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脑零配件 / 计算机系统 / 软件 / 软件套件 / 软件组件 / 插件 / 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

一种可拓展模化电连接头

阅读:1026发布:2020-06-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可拓展模化电连接头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可拓展模 块 化电连接头,包括公头端和母头端;公头端包含有DC插头、DC公头绝缘座、公头-母头位移行程腔体、大 电流 或大功率 导线 插件 连接或 焊接 点、公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和公头端按需延长端;所述母头端包含有DC插座、DC母头绝缘座、匹配 定位 硅 胶圈对或组、母头端匹配公头端定位台阶、母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和母头端按需延长端;本实用新型利用公、母头端机械模具成型组装模块和其内部镶嵌的同轴旋转导电调向的DC插头和DC插座 配对 导电系统,实现公、母头两端一体化刚性集成无晃动紧配定位和电连接、360度旋转自由调向不断电和灵活自由方便拔插操作的优良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定位定向的诸多 电子 装置高可靠性系统集成和多功能拓展。(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可拓展模化电连接头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拓展模化电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头端和母头端;
所述公头端包含有DC插头、DC公头绝缘座、公头-母头位移行程腔体、大电流或大功率导线插件连接或焊接点、公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和公头端按需延长端;
所述母头端包含有DC插座、DC母头绝缘座、匹配定位胶圈对或组、母头端匹配公头端定位台阶、母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和母头端按需延长端;
所述公头端与母头端对接的一侧为具有第一开口面的腔室构成所述公头-母头位移行程腔体;所述DC公头绝缘座设置在所述腔室的底部,所述DC插头与DC公头绝缘座同轴设置,并且DC插头的尾端穿过所述DC公头绝缘座,并通过大电流或大功率导线插件连接或焊接点与公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连接,DC插头的首端延伸至所述腔室内;
所述母头端与公头端对接的一侧为直径小于所述腔室的凸柱;所述凸柱朝向公头端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面,所述DC母头绝缘座设于凸柱内并与母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连接,DC插座与DC母头绝缘座同轴设置;所述母头端匹配公头端定位台阶设连接于凸柱与母头端按需延长端之间,并且直径大于凸柱的直径;所述匹配定位硅胶圈对或组设置在凸柱的侧壁外周;
所述公头端与母头端对接时,所述DC插头穿过DC母头绝缘座与DC插座电连接,并且DC插头与DC插座为同轴嵌套配合,使得所述公头端相对于母头端转动任意度时,DC插头与DC插座始终保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公头端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外型为圆管或矩形模具成型、机械紧配组装成一个无线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端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外型为圆管或矩形模具成型、机械紧配组装成一个无线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当母头端平滑插入连接头公头端的公头-母头位移行程腔体时,形成同向环形紧密平衡杠杆支撑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公头端和母头端利用合金、铝镁合金、材、材、材、纤维、高强度塑料、硬木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工成型为模块化物理结构。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拓展模化电连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专利涉及连接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

背景技术

[0002] 固定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根据功能应用拓展,往往需要灵活方便地调整不同的照射、辐射、聚焦等多度变化特性,如照明装置、视频探头电磁波定向、音频喇叭、麦克传感器、无线通讯中继站等需要定位定向设置的电子设备,这对于一体化定向集成的电子设备来说,往往要求使用者通过改变整机位置或固定角度来实现方向或角度变换,需要专业人士利用专业工具进行安装或调整方能正常使用,给消费者或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给电子设备的后续维护保养和功能拓展带来麻烦,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专利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模块化分体或连体连接头公头端和母头端组合部件结构,提供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系统。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包括:公头端和母头端;
