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焙烤;制作或处理面团的设备;焙烤用面团 / 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申请号 CN202410309977.5 申请日 2024-03-18 公开(公告)号 CN117958291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荣成日祥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冯山; 宋志伟; 周景亮;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食品加工 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面包加工 发酵 装置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反应外筒;承载圆筒,与反应外筒的上端固连;发酵机构,与反应外筒相连,包括保温筒、提升底盘、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保温筒与反应外筒同轴线固连,提升底盘与保温筒同轴线滑动连接,第一圆环与提升底盘的上端同轴线固连,第二圆环与保温筒的上部同轴线固连,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相靠近的一端分别成型有斜向倾 角 ; 搅拌机 构,设置在提升底盘上方,包括搅拌顶盘和两个活动圆筒,搅拌顶盘设置在保温筒的上方,搅拌顶盘靠近保温筒的一端成型有若干 橡胶 辊,两个活动圆筒呈对称状态与提升底盘滑动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外筒(1);
承载圆筒(2),与反应外筒(1)的上端固连;
发酵机构(3),与反应外筒(1)相连,包括保温筒(4)、提升底盘(10)、第一圆环(14)和第二圆环(16),保温筒(4)与反应外筒(1)同轴线固连,提升底盘(10)与保温筒(4)同轴线滑动连接,第一圆环(14)与提升底盘(10)的上端同轴线固连,第二圆环(16)与保温筒(4)的上部同轴线固连,第一圆环(14)和第二圆环(16)相靠近的一端分别成型有斜向倾(15);
搅拌机构(31),设置在提升底盘(10)上方,包括搅拌顶盘(48)和两个活动圆筒(32),搅拌顶盘(48)设置在保温筒(4)的上方,搅拌顶盘(48)靠近保温筒(4)的一端成型有若干橡胶辊(49),两个活动圆筒(32)呈对称状态与提升底盘(1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酵机构(3)还包括主动电机(5)、主动齿轮(6)、从动齿圈(7)、从动螺套(8)和从动螺杆(9),主动电机(5)固定设置在反应外筒(1)的下端,主动齿轮(6)与主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连,从动齿圈(7)与反应外筒(1)的下端转动连接,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圈(7)相啮合,从动螺套(8)设置在从动齿圈(7)的圆心处,从动螺套(8)与从动齿圈(7)同轴线固连,从动螺杆(9)与从动螺套(8)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酵机构(3)还包括顶升托盘(12)和两个驱动圆杆(13),搅拌机构(31)还包括两个第一插杆(33)、两个第二插杆(34)、两个主动插杆(35)和两个托举弹簧(36),顶升托盘(12)同轴线转动设置在提升底盘(10)的下方,顶升托盘(12)与从动螺杆(9)的上端转动连接,两个驱动圆杆(13)呈对称状态设置在顶升托盘(12)的下端且与顶升托盘(12)固连,两个驱动圆杆(13)分别与从动齿圈(7)滑动连接,承载弹簧(11)与顶升托盘(12)同轴线固连,承载弹簧(11)的上端与提升底盘(10)固连,两个第一插杆(33)分别呈平状态设置在两个活动圆筒(32)相靠近的一侧,两个第一插杆(33)与两个活动圆筒(32)滑动相连,两个第二插杆(34)分别呈竖直状态设置在两个第一插杆(33)相远离的一侧,两个第二插杆(34)分别与两个活动圆筒(32)滑动连接,两个主动插杆(35)和两个第一插杆(33)相靠近的第一端分别成型有斜面,两个主动插杆(35)分别与两个第一插杆(33)相抵,两个主动插杆(35)和两个第二插杆(34)的下端分别与顶升托盘(12)固连,两个托举弹簧(36)固定设置在两个活动圆筒(32)的下端,两个托举弹簧(36)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