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自转旋翼机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基于空气动减速传递动力的方法、结构及其应用 CN202211139958.X 2022-09-19 CN115285344A 2022-11-04 王志成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气动减速传递动力的方法、结构及其应用,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旋翼类飞行器技术。一种基于空气动力减速传递动力的方法,由带动力的小旋翼转动产生的气流驱动不带动力的大旋翼旋转;一种基于空气动力减速传递动力的旋翼驱动结构,包括大旋翼和小旋翼、主轴以及动力驱动组件;所述大旋翼转动连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大旋翼绕所述主轴旋转;所述小旋翼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之处至少在于,将小旋翼的一部分能量采用空气动力的方式传递给大旋翼,解决传统的自转旋翼机的预旋采用软轴或电机加减速齿轮传动、结构复杂及故障率高的问题,具有转速可变以及适应性强的优点,也不易因过载而烧毁发动机
162 一种组合动垂直起降自转旋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210632562.2 2022-06-06 CN115009512A 2022-09-06 李沈军
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组合动垂直起降自转旋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该飞行器包括:机身及安装于机身的发动机、高压气体储罐、空气压缩机、喷气旋翼;飞行器悬停或垂直起降时,高压气体储罐中的高压气体经导气管从喷气旋翼末端的喷气出口高速喷出,驱动喷气旋翼高速旋转产生所需的升力;飞行过程中,发动机的螺旋桨旋转驱动机身前进,迎面气流驱动喷气旋翼旋转产生飞行所需升力;空气压缩机可耦合发动机动力对高压气体储罐进行补气。与传统飞行器相比,该飞行器采用高压气体储罐中的压缩空气驱动喷气旋翼实现垂直起降和悬停,实现方式简单紧凑、造价低廉、使用维护成本低、对旋翼无耐高温要求,能够有效补齐自转旋翼机的短板。
163 通用航空器经纬航线网构建与运行管控方法 CN202011131394.6 2020-10-21 CN112258899A 2021-01-22 朱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航空器经纬航线网构建与运行管控方法,将真高0至3000米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按固定翼飞机、直升飞机、自转旋翼机、电动多轴载人直升机和微型电动多轴无人机,分配划分成5个巡航层高空域,每个层高的上层布局经线航线。下层布局纬线航线,每相邻经线航线和每相邻纬线航线的航向互为相反,在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形成5幅由经线航线和纬线航线组成的航线网格图,每幅图上设有禁飞网洞和机场,由此构建成全国通用航空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经纬航线网络,能使全国的通用航空器同时在各自对应的经纬航线上有序、安全、高效的飞行,通用航空管理部能实现高质量服务和安全可靠、高效简便的飞行运行和监视管控。
164 一种短尾巴直升旋翼飞机 CN201610258173.2 2016-04-23 CN107303948A 2017-10-31 刘凤华
一种短尾巴直升旋翼飞机,包括座舱、单层主旋翼、可变距桨毂、第一竖轴、自动倾斜盘、主变速箱、发动机、尾部螺旋桨组件、起落架滑跑轮、机架,发动机的转轴通过主减速箱,与第一竖轴和尾部螺旋桨组件连接。本发明在于飞机后部分安装的尾部螺旋桨结构组件,这个结构组件可以满足飞机垂直升降,悬停时,尾部螺旋桨向机体一侧吹,抵御机体的自转;巡航向前飞行时,尾部的螺旋桨逐渐向后吹风,提供自转旋翼机的动;利用此尾部螺旋桨可以将自转旋翼飞机和直升旋翼飞机外形和功能的优点集中在一种机型上,使飞机具有自转旋翼飞机的优点:尾巴短和安全性;具有直升旋翼飞机的优点:可以垂直起降,平移,悬停,向任何方向飞行,不要滑跑。
165 一种发动机随转多模复合式高速直升机 CN202311230316.5 2023-09-22 CN117141716A 2023-12-01 李沈军
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随转多模复合式高速直升机,属于直升机技术领域,包括机身、旋翼、动系统、传动系统,还包括螺旋桨;动力系统中的发动机与机身间只保留绕输出轴方向的旋转自由度,隔离发动机与机身间扭矩传递,旋翼旋转与空气作用产生的反转扭矩经传动系统传递只驱动发动机反向旋转,不传递至机身,无需尾桨平衡扭矩;升力扇与发动机沿输出轴向同轴固定安装,通过升力风扇随同发动机同步反向转动产生附加升力,旋翼、发动机与升力风扇组合体反向旋转作用于空气产生的反转扭矩相互平衡。机身上安装倾转机构,在传动系统配合下实现直升机、自转旋翼机切换。本发明实现直升机高速飞行的同时,有效提升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166 一种鸭翼高速倾转旋翼飞行器及其操纵方法 CN202011555418.0 2020-12-24 CN112498660B 2022-12-30 刘衍涛; 徐京海; 曾加刚; 曹元宝; 孙强; 仲唯贵; 田旭; 解望; 刘毅; 应敏敢
