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溶剂化物 / 苯并噁唑苯氧羧酸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苯并噁唑苯羧酸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1035发布:2020-07-01

专利汇可以提供苯并噁唑苯羧酸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类苯并噁唑苯 氧 羧酸 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化合物为式(E)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应用在 农作物 除草方面,特别是应用在防除禾本科 杂草 、阔叶草或莎草方面。本发明的化合物对 水 稻类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无任何不利影响,不需加入安全剂,其使用剂量小,除草谱广,除草效果好,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中使用。,下面是苯并噁唑苯羧酸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选自: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反应路线为:
其中式E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化合物A与化合物B在性条件下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醚化物;
步骤二:化合物C与酰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酰氯;
步骤三:化合物D与胺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化合物A与B的摩尔比为1:
1~1:1.5,碱性条件的碱是酸钠或碳酸,所述催化剂是四丁基溴化铵或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反应溶剂是DMF、二氯乙烷或甲苯,反应温度是45~90℃;在步骤二中,化合物C与酰化试剂的摩尔比是1:1~1:1.5,所述酰化试剂是氯化亚砜或草酰氯,反应溶剂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或甲苯,反应温度是40~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反应温度是55~60℃;在步骤二中,反应温度是45~5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化合物D与胺的摩尔比是
1:1~1:2;所述胺选自、一甲胺、二甲胺或式(Ⅳ)化合物;碱性条件的碱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三乙胺,反应溶剂是水;反应温度是-5℃~15℃;
其中,X1、X2、X3或X4分别独立的为氢或卤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反应温度是0~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反应中进一步加入三乙胺作为催化剂。
9.一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或主要活性成分,辅以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农作物除草方面的用途。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农作物防除禾本科杂草方面的用途。

说明书全文

苯并噁唑苯羧酸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苯并噁唑苯氧羧酸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除草剂(herbicide)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世界除草剂发展渐趋平稳,主要发展高效、低毒、广谱、低用量的品种,对环境污染小的一次性处理剂逐渐成为主流。常用的品种为有机化合物,可广泛用于防治农田、果园、花卉苗圃、草原及非耕地、路线、河道、库、仓库等地杂草、杂灌、杂树等有害植物。目前水稻田常用的除草剂有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吡嘧磺隆、恶草等。
[0003] 噁唑酰草胺(metamifop)属于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有效成份需要达到植物体内靶标方能发挥杀草作用。溶剂表面活性剂将分别起到软化叶面腊质层和打开植物气孔的作用,使有效成份进入植物体内发挥作用。用药后几天内敏感杂草出现叶面退绿,抑制生长,有些杂草在施药后2周出现干枯,甚至死亡。实际的农药经验已经表明,重复且专一施用一种活性化合物来防治杂草在很多情况下将导致杂草的快速选择性。
[0004] 与现有其他除草剂类似的,噁唑酰草胺等水稻田除草剂具有使用剂量大,长时间使用易产生抗药性,并且容易产生农药残留,部分除草剂有药害,需要使用安全剂或其他辅料等缺点,不利于除草剂的大量长期使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发效果更加优异的除草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具有农作物除草作用的苯并噁唑苯氧羧酸酰胺类化合物。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苯并噁唑苯氧羧酸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苯并噁唑苯氧羧酸酰胺类化合物在农作物除草方面的用途。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09] 一类苯并噁唑苯氧羧酸酰胺类化合物,即式(E)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10]
[0011] 其中,
[0012] R1选自氢或C1~4烷基;
[0013] R2选自氢、C1~4烷基或如下基团:
[0014]