圆筒(32)固连,下端分别与顶升托盘(12)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酵机构(3)还包括密封圈(17)、衔接齿轮(18)、两个转接齿轮(19)、两个转接齿圈(20)、两个第一伞齿(21)、两个第二伞齿(22)、两个第一带轮(23)、两个第二带轮(24)、两个滑移齿轮(25)、两个滑移齿条(26)和两个滑移挡板(30),密封圈(17)同轴线固定设置在保温筒(4)的上端,衔接齿轮(18)转动设置在承载圆筒(2)内部的底端,衔接齿轮(18)与主动齿轮(6)同轴线固连,转接齿圈(20)与衔接齿轮(18)同轴线转动连接,转接齿圈(20)与衔接齿轮(18)相啮合,两个转接齿轮(19)呈对称状态设置在转接齿圈(20)的内圈,两个转接齿轮(19)分别与转接齿圈(20)相啮合,两个第一伞齿(21)分别与两个转接齿轮(19)同轴线固连,两个第二伞齿(22)分别与两个第一伞齿(21)相啮合,两个第一带轮(23)分别与两个第二伞齿(22)同轴线固连,两个第二带轮(2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带轮(23)的上方,两个第二带轮(24)通过皮带与两个第一带轮(23)传动连接,两个滑移齿轮(25)分别通过轮架与承载圆筒(2)内部的顶端转动连接,两个滑移齿轮(25)分别与两个第二带轮(24)同轴线固连,两个滑移齿条(26)分别与两个滑移齿轮(25)相啮合,两个滑移齿条(26)分别与两个滑移挡板(30)固连,两个滑移齿条(26)分别与承载圆筒(2)滑动连接,两个滑移挡板(30)分别与两个滑移齿条(26)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酵机构(3)还包括两个定位齿(27)和若干定位弹簧(29),两个定位齿块(27)分别设置在两个滑移齿条(26)相靠近的一端,两个定位弹簧(29)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齿块(27)固连,另一端分别与滑移齿条(26)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31)还包括推移底板(40)、第一磁盘(41)、第二磁盘(42)、主动伞齿(43)、从动伞齿(44)、升降顶板(50)和两个限位滑轨(54),推移底板(40)滑动设置在承载圆筒(2)上端,两个限位滑轨(54)分别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推移底板(40)的两侧,升降顶板(50)与两个限位滑轨(54)滑动连接,主动伞齿(43)与一个滑移齿轮(25)同轴线固连,从动伞齿(44)与主动伞齿(43)同轴线固连,第一磁盘(41)与从动伞齿(44)同轴线固连,第一磁盘(41)与承载圆筒(2)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磁盘(42)与推移底板(40)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31)还包括推移电机(37)、推移齿轮(38)、推移齿条(39)、升降电机(51)、升降齿轮(52)和升降齿条(53),推移电机(37)与承载圆筒(2)固连,推移齿条(39)与推移电机(37)的输出端固连,推移齿条(39)与推移齿轮(38)相啮合,推移底板(40)与推移齿条(39)固连,升降电机(51)固定设置在推移底板(40)的上端,升降齿轮(52)与升降电机(51)的输出端固连,升降齿条(53)与升降齿轮(52)相啮合,升降齿条(53)与升降顶板(50)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31)还包括主动带轮(45)、从动带轮(46)和从动辊轴(47),主动带轮(45)与第二磁盘(42)同轴线固连,从动辊轴(47)的下端与搅拌顶盘(48)同轴线固连,从动带轮(46)与从动辊轴(47)的上端同轴线固连,从动带轮(46)与主动带轮(4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9.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的制备工艺,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S1:操作人员先将面团放入装置内部的提升底盘(10)上,随后操作人员启动装置,此时保温筒(4)会对提升底盘(10)上的面团进行加热;
S2:当面团发酵至两倍大后,此时面团完成第一次发酵,需要进行第二次发酵,提升底盘(10)会向上移动并通过搅拌顶盘(48)对面团进行揉搓;
S3:而揉搓结束后,提升底盘(10)带动面团向下移动,被揉搓后的面团在保温筒(4)内进行第二次发酵;
