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 弹力、重力、惯性或类似的发动机;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机械动力产生装置或机构,或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能源利用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压缩二储能与合成二甲醚的海上综合能源系统 CN202410034744.9 2024-01-10 CN117869186B 2024-05-28 刘洪鹏; 徐艺强; 贾春霞; 王擎
2 温度控制系统的弹热的元件 CN202280068146.2 2022-07-19 CN118076806A 2024-05-24 C·施内克; J·奥尔弗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温度控制系统(4)的弹热的元件(1),其中,弹热的元件(1)具有弹性的载体(2)和施加在载体(2)上的涂层(3),其中,载体(2)至少部分由塑料构成,并且涂层(3)至少部分由弹热材料构成。
3 电机 CN202211409596.1 2022-11-11 CN118066081A 2024-05-24 杨志广
发明涉及一种旨在通过机械将重作用转换为机械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机械,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目前,还没有一种机械完全利用重力而在其没有持续的外力加入的情况下,可以持续不断的运动,本发明力图通过重力且只通过重力,利用重力能量,使该机械产生机械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个机械,该机械可以用且只用重力(地球引力),使机械中的部分部件,可以不停的转动,从而产生机械能,进而发电。
4 动能减速器 CN202410027243.8 2024-01-03 CN118049352A 2024-05-17 请求不公布姓名
动能减速器是属于机械领域,是利用车辆、飞行器(着陆后)的惯性产生的能量,转变为能,解决它们在刹车过程中车轮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发生侧滑和刹车失灵,刹车距离过长。以便能尽快的、安全的减速。
5 联合与温差能发电的深海采矿系统及其方法 CN202410376948.0 2024-03-29 CN118049233A 2024-05-17 康灿; 李锦瑞; 潘翰文; 马一鸣; 刘皓哲; 尹瑾
发明涉及联合与温差能发电的深海采矿系统及方法,采矿车的矿浆输出口连接至中继舱,中继舱与提升单元的输入口连接,提升泵单元的输出口连接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的一深层冷输出口连接工质泵的输入口,工质泵的输出口连接冷凝器,冷凝器连接至蒸发器,温海水提升泵输入口连接的温海水提取管伸入至海面之下,温海水提升泵输出口连接至蒸发器抽取表层温海水供到蒸发器;蒸发器与透平机连接,透平机连接发电机,循环工质在蒸发器中与温海水热量交换,受热气化蒸汽推动透平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透平机的工质出口连接冷凝器,工质凝结为液体回到蒸发器。深层冷海水与海面温海水的温度差进行温差能就地发电,风能和温差能联合供电。
6 一种公路路侧观景平台用排装置 CN202410389900.3 2024-04-02 CN118048825A 2024-05-17 李强; 孙凯; 张涛; 尚红波; 胡睿; 侯波; 黄山; 陈佳萱; 李振源; 李超
发明涉及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公路路侧观景平台用排水装置,包括导流箱,导流箱的上表面安装有防护栅,防护栅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腔,侧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导流箱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排水口,导流箱设置有传动箱,防护栅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疏水口,防护栅的下方设有档护机构。该公路路侧观景平台用排水装置,能够在无积水的情况下档护机构关闭,使得疏水通道为少量疏水的半关闭状态,避免手机和现金等相对较大的贵重物品通过疏水口轻易落入下水道,保障行人的财产安全,在有大量积水的情况下触发兜水机构下压,从而使得档护机构展开,疏水口打开进行快速疏水,进而保障路面的行驶安全性。
7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循环结构及方法 CN202210814612.9 2022-07-12 CN115341616B 2024-05-17 李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循环结构及方法,水循环结构包括收卷机构、蓄能释放机构、导绳管、止机构和内设空腔的主承台与副承台;绿化低洼区的次低洼处沿竖向修建有多个回灌井,所述回灌井的顶端匹配安装有镂空井盖;所述主承台与副承台分别设置在绿化低洼区的溢水处两侧边缘处,且主承台与副承台之间水平修建有导向平面;本发明结构独特,不仅够有效解决当降雨量较大时存积在绿化低洼区的雨水会从低洼区的溢水处向外溢出的问题,还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城市绿化区雨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8 用于组装致动模的装置和方法 CN202280066465.X 2022-09-29 CN118043552A 2024-05-14 杰弗里·法默; 詹姆斯·豪沃思; 斯蒂芬·马修·邦廷; 亚伦·康特妮
发明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将形状记忆合金(SMA)致动器线准确定位和联接到致动器或致动部件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可以是手动操作的、部分手动操作的和部分自动化的或完全自动化的。