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鸭翼高速倾转旋翼飞行器及其操纵方法,包括:机身、前鸭翼、后机翼、前旋翼、后倾转旋翼、倾转机构;所述前鸭翼和前旋翼安装在机身的前部,其中前旋翼安装在前鸭翼的通孔内,所述后机翼安装机身的后部;所述后倾转旋翼通过倾转机构安装在机身重心后部,且位于后机翼之前。相对直升机类、自转旋翼机类、多旋翼类飞行器,通过调节倾转推旋翼的倾斜使得飞行中机身姿态无需额外倾斜,并且平飞模式下前鸭翼上的前旋翼关闭形成鸭翼式固定翼飞行器,前飞阻力小,速度提高显著;本发明在平飞模式下推力来自于后倾转旋翼,其旋翼直径相对倾转旋翼飞行器较小,在前飞时阻力小,速度更快。
167 翻转焊接工装 CN202011567170.X 2020-12-25 CN112589359A 2021-04-02 张江涛; 杨海龙; 黄进
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转焊接工装,属于自转旋翼机机架组装技术领域,包括架体、工作台、固定组件、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第三定位组件,所述工作台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的顶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能对应于焊接位置的操作孔;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架体上,并用于固定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架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分别固定机架梁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后侧,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固定机架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定位组件与所述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组件用于套设在发动机架的外周并固定发动机架。本发明提供的翻转焊接工装提高了焊接质量
168 一种鸭翼高速倾转旋翼飞行器及其操纵方法 CN202011555418.0 2020-12-24 CN112498660A 2021-03-16 刘衍涛; 徐京海; 曾加刚; 曹元宝; 孙强; 仲唯贵; 田旭; 解望; 刘毅; 应敏敢
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鸭翼高速倾转旋翼飞行器及其操纵方法,包括:机身、前鸭翼、后机翼、前旋翼、后倾转旋翼、倾转机构;所述前鸭翼和前旋翼安装在机身的前部,其中前旋翼安装在前鸭翼的通孔内,所述后机翼安装机身的后部;所述后倾转旋翼通过倾转机构安装在机身重心后部,且位于后机翼之前。相对直升机类、自转旋翼机类、多旋翼类飞行器,通过调节倾转推旋翼的倾斜使得飞行中机身姿态无需额外倾斜,并且平飞模式下前鸭翼上的前旋翼关闭形成鸭翼式固定翼飞行器,前飞阻力小,速度提高显著;本发明在平飞模式下推力来自于后倾转旋翼,其旋翼直径相对倾转旋翼飞行器较小,在前飞时阻力小,速度更快。
169 旋翼飞行轿车 CN03159020.9 2003-09-11 CN100513214C 2009-07-15 章洪
发明涉及自转旋翼机,它的旋翼支柱14、旋翼和尾翼易于折叠收藏、地面占用空间小,是一种便于公路起降与机动行驶的空陆两用“旋翼飞行轿车”。该机采用倾转收藏式旋翼支柱14、折叠旋翼和尾翼、轻型预旋驱动、陆地行驶系统等技术,其空陆机动性和安全可靠性能优良。本发明在保证自身足够轻便和可靠的基础上,能够短距起降、快捷地展开或折叠“翅膀”,很好地模拟了类空中远距飞行、地面近距走动的空、陆机动性。在距目的地的十余公里范围之内,一般都能找到适合旋翼机短距起降的公路等场地,本发明可以由此起飞或降落、驶向目的地、进入家庭轿车库,完成点对点直达的交通任务,是一种能够进入家庭的新型飞行器
170 旋翼飞行轿车 CN03159020.9 2003-09-11 CN1593959A 2005-03-16 章洪
发明涉及自转旋翼机,它的旋翼支柱14、旋翼和尾翼易于折叠收藏、地面占用空间小,是一种便于公路起降与机动行驶的空陆两用“旋翼飞行轿车”。该机采用倾转收藏式旋翼支柱14、折叠旋翼和尾翼、轻型预旋驱动、陆地行驶系统等技术,其空陆机动性和安全可靠性能优良。本发明在保证自身足够轻便和可靠的基础上,能够短距起降、快捷地展开或折叠“翅膀”,很好地模拟了类空中远距飞行、地面近距走动的空、陆机动性。在距目的地的十余公里范围之内,一般都能找到适合旋翼机短距起降的公路等场地,本发明可以由此起飞或降落、驶向目的地、进入家庭轿车库,完成点对点直达的交通任务,是一种能够进入家庭的新型飞行器
