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绝缘 / 保温毡 / 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阅读:1042发布:2020-06-09

专利汇可以提供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结构及施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针对目前地 铁 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不能同期施工,防 水 层施工 质量 难以保证的情况,提出了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处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内包括 自下而上 设置的 水泥 基渗透结晶层和防水 沥青 油膏层;所述填充部的外侧自下而上地设置有保温 聚合物 防水 砂浆 层、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高分子防水卷材、沥青油毡隔离层和保温细石 混凝土 保护层。本发明基于结构顶面平齐和主体结构顶面标高高于附属结构存在阴 角 两种情况,提出了接缝细部结构加强型保温防水方案,有效解决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接缝防水薄弱处的施工难题;更适用于寒冷地区的防水保护。,下面是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结构及施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处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内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层和防水沥青油膏层;所述填充部的外侧自下而上地设置有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高分子防水卷材、沥青油毡隔离层和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所述沥青油毡隔离层和所述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和所述附属结构与它们的围护结构之间,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防水沥青油膏层,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聚酯防水涂料层,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搭接在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结构的顶板与所述附属结构的顶板相平齐,所述填充部完全嵌入到所述主体结构顶板与所述附属结构顶板接缝内的U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结构的顶板与所述附属结构的顶板不平齐,所述填充部为三形并部分嵌入到所述主体结构与所述附属结构的阴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结构与所述附属结构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凝胶和预埋式丙烯酸盐注浆管。
6.一种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对所述主体结构及所述附属结构顶板进行蓄水试验,检验混凝土自防水和施工缝处防水效果;
步骤二:在主体结构的顶板和附属结构的顶板平齐处,沿接缝处凿出截面为U形的填充部,用电钻在渗漏最大的裂缝部位垂直钻孔;在主体结构的顶板和附属结构的顶板不平齐处,用錾子在阴角处的两面各凿除部分混凝土,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填充部,在标高低的一侧略斜向接缝处钻孔,孔底与接缝相交;使注浆嘴与孔的内壁连接牢固,在顶板迎水面采用丙烯酸盐对渗漏水点进行注浆处理;停止注浆并清水冲洗后,切割注浆嘴并抹平;
步骤三:将所述填充部的混凝土表面清除干净,确保无杂物和尘土,并用水湿润混凝土表面,然后在其上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层;
步骤四,防水沥青油膏层施工: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层上采用沥青嵌缝油膏施工防水沥青油膏层,将所述填充部填满;
步骤五,在防水沥青油膏层上施做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防水沥青油膏层:
步骤六,在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上施做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能够完全覆盖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在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上施作高分子防水卷材,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
步骤七,施做聚氨脂防水涂料层;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搭接于高分子防水卷材上;
步骤八,在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表面铺设沥青油毡隔离层;
步骤九,在沥青油毡隔离层上面浇筑一层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蓄水试验的时间不小于4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6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在顶板不平齐处,用錾子在阴角处的两面各凿除深20mm混凝土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注浆压为0.2~0.4Mpa,注浆浆液为双组份聚丙稀酸盐混合溶液,其中组份1和组份2的配合比为1:1;所述组份1是聚丙稀酸盐树脂、TE300催化剂和水的混合物,所述组份2是AP200与水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进行防水沥青油膏层施工前,先在嵌缝内均匀涂刷建筑底油;分两层涂刷所述底油,第一层涂完后,结膜干燥再涂第二层。

说明书全文

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至今,地下结构防水工程仍然是基建工程的重难点,地下水对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严寒、高寒地区表现更为突出,地下结构的渗漏水导致混凝土结构长期处于冻融状态,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地下结构防水材料及技术措施种类繁多,效果参差不齐,要想达到不渗不漏,必须具有完善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操作。在外的作用下地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之间发生不均沉降和新老混凝土之间产生收缩现象,导致两者之间接缝处不可避免地产生裂缝,从而出现大量的出入口附属结构接口处严重漏水现象。因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不能在同期施工,附属结构顶板施工时,受围护结构拆除的影响,须施做后浇带,且顶板施工完成后,防水层施工的操作空间更小,防水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为确保防水薄弱处防水效果,需要对接缝处进行防水加强处理。