9 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系统 CN202410257072.8 2024-03-06 CN118030432A 2024-05-14 欧芬兰; 宁波; 李晶; 仇德智; 耿澜涛
发明公开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系统。该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包括:储热模、潜浮模块和温差发电模块;储热模块用于存储热表层热量;潜浮模块用于当储热模块存储的热量达到第一预设值时,调节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的浮,实现下潜运作;还用于当储热模块存储的热量达到第二预设值时,调节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的浮力,实现上浮运作;温差发电模块用于当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下潜至第一预设深度时进行发电。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包括储热模块、潜浮模块和温差发电模块,储热模块对海洋表层热源的能量存储,潜浮模块通过浮力变化实现能量的原位提取,降低系统耗能,温差发电模块实现发电,完成温差能资源利用。
10 一种可连续能量转换的重储能系统 CN202410271131.7 2024-03-11 CN118030429A 2024-05-14 江有平
发明涉及重储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连续能量转换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平台和低平台,所述高平台和低平台上分别设置有存储上库和存储下库,所述支撑梁架上设置有发电电动一体机和定滑轮,所述发电电动一体机通过齿轮盘和定滑轮与运载轨道联动,所述运载轨道上有托板,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一码垛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二码垛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发电电动一体机连接;解决了传统重力储能系统无法提供不间断的充放电,发电过程存在间隔,供电时间不稳,对电网影响较大的问题。
11 一种智能发电减速带 CN202110249762.5 2021-03-08 CN112983771B 2024-05-14 薛红涛; 侯芊荷; 吴楚; 万成; 李景明; 朱睿; 倪思齐
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智能发电减速带橡胶保护层的腔体内部包裹有流体,腔体和流体箱之间通过分流孔贯通,垂直布置的活塞齿条杆上端向上穿过分流孔进入流体箱内部,下段和第二主动轮相啮合,橡胶保护层底壁上固定连接垂直的齿条,齿条下段和第一主动轮相啮合,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相啮合,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相啮合;两个从动轮的中心轴一侧均为空心,空心处各套有一个棘轮,棘轮中心轴与对应的一个电气设备箱内部的发电机轴相连;当车辆快速通过时牛顿流体受重压会凝固变硬迫使车辆减速,若慢速通过则会平稳通过,减轻颠簸感和不适感;设置了两套发电装置,将车辆行驶时传递给减速带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2 基于光伏发电消纳的超低温蓄冷高效地热发电系统 CN201810299008.0 2018-04-04 CN108488039B 2024-05-14 赵军; 钟声远; 王永真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消纳的超低温蓄冷高效地热发电系统,光伏电池板、风力电机均与逆变系统连接,所述逆变系统通过控制系统与制冷系统连接,所述制冷系统连接蓄冷装置;所述控制系统电动控制;所述蓄冷装置冷量输出分为两路:一路传输冷量至建筑空调系统;另一路传输冷量至地热发电模。该系统利用废弃的风力、光伏发电进行超低温蓄冷,由此作为地热发电的超低温的冷源,大幅度地提高地热发电的效率。且该冷源同时可以为区域内的建筑供冷。
13 一种太阳能耦合储能系统及方法 CN202311814987.6 2023-12-26 CN118009573A 2024-05-10 郑开云; 池捷成; 俞国华; 舒梦影; 陶林; 白江涛; 彭晓丽; 马雷; 徐振宇
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耦合储能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吸收太阳能并将热量传递给传热介质而输出热能;第一介质储库,输出、接收和存储相变介质;储热装置,接收、存储太阳能集热模块输出的传热介质,并至少分两路输出热能,其中一路热能用于加热相变介质,以使相变介质升温以提高其做功能吸收式制冷机,通过另一路热量工作并输出冷能,冷能用于冷却相变介质,以使相变介质冷凝并能够以液态存储。该系统直接通过太阳能来为相变介质的冷凝和蒸发提供能量,节能大量电能消耗,还能用太阳能热来加热相变介质,提高储能系统的释能和耗能比,提高储能系统的效用,降低相变介质存储压力,节约成本,经济性高。
14 温度可控的飞轮储能系统 CN202410192613.3 2024-02-21 CN118008734A 2024-05-10 王海波; 刘鹏; 黄漪帅; 李飞; 苏森; 陈胜林; 韩坤
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可控的飞轮储能系统,所述温度可控的飞轮储能系统包括供气单元和储能飞轮单元,供气单元包括惰性气体瓶、供气管路、抽气管路和控制柜,储能飞轮单元包括储能飞轮和温度传感器,供气管路连接在惰性气体瓶和储能飞轮的进气口之间,抽气管路连接在储能飞轮的出气口处并设有真空,供气管路上设有控制,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储能飞轮的温度,且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阀均与控制柜连接,控制柜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调节控制阀的开度。本发明的温度可控的飞轮储能系统可通入惰性气体以调节储能飞轮内部的真空度,进而对储能飞轮高效可控的散热,且惰性气体密度小,飞轮转子的转动能耗小,满足大功率储能飞轮的应用需求。
