410025876.5 2024-01-08 CN117928266A 2024-04-26 吴益芳; 陈金萍
发明属于保健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保健品加工冷凝设备及使用方法,针对现有的冷凝设备在对冷凝后的液体进行收集时,没有进行相应的过滤,使得冷凝提取出的液体不够纯净,同时冷凝效果不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蒸汽发生器和固定箱,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端上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固定箱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固定连接有冷凝箱,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冷凝箱内,本发明通过对冷凝箱进行全方位冷却喷,可以使冷凝效果更佳,同时通过设置滤框可以对冷凝后的液体进行过滤,使得冷凝后的液体更加纯净,且通过晃动机构可以使滤框不易堵塞。
98 光热电站蒸汽发生系统汽温度调节及热负荷分配方法 CN202410153103.5 2024-02-04 CN117927941A 2024-04-26 张强; 任云秀; 于加; 贾涛
发明公开了光热电站蒸汽发生系统汽温度调节及热负荷分配方法,涉及光热电站蒸汽发生系统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方法:预热器出口给水过冷度调节方法;过热蒸汽温度调节方法;过热和再热蒸汽温度调节方法,热负荷分配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光热电站蒸汽发生系统汽水温度及热负荷分配方法,可以调整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控制在许可范围内,保障光热电站安全平稳运行;可以调整预热器出口给水过冷度,控制在许可范围内,保障蒸汽发生系统中蒸发受热面不超温,避免由于给水在预热器内提前蒸发产生汽堵影响水动;可以调节蒸汽发生系统内各个换热器内的热负荷分配,使得各个换热器的运行温度变化较小,承受热应力小,保护受热面。
99 一种用在垃圾焚烧锅炉上的过热 CN202410206525.4 2024-02-26 CN117927940A 2024-04-26 魏小林; 程珩; 赵京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在垃圾焚烧锅炉上的过热器,设置在焚烧炉和余热锅炉之间,包括:腔体,其顶部设有烟气出口,其底部设有排灰口,其侧壁设有烟气进口;所述腔体侧壁的棱位置为圆弧平滑过渡结构;进烟管,其设置在烟气进口处,所述进烟管与腔体相连,优选相切;第一换热管束,其设置在腔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换热管束两端的管口穿过腔体,位于腔体的外部;排烟管,其设置在腔体的烟气出口处,所述排烟管的一端与余热锅炉相连接,排烟管的另一端位于腔体的内部。对烟气中富含高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烟尘进行预脱除,以解决现有技术烟气中碱金属沉积对余热锅炉受热面腐蚀的问题。
100 一种可余热回用尾气消白的土壤间接热脱附系统 CN202410126660.8 2024-01-30 CN117927939A 2024-04-26 姚佳斌; 付融冰; 尚晓伟; 薛文博
发明涉及一种可余热回用尾气消白的土壤间接热脱附系统,包括高温轴流机、蒸汽过热器、除雾器、喷淋除湿、热脱附回转窑和尾气处理系统。本发明的可余热回用尾气消白的土壤间接热脱附系统,有效的利用了间接热脱附系统热脱附燃烧腔内产生的高温烟气的余热,提高了经过除湿后的热脱附尾气温度,使其排放口的温度高于蒸气的露点温度,从而降低了热脱附尾气排放过程中的白色蒸汽污染,减少了周边群众对于临时性的土壤热脱附工程项目的舆情压,提升了项目的运行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