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 通用化学或物理实验室设备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声压、工作方法及应用设备 CN202311184025.7 2023-09-13 CN117189554B 2024-05-28 请求不公布姓名
2 微流控芯片及微流控芯片的成型方法 CN202211617283.5 2022-12-15 CN115845942B 2024-05-28 李伟; 章凯迪; 白云飞; 杨璐宁; 林柏全; 陈晓君
3 驱动装置与医疗检测系统 CN202110567465.5 2021-05-24 CN115382586B 2024-05-28 苏志江; 朱志华; 何志平
4 一种有机化学实验分馏装置 CN202210631157.9 2022-06-06 CN114849265B 2024-05-28 胡文斌; 范明月; 张蕊
5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对置基板及微流控芯片 CN202011491015.4 2020-12-16 CN114632557B 2024-05-28 宫奎; 钱颖; 倪健伟; 段献学; 张志海
6 腐蚀微机电流体喷射器件 CN201980087516.5 2019-04-29 CN113226887B 2024-05-28 S·J·王; A·富勒
7 具有多官能配体的量子点珠以及使用其的目标抗原检测方法和生物诊断设备 CN201980035042.X 2019-04-19 CN112204400B 2024-05-28 丁兴琇; 申圣荣; 金贤洙; 朴相绚; 李智英
8 一种细胞多参数检测微纳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2010640411.2 2020-07-06 CN111855766B 2024-05-28 赵雪飞; 金庆辉; 郜晚蕾; 尹加文
9 一种全自动移液枪枪头盒 CN202010087123.9 2020-02-11 CN111151321B 2024-05-28 王海龙; 郭民; 庞敏; 王天奇; 陈朝阳; 王维; 郭海秀; 于保锋; 郭睿; 王文桃; 刘跃华; 秦轲茹; 高丽; 孙佳; 于倩倩; 刘丹丽; 李燕
10 一种BOD5测量试剂 CN201910453553.5 2019-05-28 CN110068664B 2024-05-28 徐雄; 李敏; 祝凤金
11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含其的分析仪器 CN201810395400.5 2018-04-27 CN108704677B 2024-05-28 蒙玄; 万惠芳; 胡海升; 李文美
12 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装置 CN202280002690.7 2022-08-18 CN118076438A 2024-05-24 杨帆; 邓林; 丁丁; 刘祝凯
一种微流控芯片(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和微流控装置(2000)。微流控芯片(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包括在垂直于微流控芯片(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的第一方向上(D1)堆叠的至少两个单元(01),至少两个单元(01)中的每个单元(01)包括生成部(101,201,301,401,501),生成部(101,201,301,401,501)配置为生成目标流体
13 微流控分选芯片、控制设备、微流控分选系统及方法 CN202211469489.8 2022-11-22 CN118067593A 2024-05-24 冯鸿涛; 陈艳
本文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流控分选芯片、控制设备、微流控分选系统及方法,包括:粒子输入通道、粒子传输通道、粒子分选通道、光学检测模及压分选模块;光学检测模块包括入射光纤组件、收集光纤组件,入射光纤组件、收集光纤组件设置于粒子传输通道两侧;压力分选模块设置于粒子分选通道入口处;粒子输入通道,用于输入粒子样品溶液及缓冲溶液;入射光纤组件用于向粒子传输通道内发射入射光,收集光纤组件用于收集粒子在粒子传输通道内与入射光混合后的光学信号,并发送至控制设备;压力分选模,用于根据控制设备发送的触发压力信号,调整粒子分选通道入口压力。本发明独立完成分选工作,降低设备操作复杂性,保持了生物样本的活性。
14 一种运动和感觉神经细胞三维共培养的微流控芯片及方法 CN202410186774.1 2024-02-20 CN118064272A 2024-05-24 白莹; 宋盼盼; 饶子龙; 全大萍
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和感觉神经细胞三维共培养的微流控芯片及方法,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上通道室;上通道室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功能补充区,感觉神经再生区,组织种植区,运动神经再生区,第二功能补充区;组织种植区连接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分别设置在运动神经再生区的两侧,且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与组织种植区相连通;感觉神经再生区、运动神经再生区为并列排布的凹槽通道结构。本发明采用微流控技术设计出一种实现运动和感觉神经组织共培养的培养芯片,通过灌注凝胶的方法,实现神经细胞的三维培养,精准模拟三维微环境。
15 一种微流控芯片进行试剂振荡的振荡方法 CN202410388161.6 2024-01-11 CN118059969A 2024-05-24 张会刚; 李璐璐; 郎秋蕾; 方超
