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 / 苯甲醛 / 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阅读:1026发布:2020-05-20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日化品添加剂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 酮 0.5-60份、协同增效剂0.5-90份、 溶剂 10-99份,达到抑制 微 生物 的抗药性,增强防腐效果。,下面是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0.5-60份、协同增效剂0.5-90份、溶剂10-9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5-50份、协同增效剂10-70份、溶剂30-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协同增效剂包含类及其衍生物,其中,烃类及其衍生物选自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苄酯、丙酸及其盐、杨酸及其盐、2,4-己二烯酸及其盐、乙酰丙酸及其盐、茴香酸及其盐、紫苏酸及其盐、肉桂酸及其盐、甲和多聚甲醛、4-羟基苯甲醛、邻、间和对-茴香醛、肉桂醛、肉桂醇、2-羟基二苯醚及其盐、2-锌-硫化吡啶氮化物、三氯叔丁醇、4-乙基汞-(II)5-基-1,3-双(2-羟基苯甲酸)、脱氢乙酸、甲酸、1,6-双(4-脒基-2-溴苯氧基)-正己烷及其盐、乙基汞-(II)-硫代水杨酸的钠盐、苯基汞及其盐、10-十一烯酸及其盐、5-氨基-1,3-双(2-乙基己基)-5-甲基-六氢嘧啶、5-溴-5-硝基-1,3-二恶烷、2-溴-2-硝基-1,3-丙二醇、2,4-二氯苯甲醇、N-(4-氯苯基)-N’-(3,4-二氯苯基)-脲、4-氯-间甲苯酚、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4-氯-3,5-二甲基苯酚、1,1’-亚甲基-双(3-(1-羟甲基-2,4-二氧代咪唑烷-5-基)脲)、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化氢、(苄氧基甲氧基)-甲醇六甲撑四胺、1-(3-氯代烯丙基)-3,5,7-三氮杂-1-氮翁三环-癸烷氯化物、1-(4-氯代苯氧基)-1-(1H-咪唑-1-基)-3,3-二甲基-2-丁酮、
1,3-双-(羟甲基)-5,5-二甲基-2,4-咪唑烷二酮、1,2-二溴-2,4-二氰基丁烷、2,2’-亚甲基-双(6-溴-4-氯苯酚)、溴氯芬、5-氯-2-甲基-3(2H)-异噻唑啉酮、2-甲基-3(2H)-异噻唑啉酮、2-辛基-2H-异噻唑-3-酮、1,2-苯并异噻唑-3(2H)-酮、2-苄基-4-氯苯酚、3-(4-氯代苯氧基)-1,2-丙二酮 氯酚醚)、2-氯乙酰胺、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盐酸氯己定、N-烷基(C12-C22)三甲基-溴化铵和N-烷基(C12-C22)三甲基-氯化铵、4,4-二甲基-
1,3-噁唑烷、N-羟甲基-N-(1,3-二(羟甲基)-2,5-二氧代咪唑烷-4-基)-N’-羟基-甲基脲、
1,6-双(4-眯基-苯氧基)-正己烷及其盐、戊二醛、5-乙基-1-氮杂-3,7-二氧杂二环(3.3.0)辛烷、3-(4-氯代苯氧基)-1,2-丙二醇、烷基-(C8-C18)-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烷基-(C8-C18)-二甲基-苄基溴化铵、烷基-(C8-C18)-二甲基-苄基-糖精铵、苄基半縮甲醛、氨基甲酸-3-碘-2-丙炔丁酯、羟甲基-氨基乙酸钠、咪唑烷基脲、重氮烷基脲、羟甲基甘氨酸钠、DMDM乙内酰脲、环庚三烯酚酮、(亚乙基二氧基)二甲醇、2-溴-2-(溴甲基)戊二腈、N-(3-氨基丙基)-N-十二烷基丙烷-1,3-二胺、α,α‘,α“-三甲基-1,3,5-三嗪-1,3,5(2H,4H,6H)-三乙醇、吡啶-2-硫醇-1-氧化物、四氢-1,3,4,6-四(羟甲基)咪唑并[4,5-d]咪唑-2,5(1H,
3H)-二酮、1,3-双(羟甲基)-1-(1,3,4-三(羟甲基)-2,5-二氧代咪唑烷-4-基)脲(重氮烷基咪唑脲)、1,3-双(羟甲基)-5,5-二甲基咪唑烷-2,4-二酮、3-乙酰基-2-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十六烷基氯化吡啶鎓、2,4-己二烯氧肟酸及其混合物、氯苯甘醚、几脒定及其盐、伞花烃及其衍生物、邻苯基苯酚及其盐;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2-辛二醇、1,2-癸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2-癸二醇、乙基己基甘油、己氧基-丙-1,2-二醇、庚氧基-丙-1,2-二醇、辛氧基-丙-1,2-二醇、3-苯氧基-丙-1,