[0015] X1、X2、X3或X4分别独立的为氢或卤素。
[0016]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R1选自氢、甲基或乙基。
[0017]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R2选自氢、甲基、乙基、式(Ⅰ)基团或式(Ⅱ)基团,X1、X2、X3或X4分别独立的为氢、Cl、F或Br。
[0018] 在一种更优选方案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选自:
[0019]
[0020]
[002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E)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反应路线为:
[0022]
[0023]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式(E)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 步骤一:化合物A与化合物B在性条件下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醚化物;
[0025] 步骤二:化合物C与酰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酰氯;
[0026] 步骤三:化合物D与胺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E。
[0027] 以下对各个步骤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步骤一:醚化反应,化合物C的合成,化合物A与化合物B在碱性条件下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醚化物。
[0029] 化合物A与B的摩尔比可以为1:1~1:1.5,最好是1:1.1;碱可以是:酸钠,碳酸;催化剂是想转移催化剂,包括:四丁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反应溶剂可以是DMF,二氯乙烷,甲苯;反应温度可以是45~90℃,最好在55~60℃。
[0030] 步骤二:酰氯合成,化合物D的合成,化合物C与酰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酰氯。
[0031] 化合物C与酰化试剂的摩尔比例可以是1:1~1:1.5,最好是1:1.2;酰化试剂可以是:氯化亚砜,草酰氯。反应溶剂可以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甲苯;反应温度可以是40~80℃,最好在45~55℃。
[0032] 步骤三:酰胺合成,化合物D与胺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E。
[0033] 化合物D与胺的摩尔比例可以是1:1~1:2;胺可以是,一甲胺,二甲胺,式(Ⅲ)化合物或式(Ⅳ)化合物;;碱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最好是碳酸氢钠;反应溶剂可以是水;反应温度可以是-5℃~15℃,最好是0~5℃;反应可以加入少量三乙胺作为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效率。
[0034]
[0035] 制备方法中各基团的定义如上所述。
[0036] 发明包括一种除草组合物,它以式(E)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或主要活性成分,辅以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
[0037]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有效成分与农药助剂共同制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
[0038]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含量可以为2~95%,优选5~80%。
[0039] 合适的助剂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它们通常是剂型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质,例如天然的或再生的矿物质,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胶粘剂、增稠剂粘合剂肥料
[0040] 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植物生长的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部或叶面。施用的频率和施用量取决于病原体的生物学和气候生存条件。可以将植物的生长场所,如稻田,用组合物的液体制剂浸湿,或者将组合物以固体形式施用于土壤中,如以颗粒形式(土壤施用),组合物可以由土壤经植物根部进入植物体内(内吸作用)。
[0041] 这些组合物可以仅仅包含活性成分(又称有效成分)进行施用,也可以与添加剂或助剂一起混合使用,因此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各种剂型,例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乳油、水分散粒剂等。根据这些组合物的性质以及施用组合物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环境情况,可以选择将组合物以喷雾、弥雾、喷粉、撒播或泼浇等之类的方法施用。
[0042] 可用已知的方法可以将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成各种剂型,如可以将有效成分与助剂,如溶剂、固体载体,需要时可以与表面活性剂一起均匀混合、研磨,制备成所需要的剂型。
[0043] 上述的溶剂可选自芳香,优选含8-12个碳原子,如二甲苯混合物或取代的苯,酞酸酯类,如酞酸二丁酯或酞酸二辛酸,脂肪烃类,如环已烷或石蜡,醇和乙二醇和它们的醚和酯,如乙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基;酮类,如环已酮,强极性的溶剂,如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或二甲基甲酰胺,和植物油或植物油,如大豆油
