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船舶推进与转向 / / 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

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

阅读:552发布:2023-03-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机器人 手臂抓持结构,包括前臂梁,所述的前臂梁的前端设置有第一 舵 机,所述第一舵机的转动端与L型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L型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舵机,所述的第二舵机的转动端与铲型抓板连接,所述的铲型抓手包括与所述第二舵机的转动端固接的 夹板 以及与所述L型连接板固接的铲型板,所述铲型板与所述夹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铲型抓板提高了机器人对地面的片状物、厚度不高的 块 状物以及管状物的抓持的成功率。,下面是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臂梁(1),所述的前臂梁(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机(2),所述第一舵机(2)的转动端与L型连接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L型连接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舵机(4),所述的第二舵机(4)的转动端与铲型抓板(5)连接,所述的铲型抓手包括与所述第二舵机(4)的转动端固接的夹板(5-1)以及与所述L型连接板(3)固接的铲型板(5-2),所述铲型板(5-2)与所述夹板(5-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型板(5-2)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纳物槽(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型板(5-2)的下侧表面平行于所述L型连接板(3)与所述铲型板(5-2)的连接段的中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5-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垫(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5-1)的前端设置有电动转轮(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纳物槽(6)表面设置有上凸纹(9),所述的上凸纹(9)的截面为钝三角形,且所述上凸纹(9)的截面的顶角为钝角。

说明书全文

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机器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竞赛用机器人的比赛动作中抓持动作为必须完成动作,现有的机器人通常采用的是对称的二抓夹持型结构作为机器人手臂的抓持结构,这种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会两个抓部分别向相反方向分开,然后抓取物品后在合拢,但是这种结构在抓持地面的片状物、厚度不高的状物以及管状物的时候,会十分吃,抓持的成功率很低。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铲型抓板提高了机器人对地面的片状物、厚度不高的块状物以及管状物的抓持的成功率。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器人手臂抓持结构,包括前臂梁,所述的前臂梁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机,所述第一舵机的转动端与L型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L型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舵机,所述的第二舵机的转动端与铲型抓板连接,所述的铲型抓手包括与所述第二舵机的转动端固接的夹板以及与所述L型连接板固接的铲型板,所述铲型板与所述夹板转动连接。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铲型板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纳物槽。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铲型板的下侧表面平行于所述L型连接板与所述铲型板的连接段的中轴线。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夹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夹板的前端设置有电动转轮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弧形纳物槽表面设置有上凸纹,所述的上凸纹的截面为钝三角形,且所述上凸纹的截面的顶角为钝角。
[00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拥有抓持效果好、抓持物品后不易松脱的优点。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0014] 1-前臂梁;2-第一舵机;3-L型连接板;4-第二舵机;5-铲型抓板;5-1-夹板;5-2-铲型板;6-弧形纳物槽;7-防滑垫;8-电动转轮;9-倾斜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用于和机器人主体连接的前臂梁1,前臂梁1用于作为机器人手部的小臂,前臂梁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舵机2,第一舵机2的转动端与L型连接板3的一端连接,L型连接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舵机4,第二舵机4的转动端与铲型抓板5连接,铲型抓手包括与第二舵机4的转动端固接的夹板5-1以及与L型连接板3固接的铲型板5-2,铲型板5-2与夹板5-1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L型连接板3可以有效降低机器人手臂的抓持点,从而配合固定在L型连接板3上的铲型板5-2将物体铲起,此时就可以配合夹板
5-1转动夹持物体,相对现有及时的对称抓手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方式可以更加好的把地面上不易抓起的块状物或者片状物或者管状物抓起。
[0017] 铲型板5-2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形纳物槽6。弧形纳物槽6表面设置有上凸纹9,上凸纹9的截面为钝角三角形,且上凸纹9的截面的顶角为钝角。铲型板5-2的下侧表面平行于L型连接板3与铲型板5-2的连接段的中轴线。夹板5-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垫7。夹板5-1的前端设置有电动转轮8,电动转轮8采用小型直流电机驱动,电动转轮8可以有效将物体向弧形纳物槽6方向推动。
[001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船舵 2020-05-12 415
舵机 2020-05-12 293
船舵 2020-05-12 417
船舵 2020-05-12 762
电动舵机 2020-05-13 867
舵机 2020-05-11 97
船舵 2020-05-11 875
船舵 2020-05-11 53
船舵 2020-05-12 344
舵桨转舵机构 2020-05-12 1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