2-二醇、3-苄氧基-丙-1,2-二醇、3-苯基乙氧基-丙-1,2-二醇、3-苯基苯氧基-丙-1,2-二醇、3-甲基苄氧基-丙-1,2-二醇、山梨糖醇辛酸酯、三氯生、氯咪巴唑、吡啶酮乙醇胺盐、(1-羟基-4-甲基-6-(2,4,4-三甲基戊基)-2(1H)-吡啶酮、2-氨基乙醇)、辛酰氧肟酸、壳聚糖、金合欢醇、2-丁基辛酸、2-苄基庚-1-醇、单月桂酸甘油酯、吡硫鎓锌、N,N′-(癸-1,10-二基二吡啶-1-基-4-亚基)-双辛胺-1-二氢氯化铵(盐酸奥替尼啶)、麝香草酚、丁香酚、苄醇、2-苯基乙醇、3-苯基丙醇、2-苯氧基乙醇、1-苯氧基-丙-2-醇、3-苯氧基丙醇、苄氧基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协同增效剂包含无机盐类,无机盐类选自碘酸钠、氯化镁、硝酸镁、钠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协同增效剂包含大分子肽类及蛋白质,大分子肽类及蛋白质选自抗菌肽、溶菌酶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协同增效剂包含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选自母菊提取物、海澡提取物、海带提取物、竹叶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溶剂选自水、乙基己基甘油、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腐增效组合物在日化用品防腐剂中的应用。
9.一种化妆品,包含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腐增效组合物以及日化用品中可接受的辅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日化品添加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防腐剂化妆品中必不可少少的一类成分,化妆品防腐剂主要用于保护产品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免受微生物污染,可以长时间维持化妆品品质的保护剂,选择高效安全的防腐体系是稳定化妆品配方的关键之一。近年来,传统化妆品防腐剂的安全性收到不同程度的之一,消费者认为此类防腐剂对皮肤存在一定的刺激性,各地化妆品法规对于部分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已做出相应修改,同时,消费者准求天然、健康皮肤的理念促使化妆品行业内“无添加”、“无防腐剂”概念的蓬勃发展。
[0003] 通常情况下,传统技术一般是通过向化妆品中添加1,2-戊二醇,使其与常规的防腐剂配合使用,从而增加防腐效果,避免微生物滋生,但是传统技术中虽然增强了化妆品的防腐效果,但是该防腐效果持续时间短,难以满足化妆品生产、运输、推广的应用。
[0004] 目前,市场上抗微生物物质或组合物较多,但针对微生物的抗药性作用的物质较少。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达到抑制微生物的抗药性,增强防腐效果。
[0006]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0.5-60份、协同增效剂0.5-
90份、溶剂10-99份。
[0007]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5-50份、协同增效剂10-70份、溶剂30-80份。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羟基苯乙酮本身是利胆药物合成中的一种很重要的中间体,所以将对羟基苯乙酮加入化妆品防腐剂中,不会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同时对羟基苯乙酮温和,具有镇静舒缓的功能,因此,将对羟基苯乙酮与协同增效剂、溶剂配合使用,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有效提高防腐剂的防腐性能,主要是由于对羟基苯乙酮能够抑制微生物的抗药性能,对细菌和真菌均有良好的杀菌抑菌效果。
[0009]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协同增效剂包含类及其衍生物,其中,烃类及其衍生物选自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苄酯、丙酸及其盐、杨酸及其盐、2,4-己二烯酸及其盐、乙酰丙酸及其盐、茴香酸及其盐、紫苏酸及其盐、肉桂酸及其盐、甲和多聚甲醛、4-羟基苯甲醛、邻、间和对-茴香醛、肉桂醛、肉桂醇、2-羟基二苯醚及其盐、2-锌-硫化吡啶氮化物、三氯叔丁醇、4-乙基汞-(II)5-基-1,3-双(2-羟基苯甲酸)、脱氢乙酸、甲酸、1,6-双(4-脒基-2-溴苯氧基)-正己烷及其盐、乙基汞-(II)-硫代水杨酸的钠盐、苯基汞及其盐、10-十一烯酸及其盐、5-氨基-1,3-双(2-乙基己基)-5-甲基-六氢嘧啶、5-溴-5-硝基-1,3-二恶烷、2-溴-2-硝基-1,3-丙二醇、2,4-二氯苯甲醇、N-(4-氯苯基)-N’-(3,4-二氯苯基)-脲、4-氯-间甲苯酚、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4-氯-3,5-二甲基苯酚、1,1’-亚甲基-双(3-(1-羟甲基-2,4-二氧代咪唑烷-5-基)脲)、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化氢、(苄氧基甲氧基)-甲醇六甲撑四胺、1-(3-氯代烯丙基)-3,5,7-三氮杂-1-氮翁三环-癸烷氯化物、1-(4-氯代苯氧基)-1-(1H-咪唑-1-基)-3,3-二甲基-2-丁酮、1,3-双-(羟甲基)-5,5-二甲基-2,4-咪唑烷二酮、1,2-二溴-2,4-二氰基丁烷、2,2’-亚甲基-双(6-溴-4-氯苯酚)、溴氯芬、5-氯-2-甲基-3(2H)-异噻唑啉酮、2-甲基-3(2H)-异噻唑啉酮、2-辛基-2H-异噻唑-3-酮、1,2-苯并异噻唑-3(2H)-酮、2-苄基-4-氯苯酚、3-(4-氯代苯氧基)-1,2-丙二酮氯酚醚)、2-氯乙酰胺、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盐酸氯己定、N-烷基(C12-C22)三甲基-溴化铵和N-烷基(C12-C22)三甲基-氯化铵、4,4-二甲基-1,3-噁唑烷、N-羟甲基-N-(1,3-二(羟甲基)-