[0044] 上述的固体载体,如用于粉剂和可分散剂的通常是天然矿物填料,例如滑石、高岭土,蒙脱石或活性白土。为了管理组合物的物理性能,也可以加入高分散性酸或高分散性吸附聚合物载体,例如粒状吸附载体或非吸附载体,合适的粒状吸附载体是多孔型的,如浮石、皂土或膨润土;合适的非吸附载体如方解石或砂。另外,可以使用大量的无机性质或有机性质的预制成粒状的材料作为载体,特别是白石。
[0045]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磺酸、苯酚磺酸、碱土金属盐或胺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酸和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还有磺化萘和萘衍生物与甲的缩合物,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乙氧基化异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氧化乙烯缩合物、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酸聚乙二醇醚缩醛,山梨醇酯,木质素亚硫酸盐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0046] 本发明中的C1~4烷基是指含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基,具体可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
[0047] 本发明中的卤素是指氟、氯、溴或碘。
[0048] 本发明中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表示保留母体化合物的生物有效性和性质的那些盐。这类盐包括:
[0049] (1)与酸成盐,通过母体化合物的游离碱与无机酸有机酸的反应而得,无机酸包括盐酸氢溴酸硝酸磷酸、偏磷酸、硫酸、亚硫酸和高氯酸等,有机酸包括乙酸、三氟乙酸、丙酸、丙烯酸、己酸、环戊烷丙酸、羟乙酸、丙酮酸草酸、(D)或(L)苹果酸、富酸、马来酸、苯甲酸、羟基苯甲酸、γ-羟基丁酸、甲氧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甲磺酸、乙磺酸、萘-1-磺酸、萘-2-磺酸、对甲苯磺酸、水杨酸、酒石酸柠檬酸、乳酸、肉桂酸、十二烷基硫酸、葡糖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硬脂酸扁桃酸琥珀酸丙二酸等。
[0050] (2)存在于母体化合物中的酸性质子被金属离子代替或者与有机碱配位化合所生成的盐,金属例子例如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或离子,有机碱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氨丁三醇、N-甲基葡糖胺、奎宁等。
[0051] 本发明中的药物组合物是指将本发明中的化合物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或前药与别的化学成分,例如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药物组合物的目的是促进给药给动物的过程。
[0052] 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应用在农作物除草方面,特别是应用在防除禾本科杂草、阔叶草或莎草方面。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水稻类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无任何不利影响,不需加入安全剂,其使用剂量小,除草谱广,除草效果好,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中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各实施例。
[0054] 实施例1-12合成出的化合物如下表所示。
[0055]
[0056]
[0057]
[0058] 实施例1:化合物1的合成
[0059]
[0060] 向1000mL四口烧瓶内加入500gDMF,投入100g化合物A,113.6g碳酸钾与5g四丁基溴化铵,升温至60℃,滴加113.5g化合物B在50gDMF中的混合溶液,控制温度55~60℃,滴加结束,反应约2小时,反应结束,加至1000g水中,用盐酸调节pH至7~8,搅拌1小时,过滤,固体即为醚化物,烘干。
[0061] 向1000ml四口瓶中加入500g二氯乙烷,加入100g化合物C,升温至50℃,滴加42.8g氯化亚砜,控制温度50~55℃,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酰氯反应液备用。向1000ml加入75g水,24.48g25%氨水,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2%,含量:95%。
[0062] 实施例2:化合物2的合成
[0063]
[0064]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065] 向1000ml加入75g水,27.95g40%一甲胺水溶液,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1%,含量:95%。
[0066] 实施例3:化合物3的合成
[0067]
[0068]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069] 向1000ml加入75g水,40.57g40%二甲胺水溶液,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1%,含量:95%。
[0070] 实施例4:化合物4的合成
[0071]
[0072]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073] 向1000ml加入75g水,51.33g3-氯-2-氨基吡啶,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3%,含量:95%。
[0074] 实施例5:化合物5的合成
[0075]