[0003] 例如,申请号为201720097901.6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缝处的防水结构,所述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接缝处设有一跨设于所述车站主体结构及所述附属结构的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车站主体结构及所述附属结构;所述凹槽的空余位置上填满岩,所述凹槽的槽口设置一防火板。该技术方案的用于车站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缝处的防水结构,弥补了现有结构防水单一的缺点,施工质量可控,提高了接口处的防水性能,但是对施工空间要求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满足工程质量标准的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5]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处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内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层和防水沥青油膏层;所述填充部的外侧自下而上地设置有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高分子防水卷材、沥青油毡隔离层和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所述沥青油毡隔离层和所述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和所述附属结构与它们的围护结构之间,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防水沥青油膏层。
[0006] 进一步地,还包括聚酯防水涂料层,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搭接在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上。
[0007]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的顶板与所述附属结构的顶板相平齐,所述填充部完全嵌入到所述主体结构的顶板与所述附属结构的顶板的接缝内的U形凹槽。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的顶板与所述附属结构的顶板不平齐,所述填充部为三形并部分嵌入到所述主体结构与所述附属结构的阴角处。
[0009]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结构与所述附属结构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凝胶和预埋式丙烯酸盐注浆管。
[0010]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0011] 步骤一:对所述主体结构及所述附属结构顶板进行蓄水试验,检验混凝土自防水和施工缝处防水效果;
[0012] 步骤二:在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的顶板平齐处,沿接缝处凿出截面为U形的填充部,用电钻在渗漏最大的裂缝部位垂直钻孔;在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的顶板不平齐处,用錾子在阴角处的两面各凿除部分混凝土,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填充部,在标高低的一侧斜向接缝处钻孔,孔底与接缝相交;使注浆嘴与孔的内壁连接牢固,在顶板迎水面采用丙烯酸盐对渗漏水点进行注浆处理;停止注浆并清水冲洗后,切割注浆嘴并抹平;
[0013] 步骤三:将所述填充部的混凝土表面清除干净,确保无杂物和尘土,并用水湿润混凝土表面,然后在其上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层;按重量计,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层所用的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的配比为水泥基:水=5:2,涂刷两遍的总厚度为2mm;
[0014] 步骤四,防水沥青油膏层施工: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层上采用沥青嵌缝油膏施工防水沥青油膏层,将所述填充部填满;
[0015] 步骤五,在防水沥青油膏层上施做掺入珍珠岩的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防水沥青油膏层;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的厚度为20mm;
[0016] 步骤六,在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上施做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能够完全覆盖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
[0017] 步骤七,施做聚氨脂防水涂料层;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搭接于高分子防水卷材上;
[0018] 步骤八,在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表面铺设沥青油毡隔离层;
[0019] 步骤九,在沥青油毡隔离层上面浇筑一层掺入珍珠岩的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0020] 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蓄水试验的时间不小于48小时。
[0021]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在顶板不平齐处,用錾子在阴角处的两面各凿除深20mm混凝土表面。
[0022]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钻孔孔径略大于注浆嘴直径,钻孔间距为150~200mm,孔深为所述附属结构或所述主体结构尺寸的1/3;
[0023]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注浆压力为0.2~0.4Mpa,注浆浆液为双组份聚丙稀酸盐混合溶液,其中组份1和组份2的配合比为1:1,所述组份1是聚丙稀酸盐树脂、TE300催化剂和水的混合物;所述组份2是AP200与水的混合物。
[0024] 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先将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倒入容器内,加入洁净水,充分均匀搅拌,随拌随用;若混合物变稠应频繁搅拌,不得加水;用半硬性棕毛刷均匀、往复纵横涂刷,以保证凹凸处都能均匀涂上涂料;分两次涂刷,第一次涂料用料控制在0.8~1.2kg/m2;在第一层涂料达到初步固化后,再进行第2道涂料涂刷,涂刷总量2kg/m2,施工总厚度约为2mm;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刷方向,同层涂料的先后搭接不小于50mm,当第一道涂料干燥过快时,应浇水湿润后再进行第二道涂料涂刷;要求涂料涂刷均匀、厚薄一致且不露底、不漏涂。