2,5-二氧代咪唑烷-4-基)-N’-羟基-甲基脲、1,6-双(4-眯基-苯氧基)-正己烷及其盐、戊二醛、5-乙基-1-氮杂-3,7-二氧杂二环(3.3.0)辛烷、3-(4-氯代苯氧基)-1,2-丙二醇、烷基-(C8-C18)-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烷基-(C8-C18)-二甲基-苄基溴化铵、烷基-(C8-C18)-二甲基-苄基-糖精铵、苄基半縮甲醛、氨基甲酸-3-碘-2-丙炔丁酯、羟甲基-氨基乙酸钠、咪唑烷基脲、重氮烷基脲、羟甲基甘氨酸钠、DMDM乙内酰脲、环庚三烯酚酮、(亚乙基二氧基)二甲醇、2-溴-2-(溴甲基)戊二腈、N-(3-氨基丙基)-N-十二烷基丙烷-1,3-二胺、α,α‘,α“-三甲基-1,3,5-三嗪-1,3,5(2H,4H,6H)-三乙醇、吡啶-2-硫醇-1-氧化物、四氢-1,3,4,6-四(羟甲基)咪唑并[4,5-d]咪唑-2,5(1H,3H)-二酮、1,3-双(羟甲基)-1-(1,3,4-三(羟甲基)-2,
5-二氧代咪唑烷-4-基)脲(重氮烷基咪唑脲)、1,3-双(羟甲基)-5,5-二甲基咪唑烷-2,4-二酮、3-乙酰基-2-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十六烷基氯化吡啶鎓、2,4-己二烯氧肟酸及其混合物、氯苯甘醚、几脒定及其盐、伞花烃及其衍生物、邻苯基苯酚及其盐;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2-辛二醇、1,2-癸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
1,8-辛二醇、1,2-癸二醇、乙基己基甘油、己氧基-丙-1,2-二醇、庚氧基-丙-1,2-二醇、辛氧基-丙-1,2-二醇、3-苯氧基-丙-1,2-二醇、3-苄氧基-丙-1,2-二醇、3-苯基乙氧基-丙-1,2-二醇、3-苯基苯氧基-丙-1,2-二醇、3-甲基苄氧基-丙-1,2-二醇、山梨糖醇辛酸酯、三氯生、氯咪巴唑、吡啶酮乙醇胺盐、(1-羟基-4-甲基-6-(2,4,4-三甲基戊基)-2(1H)-吡啶酮、2-氨基乙醇)、辛酰氧肟酸、壳聚糖、金合欢醇、2-丁基辛酸、2-苄基庚-1-醇、单月桂酸甘油酯、吡硫鎓锌、N,N′-(癸-1,10-二基二吡啶-1-基-4-亚基)-双辛胺-1-二氢氯化铵(盐酸奥替尼啶)、麝香草酚、丁香酚、苄醇、2-苯基乙醇、3-苯基丙醇、2-苯氧基乙醇、1-苯氧基-丙-2-醇、
3-苯氧基丙醇、苄氧基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对羟基苯乙酮与烃类及其衍生物复配使用时,可显著提高对羟基苯乙酮抑制和杀灭细菌、真菌的能,主要是由于烃类及其衍生物的亲脂性强,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从而干扰细菌及霉菌等微生物细胞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的烃类及其衍生物可电离酸化细胞内所储存的,并能抑制细菌细胞的呼吸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有效的防腐作用。
[0011] 同时烃类及其衍生物具有软化质、促进表皮细胞增生,供给细胞水分,同时还具有防皱、抗炎、杀菌和清洁皮肤等功效,因此将二者复配使用,既能够杀灭细菌,同时也能杀灭真菌,从而起到优良的防腐作用。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协同增效剂包含无机盐类,无机盐类选自碘酸钠、氯化镁、硝酸镁、钠盐中的至少一种。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机盐类具有调节细胞的渗透力和酸碱平衡,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从而有助于对羟基苯乙酮能够渗入细菌细胞内,提高对羟基苯乙酮杀灭细菌、真菌的能力。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协同增效剂包含大分子肽类及蛋白质,大分子肽类及蛋白质选自抗菌肽、溶菌酶中的至少一种。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快速查杀靶标,并且抗菌肽中含有很多的天然肽,能够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真菌、细菌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对羟基苯乙酮的防腐性能。