[0005] 所述公头端包含有DC插头、DC公头绝缘座、公头-母头位移行程腔体、大电流或大功率导线插件连接或焊接点、公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和公头端按需延长端;
[0006] 所述母头端包含有DC插座、DC母头绝缘座、匹配定位胶圈对或组、母头端匹配公头端定位台阶、母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和母头端按需延长端;
[0007] 所述公头端与母头端对接的一侧为具有第一开口面的腔室构成所述公头- 母头位移行程腔体;所述DC公头绝缘座设置在所述腔室的底部,所述DC插头与DC公头绝缘座同轴设置,并且DC插头的尾端穿过所述DC公头绝缘座,并通过大电流或大功率导线插件连接或焊接点与公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连接,DC插头的首端延伸至所述腔室内;
[0008] 所述母头端与公头端对接的一侧为直径小于所述腔室的凸柱;所述凸柱朝向公头端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面,所述DC母头绝缘座设于凸柱内并与母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连接,DC插座与DC母头绝缘座同轴设置;所述母头端匹配公头端定位台阶设连接于凸柱与母头端按需延长端之间,并且直径大于凸柱的直径;所述匹配定位硅胶圈对或组设置在凸柱的侧壁外周;
[0009] 所述公头端与母头端对接时,所述DC插头穿过DC母头绝缘座与DC插座电连接,并且DC插头与DC插座为同轴嵌套配合,使得所述公头端相对于母头端转动任意角度时,DC插头与DC插座始终保持电连接。
[001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公头端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外型为圆管或矩形或其他多边形模具成型、机械紧配组装成一个无线端口。
[0011]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母头端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外型为圆管或矩形或其他多边形模具成型、机械紧配组装成一个无线端口。
[0012]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母头端平滑插入连接头公头端的公头-母头位移行程腔体时,形成同向环形紧密平衡杠杆支撑定位。
[0013]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公头端和母头端利用合金、铝镁合金、材、材、材、纤维、高强度塑料、硬木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工成型为模块化物理结构。
[0014]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创新应用无线式机械定位和旋转面接触式电连接方式,实现无机械晃动或摇摆移动,达到一体化刚性集成定位、灵活自由拔插和完美电连接之多重功能,且又可以非常灵活方便地360 度旋转调向而不断电操作。
[0016] 这种既完美电连接又能360度灵活全向旋转调节和拔插操作无故障频繁使用的多重优良特性有利于在需要定位定向的诸多电子装置的拓展应用,如照明器、视频探头、电磁波定向、音频喇叭、麦克风、传感器、无线通讯中继站等需要定位定向设置的电子设备。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导电部件采用DC  (Direct-Current,直流电)公头和母头连接方式进行标准统一的圆环形电连接,利用刚性连接头公头和母头两端的拔插和其内设置的弹性密封圈对和台阶定位方式自由拆卸部件,达成端与端无线连接和360度顺时针或逆时针双向全方位阻尼旋转和无极定位或调向。根据电子设备数量和顺序组合方式的不同,进行多变组合无线拔插连接,灵活、安全、快捷地实现二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多用途、多功能组合装置和360度双向旋转调节。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专利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的公头端和母头端之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专利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的公头端之部件说明图。
[0020] 图3为本专利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的母头端之部件说明图。
[0021] 图4为本专利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的公头端和母头端分别应用于典型短杆和长杆之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利用本专利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的短、长杆或电装置进行双节延长连接之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利用本专利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的短杆或电装置进行多节延长连接之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以上附图对本专利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0025] 参考图1-3,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包括公头端1和母头端2。