S4:第二次发酵结束后,提升底盘(10)再次带动面团向上移动,随后操作人员将面团从装置内部取出。

说明书全文

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在面包发酵过程中,通常需要在第一次发酵结束后进行第二次发酵,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先在揉面时采用摔、搓、压、叠等各种动作,促使面筋尽快形成。当面团揉至表面不粗糙且有延展性时,可以静置5分钟,然后进行第一次发酵。在发酵完成后,需要再次揉面以释放气体,并进行第二次发酵。
[0003] 但是在现有的发酵装置中,面团进行第一次发酵后需要操作人员将面团从发酵装置中取出,随后将面团进行揉搓后,再次投入发酵装置内,对面团进行二次发酵,此过程需要工人将发酵装置打开并进行人工更换面团,不仅麻烦,并且因面团从装置中离开后,由于酵母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6‑28℃之间,最适温度为28℃,并且酵母在繁殖阶段需要气,但在发酵阶段则需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温度和氧气会发生变化。所以操作人员再次将面团投入装置内后,面团的发酵进度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0005]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包括:
[0007] 反应外筒;
[0008] 承载圆筒,与反应外筒的上端固连;
[0009] 发酵机构,与反应外筒相连,包括保温筒、提升底盘、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保温筒与反应外筒同轴线固连,提升底盘与保温筒同轴线滑动连接,第一圆环与提升底盘的上端同轴线固连,第二圆环与保温筒的上部同轴线固连,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相靠近的一端分别成型有斜向倾
[0010] 搅拌机构,设置在提升底盘上方,包括搅拌顶盘和两个活动圆筒,搅拌顶盘设置在保温筒的上方,搅拌顶盘靠近保温筒的一端成型有若干橡胶辊,两个活动圆筒呈对称状态与提升底盘滑动连接。
[0011] 进一步的,发酵机构还包括主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圈、从动螺套和从动螺杆,主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反应外筒的下端,主动齿轮与主动电机的输出端固连,从动齿圈与反应外筒的下端转动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圈相啮合,从动螺套设置在从动齿圈的圆心处,从动螺套与从动齿圈同轴线固连,从动螺杆与从动螺套螺纹连接。
[0012] 进一步的,发酵机构还包括顶升托盘和两个驱动圆杆,搅拌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一插杆、两个第二插杆、两个主动插杆和两个托举弹簧,顶升托盘同轴线转动设置在提升底盘的下方,顶升托盘与从动螺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两个驱动圆杆呈对称状态设置在顶升托盘的下端且与顶升托盘固连,两个驱动圆杆分别与从动齿圈滑动连接,承载弹簧与顶升托盘同轴线固连,承载弹簧的上端与提升底盘固连,两个第一插杆分别呈平状态设置在两个活动圆筒相靠近的一侧,两个第一插杆与两个活动圆筒滑动相连,两个第二插杆分别呈竖直状态设置在两个第一插杆相远离的一侧,两个第二插杆分别与两个活动圆筒滑动连接,两个主动插杆和两个第一插杆相靠近的第一端分别成型有斜面,两个主动插杆分别与两个第一插杆相抵,两个主动插杆和两个第二插杆的下端分别与顶升托盘固连,两个托举弹簧固定设置在两个活动圆筒的下端,两个托举弹簧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圆筒固连,下端分别与顶升托盘固连。