[0016] 溶菌酶具有强化皮肤抗菌力,抑制细菌繁殖,消炎退肿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之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终使细菌溶解死亡,也可以直接破坏革兰氏阳性菌的的细胞壁,从而达到杀菌的作用。
[0017]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协同增效剂包含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选自母菊提取物、海澡提取物、海带提取物、竹叶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母菊提取物、海澡提取物、海带提取物、竹叶提取物均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母菊提取物具有抗炎和修复的作用,海澡提取物中含有的萜类化合物对葡萄球菌、分支杆君合芽孢杆菌等多种菌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将海澡提取物与对羟基苯乙酮复配使用,能有效提高防腐剂的增效作用。
[0019]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溶剂选自水、乙基己基甘油、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基己基甘油作为润肤剂和轻度的湿润剂,能够有效改善化妆品制剂的皮肤,同时乙基己基甘油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乙基己基甘油和对羟基苯乙酮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乙基己基甘油具有类似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而影响微生物细胞膜的界面张力,对羟基苯乙酮能够渗入微生物细胞内,从而显著提高防腐剂的抗微生物活性。
[0021] 本发明的目的二:防腐增效组合物在日化用品防腐剂中的应用。
[0022] 本发明的目的三:提供一种化妆品,包含本发明中的防腐增效组合物以及日化用品中可接受的辅料。
[0023]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日化用品包括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面霜、面膜、精华、防晒霜、粉底液等等。
[0024]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羟基苯乙酮与协同增效剂的复配使用,有效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从而提高防腐组合物的防腐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实施例1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5份、苯甲酸苄酯0.5份、1,
3-丙二醇99份。
[0027] 实施例2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5份、苯甲酸苄酯10份、1,3-丙二醇80份。
[0028] 实施例3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15份、苯甲酸苄酯30份、1,3-丙二醇70份。
[0029] 实施例4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30份、苯甲酸苄酯45份、1,3-丙二醇65份。
[0030] 实施例5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35份、苯甲酸苄酯50份、1,3-丙二醇45份。
[0031] 实施例6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50份、苯甲酸苄酯70份、1,3-丙二醇30份。
[0032] 实施例7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60份、苯甲酸苄酯90份、1,3-丙二醇10份。
[0033] 实施例8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是,用等量的氯化镁代替苯甲酸苄酯。
[0034] 实施例9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是,用等量的抗菌肽代替苯甲酸苄酯。
[0035] 实施例10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是,用等量的竹叶提取物代替苯甲酸苄酯。
[0036] 实施例11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
30份、抗菌肽20份、溶菌酶25份、1,3-丙二醇65份。
[0037] 实施例12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30份、竹叶提取物20份、母菊提取物25份、1,3-丙二醇65份。
[0038] 实施例13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
