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具有多孔电解质板的用于电解槽的盒 CN202280063624.0 2022-12-14 CN118043499A 2024-05-14 赫尔格·尼尔森
披露了一种用于电解槽盒(1)的电解质板(3a,3c),该电解槽盒(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板(2)。电解质板(3a,3c)形成有用于冷却流体穿过该电解质板(3a,3c)的至少一个开口(7in,7out)、用于电解质流体穿过该电解质板(3a,3c)的至少一个电解质流体入口(8in,9in)、以及用于气体穿过该电解质板(3a,3c)的至少一个气体出口(8out,9out)。在该至少一个电解质流体入口(8in,9in)与该至少一个气体出口(8out,9out)之间形成多孔区域,该多孔区域形成有被适配成使气体在位于电解质板(3a,3c)的一侧的膜(4)与位于电解质板(3a,3c)的另一侧的电解质流体路径(6a,6c)之间穿过该电解质板(3a,3c)的开口(11)。
102 电解 CN202280065689.9 2022-09-29 CN118043498A 2024-05-14 田中康行
一种电解槽,具备:第1框体,其具备导电性的第1分隔壁和具有第1垫片接触面的第1凸缘部,该第1框体划分出阳极室;第2框体,其具备导电性的第2分隔壁和第2凸缘部,该第2框体划分出阴极室;隔膜,其配置于第1框体与第2框体之间,将阳极室和阴极室划分开;垫片,其被夹持于第1凸缘部与第2凸缘部之间,该垫片保持隔膜;阳极,其配置于阳极室内;以及阴极,其配置于阴极室内,垫片具备第1垫片要素和第2垫片要素,第1框体具备在第1垫片接触面暴露地设有的、厚度27μm以上的第1镍层,第1垫片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作为算术平均粗糙度Ra而为10μm以下。
103 机电式氢气产生器 CN202280065546.8 2022-08-18 CN118043497A 2024-05-14 科林·克尔
发明公开了包括一种机电设备的实施例,所述机电设备利用机械能产生氢气,无需外部电能来源。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唯一需要的外部能量是转动能,且使电解解离所必需的电能是在所述设备的内部产生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提高了氢气的生成效率。本文将进一步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细节。
104 素体系不锈板及铁素体系不锈钢板的制造方法 CN202280062220.X 2022-04-15 CN118043490A 2024-05-14 三平启; 滨田纯一; 寺冈慎一; 藤村佳幸
素体系不锈板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超过0%且为0.008%以下、Si:0.01~2.50%、Mn:0.01~0.50%、P:0.0001~0.040%、S:0.001~0.010%、Al:0.001~2.500%、Cr:10.0~25.0%、Nb:超过0%且为0.80%以下、Ti:0.05~0.50%、V:0.01~0.15%、N:超过0%且为0.050%以下,剩余部分包含Fe及杂质,钝化皮膜的由式(1)表示的组成参数PS为0.03~0.15,上述钝化皮膜中的当量圆直径为0.01~1.0μm的含Al化物的表面被覆率为15~40%。PS=Al/(Ti+Mn+Si+Cr)式(1)。其中,式(1)中的元素符号是在上述钝化皮膜的深度方向上Al量达到最大的深度位置处的各元素的含量(质量%)。
105 具有电氢混合储能的孤岛直流微电网多源协调控制方法 CN202410016136.5 2024-01-04 CN118040638A 2024-05-14 张涛; 赵艺徽; 赵天宇; 贾利民; 靳永浩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氢混合储能的孤岛直流微电网多源协调控制方法,是将直流母线电压的上限值Umax与下限值Umin之间划分为多个电压区间段,每个电压区间段对应一种控制模式,根据直流母线压实测值确定所在的电压区间段,按该区间段对应的模式分别对电池燃料电池和电解槽进行下垂控制;下垂控制时,采用多源自适应下垂控制器动态调整蓄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槽的下垂系数,多源自适应下垂控制器是基于下垂控制框架构建SOC快速收敛函数以修改下垂系数。本发明无需通信设备即可实现“源‑荷‑储”协调自洽稳定运行;同时可实现蓄电池、燃料电池及电解槽的功率再分配,实现系统功率的高效利用,减少SoC波动,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
106 一种近红外响应型可植入式光电化学传感器 CN202410189849.1 2024-02-20 CN118032898A 2024-05-14 王炳; 张中海; 陶雷娟
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响应型可植入式光电化学传感器,提出一种电化学阳极化与真空煅烧方法结合的近红外响应型光电材料及电极的制备方法,并以此构建近红外光响应型光电化学传感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光电化学半导体材料在生物体体内光电化学响应的问题,使光电化学活体内检测成为现实,与现有的电化学检测技术相比,光电化学活体内检测方法可以在无外加电压条件下实现,从而避免对活体细胞电刺激,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信号