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主体,所述芯片主体包括两主流道和一个或多个反应区域,所述反应区域包括分流道和若干反应单元;所述分流道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两主流道,其中一者用于与输入端连通以向分流道内通入试剂,另一者用于与输出端连通以供分流道内的试剂流出;所述分流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有控制节点,所述控制节点用于控制分流道和主流道连通与否;所述控制节点包括连通主流道和分流道的通道,以及设于通道中的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能够通过受变形改变形态以间歇地开启所述通道;本发明可以以脉冲形式加液,如此可以增大反应单元内试剂的交换反应机会,有利于试剂的反应。
16 一种基于机械过滤的生物安全柜 CN202410415043.X 2024-04-08 CN118059961A 2024-05-24 吴蓓蓓; 朱叶青; 杨波; 赵海清; 汤浩舟; 徐化峰; 应洁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过滤的生物安全柜,包括分流罩、机和工作区;分流罩的进风端密封连接于风机的送风口,抽风端用于抽取工作区的空气;分流罩的出风端密封连接于过滤网;工作区位于过滤网的下侧;风机产生的风量在分流罩经过分流以及经过滤网的过滤后吹向工作区,同时风机的抽风端将工作区的风量抽取并再次吹向分流罩;第二分流罩套于第三分流罩外周,在第二分流罩内壁和第三分流罩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分流腔,第一分流罩套于第二分流罩外周,在第一分流罩内壁和第二分流罩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分流腔;第三分流罩内形成第三分流腔;风机产生的风量通过第一分流腔、第二分流腔和第三分流腔吹向工作区。
17 一种实验室化学污的自动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CN202310811289.4 2023-07-04 CN116747916B 2024-05-24 刘文娜; 邵霞; 夏冰
发明提供一种实验室化学污的自动收集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收集装置领域,其由箱体、移动机构、收集箱、安装槽、排液输送机构、过滤机构以及清洗机构构成,本方案中通过板移动可以堵住阀门壳的排液口,从而阻止收集斗内的实验室化学污水进入收集箱内,使得收集斗内可以储存实验室化学污水,向收集斗内加入药剂,使得实验室化学污水可以在收集斗内与药剂反应,从而去除一部分有害物质,同时可以去除污水中的异味,当收集箱拆卸后,收集斗可以收集污水,通过过滤斗过滤污水中的杂物,同时可以过滤出污水中的实验器械,防止实验器械出现丢失的问题,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储箱与过滤箱不便于拆卸分离,使得存水腔不便于进行清洗的问题。
18 一种便于消杀的医用微流控芯片进样过滤装置 CN202210678007.3 2022-06-15 CN115138406B 2024-05-24 戴潍思; 戴江; 王珏
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消杀的医用微流控芯片进样过滤装置,包括注液板,所述注液板的顶端设有过滤机构,所述注液板的一端设有入口井、另一端设有出口井,所述入口井与出口井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培养仓,所述培养仓连接于所述注液板的壳体上;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注液板顶端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壳体上依次设有入口井过滤组件和培养仓过滤组件,所述入口井过滤组件与培养仓过滤组件结构相同。本发明便于将固定过滤膜的上盖与过滤膜分离,从而降低更换过滤膜的成本。
19 一种新型的污染物气体暴露舱舱体 CN202210362964.5 2022-04-07 CN115041242B 2024-05-24 刘晓东; 赖克方; 吴昊; 温晓茵
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污染物气体暴露舱舱体,包括外壳和舱,外壳上布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外壳上布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上支撑布置有置物架,置物架沿外壳的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外壳内还布置有气体搅拌系统,置物架上还开设有供气体流通的流通孔,置物架倾斜不同的度可调地布置在支撑台上。气体搅拌系统可以带动气体在外壳内流通,气体可穿过流通孔在不同高度的置物架之间流动,避免置物架阻碍气体流动;同时气体在置物架之间流动时与置物架形成夹角,增加气体流通性,保证不同高度的气体环境一致,提升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0 微液滴芯片压接装置 CN202011234923.5 2020-11-08 CN112391275B 2024-05-24 白宇; 韩应敏; 刘金伟; 杜晓纯; 杨文军
发明提供一种微液滴芯片压接装置,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还包括滑动施板、直线位移驱动装置,所述滑动施力板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施力板与所述底座板之间形成芯片及反应管装配组件的放置空间,所述直线位移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施力板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底座板直线运动。本发明能够自动化的将芯片与反应管管盖刺破并压接,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