30份、o-伞花烃-5-醇8份、尼泊金甲酯10份、1,3-丙二醇72份。
[0039] 实施例14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对羟基苯乙酮30份、水杨酸25份、抗菌肽20份、乙基己基甘油65份。
[0040] 实施例15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对羟基苯乙酮30份、水杨酸25份、竹叶提取物20份、乙基己基甘油65份。
[0041] 实施例16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对羟基苯乙酮30份、辛酰氧肟酸15份、竹叶提取物30份、乙基己基甘油75份。
[0042] 实施例17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对羟基苯乙酮30份、葡萄糖酸氯己定15份、海带提取物15份、抗菌肽15份、乙基己基甘油75份。
[0043] 对比例1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包括对羟基苯乙酮20份、1,3-丙二醇80份。
[0044] 对比例2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苯甲酸苄酯40份、1,3-丙二醇60份。
[0045] 对比例3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45份、苯甲酸苄酯100份、1,
3-丙二醇105份。
[0046] 对比例4一种防腐增效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4份、苯甲酸苄酯0.4份、1,
3-丙二醇9份。
[0047] 防腐抑菌性能检测对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4中的防腐组合物进行抑菌效能实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抑菌圈直径的大小来判断抑菌物质的抑菌能力,抑菌圈直径越大,表面抑菌物质的抑菌效力越好。
[0048] 本发明中采用营养肉汤稀释法测定上述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4进行检测,本发明中使用的菌种有:大肠杆菌(菌种编号:ATCC 11229)、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编号:ATCC 6538)、绿假单胞菌(菌种编号:ATCC 9027)、黑曲霉(菌种编号:ATCC 16404)、白色念珠菌(菌种编号:ATCC 10231)、黄曲霉(ATCC 9644),上述微生物采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制备菌悬液备用。
[0049] 实验方法(1)菌悬液的制备
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在121℃下湿热灭菌30min,在超净台中倒平板,待其冷却凝固备用,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挑取实验菌种以划线法接种于对应的培养基上,置于培养箱中培养活化,将菌种在37℃培养24h,取活化后的五种菌的菌苔于对应的液体培养基中,,用无菌生理盐水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菌悬液浓度调成
108cfu/ml,黑曲霉、黄曲霉浓度调成105cfu/ml,置于4℃箱保存备用。
[0050] (2)受试液的制备分别取5.0g的上述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4中的防腐组合物用灭菌磷酸缓冲液稀释为
10%的分散液,然后再用缓冲液分别稀释成20μg/mL、10μg/mL、5μg/mL的受试液。
[0051] (3)抑菌圈的测定用打孔器制成直径为6mm的圆形滤纸片,灭菌后干燥备用,分别取10mlL的受试液,将滤纸片浸入受试液,浸泡20min,用无菌涂布棒均匀地将0.2ml菌悬液涂布于对应的固体培养基表面,15min后待菌液渗透完全,用无菌镊子夹取带有待测液和对照组的滤纸片贴于涂菌平板上,每个纸片间相隔一定距离避免抑菌圈重叠,每种菌设3组重复,取出并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取平均值记录。
[0052] (4)以同样的方法制作加入菌悬液但未加受试液的阳性对照组,以及加入受试液但未加菌悬液的阴性对照组。
[0053] 表1防腐组合物的抑菌圈直径(mm)由表1可以看出:
实施例1-7中,实施例4中不同浓度的抑菌圈的直径大于实施例1-3和实施例5-7中的抑菌圈的直径,说明实施例4中的防腐组合物的复配性能更好,有助于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杀菌的效果,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且该防腐组合物的最小浓度对菌种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说明本申请中的防腐组合物能够起到光谱的杀菌作用;
实施例8-10与实施例4相比,当防腐组合物中分别用等量的氯化镁、抗菌肽、竹叶提取物代替等量的苯甲酸苄酯时,实施例8-10中的抑菌圈的大小与实施例4中的抑菌圈的大小基本相同,说明当用等量的氯化镁、抗菌肽、竹叶提取物代替等量的苯甲酸苄酯时,也能达到优良的防腐性能;