107 基于可逆固体化物电池和定日太阳能场的制氢发电及供热系统 CN202410199596.6 2024-02-23 CN118031431A 2024-05-14 宋明; 胡嘉怡; 覃文; 蒋文春; 张玉财; 罗云; 万娱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逆固体化物电池和定日太阳能场的制氢发电及供热系统,冷熔融盐被送至太阳集热系统产生热熔盐,热熔盐被储存在热熔盐储存罐中,热熔盐储存罐的热熔盐被泵送至一号换热器与进行换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进入SOEC发生电化学反应,SOEC产生高温氢气和高温氧气,高温氢气与高温氧气进入到二号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氧气进入O2储罐,换热后的氢气进入压缩机,然后进入H2储罐,氧气和氢气供SOFC在高峰时期发电使用;制氢发电的同时为区域供暖。本发明结合了定日太阳能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电解槽及卡琳娜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和水制取绿氢,同时存储氢气和利用绿氢发电和供热的系统。
108 离子液体在金属固体电解抛光中的应用 CN202410200065.4 2024-02-23 CN118028962A 2024-05-14 庞浩; 余越; 洪培萍; 龙伟光; 冯伟文
发明公开了离子液体在金属固体电解抛光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离子液体应用于金属固体电解抛光,具有低、环保、高效的特点,能实现快速、良好的抛光效果。尤其是对于合金、镍合金、钨合金、合金、合金、镁合金或等高强度耐腐蚀金属材料,采用离子液体进行金属电解抛光处理,均取得优异的抛光效果,适用面广,应用价值大。
109 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的下料系统 CN202410345183.4 2024-03-25 CN118028954A 2024-05-14 苏骞; 孟敏; 林志林; 林郁贤
发明涉及引线框架下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生产线的下料系统,包括机台、主输送机构、位于机台的下方设置有可调收料盒、抬片机构、移料手组件、推片机构和插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时根据收料弹夹的尺寸,电动调节比手工调节效率高,提高调节精准度。当传输不同宽度的引线框架时,只需要针对长度和宽度分别调整一次即可,无需单独多次调整。收料方式方面,能通过移料手组件将主输送带上的引线框架吸取/夹取到旁侧的堆叠工位中的收料弹夹,也能够直接从主输送带的末端直接推出插入插片弹夹中,两种方式可兼容。
110 一种带升降装置的阳极设备 CN202211390368.4 2022-11-08 CN118028952A 2024-05-14 范金印; 林丽霞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升降装置的阳极设备,包括固定底座,可在需要调节阳极与阴极之间的间距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进而可实现两个传动滑的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进而可使得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剪叉运动,从而可使得承重框与固定框之间的间距变小或变大,从而实现调节阳极与阴极之间的间距,并且通过布置有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从而可在驱动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传动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涡轮进行转动,从而可在涡轮转动时,使得升降支撑台沿着支撑柱进行垂直升降,进而起到提高距离调节范围的目的。
111 一种具备搅拌功能的电装置及电镀方法 CN202410349106.6 2024-03-26 CN118028951A 2024-05-14 王小锋; 贾静; 贾东
一种具备搅拌功能的电装置及电镀方法,涉及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包含储液桶、挂具、升降装置和挂架;所述储液桶顶部敞口,储液桶内底部转动连接有顶部敞口的搅拌桶,搅拌桶筒身阵列排布有多个通孔,搅拌桶内底部沿环向间隔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搅拌桶内底部设有竖直的传动管;传动管内活动插接有驱动杆,驱动杆杆身设有螺旋纹,传动管顶部端口紧固连接有与驱动杆对应配套的螺套;储液桶上方安装有用于带动驱动杆竖直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本发明需要升降装置作为动源,既不侵占储液桶上方空间,也避免了在储液桶底部设置驱动电机而容易导致电镀液渗漏的问题;搅拌桶内设有浮力板,提升了搅拌桶内金属离子分布的均匀度。