15 一种集成全度冗余转向和悬架馈能的自储能车轮角模 CN202410185640.8 2024-02-20 CN118003818A 2024-05-10 王军年; 王一桐; 周子栋; 张宗雯; 刘哲; 曹宇靖
本文公开一种集成全度冗余转向和悬架馈能的自储能车轮角模,所述角模块集成了车轮单元、悬架系统制动系统、驱动系统、储能单元、第一转向系统、第二转向系统和作动器。所述第一转向系统为主转向系统,拥有转向的低延迟性和高速行驶的操纵动性;所述第二转向系统为第一转向系统的冗余,同时还可实现所述车轮单元的全角度转向,增加了车辆机动性。其中第二转向系统的电机闲时可兼作所述作动器的作动电机,实现对悬架振动的抑制和馈能,进一步提高了角模块集成度。所述车轮角模块还具备自储能和与车身快速拆装的能力,这将有利于车辆的通用模块化设计,可作为通用组件匹配单轴、双轴、多轴驱动各类型车辆在各场景驱动和行驶使用要求。
16 人体运动能量俘获装置 CN202210813297.8 2022-07-11 CN115276465B 2024-05-10 王旭鹏; 翟康佳; 刘喆; 魏宇辰; 余隋怀
发明公开了人体运动能量俘获装置,包括筒状外壳及外壳上下分别设置的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分别与外壳之间配装有平面推滚针轴承Ⅰ和平面推力滚针轴承Ⅱ,外壳内、下底座上固接有中空的支柱,支柱中固装有弹簧,支柱侧壁上沿纵向开有限位槽,支柱的外壁上固接有若干陶瓷压电片,下底座上设置有通过导线与陶瓷压电片连接的存储电路板,外壳内壁上开有波浪形曲线槽,曲线槽周边固接有若干拨片,拨片与陶瓷压电片相接触,上底座中空,推杆穿过上底座伸入支柱内并与弹簧抵接,推杆垂直固接一支杆,支杆的端头固接有深沟球轴承,支杆穿过限位槽并深沟球轴承装配于曲线槽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压电片在其固有频率处振动的问题。
17 一种振动能量采集装置 CN202410335003.4 2024-03-22 CN117997160A 2024-05-07 樊成亮; 张祖涛; 吴小平; 潘宏烨; 黄星月; 徐浩冉; 高宇翔; 陈捷; 吴京效; 王昕宇; 付星
发明提出一种振动能量采集装置,属于能量采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舶运行时,通过为各个传感器加装电池等电源进行供电,普通蓄电池难以长时间持续供电,并可能由于环境问题导致蓄电池损坏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振动发电装置;振动发电装置包括设在外壳内部的盒体,盒体的内壁上设有摩擦片,盒体内部一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惯性摆,惯性摆上设有摩擦体;摩擦体与摩擦片接触;摩擦体与摩擦片通过相互摩擦产生电能。本发明中,船舶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能用于为船舶各类传感器的供电,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提供了电量来源。
18 鱼尾摆动式海浪发电装置 CN202410176373.8 2024-02-08 CN117989043A 2024-05-07 曲少杰; 王菊; 曲阳春
发明提供了一种鱼尾摆动式海浪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浮体,所述支撑浮体上设有总齿轮箱及发电机,所述支撑浮体上固定设有数个浮动箱体,所述浮动箱体内设有波浪上下浮动能量收集装置和波浪前后涌动能量收集装置。本发明充分利用海浪纵向和横向的波动能,整个装置模拟鱼尾摆动姿势,在海浪的上下浮动和前后涌动时均可充分利用其势能,大大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有利于工业化应用,同时本发明的装置设置成90度夹,能量收集更集中,同时有效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19 一种基于微通道纺膜的MXene/BC纳米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410165065.5 2024-02-05 CN117983071A 2024-05-07 王慧庆; 叶冬冬; 袁开宇; 钟春燕; 钟宇光
发明属于渗透能转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纺膜的MXene/BC纳米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微通道纺膜的方式,将MXene/BC混合液与戊二溶液分别流入、共同流出,凝固,得到MXene/BC纳米膜;微通道纺膜的通道口的长宽比为4~8mm:1~2mm。本发明采用微通道纺膜技术,兼顾有效控制微观形貌结构及与真空抽滤类似的纳米膜宏观结构的优势,具有使用方法方便、生产效率高、结构更加均匀紧密、工艺可控性高、产品性能稳定、环保性好等优点。MXene/BC纳米膜在50倍NaCl浓度差的条件下,最优的输出功率密度达到23.8W/m2。
20 一种势能发电装置 CN202210684327.X 2022-06-16 CN114856889B 2024-05-07 唐竹胜; 唐佳; 隋建安; 靳志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势能发电装置,包括供单元、传动单元、发电单元;供水单元中水罐与水源连接,水罐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储水梁的上方,将水源的水注入到储水梁内,储水梁由水梁支架支撑;储水梁的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放水管;传送单元水桶包括至少一组水桶、至少一组滑轮组,一组水桶包括左侧水桶、右侧水桶;左侧水桶、右侧水桶分别与放水管对应;左侧水桶、右侧水桶通过滑轮组连接;水桶底部设置有排水机构;发电单元包括发电机,用于将传动单元生成的机械动能传递到发电机,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本发明利用水桶的自身重量,分别作为滑轮组两侧的一次性配重,自由下落从而产生势能,通过滑轮组将重势能转化成机械动能进行发电。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