实施例11与实施例9相比,当协同增效剂为抗菌肽和溶菌酶的混合物时,防腐组合物的抑菌圈的大小明显高于实施例9中抑菌圈的大小,说明当协同增效剂为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时,能够有效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0相比,当协同增效剂为竹叶提取物和母菊提取物的混合物时,实施例12中抑菌圈的大小也明显高于实施例10中抑菌圈的大小,说明当协同增效剂为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能有效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
实施例13与实施例4相比,实施例13中的抑菌圈的大小也高于实施例4中抑菌圈的大小,说明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能有效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
实施例14-17与实施例4相比,实施例14-17中的抑菌圈的大小均高于实施例4中抑菌圈的大小,尤其是实施例17中的抑菌性能更好,说明三种物质的混合,能够进一步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
对比例1与实施例4相比,当防腐组合物中没有协同增效剂时,对比例1中的抑菌圈的大小明显低于实施例4中抑菌圈的大小,由此可以说明,对羟基苯乙酮与协同增效剂复配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
对比例2与实施例4相比,当防腐组合物中无对羟基苯乙酮,对比例2中的抑菌圈的大小也明显低于实施例4中抑菌圈的大小,由此可以说明,对羟基苯乙酮和协同增效剂复配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
对比例3-4与实施例4相比,当防腐组合物的范围超过本申请限定的范围时,对比例3-4中抑菌圈的大小也明显低于实施例4中的抑菌圈的大小,说明本申请限定的范围,能够有效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0054] 应用例检测将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4中的防腐组合物加入一款市售面膜中。
[0055] 测试菌种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各菌株活菌计数表2所示,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0056] 菌悬液、受试液的制备如防腐抑菌性能检测中的制备,然后分别取面膜中的精华液10mL,然后向各面膜精华液中加入菌悬液测试面膜本身的抑菌性能,然后再加入菌悬液和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4中的受试液2mL,测定防腐组合物的抑菌率。
[0057] 表2各菌株活菌计数菌种名称 总菌数CFU/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106
大肠杆菌 1.4×107
6
铜绿假单细菌 5.2×10
白色念珠菌 5.8×104
黑曲霉 2.0×104
表3面膜活菌数量检测结果表
从表3可以看出:
实施例1-13中面膜精华液与防腐组合物的混合液的抑菌率明显高于面膜本身的抑菌率,说明本发明中的防腐组合物加入面膜中,能够有效提高面膜的抑菌率,同时将面膜经过
37℃,90天加速试验后,实施例1-13中面膜精华液与防腐组合物的混合液的抑菌率明显高于面膜本身的抑菌率;
实施例8-10与实施例4相比,实施例8-10中的抑菌率与实施例4中的抑菌率基本相同,说明用用等量的氯化镁、抗菌肽、竹叶提取物代替等量的苯甲酸苄酯时,面膜精华液与防腐组合物的混合液也能够达到优良的抑菌性能;
实施例11与实施例9相比,当防腐组合物中协同增效剂采用抗菌肽和溶菌酶的混合物时,实施例11中的抑菌性能也相应的提高,说明抗菌肽与溶菌酶的复配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0相比,当防腐组合物中协同增效剂采用竹叶提取物与母菊提取物的混合物时,实施例12中的抑菌性能也高于实施例10中的抑菌性能;
同理,实施例13中采用o-伞花烃-5-醇和尼泊金酯的混合物时,实施例13中的抑菌性能相比于实施例4也明显提高;
实施例14-17中的抑菌性能均优于实施例4中的抑菌性能,由此可以看出,协同增效剂采用两种或三种物质的混合物时,防腐组合物的防腐性能更优;
对比例1-2中,可以看出,当防腐组合物只有对羟基苯乙酮和溶剂或只有协同增效剂和溶剂时,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明显低于同时具有对羟基苯乙酮和协同增效剂时的效果,由此可以说明,对羟基苯乙酮和协同增效剂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防腐组合物的防腐性能;
对比例3-4中,当范围超出对羟基苯乙酮、协同增效剂和溶剂的范围时,防腐组合物的抑菌性能也相应的降低。
[005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