112 一种金刚石磨棒的磨片电工装 CN202311850834.7 2023-12-29 CN118028950A 2024-05-14 徐文星; 徐欢
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磨棒的磨片电工装,它包括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后侧设置有金属安装板,所述金属安装板前侧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位于支撑横梁下方,所述支撑横梁后侧沿竖向左右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绝缘板内沿竖向左右间隔设置有多个磨片套,多个磨片套的位置分别与多个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底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内设置有波珠螺丝。本发明一种金刚石磨棒的磨片电镀工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次能够电镀多个磨片,大大提高了电镀效率,且磨片电镀尺寸可调节,便于精确控制电镀区域尺寸,有效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113 一种方便调节的电处理装置 CN202410303928.0 2024-03-15 CN118028948A 2024-05-14 许忠虎
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的电处理装置,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包括架体,该架体是具有对电镀液容纳的机构,所述架体包括电镀箱,所述电镀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贯穿电镀箱,所述电镀箱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设置,可以使电镀箱处于密封的环境,从而防止电镀所产生的气体污染环境,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电解机构,该电解机构具有电解功能的机构,所述电解机构固定连接在固定箱的内壁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具有对电镀材料支撑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可以对需要电镀的材料进行放置,达到在对金属材料电镀的时候增加电镀覆盖率的效果。
114 金属拉链高效电设备及其电镀方法 CN202410092495.9 2024-01-23 CN118028944A 2024-05-14 吴妙根; 梁世坤; 郭天泉; 吉志明; 刘少林
发明涉及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属拉链高效电镀设备及其电镀方法。本发明提供金属拉链高效电镀设备,所述拉链为成卷拉链,所述电镀设备包括电镀池和转动设置在电镀池内壁的多个电镀辊,所述拉链依次绕设在电镀辊上并被牵引传动。本电镀设备利用拉链的牵引传动而在电镀池中滚镀并带动电镀辊转动,电镀辊随着滚镀作业通过定时换向组件进行变速传递转矩至设定目标,后使电镀液添加组件在电镀池延伸方向匀速往返程,并在任一单程中渐变添加电镀液,因此对电镀池从滚镀开始到滚镀结束的滚镀直线路径、逐渐减少单位时间内电镀液添加到电镀池的流量,解决现有技术单位时间内任意点、任意量地添加电镀液造成电镀质量差的问题。
115 循环系统 CN202410266221.7 2024-03-08 CN118028940A 2024-05-14 彭振国; 徐梾峰; 黄泓毅
发明公开一种电循环系统,电镀循环系统包括电镀装置、搅拌装置、流量控制装置以及与搅拌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电连接的主控制装置,电镀装置包括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第一电镀槽的进液端与第二电镀槽的出液端连通;搅拌装置设于第一电镀槽内;流量控制装置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镀槽和第二电镀槽连接,流量控制装置用于在工作状态下连通第一电镀槽的出液端和第二电镀槽的进液端。本发明通过搅拌装置对第一电镀槽内的电镀液进行搅拌,并通过流量控制装置将第一电镀槽内的电镀液循环至第二电镀槽内,以使第二电镀槽内的电镀液中的金刚砂均匀地固结在车针基体上,提升生产的金刚砂车针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116 一种层复合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177241.7 2024-02-07 CN118028932A 2024-05-14 张波; 李冕; 张万珍; 王成慧; 李武; 王成栋; 季霞芳; 徐慧云; 赵玉祥; 钱玉龙; 马悦; 索玲; 黄金望; 王欣玉; 李雪婷; 舒永琪; 梁建