[0013] 进一步的,发酵机构还包括密封圈、衔接齿轮、两个转接齿轮、两个转接齿圈、两个第一伞齿、两个第二伞齿、两个第一带轮、两个第二带轮、两个滑移齿轮、两个滑移齿条和两个滑移挡板,密封圈同轴线固定设置在保温筒的上端,衔接齿轮转动设置在承载圆筒内部的底端,衔接齿轮与主动齿轮同轴线固连,转接齿圈与衔接齿轮同轴线转动连接,转接齿圈与衔接齿轮相啮合,两个转接齿轮呈对称状态设置在转接齿圈的内圈,两个转接齿轮分别与转接齿圈相啮合,两个第一伞齿分别与两个转接齿轮同轴线固连,两个第二伞齿分别与两个第一伞齿相啮合,两个第一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二伞齿同轴线固连,两个第二带轮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带轮的上方,两个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两个第一带轮传动连接,两个滑移齿轮分别通过轮架与承载圆筒内部的顶端转动连接,两个滑移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带轮同轴线固连,两个滑移齿条分别与两个滑移齿轮相啮合,两个滑移齿条分别与两个滑移挡板固连,两个滑移齿条分别与承载圆筒滑动连接,两个滑移挡板分别与两个滑移齿条固连。
[0014] 进一步的,发酵机构还包括两个定位齿和若干定位弹簧,两个定位齿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滑移齿条相靠近的一端,两个定位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齿块固连,另一端分别与滑移齿条固连。
[0015] 进一步的,搅拌机构还包括推移底板、第一磁盘、第二磁盘、主动伞齿、从动伞齿、升降顶板和两个限位滑轨,推移底板滑动设置在承载圆筒上端,两个限位滑轨分别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推移底板的两侧,升降顶板与两个限位滑轨滑动连接,主动伞齿与一个滑移齿轮同轴线固连,从动伞齿与主动伞齿同轴线固连,第一磁盘与从动伞齿同轴线固连,第一磁盘与承载圆筒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磁盘与推移底板转动连接。
[0016] 进一步的,搅拌机构还包括推移电机、推移齿轮、推移齿条、升降电机、升降齿轮和升降齿条,推移电机与承载圆筒固连,推移齿条与推移电机的输出端固连,推移齿条与推移齿轮相啮合,推移底板与推移齿条固连,升降电机固定设置在推移底板的上端,升降齿轮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固连,升降齿条与升降齿轮相啮合,升降齿条与升降顶板固连。
[0017] 进一步的,搅拌机构还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从动辊轴,主动带轮与第二磁盘同轴线固连,从动辊轴的下端与搅拌顶盘同轴线固连,从动带轮与从动辊轴的上端同轴线固连,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18] 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的制备工艺,还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0019] S1:操作人员先将面团放入装置内部的提升底盘上,随后操作人员启动装置,此时保温筒会对提升底盘上的面团进行加热;
[0020] S2:当面团发酵至两倍大后,此时面团完成第一次发酵,需要进行第二次发酵,提升底盘会向上移动并通过搅拌顶盘对面团进行揉搓;
[0021] S3:而揉搓结束后,提升底盘带动面团向下移动,被揉搓后的面团在保温筒内进行第二次发酵;
[0022] S4:第二次发酵结束后,提升底盘再次带动面团向上移动,随后操作人员将面团从装置内部取出。
[002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4] 其一:本装置通过提升底盘实现对面团的托举,当面团发酵时,两个滑移挡板可以对保温筒的上端进行闭合,确保面团发酵后期处于无氧环境,而在面团发酵结束后,主动电机启动能使得提升底盘将面团从装置内部移出,实现自动发酵和自动上下料,无需将面团从装置内部取出,进而提高面团发酵后的稳定性
[0025] 其二:本装置中的面团在第一次发酵结束后,主动电机启动能将面团从装置内部一边旋转一边移出,而在此过程中,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能对保温筒内的面团进行刮除,避免面团在脱离时黏在保温筒的内壁上,进而减少后续的清理难度;
[0026] 其三:本装置可以在第一次发酵结束后,通过搅拌机构实现对面团的揉搓,在此过程中,推移电机和升降电机能带动搅拌顶盘移动至保温筒的上部,随后搅拌顶盘能和提升底盘一起转动,而在此过程中面团能进行揉搓和排气,以便于后续进行第二次发酵。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0029] 图3是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