[0076]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077] 向1000ml加入75g水,83.95g吡唑胺,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3%,含量:95%。
[0078] 实施例6:化合物6的合成
[0079]
[0080]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081] 向1000ml加入75g水,40.36g3-氟-2-氨基吡啶,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5%,含量:95%。
[0082] 实施例7:化合物7的合成
[0083]
[0084]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085] 向1000ml加入75g水,51.88g3,5-二氟-2-甲氨基吡啶,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1%,含量:95%。
[0086] 实施例8:化合物8的合成
[0087]
[0088]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089] 向1000ml加入75g水,57.81g3-氟-5-氯-2-甲氨基吡啶,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2%,含量:95%。
[0090] 实施例9:化合物9的合成
[0091]
[0092]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093] 向1000ml加入75g水,45.41g3-氟-2-甲氨基吡啶,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4%,含量:95%。
[0094] 实施例10:化合物10的合成
[0095]
[0096]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097] 向1000ml加入75g水,58.68g3,5-二氯-2-氨基吡啶,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3%,含量:95%。
[0098] 实施例11:化合物11的合成
[0099]
[0100]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101] 向1000ml加入75g水,63.73g3,5-二氯-2-甲氨基吡啶,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4%,含量:95%。
[0102] 实施例12:化合物12的合成
[0103]
[0104] 酰氯反应液同实施例1。
[0105] 向1000ml加入75g水,46.78g3-氯-2-氨基吡啶,38.16g碳酸钠,5g三乙胺,降温至0~5℃,滴加酰氯反应液,控制温度5~10℃,滴加结束,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分层,有机相脱溶,得到粗品,加入200g甲醇升温至50℃溶解,降温至5℃,析出固体,过滤得到产品,白色固体,收率:76%,含量:95%。
[0106] 实施例13-24:15%可湿性粉剂
[0107] 化合物1 15%,木质素磺酸钠6%,烷基磺酸盐5%,白炭黑8%,高岭土补足至100%。
[0108] 将活性成分与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制得实施例13的可湿性粉剂。
[0109] 分别用化合物2-12替换可湿性粉剂中的化合物1,可分别得到实施例14-24。
[0110] 实施例25-36:35%可湿性粉剂
[0111] 化合物1 35%,皂土3%,烷基磺酸盐3%,白炭黑5%,硅藻土补足至100%。
[0112] 将活性成分与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制得实施例25的可湿性粉剂。
[0113] 分别用化合物2-12替换可湿性粉剂中的化合物1,可分别得到实施例26-36。
[0114] 实施例37-48:65%可湿性粉剂
[0115] 化合物1 65%,脂肪醇硫酸盐6%,方解石3%,高岭土7%,轻质碳酸补足至100%。
[0116] 将活性成分与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制得实施例37的可湿性粉剂。
[0117] 分别用化合物2-12替换可湿性粉剂中的化合物1,可分别得到实施例38-48。
[0118] 实施例49-60:20%水分散粒剂
[0119] 化合物1 20%,苯甲酸钠5%,烷基聚氧乙基醚磺酸盐5%,脂肪硫醇酸铵4%,高岭土补足至100%。
[0120] 将活性成分、助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制得实施例49的水分散粒剂产品。
[0121] 分别用化合物2-12替换水分散粒剂中的化合物1,可分别得到实施例50-60。
[0122] 实施例61-72:10%乳油
[0123] 化合物1 10%,丙二醇15%,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10%,甲苯补足至100%。
[0124] 分别用化合物2-12替换乳油中的化合物1,可分别得到实施例62-72。
[0125] 实施例73:药效验证试验
[0126] 供试试剂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61-72的10%乳油和对照品10%噁唑酰草胺EC(韩秋好)。各处理如下:
[0127]
[0128] 每处理重复2次,共52个小区。每小区面积20m2,随机排列。
[0129] 在水稻直播田中,对含有不同叶龄的稗草、千金子和马唐的稻田采用喷雾器茎叶喷雾,并按时间记录防效。除草结果见下表。
[0130]
[0131]
[0132] 对于稗草2-4叶的施药叶龄,处理3、5、7、9、11、13、15、17、19、21、23在用量50g a.i./hm2下,其药后10d对稗草、千金子和马唐的防效均在93%以上,药后20d对稗草、千金子和马唐的防效均在95%以上;处理4、6、8、10、12、14、16、18、20、22、24在用量90g a.i./hm2下,其药后10d对稗草、千金子和马唐的防效均在95%以上,药后20d对稗草、千金子和马唐的防效均在97%以上。
[0133] 以上各处理相对于空白对照均未见水稻生长期间有明显异常。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