171 一种便于快速装卸的自旋翼机 CN202221430706.8 2022-06-08 CN220298743U 2024-01-05 张竞元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旋翼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快速装卸的自旋翼机,包括机体、机轮和尾翼,所述机轮安装于机体的底部,所述尾翼安装于机体的左侧,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有装卸组件,所述装卸组件包括竖杆、支杆、螺纹柱、内槽、凹槽、卡槽、横杆和卡板,所述竖杆固定连接于机体的顶部。该便于快速装卸的自旋翼机,旋转卡板,使得卡板与卡槽分离,随后旋转支杆,使得支杆在螺纹的作用下与螺纹柱分离,从而完成对支杆的拆卸,操作简单方便,解决了现有的自转旋翼机在生产的过程中桅杆与机体之间通常为一体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桅杆出现损坏时不便于对桅杆进行快速装卸,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172 兼顾三翼和旋翼机的新型运动类飞行器 CN202121019115.7 2021-05-13 CN215944886U 2022-03-04 李宜恒; 朱清华; 范瑶; 申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顾三翼和旋翼机的新型运动类飞行器,包括机身结构、动系统、操作系统、机翼结构和起落架装置,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螺旋桨;所述的起落架装置采用前三点式轮式起落架;所述的操作系统为与机翼结构相连的操纵杆;所述的机翼结构为可拆卸的悬挂三角翼或旋翼结构,悬挂三角翼安装在机身骨架顶部,旋翼结构包括旋翼和山型尾翼,旋翼安装在机身骨架顶部,山型尾翼通过尾翼连杆连接在机身骨架后部,山型尾翼中间垂尾后缘安装有方向。本实用新型将两种具有不同飞行性能的飞行器合二为一,兼具动力三角翼的滑翔性能和自转旋翼机的近似垂直着陆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也减小了资源的浪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73 一种自转旋翼飞行越野车 CN202222722596.9 2022-10-17 CN218785906U 2023-04-04 刘辉; 朱清华; 严俊杰; 张鑫; 刘娜; 章文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转旋翼飞行越野车,涉及飞行汽车领域,该飞行汽车包括尾推螺旋桨动系统、自转旋翼系统、尾翼系统和车辆底盘。尾推螺旋桨动力提供向前的推力;自转旋翼系统实现旋翼的收放和旋翼轴的折叠;尾翼系统具备可收放的功能,进而在飞行汽车的汽车模式下空间最小化;车辆地盘具有较好越野性能的同时使得整体重量最小。本实用新型的新构型飞行汽车,与目前市面上的e‑VTOL不同,是真正意义上既可以路面行驶,也可实现空中飞行的飞行汽车。该飞行汽车具备短距起飞的能力,且可以实现复杂路面的滑跑起飞,不仅如此,该飞行汽车具备自转旋翼机高安全性的优点,安全性提高的同时拓宽了飞行器的适用领域,具备长航时、长航程的优点。
174 一种旋翼机折叠机构 CN201822254912.8 2018-12-29 CN209427008U 2019-09-24 陶亮; 李文明; 申守健; 陈登科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转旋翼机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旋翼机折叠机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桅杆、旋翼和桨叶;旋翼可转动的设于桅杆一端;桨叶沿桅杆垂直方向设置;桅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旋翼机折叠机构还包括伸缩缸、第一短杆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翼机折叠机构,其能够通过对桅杆进行折叠,大大提高运输中高度上通过性,并且桨叶与旋翼之间也可以转动,避免在运输时将桨叶拆卸,节约人和时间。此外其利用平面四杆机构与伸缩缸配合进行折叠,折叠过程快速且准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75 旋翼机姿态控制旋翼头 CN202321634238.0 2023-06-26 CN220535944U 2024-02-27 彭彩奎
旋翼机姿态控制旋翼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骨架、旋翼头安装底座、方向块、姿态控制机构、刹车、预旋机构、旋转机构、旋翼拍打限位机构、旋翼安装组件、软轴、软轴拉线等模块化构件;所述机身骨架连接旋翼头安底座,所述姿态控制机构通过方向块连接;所述刹车、预旋机构、旋转机构安装于姿态控制机构上方;所述旋翼拍打限位机构、旋翼安装组件安装于旋转机构上方;所述两组软轴拉线分别与姿态控制机构的两侧相连接。该设计简单实用高效,有降低自转旋翼机旋翼头保养维护成本,实现不同类型规格旋翼片在同一旋翼头上安装使用,不需要整体更换旋翼头,保障姿态控制机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采用软轴能有效降低其重量。