[0030] 图4是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31] 图5是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32] 图6是图3中C处结构放大图;
[0033] 图7是实施例立体剖视截断图;
[0034] 图8是图7中D处结构放大图;
[0035] 图9是图7中E处结构放大图;
[0036] 图10是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剖视图;
[0037] 图11是实施例中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标号为:
[0039] 1、反应外筒;2、承载圆筒;3、发酵机构;4、保温筒;5、主动电机;6、主动齿轮;7、从动齿圈;8、从动螺套;9、从动螺杆;10、提升底盘;11、承载弹簧;12、顶升托盘;13、驱动圆杆;14、第一圆环;15、斜向倾角;16、第二圆环;17、密封圈;18、衔接齿轮;19、转接齿轮;20、转接齿圈;21、第一伞齿;22、第二伞齿;23、第一带轮;24、第二带轮;25、滑移齿轮;26、滑移齿条;
27、定位齿块;29、定位弹簧;30、滑移挡板;31、搅拌机构;32、活动圆筒;33、第一插杆;34、第二插杆;35、主动插杆;36、托举弹簧;37、推移电机;38、推移齿轮;39、推移齿条;40、推移底板;41、第一磁盘;42、第二磁盘;43、主动伞齿;44、从动伞齿;45、主动带轮;46、从动带轮;
47、从动辊轴;48、搅拌顶盘;49、橡胶辊;50、升降顶板;51、升降电机;52、升降齿轮;53、升降齿条;54、限位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1] 参考图1至图11,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包括:
[0042] 反应外筒1;
[0043] 承载圆筒2,与反应外筒1的上端固连;
[0044] 发酵机构3,与反应外筒1相连,包括保温筒4、提升底盘10、第一圆环14和第二圆环16,保温筒4与反应外筒1同轴线固连,提升底盘10与保温筒4同轴线滑动连接,第一圆环14与提升底盘10的上端同轴线固连,第二圆环16与保温筒4的上部同轴线固连,第一圆环14和第二圆环16相靠近的一端分别成型有斜向倾角15;
[0045] 搅拌机构31,设置在提升底盘10上方,包括搅拌顶盘48和两个活动圆筒32,搅拌顶盘48设置在保温筒4的上方,搅拌顶盘48靠近保温筒4的一端成型有若干橡胶辊49,两个活动圆筒32呈对称状态与提升底盘10滑动连接。
[0046] 本装置运行时,操作人员先将面团放入保温筒4内,随后当面团第一次发酵结束后,面团会进行膨胀,并且其内部会产生蜂窝状小孔,此时提升底盘10沿保温筒4轴线方向向上移动,并且提升底盘10进行移动时能带动面团进行转动,而与提升底盘10固连的第一圆环14能通过斜向倾角15对附着在保温筒4侧壁上的面团进行刮除。直至第一圆环14和第二圆环16上的斜向倾角15发生相抵,随后搅拌机构31启动能带动搅拌顶盘48移动至面团的上方,而搅拌顶盘48能通过若干橡胶辊49对面团进行揉搓搅拌,以便于后续面团进行第二次发酵,在若干橡胶辊49对面团的上端进行揉搓时,两个活动圆筒32可以对面团的下端进行揉搓。
[0047] 而在第二次发酵后,提升底盘10向上移动时,搅拌机构31不会启动,以便于将提升底盘10上端的面团送出装置。
[0048] 为了对发酵机构3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0049] 发酵机构3还包括主动电机5、主动齿轮6、从动齿圈7、从动螺套8和从动螺杆9,主动电机5固定设置在反应外筒1的下端,主动齿轮6与主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连,从动齿圈7与反应外筒1的下端转动连接,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圈7相啮合,从动螺套8设置在从动齿圈7的圆心处,从动螺套8与从动齿圈7同轴线固连,从动螺杆9与从动螺套8螺纹连接。在主动电机5启动后,主动电机5会通过主动齿轮6带动从动齿圈7转动,从动齿圈7转动后会通过从动螺套8带动从动螺杆9移动。