[0025] 进一步地,在步骤四中,进行防水沥青油膏层施工前,先在嵌缝内均匀涂刷建筑底油;分两层涂刷所述底油,第一层涂完后,结膜干燥再涂第二层。
[0026] 进一步地,在步骤五中,施做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时在砂浆中掺入珍珠岩保温材料,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砂浆厚度为20mm。
[0027] 进一步地,在步骤九中,施做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在混凝土中掺入珍珠岩保温材料,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为70mm。
[002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益是:
[0029] 本发明针对目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接缝处易发生渗漏,且发生渗漏后处理难度大,反复治理费用高,给后期的竣工交验和运营带来不便的情况,按照“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基于结构顶面平齐和主体结构顶面标高高于附属结构存在阴角两种情况,提出了刚柔相济、优势互补的接缝细部结构保温防水方案,有效解决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顶板接缝防水薄弱处的施工难题;是一种更适用于寒冷地区的防水保护结构,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所述保温防水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发明所述保温防水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图1为本发明所述保温防水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1与附属结构2接缝处的填充部14,所述填充部14内自下而上地设置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层4和防水沥青油膏层5,所述防水沥青油膏层5的外侧自下而上地设置有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6、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71、高分子防水卷材7、沥青油毡隔离层8和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0,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6、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71、高分子防水卷材7、沥青油毡隔离层8和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0设置在主体结构1和附属结构2与它们的围护结构11之间,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6、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71能够覆盖所述防水沥青油膏层5,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高分子防水卷材7、沥青油毡隔离层8和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0与整个围护结构11相适应;所述主体结构1与所述附属结构2之间设置有预埋式丙烯酸盐注浆管12,所述丙烯酸盐注浆管12设置有注浆嘴3。还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层9,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9搭接在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7上。所述主体结构1的顶板与所述附属结构2的顶板相平齐,所述填充部14设置在深50mm、宽50mm的U形凹槽中。所述主体结构1与所述附属结构2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凝胶13。
[0033] 图2为本发明所述防水保温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所述保温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结构21与附属结构22接缝处的填充部214,所述填充部214内自下而上地设置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层24和防水沥青油膏层25,所述防水沥青油膏层25的外侧自下而上地设置有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26、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271、高分子防水卷材27、沥青油毡隔离层28和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10,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26、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271、高分子防水卷材27、沥青油毡隔离层28和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10设置在主体结构21和附属结构22与它们的围护结构211之间,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26、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271能够覆盖所述防水沥青油膏层25,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高分子防水卷材27、沥青油毡隔离层28和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10与整个围护结构211相适应;所述主体结构21与所述附属结构22之间设置有预埋式丙烯酸盐注浆管212,所述丙烯酸盐注浆管212设置有注浆嘴23。还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层29,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29搭接在所述高分子防水卷材27上。所述主体结构21的顶板与所述附属结构22的顶板不平齐,填充部214部分嵌入到接缝阴角处,填充部214为边长为80mm的三角形形状。所述主体结构21与所述附属结构22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凝胶213,在高分子防水卷材27与聚合物防水砂浆层26之间设置有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271。
[0034] 如图1-2所示,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 步骤一:对所述主体结构1及所述附属结构2进行蓄水试验,检验混凝土自防水和施工缝处防水效果;