176 翻转焊接工装 CN202023197973.9 2020-12-25 CN214518548U 2021-10-29 张江涛; 杨海龙; 黄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焊接工装,属于自转旋翼机机架组装技术领域,包括架体、工作台、固定组件、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以及第三定位组件,所述工作台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的顶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能对应于焊接位置的操作孔;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架体上,并用于固定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架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分别固定机架梁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后侧,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固定机架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三定位组件与所述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定位组件用于套设在发动机架的外周并固定发动机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焊接工装提高焊接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77 焊接定位工装 CN202023334585.0 2020-12-31 CN214518473U 2021-10-29 张江涛; 代红军; 杨海龙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定位工装,属于自转旋翼机机架组装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定位支架、第二定位支架以及第三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用于固定双梁机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后端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用于定位后机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定位支架前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的后端用于固定后机架的顶部;所述第三定位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三定位支架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支架连接,中部与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前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支架的前端具有与前后方向呈第一预设夹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三定位支架用于固定前机架并使所述导向面贴合于前机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接定位工装提高焊接质量
178 操纵系统连接组件 CN202021584619.9 2020-08-03 CN213649877U 2021-07-09 宋梓涵; 张江涛; 王一龙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纵系统连接组件,属于自转旋翼机技术领域,包括上连接件以及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顶部连接于所述上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包括轴承板以及轴承套,所述轴承板顶部套设于所述上连接件的外周;所述轴承套固设于所述轴承板的底部,所述轴承板与所述轴承套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操纵系统连接组件中的轴承板与轴承套为一体结构,通过机加工直接得到,不用焊接,将下连接件安装完毕后通过推拉操纵系统平杆模拟其使用状态,发现轴承板的边缘会与周边零件发生干涉时,可直接对轴承板的边缘进行切削处理,对轴承板的切削不会影响轴承套的连接强度,进而防止轴承板与周边零件发生干涉的同时还能保证轴承套的连接强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