[0050] 为了实现活动圆筒32的向上顶出,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0051] 发酵机构3还包括顶升托盘12和两个驱动圆杆13,搅拌机构31还包括两个第一插杆33、两个第二插杆34、两个主动插杆35和两个托举弹簧36,顶升托盘12同轴线转动设置在提升底盘10的下方,顶升托盘12与从动螺杆9的上端转动连接,两个驱动圆杆13呈对称状态设置在顶升托盘12的下端且与顶升托盘12固连,两个驱动圆杆13分别与从动齿圈7滑动连接,承载弹簧11与顶升托盘12同轴线固连,承载弹簧11的上端与提升底盘10固连,两个第一插杆33分别呈水平状态设置在两个活动圆筒32相靠近的一侧,两个第一插杆33与两个活动圆筒32滑动相连,两个第二插杆34分别呈竖直状态设置在两个第一插杆33相远离的一侧,两个第二插杆34分别与两个活动圆筒32滑动连接,两个主动插杆35和两个第一插杆33相靠近的第一端分别成型有斜面,两个主动插杆35分别与两个第一插杆33相抵,两个主动插杆35和两个第二插杆34的下端分别与顶升托盘12固连,两个托举弹簧36固定设置在两个活动圆筒32的下端,两个托举弹簧36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圆筒32固连,下端分别与顶升托盘
12固连。在主动电机5启动后,在从动螺杆9向上推动顶升托盘12进行移动时,顶升托盘12能通过承载弹簧11带动提升底盘10移动,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从动齿圈7能进行转动,所以从动齿圈7转动能通过两个驱动圆杆13带动顶升托盘12转动,此时顶升托盘12能通过承载弹簧11带动提升底盘10进行转动。当第二圆环16的上端与第一圆环14的下端相抵时,从动螺杆9继续转动会带动顶升托盘12向上移动,而此时提升底盘10无法向上移动,所以顶升托盘
12会压缩承载弹簧11和两个托举弹簧36,此时对应两个活动圆筒32先向上顶出,最终第二插杆34向上伸出,并且主动插杆35推动第一插杆33向上伸出。
[0052] 为了对发酵机构3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0053] 发酵机构3还包括密封圈17、衔接齿轮18、两个转接齿轮19、两个转接齿圈20、两个第一伞齿21、两个第二伞齿22、两个第一带轮23、两个第二带轮24、两个滑移齿轮25、两个滑移齿条26和两个滑移挡板30,密封圈17同轴线固定设置在保温筒4的上端,衔接齿轮18转动设置在承载圆筒2内部的底端,衔接齿轮18与主动齿轮6同轴线固连,转接齿圈20与衔接齿轮18同轴线转动连接,转接齿圈20与衔接齿轮18相啮合,两个转接齿轮19呈对称状态设置在转接齿圈20的内圈,两个转接齿轮19分别与转接齿圈20相啮合,两个第一伞齿21分别与两个转接齿轮19同轴线固连,两个第二伞齿22分别与两个第一伞齿21相啮合,两个第一带轮23分别与两个第二伞齿22同轴线固连,两个第二带轮2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带轮23的上方,两个第二带轮24通过皮带与两个第一带轮23传动连接,两个滑移齿轮25分别通过轮架与承载圆筒2内部的顶端转动连接,两个滑移齿轮25分别与两个第二带轮24同轴线固连,两个滑移齿条26分别与两个滑移齿轮25相啮合,两个滑移齿条26分别与两个滑移挡板30固连,两个滑移齿条26分别与承载圆筒2滑动连接,两个滑移挡板30分别与两个滑移齿条26固连。在主动电机5启动后,主动电机5会通过衔接齿轮18带动转接齿圈20转动,转接齿圈20转动后会通过两个转接齿轮19带动两个第一伞齿21转动(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两个滑移挡板30的移动方向相反,两个第二伞齿22的轴向方向相反,以实现两个第二伞齿22的转向相反),两个第一伞齿21分别通过两个第二伞齿22带动两个第一带轮23转动,两个第一带轮23分别通过两个第二带轮24带动两个滑移齿轮25转动,两个滑移齿轮25转动后会带动两个滑移齿条26移动,最终两个滑移齿条26移动能带动两个滑移挡板30向相远离的方向移动,以便于两个滑移挡板30使保温筒4的上端处于开启状态。同理,当两个滑移挡板30相靠近时,两个滑移挡板30能使保温筒4的上端处于封闭状态,而密封圈17能确保保温筒4不会漏气。
[0054] 为了防止滑移齿条26过度位移,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0055] 发酵机构3还包括两个定位齿块27和若干定位弹簧29,两个定位齿块27分别设置在两个滑移齿条26相靠近的一端,两个定位弹簧29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齿块27固连,另一端分别与滑移齿条26固连。在两个滑移齿轮25转动并带动两个滑移齿条26移动至极限位置时,两个滑移齿轮25继续转动后会与两个定位齿块27相抵,此时两个定位齿块27会在两个定位弹簧29的作用下进行往复移动,进而防止两个滑移齿轮25对两个滑移齿条26施加持续作用