[0026] 连接头公头端1包含有DC插头11、DC公头绝缘座12、公头-母头位移行程腔体13、大电流或大功率导线插件连接或焊接点14、公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15和公头端按需延长端16。公头端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外型为圆管或矩形或其他多边形模具成型、机械紧配组装成一个无线端口,其内部镶嵌有同轴旋转导电DC插头。
[0027] 连接头母头端2包含有DC插座21、DC母头绝缘座22、匹配定位硅胶圈对或组23、母头端匹配公头端定位台阶24、母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25和母头端按需延长端26。母头端的各个部件之间也通过外型为圆管或矩形或其他多边形模具成型、机械紧配组装成一个无线端口,其内部镶嵌有同轴旋转导电DC 插座。
[0028] 所述公头端1与母头端2对接的一侧为具有第一开口面的腔室构成所述公头-母头位移行程腔体13;所述DC公头绝缘座12设置在所述腔室的底部,所述DC插头11与DC公头绝缘座12同轴设置,并且DC插头11的尾端穿过所述 DC公头绝缘座12,并通过大电流或大功率导线插件连接或焊接点14与公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15对连接,DC插头11的首端延伸至所述腔室内;
[0029] 所述母头端2与公头端对接的一侧为直径小于所述腔室的凸柱;所述凸柱朝向公头端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面,所述DC母头绝缘座22设于凸柱内并与母头端正负极大电流导线25连接,DC插座21与DC母头绝缘座22同轴设置;所述母头端匹配公头端定位台阶24设连接于凸柱与母头端按需延长端26之间,并且直径大于凸柱的直径;所述匹配定位硅胶圈对或组23设置在凸柱的侧壁外周;
[0030] 所述公头端1与母头端2对接时,所述DC插头11穿过DC母头绝缘座22 与DC插座21电连接,并且DC插头11与DC插座21为同轴嵌套配合,使得所述公头端1相对于母头端2转动任意角度时,DC插头11与DC插座21始终保持电连接。
[0031] 由于连接头的公头端1内的DC插头11和母头端2内的DC插座21互为完美机械紧配和正负极导电匹配,当连接头的公头端1和母头端2互相插入定位后即可实现无线式环形电连接,且利用DC插头11和DC插座21同轴旋转特性实现360度旋转调节方向。为了提高大功率电连接应用,公头端1和母头端2 的正负极大电流导线对可以使用大直径低阻抗导电线材。
[0032] 由于母头端2设置有匹配定位硅胶圈对或组23和母头端匹配公头端定位台阶24,当母头端2平滑插入连接头公头端1的公头-母头位移行程腔体13时,形成同向环形紧密平衡杠杆支撑定位,避免了公头端1和母头端2之间的机械晃动或摇摆移动,达到一体化刚性集成定位效果,且又可以非常灵活地360度旋转调向而不断电,这一既完美电连接又能360度灵活全向旋转调节的优良特性有利于在需要定位定向的诸多电子装置的拓展应用(如照明器、视频探头、无线电波定向、音频喇叭、麦克风、传感器、通讯中继站等需要定位定向设置的电子设备)。
[0033] 以下对本专利一种可拓展模块化电连接头的连接或应用示范进行举例。参见图4-6,根据电子装置的体形尺寸不同配置,其输入输出两端带有本专利连接头的公头端和母头端的短杆,图4左,代表小尺寸电子设备,两端带有本专利连接头的公头端和母头端的长杆,图4右,代表大尺寸电子设备;当短杆的公头端和长杆的母头端或当长杆的公头端和短杆的母头端一一对应拔插相连时,图5,即可实现两种相同或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式紧配机械定位、完美电连接和360度全向旋转调向;当电子设备数量超过2个,只要这些电子设备具备本专利统一的输入输出连接头,且使用并联电源,即可将多个相同或不同电子设备进行灵活拔插连接拓展使用,如图6示意,这里两端带有本专利连接头的公头端和母头端的短杆表示不同电子设备,如照明器、视频探头、电磁波定向、音频喇叭、麦克风、传感器、无线通讯中继站等需要定位定向设置的电子设备。
[0034] 本实施例的核心部件利用铝合金材质进行数控机床一体化成型加工,并经过抛光、打磨和喷砂后,实施阳极表面处理而成,实现了高强度、耐刮擦、抗腐蚀、抗氧化、不掉漆和轻巧质感。阳极氧化主要采用染色法,先把数控加工铝合金部件经过打磨、抛光和喷砂后,放入酸性槽液中,通过控制电压、电流密度、槽液成分及浓度等参数,获得微小尺寸的多孔膜,在这些孔里电沉积金属氧化物或者吸附染料或着色剂,然后封孔,最终获得耐蚀、耐磨、具有丰富色彩的表面防护及装饰层。通过多次抛光、打磨、喷砂和阳极氧化,藉以增加氧化层的厚度,提升本实用新型所有铝合金部件的耐压、耐蚀、耐磨、耐撞、耐裂、耐脏、耐老化和防掉色等诸多稳定性
[0035] 为降低生产成本或快速生产,在充分应用本专利陈述的核心技术和结构要点基础上,亦可采用塑料类或其他非铝合金之金属材料通过注塑或数控加工等不同生产工艺来替换制造本专利所述之各组合部件,如铝镁合金、钢材、铁材、铜材、碳纤维、高强度塑料、硬木等金属或非金属材质。
[0036] 为了本专利的灵活集成、安装、维护和多功能多场景的应用组合,所述部件结构可以利用铝合金、铝镁合金、钢材、铁材、铜材、碳纤维、高强度塑料、硬木等金属或非金属材质进行独立数控加工成型的模块化物理结构,可以方便地自由拆卸和拔插组装。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