发明提供一种层复合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铝基碳层复合铜箔包括包括铝基材、形成在所述铝基材表面的导电碳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导电碳层表面的铜层。本发明提供的铝基碳层复合铜箔具有层状复合结构,其中的碳层具有一定粗糙度和疏松结构,使该复合铜箔在应对外界作用时,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在作为二次电池流体时,能够解决电极上的涂层材料在工作时膨胀或紧缩带来的局域形变问题;同时,碳层也具有微纳结构,在其表面化学铜生成的铜层同样具有丰富的微纳结构,在作为二次电池集流体时,展现出良好的抑制锂枝晶的能力。
117 一种利用脉冲电沉积制备高熵合金涂层催化剂的方法 CN202410293600.5 2024-03-14 CN118028930A 2024-05-14 林诚; 姚永刚; 石文辉; 徐凌云; 刘瀚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脉冲电沉积制备高熵合金涂层催化剂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脉冲电沉积波形频率、通断比及平均电流密度等参数,可以明显降低或消除阴极界面处的浓差极化,同时利用多元络合剂耦合脉冲电沉积技术,实现多元素共沉积,与直流电沉积相比,脉冲电沉积制备的涂层具有结合强度更好、孔隙率更低、沉积颗粒更细小、学性能更好、表面质量更高、合金成分更可控等优势,同时减少了工艺限制、溶液中的金属含量更加灵活、可无需或者少用添加剂并且能大幅降低电时间;本发明通过调控工艺参数、制备条件、合金元素成分和比例,可获得成分、厚度、形貌可控的高熵合金涂层催化剂,在性工况下兼具优异的电解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118 一种在磁制冷材料表面制备防腐镍层的方法 CN202410061932.0 2024-01-16 CN118028927A 2024-05-14 闻炳耀; 张虎; 徐元翔; 谢珑珑; 于子原; 陈浩东; 乔凯明; 吉山
一种在磁制冷材料表面制备防腐镍层的方法。制备步骤为:(1)对磁制冷材料进行前处理;(2)将前处理后的磁制冷材料放置在电镀镍液中;(3)电镀;(4)在所述磁制冷材料的表面形成金属保护膜。所述电镀镍液包括硫酸镍200g/L~500g/L、氯化镍10g/L~30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1g/L~0.1g/L、酸30g/L~50g/L及去离子。本发明通过电镀法在磁制冷材料表面制备均匀致密的镍镀层,提高了磁制冷材料的耐腐蚀性,进而使得材料在服役时保持几何结构完整、等温磁熵变无明显下降;由于电镀镍属于表面处理,不涉及基体材料成分,从而具有更好的普适性;本发明制备镍镀层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任意尺寸零件上制备,对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119 一种用于高性能镍合金的电液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269255.1 2024-03-09 CN118028923A 2024-05-14 杨礼林; 王阿丽; 何田江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性能镍合金的电液,每升用于高性能镍合金的电镀液包括以下组分:主盐100~300g,主络合剂100~200g,次络合剂60~120g,导电盐2~10g,缓冲剂30~50g,润湿剂0.2~5g,添加剂0.1~5g,PAM‑SiO2复合添加剂0.5~10g,其余为去离子。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电镀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高性能镍合金的电镀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能有效提高镍合金的学性能。
120 一种多功能Ni-CeO2-MoS2复合层及其高效电镀方法和应用 CN202410271322.3 2024-03-11 CN118028921A 2024-05-14 郑婷; 张乐; 王晓东; 乔英杰; 张晓红
一种多功能Ni‑CeO2‑MoS2复合层及其高效电镀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防护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功能性纳米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无法兼顾耐磨、润滑等综合性能,且制备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Ni、MoS2和CeO2来增强合金基体的方法,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将不同存在方式的Ni、MoS2、CeO2混合物制备成复合镀层,覆盖铜合金材料表面,有效改善了铜合金材料的硬度以及耐磨性能,使材料在润滑和机械强度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所述方法应用于铜合金表面防护领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