[0056] 为了对搅拌机构31的具体结构进行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0057] 搅拌机构31还包括推移底板40、第一磁盘41、第二磁盘42、主动伞齿43、从动伞齿44、升降顶板50和两个限位滑轨54,推移底板40滑动设置在承载圆筒2上端,两个限位滑轨
54分别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推移底板40的两侧,升降顶板50与两个限位滑轨54滑动连接,主动伞齿43与一个滑移齿轮25同轴线固连,从动伞齿44与主动伞齿43同轴线固连,第一磁盘
41与从动伞齿44同轴线固连,第一磁盘41与承载圆筒2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磁盘42与推移底板40转动连接。在滑移齿轮25转动后,滑移齿轮25转动后会通过主动伞齿43带动从动伞齿44转动,而主动伞齿43伞齿转动后会带动第一磁盘41转动,第一磁盘41转动后,当第二磁盘42移动至第一磁盘41的上端后,第一磁盘41转动会带动第二磁盘42进行转动。
[0058] 为了带动推移底板40和升降顶板50移动,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0059] 搅拌机构31还包括推移电机37、推移齿轮38、推移齿条39、升降电机51、升降齿轮52和升降齿条53,推移电机37与承载圆筒2固连,推移齿条39与推移电机37的输出端固连,推移齿条39与推移齿轮38相啮合,推移底板40与推移齿条39固连,升降电机51固定设置在推移底板40的上端,升降齿轮52与升降电机51的输出端固连,升降齿条53与升降齿轮52相啮合,升降齿条53与升降顶板50固连。在推移电机37启动后,推移电机37会通过推移齿轮38带动推移齿条39移动,推移齿条39移动后会带动推移底板40移动至保温筒4的上方,随后升降电机51启动能通过升降齿轮52带动升降齿条53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升降齿条53移动后能通过升降顶板50带动第二磁盘42向下移动,第二磁盘42向下移动能与第一磁盘41同轴相吸。
[0060] 为了对搅拌机构31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补充,具体还设置了如下特征:
[0061] 搅拌机构31还包括主动带轮45、从动带轮46和从动辊轴47,主动带轮45与第二磁盘42同轴线固连,从动辊轴47的下端与搅拌顶盘48同轴线固连,从动带轮46与从动辊轴47的上端同轴线固连,从动带轮46与主动带轮4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第二磁盘42转动后,第二磁盘42会通过主动带轮45带动从动带轮46转动,从动带轮46转动后会通过从动辊轴47带动搅拌顶盘48转动。
[0062] 一种面包加工发酵装置的制备工艺,还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0063] S1:操作人员先将面团放入装置内部的提升底盘10上,随后操作人员启动装置,此时保温筒4会对提升底盘10上的面团进行加热;
[0064] S2:当面团发酵至两倍大后,此时面团完成第一次发酵,需要进行第二次发酵,提升底盘10会向上移动并通过搅拌顶盘48对面团进行揉搓;
[0065] S3:而揉搓结束后,提升底盘10带动面团向下移动,被揉搓后的面团在保温筒4内进行第二次发酵;
[0066] S4:第二次发酵结束后,提升底盘10再次带动面团向上移动,随后操作人员将面团从装置内部取出。
[0067]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操作人员先将面团放入保温筒4内,随后当面团第一次发酵结束后,面团会进行膨胀,并且其内部会产生蜂窝状小孔,此时主动电机5启动会带动提升底盘10沿保温筒4轴线方向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从动齿圈7转动能使得提升底盘10能带动面团进行转动,而与提升底盘10固连的第一圆环14能通过斜向倾角15对附着在保温筒4侧壁上的面团进行刮除。直至第一圆环14和第二圆环16上的斜向倾角15发生相抵。
[0068] 在提升底盘10移动过程中,推移电机37和升降电机51启动能带动搅拌顶盘48移动至面团的上方,而随着第二磁盘42和第一磁盘41相吸,搅拌顶盘48能通过若干橡胶辊49对面团进行揉搓搅拌,以便于后续面团进行第二次发酵,而在若干橡胶辊49对面团的上端进行揉搓时,两个活动圆筒32可以对面团的下端进行揉搓,以便于提高后续面包的口感。
[0069] 而在第二次发酵后,提升底盘10向上移动时,推移电机37和升降电机51不会启动,以便于将提升底盘10上端的面团送出装置。
[0070]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