[0036] 步骤二:在主体结构1和附属结构2的顶板平齐处,沿接缝处凿出截面为U形的填充部14,用电钻在渗漏最大的裂缝部位垂直钻孔;以图2的保温防水结构为例,在主体结构21和附属结构22的顶板不平齐处,用錾子在阴角处的两面各凿除部分混凝土,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填充部214,在标高低的一侧斜向裂缝处钻孔,孔底与接缝相交;将压环式的注浆嘴3插入钻好的孔后,用扳手转动螺母压紧活动套管及压环,弹性橡胶圈在压力作用下向孔壁四周膨胀,使注浆嘴3与孔的内壁连接牢固,或者将楔入式注浆嘴用麻布缠绕后,用锤打入钻孔内,与孔壁连接牢固,并将四周密封,防止漏浆;用IP 2C-160-A双活塞在顶板迎水面采用丙烯酸盐对渗漏水点进行注浆处理;停止注浆过程中,先关闭注浆孔(图中未示出),再停止压浆,拆下孔口高压软管(图中未示出),然后立即开泵压清水冲洗,将残余浆液冲洗干净,静置1~2h后切割注浆嘴3并抹平;
[0037] 步骤三:将所述填充部14的混凝土表面清除干净,确保无杂物和尘土,并用水湿润混凝土表面,然后在其上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层4;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的配比为水泥基:水=5:2,涂刷两遍总厚度为2mm;
[0038] 步骤四,防水沥青油膏层5施工: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层4上采用沥青嵌缝油膏施工防水沥青油膏层5,将所述填充部14填满;
[0039] 步骤五,在防水沥青油膏层5上施做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6,所述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6厚度为20mm,能够完全覆盖所述防水沥青油膏层5: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6所用的水泥选用P.O42.5级普通酸盐水泥;砂子选用粒径0.3~0.5mm的中砂;防水剂为WPS高分子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液;砂浆稠度30~50mm,保水率≥85%;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珍珠岩:水:防水剂=1:3:0.5:1.01:0.02;
[0040] 步骤六,在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6上施做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71:铺设高分子防水卷材71前,基面应平整、清洁、坚实,不得有疏松、起砂、起皮现象,平整度应满足1/20,并要求凹凸起伏部位应圆顺平缓,凸起部位应凿平,凹陷部位应用1:2.5砂浆抹平;捋直捋顺主体结构甩槎的防水卷材,检查防水卷材破损情况并进行修补,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71的宽度不小于500mm;将丁基橡胶防水密封胶粘带覆盖于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71的迎水面,然后将甩槎的高分子防水卷材7铺设在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强层上面,甩槎处搭槎宽度不小于100mm,以提高整体防水效果;
[0041] 步骤七,施做聚氨脂防水涂料层9;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9搭接于高分子防水卷材7上,搭接宽度为300mm;聚氨酯防水涂料层9的基面要求平整,若不能达到要求,需将基面用保温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
[0042] 步骤八,在聚氨酯防水涂料层9的表面铺设沥青油毡隔离层8;
[0043] 步骤九,在沥青油毡隔离层8上面浇筑一层70mm厚的C20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0,浇筑前将沥青油毡隔离层8的表面清理干净,用水准仪抄平放点,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混凝土采用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浇筑时,先用刮杆刮平,再平板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密实,然后用木抹子铁抹子压光,待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撒水养护;C20保温细石子混凝土保护层10为掺入珍珠岩保温型混凝土,水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含泥量不大于1%;细骨料粒径为0.3~0.5mm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2%;水灰比为0.55,混凝土每立方米用料为水泥380kg、石子1043kg、中砂625kg、珍珠岩
190kg、水210kg;配合比为水泥:砂:细石:珍珠岩:水=1:1.645:2.745:0.5:0.55,混凝土坍落度40~55mm。
[0044] 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蓄水试验时间不小于48小时。
[0045]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在顶板不平齐处,用錾子在阴角处的两面各凿除深20mm混凝土表面。
[0046]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钻孔孔径略大于注浆嘴,钻孔间距为150~200mm,孔深为结构尺寸的1/3;
[0047] 注浆压力为0.2~0.4Mpa,注浆浆液为双组份聚丙稀酸盐混合溶液,其中组份1和组份2的配合比为1:1,所述组份1是聚丙稀酸盐树脂、TE300催化剂和水的混合物;所述组份2是AP200与水的混合物。
[0048] 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中,先将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倒入容器内,然后按照配比加入洁净水,用机械充分均匀搅拌,随拌随用,若混合物变稠应机械频繁搅拌,不得加水;用半硬性棕毛刷用力均匀、往复纵横涂刷,以保证凹凸处都能均匀涂上涂料;分两次涂刷,第一次涂料用料控制在0.8~1.2kg/m2;在第一层涂料达到初步固化后,再进行第2道涂料涂刷,涂刷总量2kg/m2,施工总厚度约为2mm,阴角凹陷处不得有过厚沉积涂料,否则易开裂,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刷方向,同层涂料的先后搭接不小于50mm,当第一道涂料干燥过快时,应浇水湿润后再进行第二道涂料涂刷,并要求涂料涂刷均匀、厚薄一致且不露底、不漏涂。
[0049] 进一步地,在步骤四中,进行防水沥青油膏层5施工前,先在填充部14内均匀涂刷建筑底油,底油分两层涂刷,第一层涂完成后,结膜干燥再涂第二层;如果两层间须隔夜时,应注意油膜上的露水珠,晒干后再涂刷下一层;确保均匀密实,不遗漏空隙,以保证油层厚度。
[0050] 进一步地,在步骤五中,施做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时在砂浆中掺入珍珠岩保温材料,保温聚合物防水砂浆层砂浆厚度为20mm。
[0051] 进一步地,在步骤九中,施做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时在混凝土中掺入珍珠岩保温材料,保温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为70mm。
[0052]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